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农村空巢老人的服务供给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多元主体参与对于农村空巢老人的服务供给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目前空巢老人的供给存在家庭功能弱化,有效供给不足;供求信息不对称,供需错位;多元主体参与程度低等问题。需要通过强化服务主体意识,提高服务的精准化程度,构建多元主体服务网来加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子女不在身边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他们中的高龄老人是农村晟困难的群体,其中一些人的生活质量往往低于没有子女的老人。农村“空巢老人”的晚景凄凉,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障碍,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加,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致使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也日益庞大。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社保机制不健全、子女责任意识差等原因,致使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着经济、就医、心理等方面的养老问题。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完善农村社保制度、加强"孝"文化建设是确保农村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张迪 《老年世界》2013,(18):32-33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高龄老人增速加快,空巢老人增多,未富先老,区域不平衡,农村老龄人口比例高等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社会化养老的问题再次引发各方关注。相关业内人士呼吁:我国社会化养老体系亟待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毕璐 《现代妇女》2014,(7):242-242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中国经济发展腾飞与改革深化的标志;是老百姓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与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硕果的标志。但是,在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的同时,老龄化也带来了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伴随社会的发展,当老龄化遭遇“空巢”现象时,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便凸现出来。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在我国养老服务相对来说很不完善的西部地区:这里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医疗卫生条件也非常差,文化生活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并且保障基数低,再加上子女不在身边等等不利养老的情况下,状态堪忧,值得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宜城市现有城市空巢老人7200人,占城镇60周岁以上人口的42.3%.农村空巢老人3.7万人,占全市农村60周岁以上人口的65%,他们普遍存在生活状况较差、自理能力较弱、物质保障不畅、精神生活单调等方面的问题.为切实帮助空巢老人摆脱困境,近年来,宜城市老龄办从创新服务方式入手,把重视和解决空巢老人现实困难作为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群体日益增加,农村空巢老人规模越来越大,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出现行动照顾支持不足、物质及精神支持欠佳等问题。从社会支持角度分析当前农村空巢老人社区照顾困境并提出可行性对策,提升老人晚年生活幸福度,促进社会健康和谐。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老龄化趋势的加快,"空巢老人"和"病困老人"不断增多,如何让老年人得到更多照料,让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不再孤独?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始终将关爱老年人的冷暖当作追求,以社区为主阵地,大胆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从琐碎繁杂的衣食住行,到更高层次的健康娱乐生活,处处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品牌之路.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中国,居家养老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而在社会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作用下,高龄老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谁来做饭”成为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助于社会和谐氛围的形成,空巢老人是我国党和政府重点保护的特殊群体之一,如何为空巢老人提供完善的养老保障是我们亟须研究的一个问题。作者根据自己对空巢老人问题的相关研究,简单介绍了我国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存在经济供养不足、精神慰藉匮乏、身体健康医疗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政府、家庭、空巢老人自身以及医疗等方面提出保障空巢老人养老的四点对策,即: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提高家庭养老能力、提高老年人自我养老意识以及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期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我国空巢老人的根本利益,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13,(11):17-17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在2013年全国政协的提案中称,面对千万失能老人和独子养老的局面,社区养老势在必行。社区养老,既能提供上门护理、日间照料、社区托老、志愿者互助等多种服务,也让老人们在熟悉的社区环境里能找到安全感、归属感和亲切感。面对少子老龄化、老年空巢化、空巢失能化的趋势,未来我国对社区养老的需求将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的生活空间主要在社区,老龄工作应坚持重心下移,抓基层。打基础,引导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 近10年来,山东省老年人口年均增长3.1%,不仅远远高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也高于全国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城乡老龄化倒置明显,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对此,山东省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强钏‘对农村失能半失能老人和空巢、留守老人的养老服务,政府努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公共财政给予更多的倾斜。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城市化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攀升,城市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社会工作者作为具有独特工作方法和价值理念的专门服务者,能够为解决城市空巢老人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尝试从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出发,探讨社会工作者在解决其养老问题中的角色及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以及家庭少子化趋势的发展,社区养老将逐步成为老年人养老的首要选择。社区直接面对每一位空巢老人,作为构建“居家养老、社区照顾”体系的重要一环,社区在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需求方面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以来,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农村人口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大量的老年人成为"独居老人",居家养老失去基础,社区服务尚未建立或完善,机构养老面临困境。随着中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在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笔者认为"互助养老+社区照顾"的居家养老模式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新常态"是根据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我国现阶段处于的历史时期做出的科学判断。与经济社会发展一样,我国养老事业也处于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尚待完善,各地养老水平参差不齐,空巢老人呈上升趋势,由此面临的一系列老年人的问题困扰基层社会治理。为此,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成为社会力量投入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儿女膝下”“颐养天年”是每位老人的心愿.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空巢老人数量越来越多.针对此种情况,2008年,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率先尝试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较好地满足了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之后,农村互助养老形式在全国各地开花,虽然形式各异,但是农村互助养老院以较少的投入将农村的资源利用起来,发扬了互相帮助的精神,缓解了农村老人无人照料的困局.然而,随着该模式的发展,农村互助养老院因资金短缺而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8.
练惜 《老年世界》2014,(6):15-15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空巢老人渴望告别独居生活,“老有所伴”。但往往阻力重重、困难重重。于是很多老人选择“搭伴养老”,即未办理结婚登记便同居生活。“搭伴养老”者之间虽然没有依法登记,但要解除也须依法进行。  相似文献   

19.
空巢老人是指那些没有生养子女,或者有生养子女但因结婚后分开生活、外出打工等没有人陪同在身边照料,只剩下独居的岁数较大的长辈。他们是随现代社会兴起的、并且增长十分迅速的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我们在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潞田镇潞田村展开对"当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调研与分析",期望能够通过此次实践调研,深入到当地的生活,真正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并争取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帮助农村空巢老人解决当前的困难,让他们可以快乐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20.
合水县建立了党员干部结对跟踪服务空巢老人长效机制,依托双联行动和群众路线教育平台,组织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合水县引导县、乡、村三级老龄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开展一线走访服务活动,填写老龄入户日志,记录惠老日记,做到了“六个必记”,即老年人生活现状必记,农村养老突出问题必记,涉老问题回访必记,老年人纠纷调处必记,老年人意见建议必记,老年人来信来访必记,全面掌握了空巢老人的生活和养老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