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1,37(5):447-452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房颤)伴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R)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内科住院并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年龄≥65岁、房颤伴左房增大、二尖瓣运动及形态正常、M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R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分析组间临床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差异。随访记录全因死亡及因心力衰竭(心衰)再住院的事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入选120例患者,中位年龄86岁。重度MR组女性、NYHAⅣ级占比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MR,重度MR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MR组;重度MR组BMI明显低于轻度MR组;重度MR组脑钠肽、收缩期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轻度MR组。在中位时间为26个月的随访中,44例(38.9%)发生全因死亡,37例(32.7%)因心衰再住院。3组间全因死亡率、因心衰住院率有显著差异(Log Rank P=0.042、0.006)。随着MR程度增加,全因死亡率、因心衰再住院率增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HYA分级(HR:1.924,95%CI:1.293~2.863,P=0.001)、MR程度(HR:1.717,95%CI:1.032~2.856,P=0.037)与因心衰再住院相关。结论:老年房颤伴功能性MR患者,随着MR程度增加,全因死亡率、因心衰再住院率增加。NYHA分级、MR程度是老年房颤患者因心衰再住院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对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不伴房颤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3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新发房颤分为房颤组69例及非房颤组614例。记录基线特征、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按收缩压变异性中位数9.89mm Hg(1mm Hg=0.133kPa)将入选患者分为高变异性342例和低变异性341例。应用Cox回归方程分析血压变异性对新发房颤的影响。结果房颤组24h收缩压变异性明显高于非房颤组[(11.13±3.50)mm Hg vs(10.21±3.41)mm Hg,P=0.034],24h舒张压明显低于非房颤组[(67.19±8.16)mm Hg vs(69.33±8.39)mm Hg,P=0.04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24h收缩压变异性、脑出血及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49,95%CI:1.175~3.233,P=0.010;HR=2.983,95%CI:1.075~8.277,P=0.036;HR=2.567,95%CI:1.370~4.810,P=0.003)。结论收缩压变异性升高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病史的患者临床特征及一年随访的主要临床事件。方法连续性入选由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全国20家医院急诊就诊的所有房颤患者,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治疗情况;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主要终点事件包括随访一年内发生的全因死亡、卒中、非中枢性栓塞及大出血事件。按照患者既往合并冠心病史分成二组: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结果共入选1947名房颤患者,其中40.5%的患者合并有冠心病史。冠心病组患者年龄较高、男性比例较高,入院时心率水平较慢。冠心病组CHADS2评分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2.4±1.4比1.4±1.2;P0.001),在随访阶段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在两组所占比例均较低,但非冠心病组服用华法林的比例较高于冠心病组(16.8%比12.9%;P=0.017)。在终点事件发生方面,冠心病组在全因死亡(16.8%比12.9%;P=0.019)及卒中(9.0%比6.4%;P=0.030)所占比例较高,而非中枢性栓塞及大出血事件的发生在两组中未见显著差异。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冠心病史是1年全因死亡(HR=1.35,95%CI:1.01-1.80,P=0.040)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不是卒中事件(HR=1.07,95%CI:0.72-1.58,P=0.736)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常并发于房颤,冠心病史是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中国这部分患者缺乏足够的抗血栓治疗,所以应对此类患者引起重视并加强抗血栓等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调查在本院行首次CRT植入术的264例心衰患者临床资料。定义随访终点为全因死亡(包括心脏移植)和心衰再住院。以CRT植入术后1年内全因死亡为因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值找到RDW的最佳界值(cut-off值)。以RDW的最佳界值将患者分为2组,对基线资料行相关性分析,对随访结果做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并评价RDW对各临床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ROC曲线预测患者1年内全因死亡的RDW界值为13.75%(P=0.006,曲线下面积0.638,敏感度0.538,特异度0.747)。相关性分析显示,RDW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房前后径(LAd)呈正相关(r=0.233,P0.01;r=0.289,P0.01)。RDW≥13.75%组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高于RDW13.75%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在全因死亡和心衰再住院方面RDW≥13.75%组均明显劣于RDW13.75%组(log-rank检验:P0.01;P=0.006)。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在校正年龄和性别后,RDW≥13.75%(HR=2.078,95%CI:1.014~4.262,P=0.046)仍是CRT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在心衰再住院方面无统计学意义(HR=1.386,95%CI:0.833~2.306,P=0.209);LAd(HR=1.038,95%CI:1.003~1.074,P=0.031)是心衰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DW与患者的心衰严重程度相关。RDW≥13.75%提示CRT患者远期死亡及心脏移植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的风险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109例慢快综合征和30例快慢综合征患者,分别植入VVI(R)或DDD(R)起搏器。根据房颤进展情况分为持续性房颤组(进展组)和非持续性房颤组(非进展组)。分析心脏永久起搏术后房颤进展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平均随访(5.1±2.2)年,51例进展为持续性房颤。单因素分析显示预测房颤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左房内径、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VVI起搏、高房颤负荷及慢快综合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房内径(HR=1.103,95%CI1.085~1.124,P0.05)、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HR=1.975,95%CI 1.336~2.813,P0.001)、VVI起搏(HR=2.156,95%CI1.458~3.157,P0.001)及慢快综合征(HR=1.875,95%CI1.326~3.025,P0.001)是房颤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Kaplan-Meier分析示慢快综合征进展为持续性房颤快于快慢综合征(P=0.034)。结论慢快综合征、左房内径、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VVI起搏是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中国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出院后随访24个月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登记于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中的NSTEMI患者共5 509例。主要终点指标是出院后随访24个月期间的全因死亡,依据患者随访期内的生存状态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构建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探讨影响NSTEMI患者出院后随访24个月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计584例(10.6%)患者在出院后24个月随访期间死亡。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提示,年龄(HR=1.051,95%CI:1.042~1.060,P0.001)、体重指数(HR=0.956,95%CI:0.930~0.984,P=0.002)、既往心肌梗死史(HR=1.414,95%CI:1.140~1.755,P=0.002)、脑卒中史(HR=1.334,95%CI:1.071~1.661,P=0.010)、住院期间未接受再灌注治疗(HR=2.375,95%CI:1.890~2.983,P0.001)、Killip心功能分级(HR=1.265,95%CI:1.158~1.381,P0.001)、ST段压低(HR=1.193,95%CI:1.007~1.414,P0.042)、左心室射血分数(HR=0.979,95%CI:0.972~0.985,P0.001)、心率(HR=1.007,95%CI:1.004~1.011,P0.001)、血红蛋白(HR=0.994,95%CI:0.990~0.997,P0.001)、白细胞计数(HR=1.034,95%CI:1.014~1.055,P=0.001)、血清肌酐(HR=1.002,95%CI:1.001~1.003,P0.001)、血清钾(HR=1.187,95%CI:1.026~1.374,P=0.021)是患者出院后24个月随访期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NSTEMI患者出院后随访24个月期间死亡的13个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选择最佳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房颤对CRT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01至2014-12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首次CRT植入的25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房颤分为房颤组和无房颤组。定义随访终点为心力衰竭再住院和全因死亡(包括心脏移植)。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预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房颤对CRT植入患者临床终点的预测作用。结果:基线数据显示,42例(16.3%)患者合并阵发性房颤,房颤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比例、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肌酐、血尿酸、大内皮素、超声左心房直径、胺碘酮使用比例与非房颤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随访,死亡33例(12.8%),心脏移植5例(1.9%),心力衰竭再住院72例(27.9%)。生存分析显示,房颤组患者心力衰竭再入院率显著高于无房颤组(χ~2=6.651,P=0.010),全因死亡率与无房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8,P=0.468)。Cox单因素分析显示:房颤、非LBBB、血肌酐高、大内皮素高、左心房大为心力衰竭再住院可疑危险因素;血肌酐高、大内皮素高、左心房大为全因死亡可疑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房颤不是心力衰竭再住院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左心房大[HR=1.041,95%可信区间(CI):1.007~1.075,P=0.018]是心力衰竭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房大(HR=1.045,95%CI:1.001~1.091,P=0.048)和血肌酐高(HR=1.008,95%CI:1.001~1.015,P=0.035)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合并房颤的CRT患者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增加,尚无确切证据支持房颤是合并房颤的CRT患者心衰再住院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住院期间诊断为HBV-ACLF的患者437例,依据GPS评分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不同GPS评分组的死亡比率。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及以上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x生存回归筛选随访期间[30(5~825)d]患者死亡的的影响因素。结果 HBV-ACLF患者随访期间病死率为68.0%(297/437)。GPS评分越高的分组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比例、肝性脑病比例、肝肾综合征比例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就越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肝性脑病(Ⅰ~Ⅱvs无肝性脑病:HR:2.520,95%CI:1.479~4.293,P=0.001;Ⅲ~Ⅳvs无肝性脑病:HR:3.678,95%CI:1.920~7.047,P0.001),肝肾综合征(HR:2.374,95%CI:1.452~3.881,P=0.001),消化道出血(HR:1.616,95%CI:1.153~2.262,P=0.004),抗病毒治疗(HR:0.668,95%CI:0.518~0.862,P=0.002),GPS评分(1 vs 0:HR:2.055,95%CI:1.653~2.702,P=0.001;2 vs 0:HR:4.520,95%CI:3.288~6.932,P=0.007)和HBV-ACLF患者死亡密切相关。结论 GPS评分对HBV-ACLF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死亡风险预测作用较好,且高GPS评分为HBV-ACL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启抗血小板治疗对老年男性脑出血(ICH)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收治的113例老年ICH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重启抗血小板治疗,分为重启抗血小板组(Re-AP组,67例)和未重启抗血小板组(Non-AP组,46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临床结局(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性ICH、全因死亡、血管性死亡)等。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临床结局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Non-AP组相比,Re-AP组患者房颤、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比例更高,脑叶出血的比例和血肌酐水平更低。重启抗血小板的中位时间为178(46,780)d。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重启抗血小板治疗与缺血性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独立相关(HR=0.377,95%CI 0.160~0.888;P=0.026);重启抗血小板治疗与复发性ICH的风险增加无关(HR=1.563,95%CI 0.767~3.184;P=0.219);重启抗血小板治疗与全因死亡(HR=0.734,95%CI 0.404~1.336;P=0.312)和血管性死亡(HR=0.454,95%CI 0.159~1.293;P=0.139)的风险增加无关;年龄(HR=1.100,95%CI 1.048~1.155;P=0.000)和血肌酐升高(HR=1.009,95%CI 1.005~1.014;P=0.000)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肌酐升高是血管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09,95%CI 1.001~1.017;P=0.028)。结论 对于老年男性ICH患者,中位时间178d后重启抗血小板治疗能够降低缺血性血管事件的风险,且不增加ICH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改善全球肾脏疾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中急性肾损伤(AKI)不同诊断标准对老年住院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房住院的≥75岁AKI患者的病历资料652例,中位年龄87(84~91)岁。根据诊断窗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48 h诊断窗组(n=334)和7 d诊断窗组(n=318)。根据患者AKI发生后90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2组:生存组(n=433)和死亡组(n=219)。对比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特征。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或χ2检验。对可能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估算累计生存率。结果 652例住院患者根据KDIGO分期标准,AKI 1期308(47.2%)例,2期164(25.2%)例,3期180(27.6%)例。利用48 h诊断窗做出AKI诊断的患者占51.2%(334/652),利用基线值7 d诊断窗做出AKI诊断的患者占48.8%(318/652)。48 h诊断窗组和7 d诊断窗组患者的90 d病死率分别为42.5%和24.2%。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显示,采用7 d诊断窗患者的90 d生存状况要显著好于采用48 h诊断窗者(P0.001);随着发生AKI时间的增加,患者90 d病死率显著减少(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低体质量指数(HR=0.928,95%CI:0.886~0.973;P=0.002)、低平均动脉压(HR=0.969,95%CI:0.959~0.979;P0.001)、低血清前白蛋白(HR=0.948,95%CI:0.920~0.977;P0.001)、低白蛋白(HR=0.962,95%CI:0.930~0.995;P=0.025)、感染(HR=1.374,95%CI:1.027~1.840;P=0.033)、少尿(HR=2.069,95%CI:1.341~3.192;P=0.001)、血尿素氮增高(HR=1.027,95%CI:1.015~1.038;P0.001)、高镁(HR=2.485,95%CI:1.351~4.570;P=0.003)、更高的AKI分期(2期:HR=4.035,95%CI 2.381~6.837,P0.001;3期:HR=7.184,95%CI 4.301~11.997,P0.001)、AKI诊断时间≤48 h(HR=1.818,95%CI:1.256~2.631;P=0.002)是影响住院老年AKI患者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48 h诊断窗的AKI患者90 d病死率高于7 d诊断窗的AKI患者,AKI诊断时间≤48 h是影响住院老年AKI患者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心衰合并房颤的老年患者1年内再住院进行治疗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治疗的129例老年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1年内有无再次住院分为未再住院组(n=72)和再住院组(n=57)。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值,筛选出心衰合并房颤的老年患者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筛选结果,构建综合的诺莫图风险预测模型,计算不同单一模型及综合模型的诊断效能,通过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进行风险因素评估。结果 根据单因素、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筛选显示,BMI(OR=1.419, 95%CI:1.165~1.729,P=0.001)、出院后服药依从性(OR=4.604, 95%CI:1.165~19.484,P=0.038)、高血压(OR=3.380, 95%CI:1.230~9.290,P=0.018)和NT-proBNP(OR=2.956, 95%CI:1.781~5.085,P<0.001)为心衰合并房颤的老年患者1年内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NT-proBNP和BMI...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无症状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7月在金塔县人民医院住院期间确诊有心房颤动的患者426例,根据欧洲心律学会(EHRA)房颤症状评分将其分为无症状性房颤组(n=122)和症状性房颤组(n=30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无症状性房颤的独立相关因素。随访终点为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脑血管事件,通过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的临床预后。结果:无症状性房颤患者比例为28.6%(122/426)。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OR=1.183,95%CI:1.132~1.236,P<0.001)、男性(OR=3.803,95%CI:2.049~7.059)和入院心率(OR=1.057,95%CI:1.031~1.083)均与无症状性房颤具有独立相关性(P均<0.001)。平均随访(371±26)d显示,无症状性房颤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症状性房颤患者(7.9%vs.2.9%,P=0.030)。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发生率(9.6%vs.8.8%,P=0.789)和脑血管事件发生率(3.5%vs.1.8%,P=0.53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症状性房颤发生率高。高龄、男性和入院心率偏慢是无症状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相较于症状性房颤患者,无症状性房颤患者具有更高的心血管死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病史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因STEMI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并行PPCI的高龄(年龄≥75岁)患者共292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及住院期间的相关信息。一级研究终点为PPCI术后1年内的全因死亡;二级研究终点为PPCI术后1年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治疗及新发卒中;安全终点为PPCI术后1年内开通闭塞冠状动脉策略的全球性研究(GUSTO)出血事件(包括轻微出血、中度出血及重度出血)。结果高龄STEMI患者PPCI术后1年内死亡37例(12.7%),发生MACE 125例(42.8%),发生GUSTO出血事件55例(18.8%)。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一级研究终点Killip心功能分级(HR 2.074,95%CI 1.377~3.125,P0.001)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HR 0.978,95%CI 0.957~0.999,P=0.040)、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CEI/ARB)(HR 0.333,95%CI 0.113~0.981,P=0.046)是独立保护因素;二级研究终点Killip心功能分级(HR 1.638,95%CI 1.339~2.004,P0.001)是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HR 0.943,95%CI 0.923~0.963,P0.001)、β阻滞药(HR0.610,95%CI 0.390~0.953,P=0.030)是独立保护因素。安全终点Killip心功能分级(HR 1.866,95%CI1.511~2.305,P0.001)是患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HR 0.991,95%CI 0.983~0.999,P=0.022)、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HR 0.610,95%CI 0.390~0.953,P=0.030)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心功能与高龄STEMI患者行PPCI预后关系密切。Killip心功能分级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ACEI/ARB、β阻滞药是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死亡、MACE或出血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是高龄STEMI患者PPCI术后1年内死亡的保护因素,也是死亡及出血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于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住院的40岁以上因急性加重住院的慢阻肺患者543例,于病情缓解期收集基线数据。在其出院后进行6个月随访,终点事件为再次出现急性加重及死亡。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RDW对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RDW为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病情缓解出院后近期再次急性加重(HR=1.129,95%CI 1.038~1.228,P=0.005)或死亡(HR=1.303,95%CI 1.123~1.513,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排除合并肺癌及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后,RDW仍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4,95%CI1.012~1.518,P=0.038)。经ROC曲线计算以RDW=13.6%为界值分组,生存分析显示RDW≤13.6%组预后显著优于RDW13.6%组。结论 RDW升高是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病情缓解后短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1-01-01至2012-10-01期间收住我院的非瓣膜性心脏病致慢性心衰患者共322例,根据既往有无房颤史及入院后心电图检查分为房颤组187例和窦性心律组135例。入院后24 h内记录患者病史,测定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行十二导联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影响心衰患者发生房颤的相关因素。结果: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房颤组的FT4水平明显增加[以中位数(M)及四分位数间距(Q1,Q3)表示,14.52(12.74,15.85)pmol/L vs 13.11(11.68,14.85)pmol/L,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FT3水平两组比较[4.06(3.76,4.44)pmol/L vs 4.1(3.80,4.52)pmol/L,P=0.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发现:FT4水平与左心房内径呈正相关(r=0.134,P=0.016),FT3与LDL-C水平呈正相关(r=0.235,P0.001),FT3与年龄呈负相关(r=-0.268,P0.001)。将FT4以连续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FT4水平[比值比(OR):1.227,95%可信区间(CI)1.112~1.354,P0.001]、左心房内径[OR:1.154,95%CI(1.105~1.205),P0.001]、年龄[OR:1.038,95%CI(1.012~1.064),P=0.003]、心衰持续时间[OR:1.111,95%CI(1.021~1.209),P=0.015]、LDL-C水平[OR:0.689,95%CI(0.493~0.963),P=0.029]与心衰患者房颤的发生率相关。结论:高FT4水平可能增加了慢性心衰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性别对≥80岁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自2006年1月至201 1年12月≥80岁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ACS患者664例(女性占28.31%)。根据性别进行分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记录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性别对高龄ACS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影响。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随访周期13~79个月(中位数28个月)。女性患者高脂血症患病率、左室射血分数、体质量指数及空腹血糖水平高于男性患者(P0.05)。男性患者舒张压、血尿酸水平、吸烟史、慢性肾功能不全、陈旧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ACS临床分型、用药方案及治疗策略未见显著差异(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长期生存率(P=0.619)及无事件生存率(P=0.365)均无显著差异。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收缩压水平是高龄ACS患者全因死亡(HR=1.73,95%CI:1.09~2.75,P=0.019;HR=0.98,95%CI:0.97~1.00,P=0.015)和MACE发生(HR=1.80,95%CI:1.22~2.63,P=0.003;HR=0.98,95%CI:0.97~0.99,P=0.003)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性别不是影响高龄ACS患者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non-HDL-C和收缩压水平是该人群的全因死亡和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发病率较高且影响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分析心衰住院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9家医院住院的无房颤病史的心衰患者1781例,根据院内是否发生房颤分为心房颤动组(n=125)和非心房颤动组(n=1656),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时长、检验、超声心动图等结果,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住院心衰患者房颤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相比非心房颤动组,心房颤动组年龄较大、NYHA分级更高、脑钠肽(BNP)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更高(P均0.05),合并心脏瓣膜病史及接受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比例更高(P均0.05);而合并心肌病病史和有吸烟史的患者比例较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值更低(P均0.05)。同时,心房颤动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3,95%CI:1.01~1.05,P=0.006)、NYHA分级(OR=2.01,95%CI:1.30~3.09,P=0.002)、心脏瓣膜疾病病史(OR=3.82,95%CI:2.36~6.18,P0.001)为心衰患者院内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结论住院治疗的心衰患者中,房颤发生率较高,新发房颤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年龄、NYHA分级、心脏瓣膜疾病病史是院内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策略的选择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2-01至2013-12行PCI术的患者,按入选、排除标准筛选出合并房颤的患者57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HADS2及HAS-BLED评分。按照CHADS2评分2分或≥2分及是否使用华法林,将患者分为:CHADS2评分2卒中低危患者(n=339),其中包括卒中低危未用华法林组(n=309)、卒中低危用华法林组(n=30例);CHADS2评分≥2分为卒中高危患者(n=231),其中卒中高危未用华法林组(n=200)、卒中高危用华法林组(n=31)。随访15个月比较不同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策略在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缺血事件、出血事件方面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卒中低危患者相比,卒中高危的患者MACCE发生率更高[P0.001,风险比(HR)=2.667,95%可信区间(CI):1.535~4.635],缺血事件更多(P=0.013,HR=2.080,95%CI:1.167~3.709)。570例患者随访结果多因素Cox生存分析,卒中高危未用华法林组与卒中低危未用华法林组相比,MACCE和缺血事件发生率均增加(P=0.001,HR=2.985,95%CI:1.532~5.816;P=0.026,HR=2.068,95%CI:1.090~3.925)。卒中高危用华法林组及卒中低危用华法林组的MACCE事件、缺血事件分别与卒中低危未用华法林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华法林患者大出血事件多于未用华法林,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低危和卒中高危患者,用华法林均增加小出血风险[P0.001,比值比(OR)=4.458,95%CI:1.934~10.277;P=0.002,OR=4.155,95%CI:1.717~10.055]。结论:华法林能够显著的降低卒中高危房颤患者的MACCE及缺血事件发生率,但对于卒中低危的房颤患者,华法林并不能进一步降低MACCE及缺血事件发生率。无论是卒中低危还是卒中高危房颤患者,华法林均增加了小出血风险,但并没有显著性增加大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通过院外多学科干预随访对改善心衰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心衰患者17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多学科干预随访管理模式;对照组未按上述随访方案管理,患者自行随访就诊。从入组开始随访12个月,主要终点事件为心衰恶化再住院或全因死亡,分析2组与终点事件的关系。结果:入组时2组基础治疗用药无显著差异(均P0.05);12个月随访时,干预组β受体阻滞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醛固酮拮抗剂的用药比例均明显提高,而地高辛和钙拮抗剂(CCB)比例有所下降,经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38例(43.2%)和对照组51例(61.4%)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风险比(HR)=0.629,95%可信区间(CI):0.412~0.958,P=0.03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有较低的全因入院率(HR=0.604,95%CI:0.405~0.900,P=0.013),心衰病死率(HR=0.486,95%CI:0.244~0.968,P=0.04)和心衰恶化再住院率(HR=0.355,95%CI:0.17~0.744,P=0.006)。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院外多学科干预随访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再住院率和心衰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胸部非心脏手术术后新出现快速房颤的危险因素,为防治快速房颤提供依据。方法入选2007年6月~2014年6月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胸外科接受非心脏手术治疗的60岁的老年患者1289例,其中男性685例,女性604例,年龄60~91(72.8±9.6)岁。术后新出现快速房颤为快速房颤组(102例),未出现为无快速房颤组(1187例)。收集患者的资料包括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等。随访术后1个月内心源性死亡(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发生情况。结果与无快速房颤组比较,快速房颤组年龄75岁、糖尿病病史、慢性心功能不全病史、中重度肺功能损害病史、术前低钾血症以及开胸手术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75岁(OR=7.661,95%CI:3.886~15.105)、糖尿病病史(OR=30.22,95%CI:4.328~277.5)、慢性心功能不全病史(OR=29.34,95%CI:8.149~105.6)、中重度肺功能损害病史(OR=8.04,95%CI:2.858~22.61)、术前低钾血症(OR=6.58,95%CI:4.340~12.00)、开胸手术方式(OR=2.31,95%CI:0.935~13.74)是术后新出现快速房颤的危险因素。快速房颤组患者术后1个月随访时间内无心源性死亡生存率明显低于无快速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结论年龄75岁,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中重度肺功能损害病史以及术前低钾血症和开胸手术是老年胸部非心脏手术术后新出现快速房颤的危险因素,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减少术后快速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