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硅烷偶联剂对金属氢氧化物粉体的机械球磨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金属氢氧化物粉体的分散性及对其表面亲和力,采用机械球磨法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氢氧化镁、氢氧化铝阻燃剂粉体进行表面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比分析不同酸、碱条件下硅烷偶联剂KH-550对氢氧化物阻燃剂的改性效果,对反应机理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球磨改性更有利于粉体的分散和细化;当介质为酸性条件时,硅烷偶联剂KH-550对氢氧化物粉体的改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采用芳纶浆粕(PPTA-pulp)对膨胀阻燃聚丙烯(PP)进行增强改性,通过一步共混法制备了PPTA-pulp-膨胀型阻燃剂(IFR)/PP阻燃复合材料,考察了PPTA-pulp用量对PPTA-pulp-IFR/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的PPTA-pulp质量比为5%时,膨胀阻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拉伸强度40.0 MPa,冲击强度56.9 J·m-1,极限氧指数LOI 28%,垂直燃烧等级达到UL-94 V-0级。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提高,炭残余量增加。SEM观察表明,PPTA-pulp经KH-550处理后,浆粕纤维与基体树脂的结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绢云母改性效果及工业应用价值,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绢云母粉体进行改性,并对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润湿接触角、水杨醛-乙醇显色、红外光谱、橡胶制品力学性能和扫描电镜等分析和表征KH-550对绢云母粉体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改性绢云母最适宜条件为KH-550质量分数为1.6%,温度100℃;改性后,KH-550以化学键合作用为主附着于绢云母表面;以改性绢云母作橡胶填料,能改善橡胶制品的力学性能,KH-550改性绢云母因其片状晶形和特殊表面性质适合作硫化橡胶的补强填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无烟煤的湿法球磨改性,并将改性煤填充丁苯橡胶(SBR)制备了复合材料。无烟煤球磨改性最佳改性条件为:转速550r/min,时闰6h,球配比3:1,球料比6:1,改性剂用量1.5%。硅烷偶联剂在球磨改性过程中对无烟煤片层结构的解理有促进作用。改性无烟煤填充的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和交联密度都较纯丁苯橡胶有很大的提高,改性煤粉有较好的补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粉体技术》2016,(6):50-53
为找出光纤预制棒废料中提取的白炭黑的改性效果好的硅烷偶联剂,用KH-560、KH-151、KH-171、KH-602和CG-551等10种硅烷偶联剂对该白炭黑进行改性。白炭黑在140℃下活化20 h,将活化的白炭黑3 g分别与10种不同的偶联剂0.3 m L在45 m L二甲苯溶剂中130℃加热搅拌13 h,离心分离后,固体样品加适量的无水乙醇洗涤烘干后即得到改性的白炭黑。改性后样品的沉降性、亲油化度、表面羟基数等实验结果表明,10种硅烷偶联剂都能对白炭黑进行改性,其中KH-560、CG-8030、KH-151、KH-171、KH-172、KH-570对白炭黑的改性效果优于含氨基或巯基的KH-602、KH-792、CG-551、KH-550等。  相似文献   

6.
对天然二氧化硅分别经不同条件球磨改性,并分别采用TGA、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粒度分析等对改性二氧化硅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球磨作用对改性二氧化硅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GA曲线上,原料二氧化硅失重率很低,而球磨后二氧化硅失重率都较大.从TGA曲线可知,经球磨后硅烷偶联剂KH-560并不是简单的物理吸附而是化学吸附于改性二氧化硅表面.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球磨条件下所得改性二氧化硅的结构有显著差异.因此,不同球磨条件下所得改性二氧化硅的热行为差异主要是由相应改性二氧化硅的结构变化差异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硅烷偶联剂KH-550水解液的电导率及红外光谱,研究影响硅烷偶联剂水解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50的最佳水解工艺条件如下: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为溶剂,采用正水解方式,KH-550、溶剂与水三者的质量比为1∶144∶16,水解液pH为2,水解时间为20 min。  相似文献   

8.
淀粉/聚乳酸挤出片材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挤出工艺制备了淀粉/聚乳酸复合片材。通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并结合断面形貌研究了淀粉结构、淀粉用量、硅烷偶联剂(KH-550)及甘油增塑剂的用量对挤出淀粉/聚乳酸复合片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改性淀粉作为填充剂,并添加适量KH-550硅烷偶联剂和甘油增塑剂及采用造粒后共挤等工艺可有效改善淀粉/聚乳酸复合片材的兼容性,提高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当改性淀粉含量为20份时样品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大,分别为35.3 MPa和37%。  相似文献   

9.
基于荧光标记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实现改性荧光SiO_2微球在硅橡胶中分散性的可视化分析。选择不同种类硅烷偶联剂改性荧光SiO_2微球,通过接触角、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表征了改性荧光SiO_2微球的表面特性。荧光SiO_2微球改性后的疏水效果与结合胶含量均为KH-570KH-560KH-550。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KH-570改性荧光SiO_2微球后在硅橡胶中的平均粒径和网络连接率值分别为为2.61μm与47%,KH-560改性后为2.95μm与43%,以及KH-550改性后为3.32μm与41%。改性荧光SiO_2微球填料的可视化分析方法有利于更直观的观察改性填料在硅橡胶中的分散状态,并可对改性填料聚集体粒径进行统计,有助于评价填料在硅橡胶中分散性。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改善超细CaCO3的表面活性,利用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KH-550)对超细CaCO3进行表面改性,采用密炼工艺制备了超细CaCO3/热塑性丁苯橡胶(SBS)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接触角测定仪(CAMI)和粒径分析等研究了改性前后超细CaCO3的结构变化,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改性前后超细CaCO3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50与超细CaCO3粉体间能形成化学结合,修饰后的超细Ca-CO3能有效阻止颗粒间团聚,并均匀分散在橡胶胶体中,与胶体间形成物理和化学交联结构;改性后超细Ca-CO3在SBS体系中能形成网状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当活化超细CaCO3的质量分数为20%时,能获得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