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居民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省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现状,为制定有效的卫生保健政策提供基础信息.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21个区(县)7 650人.以入户方式询问被调查者过去1年内慢性病患病情况.结果 约53.98%的居民没有享受卫生保健服务,医疗保健费用的绝大部分需要个人负担.没有享受卫生保健服务的城市、农村居民分别占37.17%和64.4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城市主要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农村主要以合作医疗为主.个人承担医疗费用平均为625.15元/人·年,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近5年来,仅26.40%的居民进行了健康体检,参加健康体检人群主要以1~2次/5年为主.已婚或25岁以上未婚女性人群乳腺X光检查率为13.80%,城市(29.86%)高于农村(3.52%).子宫细胞学涂片检查率为11.47%,城市高于农村.结论 我省卫生保障覆盖率不高,居民个人医疗负担重,健康保健意识薄弱,政府应着力构建覆盖全省居民的卫生保障体系,提高卫生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2.
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记录文件.本文阐述如何根据居民自愿原则建立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等内容的居民健康档案,并进行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居民的健康教育现况,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二阶段抽样方法,在广州市越秀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抽取来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陪护的居民进行现场面对面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居民接受健康教育的人数、接受健康教育服务居民的基本情况、居民接受健康教育服务的内容(获得健康教育的类型、方式、频率、便利程度、满意度)。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2份,有效率为93.8%。其中227人接受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教育服务,居民接受健康教育率为53.79%(227/422)。居民实际接受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三位的健康教育服务类型为慢性病防治、饮食与营养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居民期望接受的前三位健康教育类型为饮食与营养、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生活方式。居民接受的健康教育以宣传资料(168人,占74.01%)为主,频率以有时接受(115人,占50.66%)为主,便利程度以比较方便(158人,占69.60%)为主,满意度以满意(188人,占82.82%)为主,对自身健康帮助满意度以满意(187人,占82.38%)为主。...  相似文献   

4.
居民对社区医疗需求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开展和深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启动,走出医院,深入社区,已越来越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好评,尤其是在当前医保制度改革的前提下,面向个人及家庭,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为基本内容,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价廉、优质的基本卫生服务,就近就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基本需求。现对外滩社区居民就社区医生技术满意度进行了一项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郑州市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偶遇抽样和堵截访问法,从郑州市居民分布相对集中的10个地点抽取1240人,调查其对健康管理服务的认知情况。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认知比例。结果被调查对象的年均健康支出为2637.4元,不同职业人群中,公务员的年均健康支出最高(8220.6元);多数被调查对象(约占54.4%)很少或生病时才关注健康知识;少数被调查对象(约占4.2%)非常了解健康管理服务。结论郑州市居民健康支出仍以疾病治疗支出为主;居民缺乏自我健康管理的主动性;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和项目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 ,了解北京安贞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利用与需求情况 ,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利用和更有针对性开展防治服务 ,解决本地区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根据 WHO行为危险因素检测调查问卷修订的调查表 ,对北京市安贞社区 2 5岁以上成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状况及健康相关行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1本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依次是 :心血管病及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2目前绝大多数 (81.9% )居民享受公费医疗或大病统筹 ,另有 3.7%享受医疗保险。 383.4 %的居民就医选择部级和市级大医院 ,而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利用率不高 (14 .7% ) ,其原因主要是费用不能报销 (占 6 7% )和不知道有服务站 (17.4 % )。 4居民患病而未及时就医 2 3.4 %归因于医疗服务不便。结论慢性病是本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现有以大医院为主体的医疗保健方式不能充分满足居民需求。现行的医疗制度是导致社区卫生服务站利用率低 ,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利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慢性病防治是提高慢性病控制效果的较佳方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范围,以个人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基本保健为目的的有效、方便、经济、连续的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和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健康档案涵盖了居民健康以及影响健康的所有因素,记录了社区、家庭、居民个人健康状况及发展过程,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背景资料:我国卫生部指出将从2009年起为全国居民统一建立健康档案,这将成为我国国民健康管理的新起点。2009年5月19日,卫生部发布了Ⅸ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明确指出健康档案由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两大部分、共32组数据组成。主要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五类信息,分别是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疾病预防、疾病管理和医疗服务。糖尿病等慢性病信息将在健康档案中被记录下来。今后居民可以通过身份安全认证、授权查阅自己的健康档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与探讨利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樟木头镇户籍人口进行健康管理的模式。方法利用樟木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本镇各社区的29支较成熟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根据健康管理工作需要开展各项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利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的全民低成本健康项目,以居民健康档案为载体,通过建立、维护居民健康档案的过程来实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社区居民整个人生的健康和疾病危险因素进行检测、评估和干预的管理过程。结果居民健康管理覆盖率80%以上。居民慢性病发病率降低30%。居民年平均医药费减少20%。以上指标均已顺利完成。结论利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的全民低成本健康项目,大大降低了健康管理的成本,有利于在我国形成一种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的新的健康管理模式,实现全体社区居民在"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基础上享受更高层次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0.
健康速览     
《家庭医生》2012,(6):2-2
上海居民免费享42项卫生服务 新民网1月4日报道,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透露,上海居民可免费获得12大类42项86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与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计划生育保健、学校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等。其中,孕产妇将可免费享受9次产前健康体检,0-6岁儿童可免费享受系统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一、社区卫生服务与商业健康保险合作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在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要方面将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政策规定它既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九项内容),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属于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承担责任;而在基本医疗方面,由于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个人抵抗风险的脆弱性以及社会健康需求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赵春青 《健康》2014,(3):1-1
<正>《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指出:着力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职能,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到2015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以上家庭医生式服务是指借鉴先进的家庭医生服务理念,开展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核心,以居民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在充分告知、自愿签约、自由选择、规范服务的原则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与服务家庭签订协议并通过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管理服务。家庭医生式服务是一种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通过深入居民家庭的访视,主动了解这个  相似文献   

13.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后,服务对象可在指定医疗机构免费享受指定的服务项目,有助于增强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山东省即墨市2009年12月—2012年12月相继开展了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老年人保健、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及卫生监督协管等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本文就该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现状、实施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杭州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认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更好的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杭州市下城区、江干区和拱墅区三个行政区,每个行政区抽样选取6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入户调查50户家庭。调查数据使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运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杭州市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知晓率为44.9%,不同年龄、职业类型、文化程度、医保类型、个人健康水平的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服务内容最了解的一项是门诊医保起付标准降低300元;了解签约服务政策的途径主要是社区宣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职业类型、是否具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个人健康水平对认知度有影响。居民签约与否对慢病长处方政策的认知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州市社区居民,尤其是年轻群体,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认知度有待提高;签约居民的认知度高于未签约居民。建议应提高宣传效果,发挥签约人群的"口碑"带动作用,加大对政策内容的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更好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全市34家基层医疗机构辖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计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研究对象3378名,满意度介于66.49%~77.53%之间,健康档案管理的管理满意度最高,对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满意度最低,医疗机构服务内容、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及被调查对象的学历水平是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在国家财政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投入力度,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和内容,加强培训提高服务提供人员的业务素质,让更多的服务惠及居民,提升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郑玮 《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7):17-19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是一种对社区居民最基本的健康管理。为了适应和满足公众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加强自身健康管理、提高健康素质、降低卫生支出,使社区居民得到更全面、更规范化、较高层次的健康管理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必要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础上拓展健康管理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社区签约人群健康档案的使用情况,为有效利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9-11月随机抽取贵阳市中心城区、外围城区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2014年签约服务人群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进行分析,采用建档百分比、随访完成率等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指标的界定参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并对全科团队队长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健康档案在全科团队日常工作中的使用情况及问题。结果两个社区签约居民共3 383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有3 036人。其中老年人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者1 157人,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人数分别为571和198人。在健康档案信息的填写中,94.0%基本信息填写完整;健康体检信息填写完整的占63.6%。达到了一年四次随访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3.9%和62.6%,其中面对面随访方式为77%左右。在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群中,81.8%的人完成了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现阶段的居民健康档案无门诊使用情况。访谈结果全科医生认为目前的居民健康档案在门诊中使用不方便、档案内容不完善、档案系统不能共享;在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居民对社区医生缺乏信任,难以做到完全面对面随访。结论目前居民健康档案没有得到合理使用,主要存在档案内容不完善、签约服务内涵需要提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对于健康管理服务的认识和利用情况,为推动健康管理发展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北京市居民进行网络在线调查。结果共收集到有效问卷515份,受访居民中有78.3%听说过健康管理,80.6%认为需要对健康进行管理;健康体检成为居民采用过最多的健康管理服务(48.0%);经济因素(72.4%)是影响居民选择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因素。结论北京市居民对于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认知程度较高但缺乏深度,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拓展健康管理服务内容,管理部门也要为健康管理机构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9.
从家庭医生的视角,以居民实际健康获得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主观感受,界定健康获得感的概念;参考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及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中的医疗卫生调查内容,以及上海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指标,拟定健康获得感评价指标体系,从健康保障、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个维度共10项指标评价签约居民健康获得感;通过定量调查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0.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4):251-256
目的调查分析济宁市城乡孕产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项目的认知、利用及满意度情况,为提高济宁市基本卫生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利用水平提出对策及建议。方法选取290名城市孕产妇,330名农村孕产妇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城乡孕产妇人口学基本特征,城乡孕产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管理服务的知晓情况,城乡孕产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城乡孕产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的态度。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χ2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城乡孕产妇及其配偶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总收入、是否初产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城乡孕产妇对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内容(Z=-4.194,P=0.000)、健康管理保健指导内容(Z=-3.477,P=0.001)以及孕期产前随访内容(Z=-2.717,P=0.031)的知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孕产妇孕期产检≥3次(χ2=5.722,P=0.007)等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利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产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项目利用主动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5,P=0.017)。结论济宁市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的实施状况有待改善,对农村孕产妇要开发并利用多渠道宣传,提高其对政策的认知和利用积极性;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应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孕产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