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某大学高知人群健康管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群体健康管理对大学高知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在管理前后均采用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的方式收集该群体的健康状况及行为危险因素资料,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并进行健康管理。结果经过1年的健康管理干预后,高知人群对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慢性病(高血压痛、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提高(P〈0.01);干预后成食摄入、不参加体育锻炼、高脂摄入、酗酒的比例降低(P〈0.01或P〈0.05)。结论健康管理对提高高知人群的慢性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良行为的改变率、慢性病治疗的依从性和控制率有重要的意义,取得了良好的健康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在三资企业作业场所开展健康促进试点的效果。方法对15家三资企业职工开展2年综合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对职工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测。结果企业管理人员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平均成绩从62.5分提高到93.2分(P〈0.01)。有毒有害从业人员职业卫生相关知识平均成绩从48.5分提高到87.3分(P〈0.01)。从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执行操作规程等职业习惯均在86%以上,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2005年、2006年有毒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达82.1%和90.5%,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三资企业中开展作业场所健康促进可有效提高职工职业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有效改善从业人员的作业环境,卫生部门应进一步发挥部门优势,积极推广作业场所健康促进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福田区益田社区居民健康知识、行为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对3600名社区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9.4%,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9.9%。预防艾滋病、肥胖、病毒性肝炎知识知晓率顺次居前3位,分别为90.4%、86.3%和77.4%;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最低(47.2%)。不食变质食品、勤洗手、不酗酒的健康行为形成率顺次居前3位,分别为88.7%、87.6%和84.0%,坚持体育锻炼最低(29.2%)。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呈正相关;深圳户籍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比流动人口和暂住人群高(P〈0.01);不同年龄组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P〈0.01),健康行为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要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重点宣传专题,反复实施健康促进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北京市西城区在职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在职人群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西城区15岁以上33 936名常住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被调查人群个人基本情况,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本文对其中12 980名18~60岁在职人员进行分析,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在职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6 761份,回收有效问卷33 936份,有效应答率92.3%.在职人群缺乏体育锻炼率、超重率、吸烟率、饮酒率、嗜盐率、肥胖率分别为62.2%(8 074/12 980)、31.6%(4 104/12 980)、25.0%(3 249/12 980)、23.5%(3 047/12 980)、17.9%(2 324/12 980)和8.7%(1125/129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缺乏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吸烟和嗜盐,男性、年龄和高学历是保护因素(P<0.05);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男性、年龄、饮酒和嗜盐,高学历是保护因素(P<0.05);吸烟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男性、年龄、饮酒、缺乏体育锻炼和嗜盐,高学历是保护因素(P<0.05);饮酒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男性、年龄、超重和肥胖、吸烟和嗜盐(P<0.05);嗜盐的影响因素分别为:超重和肥胖、吸烟、饮酒和缺乏体育锻炼,高学历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应针对不同在职人群特点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积极探索在职人群健康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海宁市居民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参与中国糖尿病基层培训项目的25个社区共1 000人,开展为期1年的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糖尿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糖尿病患者、高危人群及普通居民三类人群糖尿病的症状、诊断依据、高危人群定义、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饮食及治疗等的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χ2〉3.84,P〈0.01);干预后糖尿病患者进行体育锻炼及自觉改变不良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比例分别由64.57%和76.96%提高到82.17%和99.78%(χ2=7.419,P〈0.01;χ2=25.989,P〈0.01)。结论:通过进行一定频度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居民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  相似文献   

6.
陈浩  江伟  余锦林  何志明 《职业与健康》2011,27(15):1697-1699
目的调查分析喷漆工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成效,为开展苯及其同系物作业工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参与式"培训对企业管理层、喷漆工进行多种形式的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并对干预前后企业管理人员、喷漆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改变进行调查,同时对作业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3家玩具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1.6%~26.2%提高至干预后的72.4%~87.8%(P〈0.01),喷漆工职业卫生知识、态度及行为变化正确率由干预前的5.8%~11.6%提高至干预后的60.0%~69.9%(P〈0.01)。3家玩具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苯及同系物浓度逐年降低,工人岗前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率逐年提高。结论 "参与式"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模式对提高作业工人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苯及同系物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文雅  白俊梅  谢彧洋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0):767-768,787
目的研究如何在高危人群中开展有效的艾滋病干预活动。方法对北京市20多家娱乐场所内提供性服务的小姐开展干预活动,在干预前后对她们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P〈0.01);对自己职业的危险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明显上升(P〈0.01)。结论有效的干预活动可提高高危人群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的认识及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居民食盐摄入水平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食盐摄入水平。方法采用分阶段抽样法抽取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各1个,进行6岁以上人群抽样调查。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24小时尿钠含量。结果调查对象24小时尿钠含量的中位数为194.58mmol,相当于11.37克食盐。其中,城区165.79 mmol(9.69克),近郊区200.43 mmol(11.71克),远郊区226.80 mmol(13.25克),远郊区人群最高(P〈0.01);男性214.20mmol(12.52克),女性180.06mmol(10.52克),男性人群高于女性(P〈0.01);6-18岁组130.34mmol(7.62克),19-59岁组214.20mmol(12.52克),60岁以上组187.45mmol(10.95克),19-59岁劳动力人群最高(P〈0.01)。结论北京市居民食盐摄入量仍很高,急需加大干预力度,减少高盐饮食对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某一试点商务楼宇内职业人群健康知为行为干预效果评估,探索适合职业人群高效、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选择辖区内一幢大型现代化商务楼作为试点,开展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系列干预活动,干预前后,分别抽取部分职业人员进行健康知识、行为等状况评估,评价干预效果.干预前调查174人,干预后调查186人.结果 通过1年的干预,健康知识知晓率从74.8%上升为80.2%(x2=19.52,P<0.01);行为矫正方面,吸烟情况略有改善(x2=6.67,P<0.01);感到“颈、肩、背部肌肉不适”的人群比干预前下降了10.9%;其余指标改变不明显.结论 通过干预职业人群的知晓率得到提高,部分健康行为和不适症状得到改善,说明干预措施起到一定效果.但多数行为指标无改变,说明行为习惯的形成、健康状况的改善相对比较困难,揭示干预工作需要保持长期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北京市朝阳区生活方式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干预前后居民饮食信念及肥胖控制情况,为今后营养干预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在干预前后调查示范区6岁以上居民的健康膳食知晓率、健康饮食习惯改变及肥胖病人自我管理情况。结果干预后居民健康膳食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或P〈0.01)。居民健康饮食习惯并无太大改变,只有喜欢吃咸味饮食和每天喝牛奶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肥胖儿童及成人体重超重、肥胖的比例明显下降,社区居民的肥胖危害知晓率有很大提高。结论“生活方式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健康膳食知晓率,但对居民的健康饮食习惯改变不大,项目以肥胖为切入点的学校干预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公务员人群综合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公务员人群健康干预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选取4家行政机关开展为期2年的健康干预,采用干预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研究公务员人群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4家干预单位均按照干预方案的要求开展了干预活动.干预前共调查公务员588人,干预后共调查公务员568人.干预人群对于吸烟的危害(68.20% vs 87.15%)、二手烟的危害(10.03% vs 30.46%)、盐摄入量(41.50% vs 50.88%)、油摄入量(23.13% vs 39.26%)、锻炼强度(64.12% vs 73.06%)等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干预前有了显著提升(P<0.05);干预人群超重肥胖的发生率、吸烟率、吸二手烟率由干预前的49.32%、30.78%和39.39%降低为干预后39.43%、24.47%和25.88%,吸烟和超重肥胖的干预效果显著(P<0.05).在饮食方面,干预人群不按时吃饭(6.80% vs 2.82%)和从不/偶尔饮用乳制品(48.13% vs 38.03%)的比例显著下降(P<0.05).在运动方面,干预人群的锻炼频次、参加工间操的频率以及每使用电脑1h休息一次的比例均明显上升(P<0.05).在睡眠方面,调查对象睡眠时间超过7h的比例显著上升(64.79% vs75.88%) (P<0.05),睡眠质量显著改善(P<0.05).在预防保健方面,调查对象主动参加体检(78.74% vs 84.15%)、测血压和测血脂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 干预后公务员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上升、吸烟和超重肥胖率显著下降,表明北京市公务员人群健康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社区居民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探索实际有效的高血压社区防治模式。[方法]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对淄博市周村区某街道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高血压认知水平、卫生行为和血压控制程度。[结果]调查高血压患者183例。高血压知识得分,干预前为15.78±5.04分,干预后为21.67±2.84分(P〈0.01);低盐摄入、不吸烟或已戒烟、不饮酒或已戒酒、经常运动、规则服药者所占比例,干预前分别为19.12%、58.46%、60.11%、28.42%、16.94%。干预后分别为60.26%、72.85%、80.79%、61.59%、86.09%(P〈0.01);收缩压与舒张压,干预前分别为154.20±10.54mmHg、95.61±9.83mmHg,干预后分别为133.05±10.36mmHg、83.42±8.02mmHg(P〈0.01)。[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水平,改变危险行为,降低血压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海南省儋州市农村居民和学生登革热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择干预村和对照村,在干预村采取入户宣传、集中健康教育等方式对农村居民和学校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村仅调查干预前后登革热媒介变化情况。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农村居民、学生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持有率变化情况,及干预村和对照村登革热媒介密度变化情况。结果对儋州市18岁以上农村居民(1445名和1442名)和中小学生(2412名和2400名)进行了干预前后的调查。干预前,居民登革热各项知识知晓率均在65%以下,登革热防治相关行为中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其他各项行为持有率均在80%以下。干预后,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居民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持有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干预前,除"适合蚊虫孳生的场所"外,学生其他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均在60%以下,登革热防治相关行为中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其他各项行为持有率均在70%以下。健康教育干预后,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学生登革热防治相关知识和行为持有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村和对照村媒介密度指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干预村下降幅度大于对照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农村居民和学生为目标的健康教育方式能较好的提高其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从而达到降低蚊媒密度,预防和控制登革热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浙北地区城乡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浙北地区城乡社区健康教育效果,探讨城乡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在浙北地区各选择1个城市社区和1个农村社区实施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同时选择条件相似的2个社区作为对照。干预前后,在城市和农村干预、对照社区均随机抽取600人进行问卷调查,比较调查对象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和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结果干预后,农村干预社区居民对核心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而城市干预社区居民则无明显提高。城市干预社区居民饮酒率下降,测量血压的比例升高(P〈0.05);农村干预社区居民形成了定期更换牙刷以及刀和菜板生熟分开的行为习惯(P〈0.05)。结论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通过责任医师实施综合性干预,是城乡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在安徽省城市初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方法在城市初中学生中发放印有艾滋病防治知识图文的作文簿,并要求以艾滋病为主题写作文,与此同时开展多种形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同样的抽样方法和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学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6.2%提高到干预后的84.7%(χ2=661.062,P<0.01)。干预后,无偿献血知识、艾滋病治疗知识、美沙酮知识、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个与性有关的知识点、1个无偿献血知识点、2个美沙酮知识点、1个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知识点干预后知晓率仍然低于80%。对有关艾滋病防治态度的3个问题的平均正确态度持有率由干预前的83.6%提高到干预后的90.3%(χ2=118.133,P<0.01),向周围的人讲过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学生由干预前的33.8%提高到干预后的55.4%(χ2=188.814,P<0.01),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发放作文簿及写作文活动等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开展初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但仍需要针对某些薄弱知识点开展针对性宣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城市成年人膳食营养及生活方式现状,为预防慢性病,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传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沈阳市18~60岁城市成年人24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每天能按时吃饭和吃早餐的人数分别占52.9%和50.8%;女性口味偏清淡(37.2%),喜甜食(16.1%),男性偏咸(31.6%),偏油腻(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成年人每周坚持5次锻炼,每次锻炼至少30min的比例仅占5.1%;男性、女性平均每人每天运动量分别为(7.1±4.2)和(5.6±3.1)千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成年人吸烟率、饮酒率分别为27.0%和36.4%。结论沈阳市成年人膳食选择不合理,运动量不足;吸烟率、饮酒率偏高。  相似文献   

17.
彭元  李平非  王晓玲  刘鲲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632-1635
目的评估2010-2011年长沙市城乡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2010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9个区县中各抽取一个社区(乡镇),每一社区随机抽取3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随机抽取35~65岁常住居民30名,分成高血压患者组、高危人群组和健康人群组,每组各10名,社区干预1年后这些对象再次被调查。结果总计合格调查对象776名,其中女性387名,男性389名。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中"经常饮酒"、"不运动少运动"、"感到精神压力"的暴露率总体上比社区干预前下降(P<0.05或P<0.01);"不运动少运动"高危组和健康组下降显著(P<0.01);而"吸烟"率改变不明显,"盐摄入过量"患者组有所升高(P<0.05);空腹血糖受损(IFG)率平均为9.1%,糖尿病患病率平均为6.5%,年龄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TC、TG异常率患者组、高危组均明显高于健康组。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P<0.01);血压控制率城市社区由31.3%上升至50%(P<0.01),但干预后乡镇社区提高不明显。结论通过健康教育与良好生活方式指导,对于各组居民改变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不一,生活方式干预对高危和健康人群获益更多;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和血压控制效果城市社区仍明显好于乡镇社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农民工技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需求状况,评价对他们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2007年,在泰安市抽取泰山区神龙技校学生69名,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措施干预与评价。[结果]调查69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为72.05%,干预后为86.68%(P〈0.01)。干预前知晓率较高的(主要传播途径等)和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知晓率与干预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1或〈0.05)。认为对HIV感染者的身份应保密的、认为应允许HIV感染者继续工作的、认为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得到同情和帮助的人,干预后多于干预前(P〈0.01或P〈0.05);如果朋友或亲人得了艾滋病会关心帮助的,干预前66人,干预后68人(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提高农民工技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改变有关态度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辽宁省丹东市城市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在丹东市区选择2个经济条件相同、人口构成相似的社区,抽取2个社区中35岁以上居民分别组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基线调查、干预中期和干预终期分别对调查对象高血压相关知识、行为和高血压治疗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调查社区居民843人,其中干预组416人,对照组427人。终期评估时,干预组高血压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41.3%提高至80.6%(P〈0.01);对照组由42.1%提高至49.4%(P〈0.01),但提高幅度不大;干预组各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终期评估时,干预组吸烟率由35.4%下降至22.7%,饮酒率由35.6%下降至24.5%,低脂饮食比例由40.5%提高至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行为均无明显改变(P〉0.05);干预组的吸烟率、饮酒率低于对照组,低脂饮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终期评估时,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0.2%和55.3%,较基线调查时明显提高(P〈0.0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劳务工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两个工厂作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262人,其中男性129人,女性133人,平均年龄31.8岁;对照组147人,其中男性75人,女性72人,平均年龄31.8岁。对干预组进行4个月的健康教育,观察其对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吸烟、饮酒、运动、心理卫生、就医等行为的影响。结果干预组对吸烟、饮酒的危害,血压、肥胖标准的知晓率与干预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2=59.65、47.69、19.50、30.17,P〈0.01);另外,艾滋病知晓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17,P〉0.05)。干预组部分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有明显改善,吸烟对比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50,P〈0.05)。干预后,劳务工就医态度发生明显改变,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09,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劳务工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善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及就医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