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孟州市为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新型农民,把实现农民“脑袋、钱袋一起富”当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该市科技局坚持以市培训中心为龙头,以乡村科技信息服务站和农村科技示范园区为基础、科技示范户为骨干,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宣传、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孟州市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推广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加强以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纽带、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基地、以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龙头、以农村科技网络村村通为阵地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周惠来  高磊  刘广峰 《河南科技》2006,(2):F0002-F0002
近年来,濮阳市紧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以提高公共科技服务能力为切入点,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加大投入,努力搞好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J面向社会各个阶层搞服务。多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开通了科技网站。目前,濮阳市已建立了以科技网络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创办了《濮阳日报科技专版》、“龙乡科技”电视专题、“濮阳科技之声”广播专题等栏目,充分利用传统新闻媒体搞好科技传播;开通了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和“户户通”工程,配备了科技服务车,形成了农村科技服务“110”网络体系;完善了以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科技龙头为依托的科技协作体系;组建科技下乡服务队和科技专家顾问团,建立了科技下乡的长效机制;加强了人才培训工作,形成了多层次的科技人才培训网络;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作用,搭建了技术信息和成果转化平台。有效解决了基层科技棚架问题,提高了科技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本刊记者周惠来高磊濮阳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出成效!本刊记者@周惠来 !本刊记者@高磊 $濮阳市科技局@刘广峰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孟州市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推广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加强以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纽带、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基地、以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龙头、以农村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河南省新乡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从而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  相似文献   

6.
酒后多位于洛阳市伊川县东南部,距县城25公里,3.5万口人,总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万亩,荒山荒坡面积3万余亩,地形概貌为“四沟五岭一道川”,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豆类等,是传统的农业大乡,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把畜牧养殖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坚持紧抓畜牧不放松,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养殖业,走出了一条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为龙头,以农户为基础,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畜牧业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公司…  相似文献   

7.
近期,孟州市科技局积极在该市筹备实施富民“网络村村通”试点工程,旨在通过健全服务网络,及时把最新的农业生产先进技术、科研成果等科技信息引进农村,指导广大农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该项目将充分发挥河南省三级(省、市、  相似文献   

8.
林某 《河南科技》2008,(11):45-45
河南科技》(乡村版)是一本面向农村基层的农业实用技术杂志,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为己任,以实际、实用、实效为特色”的办刊宗旨。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助农民朋友依靠科技走上致富路。 2006年,我们开始举办“农民科普知识有奖问答”活动,至今已有两年多,参加的读者越来越多。获奖的读者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得到了实惠。这个活动我们将长期坚持下去.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为了方便读者咨询问题,2007年“田专家信箱”栏目开设了热线电话,组建了《河南科技》专家委员会,请专家为读者答疑解惑。2008年,我们加强了与农业科研院所的联系,及时将他们选育的优良品种介绍给读者。为了方便读者,我们增设了“读者服务部”,为读者提供种子和图书的邮购服务,以后我们还会不断增加“读者服务部”的服务项目,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我乡距古都洛阳2公里,全乡辖26个行政村,5.2万人,2.5万亩耕地。近年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科技致富”之路。1995年被省科委首批命名为“河南省科技示范乡镇”,科技在全乡经济中占有额已达80%以上,科技工作展现出奇光异彩。 一、健全机构,完善服务网络 乡党委、政府把科技工作作为“重头戏”列入议事日程,统筹安排全乡科技工作,26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科技副村长,并成立了蔬菜研究会、农副产品深加工研究会、畜牧养殖协会、水产养殖协会、科技兴农服务中心等32个民办科技服务实体,形成了…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发生的变化,我国将加快建设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在现有基础上将重点推进6项工作: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形成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推进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型中介机构建设,国家将在科技计划立项、营造政策环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进农业产业化创新服务型中介机构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农民的能力;推进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型中介机构建设,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专家,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推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介机构建设,规范其法律地位、组织结构、服务功能,实现农村行业、区域…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周口市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创新产业化”为指针,以“三农”为服务对象,大力组织实施农业科技计划和科普传播工程项目,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加强集成,实现了科技的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促进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河南科技》2007,(5):I0001-I0008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加速先进适用技术向农业和农村的传播,宣传和表彰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代农民,河南省科技厅开展了“2006年河南省十佳科技致富能手”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洛阳市郊区李楼乡距古都洛阳4公里,毗邻开洛高速、陇海铁路,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优势和工业发展潜力。全乡辖26个行政村,5-2万人,2-5万亩耕地。近年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科技致富”路,1998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亿元,财政收入75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205元,全乡新建5200m2的现代化教学楼两幢。1995年被省科委命名为“河南省科技示范乡镇”。一、健全机构,从组织上完善科技管理和服务网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乡党委、政府把科技工作作为“重头戏”,列入议事日程,统…  相似文献   

14.
陈义生 《河南科技》1999,(10):30-31
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是制约科技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唐河县进行了坚持不懈地探索,在民营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上进行了有益地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体系概况该县民营科技服务推广体系,是依托于县科委建立起来的,由县科技开发公司、乡镇科技服务站、村示范点三部分组成。现有人员76人,资产280万元。体系建设短短五年,已实施农业科技项目138项,推广新技术180余项、新产品160多个,创社会经济效益2.6亿元,被广大农民誉为致富奔小康的“活财神”。二、做法与经验1-组建网…  相似文献   

15.
新密市七里岗镇位于新密市中部,毗城连乡,辖六个行政村,21336人,可耕土地8200亩,人均耕地不足0.4亩;现有四级企业135家,镇区驻扎有郑煤集团,河南省七里岗水泥厂、郑州铁路总公司等30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有名的“都市村庄”。 改革开放以来,七里岗镇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目标,以争创河南省科技示范乡镇为突破口,以增加科技投入为手段,以开展科技转化为途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建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保障,以培养造就大量优秀农村科技人才为重点,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力度,使科…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技》2008,(11):4-4
【会议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农村的面貌将会怎样?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李丹 《河南科技》2007,(8):13-13
近年来,孟州市科技局大力实施科技网络“村村通”工程。着力推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科学知识、实用技术、市场信息和科技政策法规进村入户,对解决当前农村缺技术、缺人才、缺信息和农民致富难、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起到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目前,全市已有11个乡镇、办事处的246个行政村安装了电脑,开通了网络,使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上网做买卖。  相似文献   

18.
陈协恭 《河南科技》1991,(1):21-21,27
<正> 在科技兴农中,南阳地区在农村服务体系的组织建设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农村的八大站正在转轨变型,供销社系统也正向技物结合的方面发展,同时广大农村一批自发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科技服务组织在生产的实践中也应运而生,目前全区已有各种各类技术经济服务组织3600个。这些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在功能上实行科技与资金、物资结合,技术服务与产供、销结合,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的科技  相似文献   

19.
《河南科技》2009,(8):13-13
7月13日,从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秋粮生产”科技行一动会议上获悉,围绕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实施的秋粮生产“450行动计划”,河南省组织省农业厅、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的1万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分包全省4.8万个行政村,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秋粮生产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20.
李丹 《河南科技》2008,(6):13-13
今年以来,孟州市从构筑科技示范网络、组建科技传播队伍、整合科技人才资源入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唱红了“科技兴农”这台戏,做活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