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细胞因子的基因检测方法,观察其在临床上的初步应用情况。方法 利用RT-PCR技术检测部分免疫相关性疾病和肿瘤病人外周血或组织中14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2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23例肿瘤病人癌组织主要表达Th2类细胞因子(Ⅱ-4、6、10、13),15例肾病综合征病人主要表达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16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病人主要表达IL-2、IL-4、IL-6,而5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未检出细胞因子。结论 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可用来反映多种疾病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章荣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3):2854-2855,2857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细胞介素-21(IL-21)及其受体(IL-21R)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RA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血清IL-21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套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PBMC中IL-21R mRNA水平。结果 RA患者组血清中IL-21含量和PBMC中IL-21R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活动期IL-21、IL-21RmRNA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RA患者经治疗症状改善者IL-21、IL-21R含量明显下调,分别下降21.0%、30.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1和IL-21R表达水平与RA患者关节功能分级有显著相关性,Ⅲ级以上与Ⅰ级、Ⅱ级相比2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21与IL-21R水平检测对RA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RT-PCR方法对26例干扰素治疗前丙肝患者血清HCV-RNA进行检测,并对14例血清HCV-RNA阴性的标本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CV-RNA进行检测,发现26例血清标本中HCV-RNA阳性率为26.9%,而14例血清HCV-RNA阴性标本,其PBMC中HCV-RNA有3例阳性,阳性率为21.1%。因此,PBMC中HCV-RNA是丙肝病毒血症的又一个诊断指标,是否可作为干扰素疗效判断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对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组织因子(T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抗炎因子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发病机制的作用,用一期凝固法、ELISA和细胞发色底物分析检测不同浓度的人重组IL10(rhIL10)作用下,人重组IL6(rhIL6)诱导PBMNC的促凝活性(procoagulantactivity,PCA)、TF表达及活性的改变。结果表明:rhIL6培养PBMNC的PCA、TF表达及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不同浓度的rhIL10作用PBMNC后,可对PBMNC的PCA、TF表达和活性起不同的抑制作用;在500ng/LrhIL10的作用下,rhIL6诱导的PBMNC的PCA、TF表达和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IL10对PBMNC的TF表达和活性抑制可能是ACS重要保护机制,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平衡失调可能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肝损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8 mRNA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损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自细胞介素8(IL-8)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6例慢性肝病患者、17例急性重型肝炎患者、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18名正常对照者PBMCs中IL-8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肝损伤患者中,IL-8mR-NA的表达较正常人明显增高,且与胆红素浓度、内毒素血症和病情轻重相关。结论IL-8可能促进肝脏的炎性损害,导致严重的肝细胞损伤,检测IL-8mRNA的表达水平,对了解肝损伤患者的肝损害程度、早期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2种瘦素(leptin)受体(Ob-R)信使核糖核苷酸(mRNA)的表达及其与循环中leptin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TNF-α)的关系,以及血液透析患者高细胞因子血症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选择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肾内科ESRD患者20例(其中维持性血液透析亚组12例,非透析亚组8例)和正常人10例,检测其血浆leptin和TNF-α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PBMC表面两种leptin受体:长型受体(Ob-Rb)和短型受体(Ob-R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ESRD患者血浆leptin、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1;P<0.05),但血液透析亚组和非透析亚组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ESRD患者血液透析亚组和非透析亚组血浆leptin水平均与TNF-α呈正相关(r=0.688,P<0.05;r=0.801,P<0.001)。所有研究对象PBMC均有Ob-Ra和Ob-RbmRNA的表达,而Ob-Ra的平均表达水平约为Ob-Rb的7倍(P<0.001)。ESRD患者Ob-Ra和Ob-RbmRNA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ESRD患者血浆leptin、TNF-α水平与Ob-RamRNA、Ob-RbmRNA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ESRD患者外周血PBMC表面两种leptin受体表达水平均增高,其中Ob-Ra占优势;leptin水平与促炎症因子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21R mRNA的巢式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研究IL-21R mRNA在RA PBMC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IL-21R mRNA序列,跨内含子设计外引物,采用巢式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首次扩增以增加原始模板浓度,并以减少引物、酶的浓度及循环次数的方法保持扩增片段的特异性,再以首次扩增产物为模板,进行二次PCR扩增作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以β-actin作内参,以二者比值作为IL-21R mR-NA表达水平的指标。结果60例RA患者与30例健康人对照相比,RA患者组IL-21R mRNA表达上调(P<0.01);将RA患者关节功能分级作IL-21R mRNA表达水平比较,Ⅰ级、Ⅱ级相比无显箸差异(P(0.05);Ⅰ级、Ⅱ级分别与Ⅲ级以上相比,差异显著(P(0.01);RA活动期IL-21R mRNA水平较非活动期增高,治疗后IL-21R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IL-21R mRNA在RA患者PBMC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对RA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建立的检测方法重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损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中白细胞介素 8(IL 8)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36例慢性肝病患者、17例急性重型肝炎患者、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 18名正常对照者PBMCs中IL 8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肝损伤患者中 ,IL 8mR NA的表达较正常人明显增高 ,且与胆红素浓度、内毒素血症和病情轻重相关。结论 IL 8可能促进肝脏的炎性损害 ,导致严重的肝细胞损伤 ,检测IL 8mRNA的表达水平 ,对了解肝损伤患者的肝损害程度、早期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人纤维介素(hfg12)蛋白表达情况,探讨hfg12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SLE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α干扰素(IFN-α)的诱导表达及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评价慢性乙肝患者PBMC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poly IC体外刺激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乙肝病人PBMC,取培养上清利用病毒保护试验测定干扰素治疗前后病人PBMC表达的干扰素抗病毒生物学活性。同时在IFN-α治疗前后,用RT-PCR检测慢性乙肝患者不同干扰素应答组病人PBMC IL-12表达的变化。结果干扰素治疗前应答组病人(n=4)和无应答组病人(n=12)PBMC分泌的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n=10)(P<0.01)。应答组病人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1个月时已显著高于无应答组病人(P<0.01);无应答组病人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始终处于低水平。治疗前,应答组和无应答组病人PBMC的IL-12 mRNA水平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应答组病人IL-12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降低,1个月时已显著低于无应答组病人(P<0.05),无应答组病人IL-12水平始终处于较高水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PBMC不能正常表达IFN-α,但应答组病人经干扰素治疗后IFN-α表达能力逐渐恢复。慢性乙肝患者PBMC IL-12表达与肝脏炎症活动有关。慢性乙肝患者PBMC IFN-α活性检测结果也许可以作为干扰素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刘阳  胡梅  喻红波  黎健 《检验医学》2013,(12):1088-1091
目的了解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38例HCC患者、25例肝硬化患者和40名健康查体者的PBMC,分别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HLA—GmRNA和HLA—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CC组、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HLA—GmRNA表达率分别为94.7%、84.0%和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9);HCC组HLA—G蛋白表达率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HCC组PBMCHLA—G蛋白主要表达于CD4^+细胞上。结论HCC患者PBMCHLA—G蛋白表达率升高,其机制与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IL-2单独或联合IL-12体外处理后,G-CSF动员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PBMC)抗肿瘤活性的变化,以NK细胞敏感的K562细胞和NK细胞抵抗的Raji细胞为靶细胞,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IL-2单独或联合IL-12诱导后G-PBMC的抗肿瘤活性,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诱导前后G-PBMC的细胞表型,研究结果表明:(1)未经处理的G-PBMC的抗肿瘤活性很低;单独应用IL-2诱导24小时即可以增强G-PBMC的抗肿瘤活性,当诱导72小时后G-PBMC的抗肿瘤活性进一步增强;(2)IL-2联合IL-12诱导后的G-PBMC抗肿瘤活性显高于单用IL-2诱导后;(3)IL-2单独或联合IL-12诱导后G-PBMC中CD3,CD8抗原表达增加,而CD56抗原表达仅在IL-2联合IL-12诱导7天后增加,结论提示:IL-2激活的G-PBMC具有显的抗肿瘤活性,联合IL——12诱导后其抗肿瘤活性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损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L-12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36例慢性肝病患者(21例乙型肝炎、15例丙型肝炎)、17例急性重型肝炎患者、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18例正常对照者中IL-12 P4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肝损伤患者中.IL-12的表达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01).其中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丧达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肝病组(P〈0.001)。而原发性肝癌患者IL-12 mRNA表达又高于急性重型肝炎(P=0.002),且与血清胆红素浓度和内毒素血症相关。结论IL-12可能促进肝脏的炎性损害.导致严重的肝细胞损伤。检测IL-12 mRNA表达水平对于了解肝损伤患者的肝损害程度、早期诊断和顶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在脓毒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6例脓毒症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RT-PCR方法测定SOCS-3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并和患者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OCS-3在脓毒症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均有表达,脓毒症组较对照组表达显著增加(P〈0.001),SOCS-3 mRNA的表达和脓毒症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746(P〈0.01)。结论SOCS-3参与了脓毒症的发病过程,SOCS-3的表达在脓毒症患者中可能起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HLA-A、HLA-B、HLA-DP、HLA-DR、HLA-G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对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设计HLA-A、HLA-B、HLA-DP、HLA-DR、HLA-G基因引物和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法反应体系,在ABI75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上检测43例胃癌患者和22例健康人PBMC内基因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差异。结果(1)胃癌患者HLA-A、HLA-B、HLA-DP、HLA-DR、HLA-G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1±0.26、0.61±0.37、0.91±0.33、0.90±0.38、0.77±0.27。健康组分别为1.23±0.60、1.17±0.60、1.07±0.68、1.12±0.55、0.98±0.37。与健康组相比,胃癌患者HLA-A、HLA-B、HLA-G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LA-DP和HLA-DR则无明显差异。(2)在不同分化的胃癌患者中,HLA-A、HLA-B、HLA-DP、HLA-DR和HLA-G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胃癌Ⅰ期+Ⅱ期的HLA-G表达水平高于Ⅲ期+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分期的HLA-A和H...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的水平,并探讨他们在心力衰竭中的关系.方法59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NYHA分级分成心功能Ⅱ、Ⅲ、Ⅳ级3组,测定血清GM-CSF及IL-8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并镜检血WBC数.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19例)进行比较.结果心力衰竭组外周血GM-CSF、IL-8及WB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更明显;不同病因的心力衰竭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GM-CSF与IL-8及WBC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02,0.541;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GM-CSF、IL-8及WBC水平增高,并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加重;提示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而GM-CSF在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32(IL-3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2例RA患者,根据活动度积分(DAS28)将其分为高活动组45例(DAS285.1)、中低活动组42例(DAS28≥2.6~≤5.1)和缓解期组35例(DAS282.6)。选取同期50例非RA结缔组织病患者作为非RA组,选取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5组研究对象血清IL-32、TNF-α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IL-32、TNF-α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高活动组患者PBMC中IL-32、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和血清IL-32、TNF-α水平最高,其次为中低活动组患者,非RA组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非RA组和对照组PBMC中IL-32、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和血清IL-32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清TNF-α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和PBMC中的IL-32、TNF-α水平与RA患者的病情指标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RA患者表现为外周血IL-32水平的显著升高,其水平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程度指标具有相关性,提示了IL-32可能在RA的活动性增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作为评价RA病情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前瞻性观察高通量连续性血液滤过(HVHF)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NA-146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严重脓毒症患者30例,分为HVHF组及对照组.①在两组治疗过程的0、6、12、24、48 h时相点,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NA-146a表达量的变化;②两组患者治疗24 h后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于体外培养,以LPS刺激,在4、8、12、24、48 h时相点检测单个核细胞中miRNA-146a表达量的变化;ELISA法检测单个核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6、IL-10水平.结果 ①两组患者miRNA-146a表达量较治疗前均有所下调,但HVHF组较对照组下调明显(P<0.05);②HVHF组孵育的细胞在LPS刺激下各个时相TNF-α、IL-6的分泌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VHF组TNF-α、IL-6在12 h分泌达高峰,对照组在8 h即达高峰;两组细胞IL-10分泌水平均持续升高,两组间各时相点IL-10分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VHF组孵育的细胞在LPS刺激下miRNA-146a表达量较孵育前有所升高,在12 h升高最明显(P<0.05),对照组在4、8 h时miRNA-146a表达都处于高水平状态,明显高于同时相的HVHF组(P<0.05).结论 HVHF通过大量清除脓毒症患者血循环中的炎症因子及促炎介质,从而下调部分miRNA-146a的表达水平,减轻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免疫抑制状态,使部分免疫功能得到恢复,可能是HVHF参与机体免疫内稳状态重建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微小RNA(miR)-132和miR-21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提取PBMC中的总RNA,运用茎环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24例健康人及48例SLE患者PBMC中miR-132和miR-212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检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中miR-132相对表达量为1.72±0.071,与健康人对照组0.99±0.0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81,P=0.000)。健康人和SLE患者miR-212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是0.99±0.020和1.03(0.982,1.048),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Z=1.302,P=0.19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中miR-132的表达量与抗双链DNA(dsDNA)抗体以及SLE患者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0和0.526,P均0.05);而miR-212的表达量与抗dsDNA抗体(r=0.106,P=0.474)和SLEDAI(r=0.005,P=0.973)等临床指标无相关性。结论 miR-132在SLE患者PBMC中的表达水平升高,可能参与SLE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