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在pH=3.0的H2SO4介质中,利用Fenton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够与橙黄G发生反应,使其吸光度降低的原理,建立了一种在常温下测定H2O2浓度的催化光度分析新方法.在橙黄G最大吸收峰478 nm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降低值(△A)与H2O2浓度在0~100 μmol/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检测限(S/N=3)为0.5μmol/L.该方法简单、方便、快捷,将其应用于雨水中微量H2O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测定三乙基铝中氯含量的硫氰酸汞间接分光光度法。在酸性溶液中,硫氰酸汞与氯离子反应后游离出硫氰酸根离子,硫氰酸根离子与铁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硫氰酸铁络合物,于460 nm波长处测定该络合物的吸光度,从而间接获得氯的含量。对测量过程的波长、酸度、显色剂的用量、显色剂的稳定性等因素进行了探讨。氯的质量在0~50μ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1.000 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7%~0.20%(n=6),加标回收率为94.8%~105.0%。该法适用于三乙基铝工业品中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催化光度法进行定量,多是在一氧化(还原)体系中以氧化剂氧化指示物褪色,使其在一定波长处的吸光度值降低.当有适宜催化剂存在时,该褪色效果更明显,且褪色程度与此催化剂的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可建立测定催化剂含量的催化褪色光度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在原子吸收法测定铬时铬的价态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各种酸介质中,Cr(Ⅲ)和Cr(Ⅵ)的吸光度都随酸的浓度增大而降低,而在同一酸介质中Cr(Ⅲ)的吸光度总是大于Cr(Ⅵ)的吸光度.为了消除这种由于价态不同而引起的干扰,将亚硫酸钠加到试剂中,使Cr(Ⅵ)还原为Cr(Ⅲ),然后进行测定.对标钢中铬的测定表明,本法可靠.  相似文献   

5.
采用氧瓶燃烧法对无卤低烟阻燃电缆料样品进行燃烧,用去离子水作为吸收液吸收释出的氯化氢气体,并用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氯含量。氯离子的质量浓度在0.20~5.00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该方法用于无卤低烟阻燃电缆料样品中微量氯的测定;用标准加入法测得回收率在96.0%~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4.5%。  相似文献   

6.
钢铁中磷的测定目前多采用磷钼蓝光度法及磷钒铝黄光度法,但前者的吸光度稳定时间短,不适用于成批试样的分析;后者的吸光度稳定时间虽然较长但灵敏度低。文献报道了孔雀绿-钼磷杂多酸光度法测定矿石中微量磷的条件,指出此法灵敏度比磷钼蓝光度法高,吸光度24小时不变。本文研究以孔雀绿-磷钼杂多酸光度法则定钢铁中磷的条件,表明,在0.28—  相似文献   

7.
GB/T1 2 4 96.2 - 1 990标准提供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脱色力的测定法 ,是将一定体积的亚甲基蓝溶液 (在波长 665nm处用 1 cm比色皿进行测定吸光度为 0 .35)加到 0 .1 0 0 g活性炭中 ,经充分振荡 ,过滤后 ,仍然用 1 cm比色皿在波长 665nm处 ,测定滤液的吸光度 ,当其值在 0 .0 4~ 0 .0 7时 ,亚甲基蓝溶液的加入量 ,即为测得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脱色力。由于这一测定方法的特殊性 ,通常需做多次试验 ,才能恰好使滤液的吸光度落在 0 .0 4~ 0 .0 7,给日常分析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本文利用数学方法 ,提出了一种较为简单的测定方法。1 原理…  相似文献   

8.
钇(Ⅲ)-偶氮胂Ⅲ配合物探针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 2.3~2.5的B-R缓冲介质中,蛋白质与钇(Ⅲ)-偶氮胂Ⅲ配合物发生结合反应,引起配合物溶液褪色及吸光度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其最大吸光度降低值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基于此,建立了以钇(Ⅲ)-偶氮胂Ⅲ配合物为光谱探针,分光光度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该法灵敏度高,线性关系好,人血清白蛋白的含量在0~20mg/L范围内与配合物吸光度的降低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6ε52为2.60×106L.mol-1.cm-1;生物体内的常见物质基本上不干扰测定。本法可直接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研制出了一种新的流动比色装置(FIA),不需要增加任何辅助设备,一次进样同时可连续获得两峰一谷3个吸光度值,均可以用于定量分析.利用吸光度加和技术,使分析装置的灵敏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其理论扣实验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尝试,并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钙黄绿素分光光度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在pH为3.5的Clark-Lubs缓冲溶液条件下,人血清白蛋白与钙黄绿素结合使钙黄绿素的吸光度降低的原理,建立了钙黄绿素分光光度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测定方法,质量浓度在1.14~17.1 mg/L范围内,吸光度的降低与人血清白蛋白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94 mg/L.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烘箱消解-镉铜还原法测定地表水中总氮含量的方法。氮的浓度在7.637×10-4~1.375×10-2 mmol.L-1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6.704×10-5 mmol.L-1。对人工海水、实验室自来水、海水和湖水中总氮进行测定,其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在96.7%~101.3%和3.7%~3.9%之间。  相似文献   

12.
吸光度比值-导数光谱法同时测定苯酚和间苯二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吸光度比值-导数光谱是近年来提出的多组分光谱分析法.该法以二元混合物的混合光谱与其中某一组分(被视为干扰组分)的标准光谱的比值对波长求导,从而得到吸光度比值-导数光谱.由于干扰组分对吸光度比值-导数光谱的贡献为零,所以可利用吸光度比值-导数值测出待测组分的含量.本文在普通分光光度计上用计算法完成了吸光度比值导数运算,同时测定了复方雷琐辛涂剂中苯酚(P)和间苯二酚(R)的含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偏碱性的HN4Cl-NH3·H2O缓冲液中,银纳米微粒在414nm处产生一个吸收峰,ClO2的加入能使其氧化而导致该处的吸光值降低.ClO2浓度在0.01045~0.2090μg/mL范围内与414nm处的吸先度降低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银纳米微粒分光光度法测定ClO2的分析方法,用于自来水中ClO2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在pH 2.6的Na2HPO4-柠檬酸溶液中,四羧基锌酞菁与表面活性剂(CPB)发生缔合导致体系吸光度降低,加入乙醇可使该化合物解聚,使体系吸光度恢复,并且乙醇加入量与吸光度增加值呈正比,据此拟定了测定乙醇的新方法。测定波长λ=621 nm,线性范围为体积分数0~45%乙醇,检出限为2.84%。已用于实际白酒中乙醇的测定,与标准的比重法相比,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梁果文 《大学化学》1990,5(6):30-32
在配合物的研究中,常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合物的含量.而所用的有机显色试剂往往具有颜色,试剂与有色配合物在测定波长时均产生吸收,通常采用相应的试剂空白作参比,以扣除试剂所产生的吸光度.然而试剂产生的吸光度值在反应开始和结束时是不相同的,因为在反应过程中,显色试剂要被消耗.反应结束后,过量试剂所产生的吸光度比反应开始时试剂的吸光度要小.这样,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溶液总的吸光度值(A_(MR)+A_R)减去一个较大的试剂空白值,使测得的配合物的吸光度比真实值小.为此,需导出一个校正  相似文献   

16.
加替沙星-茜素红体系的紫外特性及加替沙星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替沙星与茜素红反应可形成配合物,使茜素红的紫外吸光度增强,且加替沙星浓度在0.20~110.00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测定加替沙星的新方法.将此方法用于片剂、粉针剂和尿液中加替沙星含量的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的荧光法一致.  相似文献   

17.
尼龙66盐(己二酸己二胺盐)中二氨基环己烷(DCH)的测定,通常采用在pH=9.8时,DCH与Co~(2+)形成配合物,在波长355nm处测定吸光度的方法。由于尼龙66盐和显色剂(醋酸钴)对吸光度值均有影响,故必然引入较大的误差。本文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尼龙66盐中DCH的含量,对消除或降低尼龙66盐和显色剂的影响,提高测定灵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DCH在pH=9.8时,与Co~(2+)生成配合物:  相似文献   

18.
抗坏血酸紫外褪色分光光度法测水中余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抗坏血酸紫外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余氯的新方法. 在pH 2~6介质中, 选择248 nm作为测定波长, 氯质量浓度在0~4.0 mg/L范围服从比尔定律. 回归方程为: ρ=10.109A+0.0005 (mg/L), 检出限0.02 mg/L, 水中常见的离子不干扰测定. 该法用于自来水、游泳池水等样品中余氯浓度的测定, 快速简便, 加标回收率在98%~104%之间.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钛存在下直接测定硅。试验结果表明:钛以氢氧化钛或偏钛酸沉淀分离时硅有损失,致使结果偏低。而钛在硫酸介质中以可溶性硫酸盐形式存在,对硅的测定无影响。为此,在0.3~0.4N硫酸酸性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钼酸铵直接进行硅的显色测定。试验还发现,当碳酸钠量超过100毫克(44毫克钠)时,硅钼蓝的吸光度偏低,随着硅量增加,吸光度降低更为显著。本法采用在绘制工作曲线时,加入与试样溶液相同量的钠盐作基底以消除其影响。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云秀玲  马广兰  李北罡 《分析化学》1999,27(11):1362-1362
树脂分光光度法属固相吸光光度法范畴,它对于痕量分析有很多优点,在该法中被测化学组分同时浓集和选择性吸附于树脂上,使分析手段简化,灵敏度和选择性均优于溶液中吸光光度法,故该法多用于环境污染物样品中痕量金属离子的定量测定.树脂相分光光度法基于直接测量吸附被测组分有色络合物树脂相的吸光度进行定量分析.本文研究了汞(Ⅱ)-与5-Br-PADAP反应生成络合物后富集于D152H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于波长63Onm处测量吸附达平衡后的树脂相的吸光度,测定污水样品中痕量汞,结果满意,方便简便、快速、灵敏,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