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螺旋CT引导下三维重建、多点定位自动活检枪经皮肺或纵隔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9例肺内病变或纵隔内病变患者,在螺旋CT引导下三维重建、多点定位,应用自动活检枪取材.所有病例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本组2例出现气胸,发生率为5.1%;3例肺出血,发生率为7.7%;1例咯血,发生率为2.6%;假阴性2例,假阴性率5.1%;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2.3%(36/39).结论 螺旋CT引导下三维定位自动活检枪经皮肺活检确诊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小结节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CT检查发现的59例肺周围小结节痛变患者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其中49例作纤支镜检结合痰细胞检查。结果 经皮肺穿刺活检恶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100%(31/31),良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84.0%(21/25):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纤支镜检结合痰细胞学检查,差异非常显著(P〈0.01);取材满意率94.9%。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小结节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并发症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CT导引下穿刺活检对肺内小结节诊断的准确性、并发症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6月,2005年5月间直径小于3cm的肺内结节患者49例进行穿刺活检。结果所有病例均经手术与随访证实,穿刺活检的总准确率为95.9%,无假阳性,有假阴性2例,假阴性率为4.1%(2/49)。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40/40)和77.8%(7/9)。结论CT导引下自动活检枪穿刺活检对肺内直径小于3cm的结节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4.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23例肺周围性病变患者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回顾性分析了这些患者的病理结果,随访结果,肿块大小以及穿刺并发症,其它检查情况.结果穿刺结果恶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100%,3例假阴性,没有1例假阳性,敏感度为93.6%,特异度为100%;良性病变的阴性预测值为94.8%;大小结节多次穿刺取材满意率无差异;大结节一次穿刺取材满意率优于小结节(P<0.005);常规检查中,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周围性病变病理检查阳性率最高.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周围型肺部病变的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CT引导下经皮肺自动切割术(ACNB)的诊断价值与影响其肺恶性病变活检准确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行ACNB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恶性病变诊断的相关因素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平均每例穿刺时间为(16.0±2.0)min。恶性病变246例,诊断敏感性92.7%(228/246),特异度100.0%(106/106),阳性预测值100.0%(228/228),阴性预测值85.5%(106/124),假阴性18例;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小(≤20mm)及合并肺不张是活检假阴性的危险因素。良性病变的特异性诊断率70.8%(75/106)。总准确率94.9%(334/352)。穿刺后出血率为22.7%、咯血率5.1%;气胸率17.0%,其中封闭引流2例;胸膜反应及术后疼痛超过1个月者各1例,严重并发症5例(1.4%)。结论CT引导下ACNB安全易行,诊断准确率高;病灶直径≤20mm及合并肺不张可影响恶性病变穿刺活检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周光荣  谢智峰 《四川医学》2006,27(10):1037-103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栓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该方法穿刺活栓总的诊断准确率95%(57/60),气胸发生率25%(15/60),出血发生率13%(8/60)。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栓术是一项对肺肿块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易掌握的诊断技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发生率以气胸和出血多见,发生率随穿刺针经过肺组织的深度和穿刺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病灶越小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结节或肿块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Bard Max·Gore^TM全自动一次性活检枪18-20G穿刺针CT导引下对42例肺部结节或肿块取材,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57岁,取材成功率为100%。结果结节及肿块大小2.0~9.5cm,平均直径4.8cm,病变距离胸壁0~7.5cm,诊断腺癌19例,鳞癌13例,小细胞肺癌4例,转移瘤2例,结核2例,假阴性2例。阳性率为95.2%。结论利用CT导引下进行肺部结节或肿块穿刺活检对进一步明确肺部结节或肿块的性质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CT透视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中CT透视定位、取材方法、病变等因素对本项检查准确性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4例资料完整的病例。其中48例为肺内小结节灶,结节直径11-15mm21例,16-20mm22例,21-30mm5例;另外,肺门区病变5例,1例为纵隔内淋巴结。所有病变均在CT透视导引下穿刺。结果:54例患者CT透视导引下穿刺均获成功,并获得组织学材料54例,细胞学 材料30例,整个穿刺操作平均耗时15min左右,良恶性病变总的诊断率为92.5%(50/54),无假阳性。气胸发生率为12.9%。无1例需放置闭式引流管。病变区周围见出血灶8例。少量痰中带血6例,无大咯血病例。结论;CT透视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项先进的动态影像学和病理学相结合的检查方法,与常规CT引导下穿刺活检相比,具有耗时短、简便、准确、安全、可靠的优点,有条件的单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超和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二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使用的适应证。方法:48例经皮穿刺活检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CT引导组诊断准确率84.6%,不良反应发生率23%,B超引导组诊断准确率91.4%,不良反应发生率14.3%。结论:CT引导及B超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的诊断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CT引导较适宜病灶小,距胸壁远的病变,B超引导适宜病灶较大紧贴胸壁的病灶,对于合并胸水及肺不张的病变B超尤佳。  相似文献   

10.
陈艳  李峻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3):180-180,19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靠近胸壁肺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52例B超检查能确定部位的靠近胸壁肺内占位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术后行手术切除或临床随访2年。结果:穿刺的病理诊断,35例为肺部恶性肿瘤,无假阳性;16例为良性病变,但假阴性有2例,假阴性率5.41%(2/37);1例因标本留取不合格而无法做出病理诊断。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靠近胸壁肺内占位的肺部恶性肿瘤阳性诊断价值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1.
张月莉  严德钧 《上海医学》2005,28(10):850-852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周边小病灶的准确度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6月至2003年11月共45例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部周边小病灶穿刺,男34例,女11例,年龄31~81岁,平均为(61.8±13.7)岁。病灶直径7~20mm,平均为(16.3±4.5)mm。孤立病灶39例,多发病灶6例。结果恶性病变19例(42.2%);良性病变17例(37.8%);组织学检查阴性6例,其中1例为假阴性;无诊断价值3例。其准确度为91.1%(41/45例),灵敏度为95%(19/20例)。并发气胸4例(8.9%)。2例(4.4%)患者合并病灶周围少量出血。讨论CT引导下细针穿刺肺部良、恶性病灶是相当安全和准确的诊断方法,其准确度和安全性与病灶大小和进针深度有关,小病灶准确度低于大病灶。该方法除气胸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内周围性孤立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期间50例肺内周围性孤立性结节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经手术病理、临床治疗或随访观察证实的资料。采用美国Cook公司的抽吸式活检针和套管式自动活检枪,选择最佳穿刺层面及穿刺点获取标本。结果:50例肺内周围性孤立性结节病灶中经手术病理、临床治疗或随访观察证实为肺癌38例(腺癌23例、鳞癌12例、小细胞癌3例)、结核球8例,炎性假瘤4例。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为肺癌36例(腺癌21例、鳞癌12例、小细胞癌3例)、结板球8例,炎性假瘤6例。并发症有气胸5例(10.0%)、咯血3例(6.0%)、痰中带血2例(4.0%)。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为肺内周围性孤立性结节的明确诊断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内周围性孤立性结节及弥漫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72例肺内周围性孤立性结节及弥漫性病变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获取病理结果后行相关临床治疗或随访观察.结果:64例肺内周围性孤立性结节病灶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为肺癌50例、结核...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肺部肿块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探讨早期确诊肺部肿块性质的有效方法。方法:84例肺部肿块,CT薄层扫描定位,活检枪穿刺切割取材,行病理学检查,并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对照分析穿刺活检的准确性。结果:CT引导肺穿刺切割活检84例,成功84例,确诊77例,诊断准确率91.7%。结论: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定位精确,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早期诊断肺部肿块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5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肺周围型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自动弹簧装载活检针在CT定位下对500例肺部周围型肿块的穿刺活检。结果:500例均穿刺成功,阳性率为100%。其中肺癌384例、胸膜间皮瘤6例、转移癌47例;结核52例、肉芽肿样炎症6例、未能定论5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诊断肺癌,尤其是周围型肺癌有重要价值: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6.
CT导引肺内小结节(≤2cm)穿刺活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CT导引肺内小结节 (≤ 2cm )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31例 ,在CT导引下应用自动切割式活检针取材。所有病例均同时行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 [结果 ]穿刺取材成功率为 90 .3% (2 8/ 31) ,恶性结节组织学准确率为 84 .2 % (16 / 19) ,细胞学准确率为 89.5 % (17/ 19) ,二者结合准确率 89.5 % (17/ 19)。良性结节分别为 6 6 .7% (6 / 9)和 77.8% (7/ 9) ,二者结合准确率88.9% (8/ 9)。气胸发生率为 10 / 31(32 .6 % )。 [结论 ]CT导引肺内小结节穿刺活检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导引穿刺活检3种取材方法对肺部肿块或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适合CT导引穿刺活检的肺部肿块或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切割活检组、针吸活检组及切割加针吸活检组,共206例.其中切割活检组67例,针吸活检组69例,切割加针吸活检组70例.根据分组选择相应取材方法,比较3组的诊断正确率及对恶性病变病理组织学分型的正确率.结果 ①206例CT导引穿刺活检总的诊断正确率为74.76%( 154/206),切割组、针吸组和切割加针吸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6.12%(51/67)、62.32%( 43/69)和85.71%( 6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763,P =0.0062).②在对恶性病变的病理组织学分型中,3组总的诊断正确率为69.57%(96/138),其中切割组、针吸组和切割加针吸组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2.34%( 34/47)、44.44%( 20/45)和91.30%(4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515,P<0.001).结论 就肺部疾病诊断及恶性病变病理组织学分型,CT导引穿刺活检切割加针吸取材优于单纯切割取材或针吸取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内小结节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细胞学、组织学或临床随访证实的病例39例,病灶直径为1.0~3.0cm(平均直径2.1cm)。穿刺后即刻至7d内行CT复查及临床观察,看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病例随访时间为3~28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39例中,经手术后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确诊为恶性肿瘤者21例,其中,穿刺与手术或临床随访结果一致者17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确诊为良性病变18例,其中穿刺与手术或临床随访结果一致者14例。恶性肿瘤的准确性为81%(17/21)。良性病变的准确性为73%(14/18)。发生并发症者8例(20%),其中气胸6例(15%),咯血2例(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肺内小结节病变的定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 探讨CT导引下应用弹簧芯状活检针肺穿刺活检术的准确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②方法 1998年6月~2001年12月,应用弹簧芯状活检针经皮肺穿刺并经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对其中具有完整资料的150例病人进行分析。③结果 对150例病人的150个病灶共进行了200次穿刺活检,其中148例取得了满意的组织学标本,取材成功率为98.7%。其中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93.2%,假阴性率为6.8%;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88.7%,假阴性率为11.3%.总诊断准确率为91.3%,假阴性率为8.7%。气胸发生率为11.3%。咯血发生率为8.7%.未发生大出血。④结论 CT导引下弹簧芯状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内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