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E、cdk2和p27kip1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垂体腺瘤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7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和21例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cyclin E、cdk2和p27 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yclin E和cdk2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均P<0.01),p27kip1的表达明显低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1);cyclin E与cdk2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1,P<0.01),两者与p27kip1的表达呈负相关(均r=-1,P<0.01);cyclin E和cdk2的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呈正相关(r=0.685,r=0.667,均P<0.01),而p27kip1的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呈负相关(r=0.659,P<0.01).结论 cyclin E、cdk2及p27kip1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判断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方法对55例垂体腺瘤标本的VEGF及MMP-2表达进行研究,分析其表达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VE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及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3%和100%,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17.4%和56.5%(P<0.05),MMP-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及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和93.8%,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13.0%和43.5%(P<0.01).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VEGF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0.768±0.050,0.209±0.032,P<0.01),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MMP-2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1.126±0.081,0.425±0.083,P<0.01).侵袭性腺瘤组中MMP-2与VEGF的表达成正相关(r=0.463,P<0.01),非侵袭性腺瘤组中MMP-2与VEGF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MP-2及VEGF的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MMP-2与VEGF在肿瘤侵袭及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娄四龙  霍钢  郑履平  戴勤弼 《重庆医学》2007,36(19):1943-1945
目的 探讨p53、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MVD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63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53、bFGF蛋白的表达,检测CD34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MVD;RT-PCR法检测p53、bFGF mRNA 的表达,分析侵袭组和非侵袭组p53、bFGF和MVD表达水平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 63例垂体瘤患者中,34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29例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的p53、bFGF蛋白和mRNA表达均较非侵袭性腺瘤组增高,其MVD计数也较非侵袭性腺瘤组增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侵袭性腺瘤组中p53与bFGF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62,P<0.01); p53 mRNA表达与MVD计数呈正相关(r=0.69,P<0.01);bFGF mRNA表达与MVD计数呈正相关(r=0.81,P<0.01).结论 p53、bFGF、MVD可作为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和评估预后的良好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MP-2、TIMP-2和CD147 mRNA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法对60例垂体腺瘤中MMP-2、TIMP-2和CD147的mRNA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影像学证实,60例垂体瘤中,30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30例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RT-PCR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MMP-2及CD147 mRNA表达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P<0.01);TIMP-2mRNA表达显著低于非侵袭性腺瘤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MMP-2与CD147 mRNA的表达成正相关(r=0.69,P<0.05).侵袭性腺瘤组中MMP-2与TIMP-2 mRNA表达水平成负相关(r=-0.68,P<0.05).结论 MMP-2、CD147 mRNA高表达,及TIMP-2 mRNA低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MMP-2、TIMP-2、CD147可以作为判定垂体腺瘤侵袭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TIMP-2)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法检测55例垂体腺瘤标本的MMP-2及TIMP-2的表达,分析其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显示MMP-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强阳性及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和93.8%,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13.1%和43.5%(P<0.05或P<0.01)。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TIMP-2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和43.5%(P<0.0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和82.6%(P<0.05)。RT-PCR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MP-2 mRNA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1.126±0.081,0.425±0.083,P<0.01)。侵袭性腺瘤组TIMP-2 mRNA表达(0.209±0.032)较非侵袭性腺瘤组(0.768±0.050)显著降低(P<0.01)。侵袭性腺瘤组中MMP-2与TIMP-2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67,P<0.05),而非侵袭性腺瘤组中无相关性(r=-0.24,P>0.05)。结论MMP-2高表达及TIMP-2低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MMP-2及TIMP-2可以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郭伟平  王泽华 《医学争鸣》2006,27(15):1434-143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7kip2和细胞周期素E(cyclin E)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p57kip2和cyclin E在48例宫颈癌、1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p57kip2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1%,低于正常组(93%)和CIN组(7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cyclin E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明显高于正常组(1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在宫颈癌组织中p57kip2和cyclin E的表达呈负相关(r=-0.597, P<0.01). p57kip2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及肿瘤直径有关(P均<0.05);cyclin E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 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宫颈癌患者生存时间与p57kip2,cyclin E阳性表达有关(P<0.01,P<0.01). 结论: p57kip2的低表达或缺失和/或cyclin E的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不良预后有关,两者在宫颈癌细胞周期调控中可能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胆囊结石、胆囊腺瘤性息肉及胆囊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蛋白P27kip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2、细胞周期素Cyclin E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分析在3种胆囊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的关系,以探讨其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有关的可能因素.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人类3组胆囊组织中的P27kip1、CDK2、Cyclin E的表达.结果P27kip1在胆囊癌的表达与CDK2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949,P<0.05);CDK2与Cyclin E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08,P<0.01).胆囊癌中P27kip1的表达与Nevin病理分期呈显著负相关(r=-0.558,P<0.01),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及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P27kip1在胆囊癌与胆囊结石之间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之间的表达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CDK2、Cyclin E在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之间的表达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胆囊癌中P27kip1、CDK2、Cyclin E基因出现异常表达,P27kip1的表达抑制及CDK2、Cyclin E的过度表达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促进作用.P27kip1、CDK2、Cyclin E并不能作为预测肿瘤发生,诊断早期肿瘤理想的指标;P27kip1的低表达是胆囊癌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之一,CDK2、Cyclin E作为单独的判断胆囊癌预后的指标尚缺乏足够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Beclin1和Bcl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及2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61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按侵袭性垂体腺瘤综合判定方法分为侵袭组(32例)和非侵袭组(29例),采用免疫荧光检测Beclin1和Bcl2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Beclin1和Bcl2mRNA的表达,分析侵袭组和非侵袭组Beclin1和Bcl2表达水平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侵袭组Beclin1蛋白和mRNA表达均低于非侵袭组(P〈0.01);而Bcl2蛋白和mRNA表达均高于非侵袭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侵袭组中Beclin1和和Bcl2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42,P=0.028)。结论Beclin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下降,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与Bcl2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Beclin1蛋白和mRNA的低表达密切相关;自噬活性的减低可能导致垂体腺瘤侵袭性增强,而其活性减低可能是Beclin1和Bcl2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及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60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2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MP-1、PTTG和Cyclin D1蛋白在2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2组垂体腺瘤标本MMP-1、PTTG和Cyclin D1蛋白均有阳性表达,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均呈低表达,侵袭性垂体腺瘤均呈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MP-1、PTTG和Cyclin D1均可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0.
DJ-1和HSP27在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垂体腺瘤中癌基因蛋白DJ-1、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是否与侵袭性相关。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各20例组织中DJ-1和HSP2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DJ-1和HSP27蛋白水平与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2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中DJ-1和HSP27蛋白表达的强阳性率分别为70%(14/20)和80%(16/20),20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DJ-1和HSP27蛋白表达的强阳性率均为10%(2/20),侵袭性垂体腺瘤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DJ-1和HSP27的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均呈正相关(分别r=0.350,P<0.05;r=0.400,P<0.05)。结论: DJ-1和HSP27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原理,以及DNA-蛋白质与中医心肾关系的认识,通过分析中西医临床研究,发现中医"心肾不交"与"基因-蛋白质失联"有诸多吻合之处。认为两者相互印证、互补长短、相得益彰的深入研究,将会使中医交通心肾方法与方药得到更多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胞外体(exosomes)是由细胞内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基质中直径30~100nm的膜性小囊泡,内含来源细胞的mRNA、miRNA和蛋白质等成分,能反映来源细胞的生物学信息,可能成为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Exosomes在信号转导、诱导机体抗肿瘤和免疫耐受等方面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并已成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尿液exosomes与肾脏生理功能及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其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文章就exosomes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分离纯化及其在肾脏疾病方面的标志物作用和治疗价值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梅毒的流行、预防和各期的治疗及胎传梅毒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疟疾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疟疾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当地居民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综述了疟疾相关知信行调查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结合古典文献研究,从对体表循经按压产生的经络反应,腧穴反应,切脉诊反应,切脉诊络、切脉诊络,辨证归纳,辨位归经几个方面论述了经络学说与中医临床诊断的密切关系,从而为中医临床各科的辅助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鼠/小鼠证候及辨证论治方法学的探索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鼠/小鼠四诊和辨证方法的提出与创建,大鼠/小鼠计量化辨证方法的建立,荷瘤小鼠证候发生和演变的揭示,大鼠/小鼠异病同证、同病异证的研究,荷瘤小鼠个体化辨证论治及计量化疗效评价,以及不同证候荷瘤小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基因转录与剪接的特征等方面,总结项目组长期以来所提出的系列假说及开展的大量研发工作,对所解决的学术问题,以及该领域存在问题、前沿和发展趋势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