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锅炉能损模式的模糊识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节能潜力诊断的根本目的是在线得到系统在实际运行时能量损失的性质、部位与程度,而能损性质(或模式)的确定又是能损部位与能损程度诊断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应用模糊识别技术,借助模糊集理论提出了一种锅炉能损模式的在线模糊识别方法,并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模糊识别方法能够对锅炉系统中几种典型的能损模式进行有效的在线识别。  相似文献   

2.
针对600MW机组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温低、积灰燃损、漏风率大等问题,对空气预热器结构进行了改进,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空气预热器进行了改造,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和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汽轮机组振动故障诊断中故障征兆的使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与加权模糊逻辑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利用振动的频谱特征对振动故障的几种常见故障模式进行分类,形成故障模式类,从而可以在故障模式类层次区分开属于不同性质的故障模式,解决类间的识别问题,进而缩小故障模式的识别范围。对于同一故障类中的故障模式,采集不同类型的故障征兆,利用粗糙集理论建立故障诊断决策表,提取对故障识别有贡献的故障征兆构建故障诊断规则,再应用知识依赖度为故障诊断规则的前提条件分配权重,克服了主观分配权重存在的不足,减少了故障诊断推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再应用加权模糊逻辑对故障诊断规则进行推理,根据推理结果对故障模式进行识别。该方法既充分利用了振动的频谱特征这一重要故障征兆作为故障诊断的初步判断依据,又综合利用了反映故障不同方面信息的不同类型的故障征兆,从而做到更加准确地进行故障识别。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台燃烧器竖直布置于炉顶的倒置炉膛煤粉工业锅炉运行期间出现炉膛出口烟温实际值低于设计值问题,以热力计算为基础,使用不同炉膛出口烟温计算公式对炉膛出口烟温实际值低于设计值问题展开分析研究。通过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发现,与电站锅炉火焰中心多是水平方向的偏移不同,锅炉负荷、三次风等造成火焰中心竖直方向的偏离是导致该锅炉炉膛出口烟温实际值低于设计值的主要因素,结合锅炉负荷及三次风变化对炉膛出口烟温的影响引入无量纲参数Sf,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火焰中心影响因子M进行修正;将炉膛出口烟温设计值与实测值缩小至0~20℃之间,得到了更能反应锅炉实际运行状态的炉膛出口烟温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对流过热器与再热器的汽温偏差对烟温偏差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型电站锅炉中,烟道内烟温偏差是影响过热器与再热器系统汽温偏差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在设计与运行过程中颇受关注。该文从理论上建立了对流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出口汽温偏差与其进口烟温偏差之间的关系,据此分析了汽温偏差对烟温偏差的敏感性以及减小过热吕与再热器系统汽温偏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型燃煤电厂锅炉启动时为防止再热器管子超温,在炉膛出口处设计烟温探针来检测锅炉出口烟气温度.针对国内电厂烟温探针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介绍先进的非接触式红外线温度测量技术,用来取代常规的烟温探针,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中床温的模糊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稳定燃烧、经济运行的关键参数--密相区床温进行了动态特性研究,建立了床温模型.通过阶跃扰动试验分析了床温系统的动态特性,给出了某工况点附近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床温设计了实用的基于模糊规则的非线性建模方法:首先利用简化的减法聚类法得到输入空间的模糊划分,并假定模糊规则数目囊括输入模糊集的所有组合,其次利用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学习得到输出模糊集的中心,从而构造1个带乘积推理机、单值模糊器和中心平均解模糊器的模糊系统.验证数据表明:设计的模糊系统能有效拟合床温系统的输入输出曲线,而且算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8.
锅炉炉膛出口烟温偏差会引起受热面壁温偏差,主、再热汽温不平衡等一系列的锅炉运行问题,尤其是采用单炉膛双切圆的燃烧方式,左右两个切圆的相互扰动会比单切圆的燃烧方式更容易产生烟温偏差,本文针对在锅炉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该类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为以后的锅炉燃烧调整时出现烟温偏差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锅炉炉膛出口烟温对锅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锅炉炉膛出口烟温可以减少对流受热面的布置及降低金属耗量,炉膛出口烟温过高将导致受热面结焦,采用塔式布置的锅炉可以提高炉膛出口烟温并且不致使受热面结焦。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型四角切圆锅炉存在的再热器汽温偏差问题,采用冷态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手段进行分析,探讨了燃烧器不同运行工况对烟气侧的烟气偏差特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OFA的反偏运行不能消除烟气的烟速和烟温偏差趋势,但它能降低再热器沿烟道宽度方向向上的管屏最高吸热负荷,降低管屏中出现的最高汽温值,达到汽温和壁温的最高值不超温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机组整体的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大型锅炉长期动态特性研究中的烟气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简便、准确、快速地解决大空量锅炉汽轮机组长期动态特性研究中的烟气放热计算问题,本文针对现有仿真用烟气放热模型的主要不足,由大容量锅炉热力计算的杜卜斯基-卜劳赫公式推导出新的仿真与动态特性分析用炉膛烟气放热模型;并通过简要的分析、简化和推导,得出了动态过程中各种锅炉换热面烟气出口温度和放热量计算方法,这些烟气计算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简单地反映动态过程中高温烟气在大容量锅炉的炉膛和各烟道换热面的烟温及放热量的变化规律,应用十分方便。最后将本文的烟气计算模型应用于某600MW超临界机组的动态特性仿真,仿真结果合理、正确。  相似文献   

12.
The exit flue gas temperature of a conventional gas fired boiler is usually high and a great amount of heat energy is lost to the environment. If both sensible heat and latent heat can be recovered by adding a condensing heat exchanger, the efficiency of the boiler can be increased by as much as 10%. In this paper, based on combustion and heat transfer calculations, the recoverable heat and the efficiency improvement potential of different heat recovery schemes at various exit flue gas temperatures are presented by performing design calculations. The payback period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retrofitting a conventional gas fired boiler into a condensing boiler in a heating system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economical exit flue gas temperature is 40–55 °C when a 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fired boiler is retrofitted into a condensing boiler simply by adding a condensing heat exchanger. It is feasible to use the return water of a heating system as the cooling medium of the condensing heat exchanger because the return temperature varies with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is lower than the dew point of the water vapor in the flue gas in most periods of a heating season in some regions, which has been verified by retrofitted case.  相似文献   

13.
锅炉"内爆"的动态模拟和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锅炉内爆进行研究,建立了动态数学模型,基于CFD软件平台,首次对锅炉的烟风系统以及锅炉断煤熄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分别对0.3 s、0.5 s1、.0 s停煤3个工况进行计算,通过对这3个工况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了锅炉断煤快慢对锅炉内爆有着很大的影响,停煤越快产生内爆的可能性越大;如果相同的设计最大承受压力下,炉膛产生内爆的可能性最大。同时计算比较了0.01 s停煤和1.5 s停煤压力温度的变化过程,分析得出锅炉内爆产生除了温度下降以外,熄火后的H2O迅速减少同样是造成炉膛内压力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等结论,而且断煤越快温度起到的效应越小。  相似文献   

14.
有机热载体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有机热载体炉排烟温度偏高,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严重影响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为减少热能损失,对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的可行性方案、工程应用实例进行了阐述;并指出通过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回收排烟中的显热和潜热,可以大大提高有机热载体炉的热效率,实现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5.
排烟热损失是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它直接影响锅炉效率及发电煤耗。一般情况下,排烟温度每升高10℃,煤耗将增加2 g/(kW·h)左右。因此,降低排烟温度、回收烟气热量对于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火电厂节能环保供热装置的设计及应用进行了探讨。该设备采用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将高温排烟热量传递给空气,再进行城市及工业区供热,实现了热量的回收,节省了燃煤量,同时也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还提高了锅炉效率,有利于城市及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Consteel电炉余热锅炉的热平衡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培亭 《节能技术》2005,23(1):25-27
针对Consteel电炉余热锅炉烟气入口参数不稳定的特点,得到了余热锅炉的各项热损失、锅炉效率、有效利用热量和蒸发量的计算公式。对65t Consteel电炉炼钢设备余热锅炉进行了热平衡计算,计算表明,锅炉的排烟热损失随烟气入口温度的降低而增加,而锅炉效率、有效利用热量和蒸发量随烟气入口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锅炉的平均蒸发量为23.1t/h。  相似文献   

17.
王迪 《锅炉制造》2014,(2):54-56
在分离式冷凝锅炉的换热装置系统中处理烟气中,处理冷凝水的方法通常是通过净化处理再利用。本文的分离式冷凝锅炉冷凝水处理方案是将冷凝水经系统处理作为锅炉的给水,将冷凝换热装置节约的能量直接反馈回锅炉,由于锅炉负荷的波动带来烟气温度与给水流量的变化,导致冷凝率不稳定,所以本文中采用理论方法计算冷凝水量。  相似文献   

18.
1前言在现代煤粉锅炉中,制粉系统是锅炉设备最重要的辅助系统之一。直吹式制粉系统与锅炉设备的联系尤为密切,直吹式制粉系统的运行条件不但影响进入锅炉炉膛的热量大小和燃料进入炉膛的着火燃烧条件,而且还会影响流经空气预热器的空气量和出口热空气温度,导致空气预热器在尾部  相似文献   

19.
增压锅炉燃烧监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增压锅炉是船用蒸汽动力装置中的700 K左右,而在高负荷运行时火焰温度约为1 900 K,辐射温度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对锅炉6种不同运行负荷下火焰辐射能信号监测分析发现,辐射能信号与过热蒸汽温度和烟气温度的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有利于将辐射能作为反馈信号引入到控制系统中,从而优化锅炉控制.  相似文献   

20.
In the case of big energy boilers energy efficiency is usually determ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direct method. Flue gas losses and unburnt combustible losses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boiler's efficiency. To estimate these losses the knowledge of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influence on the flue gases temperature and the content of combustible particles in the solid combustion products is necessary. A hybrid model of a boiler develop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both analytical modell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described. The analytical part of the model includes the balance equations. The empirical models express the dependence of the flue gas temperature and the mass fraction of the unburnt combustibles in solid combustion products on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a boiler. The empirical models have been worked out by means of neural and regression model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