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其分布的差异。方法收集2003~2005年通辽市6家医院4063例脑卒中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个人疾病史、家族疾病史、生活方式因素以及入院时血压、血糖、血脂等资料。用EpiDate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72.47±34.79),(104.06±19.60)mmHg,血糖为(7.12±3.00)mol/L。以及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患病率(分别为90.1%和55.2%)均显著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52.28±29.05),(92.10±16.83)mmHg;血糖为(6.68±3.20)mol/L,高血压和高血糖患病率分别为77.5%,40.0%,P均<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TC)水平(5.13±1.18)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为38.5%,以及吸烟率为23.7%显著高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4.99±1.17)mol/L,30.0%,20.0%,P均<0.01。结论年龄、吸烟、高脂血症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更大,而高血压、高血糖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降纤治疗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进行降纤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5例临床资料,根据降纤治疗后复查头颅CT及MRI发现梗死部位出血分为出血性转化(HT)组,非出血性转化(非HT)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34例发生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15.11%,24例发生于降纤治疗后1周内,10例发生于第8~13天;中位时间4 d。因脑实质血肿死亡1例。HT组冠心病、房颤、大面积脑梗死、皮质梗死、心源性脑栓塞占比例明显高于非HT组,HT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空腹血糖、尿酸值明显高于非HT组,均与降纤治疗出血性转化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颤、大面积脑梗死、心源性脑栓塞、严重神经损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降纤治疗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以达到有效一级预防。方法对52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人危险因素进行回顾行分析,并与同期52例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男性多于女性;40-45岁发病率高;病因主要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嗜烟酒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因素是脑卒中明显年轻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两对照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58例经颅脑CT扫描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与同等数量的社区对照和医院对照分别作1:1配比分析,初步探讨了中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习惯性饮酒和打鼾是缺血性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而业余时间坚持有规律地参加体力锻炼活动则是重要的保护性因素。未发现吸烟、糖尿病及心脏病病史、父母亲脑卒中病史等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独立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6.
青岛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  姜宝法 《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1):1369-1371
目的探讨山东省青岛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和特点,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并指导临床预防工作的开展。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随机抽取2007年9月-2009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首次住院的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70岁)265例为病例组,同时间段在健康体检中心查体的健康人群(40~70岁)265人为对照组;调查并记录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超重、吸烟和饮酒8项研究指标;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的8项危险因素暴露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OR=1.428,7.422,5.055,4.886,3.139,1.487,3.274和1.800,均P<0.05);前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尿酸检测结果亦明显高于后者(P<0.01);病例组吸烟者吸烟程度较对照组严重(P<0.01)。结论青岛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在自然人群中暴露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高龄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随着人均寿命延长,高龄老年人正成为人数增长最快的群体,该人群脑卒中发病率高、预后差,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0%。认识高龄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助于脑卒中的防治。笔者对本院收治的80岁以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4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高龄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为预  相似文献   

8.
彭海涛 《中国卫生产业》2012,(27):104+106-104,106
目的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IP)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同期的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比较,对多种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通过分析,糖尿病病史、高血糖、内外动脉狭窄等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对卒中的临床病情发展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结论在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应对相关的危险因素积极防治,尽最大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卒中一直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种高危疾病,在沿海地区这也是影响老年人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通过对150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早期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68例,其中进展性脑卒中组(进展组)88例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非进展组)280例,分析两组患者与颈动脉超声结果、CT分型、OCSP分型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病史、颈部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性质、OCSP分型、CT分型、年龄因素在进展组与非进展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斑块性质、OCSP分型、CT分型、年龄因素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一致性检验四者联合模型与原样本吻合度一般(Kappa=0.693,PO.O5)。结论颈动脉斑块性质、OCSP分型、CT分型、年龄因素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四因素联合应用能够提高预测急性脑梗死进展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2~2012.5期间256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有63例患者再次发生,复发率24.61%,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临床特点、预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再发组在血压、血糖、血脂、心脏病、吸烟饮酒不良嗜好等危险因素均未达到理想的干预,再发组神经功能损伤重、重度致残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初发组。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心脏病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具有多发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复发危险性更大,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重度致残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初发缺血性脑卒中,其预后更差。结论早期评估危险因素并积极有效干预危险因素对降低脑梗死复发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调查表设计参照美国NINDS使用的卒中数据库研究方案,结合国情修改而成。由北京市七家医院共同完成。抽取观察样本中首次发病的552例卒中进行分析,其中缺血性361例,出血性191例。结果:结果显示,缺血性卒中组糖尿病、TIA、心脏病史明显高于出血性卒中组(P<0.05~0.01)。本人高血压史在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两组中分别占62.8%和59.0%。入院时血压:出血性组显著高于缺血性组。血糖均值女性缺血性卒中高于出血性卒中患者(P<0.01)。缺血性卒中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高。其中男性甘油三酯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低密度脂蛋白均值女性出血性卒中组高于缺血性卒中组(P<0.05)。结论:高血压在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发病中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糖尿病、TIA、心脏病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与缺血性卒中发生有关;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可能与出血性卒中有关  相似文献   

13.
出血性与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进一步探索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积极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上海4家社区医院脑卒中报病新发病例,按年龄、性别和相同里委配对要求1:1选取对照,开展病例对照研究,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血性卒中组,高血压史、性格急躁、饮酒三项危险因素进入了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其OR分别为122.45、37.81和11.63;缺血性卒中组,高血压史、常吃咸食、经常性紧张、性格急躁四项危险因素进行了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其OR值分别为7.49、4.61、3.08和2.06。结论: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防治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包括控制高血压,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及保护良好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青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3-12月收治的84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及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合两组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既往史、个人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青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收集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随访资料,与基线资料进行对比,评价其预后。结果观察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对照组体检者在性别比例、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中,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糖、吸烟习惯、饮酒习惯、脑卒中家族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判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糖、吸烟习惯、饮酒习惯、脑卒中家族史)(OR=6.939、7.287、7.965、4.394、3.381、3.224、3.195)]。分析患者的随访资料,将其与入院后24h内神经功能评估结果、出院时预后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的分析,可以了解脑卒中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对于青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能够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进而有效提高疾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对近5年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人774例进行随访调查,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RR:3.16,P<0.001)、家族卒中史(RR:1.55,P<0.05)、阿司匹林服用情况(RR:2.38,P<0.001)及血压控制情况(RR:1.59,P<0.001)为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工作中,可将糖尿病史及家族卒中史作为识别高危复发人群的重要标志,病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及规律服用降压药是预防复发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薛鹏霄  薛伟书 《中国保健》2005,13(24):42-43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2例45岁以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名同年龄健康对照组;40例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名同年龄健康对照组的血脂、脂蛋白、血糖水平及血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含量低于对照组及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组.结论脂质代谢异常是引起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因素,其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能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因素中可以干预的一些因素,为进一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奠定基础。[方法]对2004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等6家医院住院的358例出血性脑卒中病人,按1∶1选取对照,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是BMI>24、高血压史、病前血压波动、高脂血症史、高胆固醇血症史、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高尿酸血症、饮食口味重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血压波动、高血脂症史进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OR值分别为27.92和10.23)。[结论]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重点是控制血压及血脂,其次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复发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 6 8例复发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80 5例完全性缺血性卒中 ,有 6 8例复发 ,其总复发率为 8.5 % (6 8 80 5 ) ,其中脑血栓形成的复发率为 8.4 % (6 2 74 0 ) ,脑栓塞为 9.2 % (6 6 5 )。 6 9.0 %的病例复发在原患侧 ,复发前后类型相同者占89 .7%。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复发多为同卒中类型、同部位的复发 ,高血压、有TIA或脑梗死史、糖尿病可能为卒中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深圳汉族与新疆维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制定统一的缺血性脑卒中个案调查表,询问调查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新疆哈密地区人民医院2010—2012年3年间经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新发病例1127例(其中深圳汉族806例、新疆维族321例),测量病例身高、体重、臀围和腰围等,记录血液生化指标。应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双录入和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论是深圳汉族还是新疆维族病例男性均多于女性(汉族1.84:1,维族1.26:1),平均年龄分别为(60.49±10.89)岁和(61.68±8.56)岁;深圳汉族患者既往患高血压、2型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午睡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高于新疆维族患者,而饮茶、超重与肥胖比例低于新疆维族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有高血压、心脏病家族史的比例深圳汉族低于新疆维族(均有P〈0.05);而在家庭、工作压力方面,新疆维族高于深圳汉族(均有P〈0.05)。结论深圳汉族与新疆维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大量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目前已对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了大致的了解。该文通过对可能导致脑卒中的难以改变因素、疾病因素和生活方式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