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伦新强 《天坛药讯》2005,17(3):24-25
本文重点介绍了抗感染药物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所致的不良反应,并就其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引起临床重视给药速度对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物静滴速度过快所致不良反应及防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重点介绍了抗感染药物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所致的不良反应,并就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及防治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引起临床重视给药速度对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 在葡萄糖注射液半成品含量检查中,由于原料及配制操作技术等原因,难免会出现含量偏高或偏低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笔者推导出两条调整含量的简易计算公式,现介绍如下: 计算公式 W=V(α_A-α_B)·1.0426×10~(-2)……(1) V′=V((α_B/α_A)-1)……………………(2) W:葡萄糖含量低于标示量时补加葡萄糖的重量(g) V′:葡萄糖含量高于标示量时补加注射用水的ml数 V:配制的ml数α_A:标示量理论旋光度α_B:半成品实测旋光度  相似文献   

4.
医务工作者在基层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当日或数日液体内连续滴注某种药物 ,在不具备微电脑输液泵的条件下 ,如何计算从开始滴注至时间时已进入患者体内的药量 ?如连续滴注每组 (瓶 )液体的体积 (ml)分别为 v1 ,v2 ,v3 ,… ,vk,… ,vn,每组液体内各加入某药量 (g)为 m1 ,m2 ,m3 ,… ,mk,… ,mn,每组液体滴注速度 (滴 /分 )分别控制为 d1 ,d2 ,d3 ,… ,dk,… ,dn,已知目前使用标准输液器 1ml相当于 2 0标准滴 ,当滴注至 t时间 (分钟 )时 ,则已进入患者体内的药量 (Mt)是多少克 ?假定至 t分钟时正输第 k组液体 ,则 Mt的组成应包括 v1…  相似文献   

5.
朱莉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224-1224
液体疗法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对于所补的混合液张力计算 ,某些人不能快速地计算 ,甚至不会计算。目前 ,包括实用儿科学及全国大中专教材在内的许多资料 ,均没有明确的混合液张力计算公式 ,这给教学及临床上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 ,笔者依自己的临床经验 ,结合有关资料 ,总结出混合液张力的快速计算公式 ,以供教学及临床上参考。混合液的含钠液张力计算公式 :  含钠液张力 =含钠液的相当总量混合液的实际总量混合液的总张力计算公式 :  混合液的总张力 =各电解质液的相当总量混合液的实际总量上述公式中相当总量是指各含钠液或各电…  相似文献   

6.
<正> 该药可增加周围和中枢血管床受损微循环的灌注,大剂量时非特异性地抑制血管平滑肌上的α-肾上腺素受体,导致周围血管扩张,为其重要药理作用之一。在各种对象(包括人)的试验中,还观察到该药具有其他药理及血流动力学效应。如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红细胞变形性和血粘度;微弱的非特异性钙离子拮抗作用及降低氧耗的活性。但它们在总效应(增进缺血组织的营养血流)中的地位尚须确定。  相似文献   

7.
小鼠静脉注射氨茶碱速度与死亡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的安全速度,以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方法将148名患儿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48例,地塞米松以原液静脉注射,速度为每毫克10s;第二组50例,将地塞米松稀释后以每毫克20s的速度静脉注射;第三组50例,将地塞米松稀释后以每毫克30秒的速度静脉注射,将三组患儿10min内恶心呕吐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第一组患儿发生恶心或呕吐11例,第二组患儿发生恶心或呕吐4例,第三组无患儿发生恶心或呕吐。结论地塞米松静脉注射过快易导致恶心或呕吐,稀释后以每毫克30秒左右的速度缓慢注射将更安全。  相似文献   

9.
华柏林 《淮海医药》1998,16(3):57-57
药物在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时其速度的快慢至关重要.对于要求缓慢注射的药物,如果注射速度过快,常可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列举有关药物静脉注射或点滴过快引起的危害及预防如下.1 酒石酸锑甲 由于本药只能静脉给药,血锑浓度骤然增高,可对心脏等产生毒性,使心电图改变,严重者可使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震颤,临床上呈现阿斯氏综合症.此时应立即抢救.肌肉或皮下注射阿托品及静脉满异丙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为防止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本药在静脉注射时应以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并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治疗期间卧床休息.2 盐酸肾上腺素 快速静注可使血压升高、心律失常.严重者可使心室颤动、肺水肿等.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甲亢以及其它静脉注射大剂量盐酸肾上腺素时,应考虑心脏对肾上腺素特别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注射用抗菌药物的滴注速度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与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对注射用抗菌药物的滴注速度作归纳总结。结果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滴注的速度存在很大差异,结合药品说明书总结出特别需要缓慢静脉滴注的药物。结论应建立滴注速度标准,为临床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脓毒症休克血管活性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脓毒症休克是指严重脓毒症患者经充分液体复苏后其低血压状态仍无法纠正,是脓毒症进展中的危重类型。研究表明,对于脓毒症休克患者,维持较高水平血压并不比保持较低水平血压对患者预后有明显改善效果。因此,血压维持在何种水平,如何选择升压药物,是脓毒症休克治疗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基于最新的临床试验及脓毒症休克现行治疗方案对升压药物的合理选择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曾给阳萎的治疗带来了一场革命。但由于它所引起的诸多合并症.如感染、硬结、纤维化、异常勃起等,使大部分病人产生恐惧心理,或拒绝治疗,或中途退出。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我们采用阴茎根部皮下注射给药的方法,收到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0例阳萎病人。年龄29~55岁,平均39岁,患病时间1~15年,彩色多普勒及阴茎动脉造影结果为具有正常动脉血流,而静脉闭塞机制正常的病人200例。2 操作方法及使用药物剂量2.1 治疗方法病人取平卧位,阴茎根部碘伏消毒,选取阴  相似文献   

13.
药物量效相关性的显著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剂量与效应有量效依赖关系说明药效确实来自该药的有力证据,用各组药教均数与剂量进行相关分析或回归分析,由于未考虑标准差及组内例数,显然不妥。按统计学原理,应取各组所有数据点计算散点相关系数,并进行显性检验。实际工作中,常已算出了各剂量的药效均数及标准差,如何对此进行台理的相关分析,本提出了散点相关系数及其显性检验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数学证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心内科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观察事项及护理体会。方法 108例心内科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做好用药前、中及后的综合观察及护理。结果 108例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过程中出现低血压1例,停药观察后血压可恢复,药物外渗及静脉炎共9例,经停止输液,回抽局部残留的药液,抬高患肢,予25%硫酸镁湿敷、新鲜土豆片及喜疗妥外敷,四黄水蜜冷敷肿胀肢体等处理后皮肤红肿硬结消散。结论血管活性药物在心内科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损害较大,因此血管活性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需专科医生准确制定方案,更离不开密切的观察和细心的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15.
静脉注射时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化疗药物而出现的药物外渗是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外渗药物可使局部组织产生炎症反应 ,皮肤出现红肿、皮下硬结及轻中度疼痛 ,有时可为剧烈地烧灼样疼痛 ,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及皮下组织坪坏死 ,甚至形成经久难愈的溃疡。按照常规药物外渗进行早期用 3 3 %硫酸镁冷敷 ,72h后改为热敷 ,其结果并不理想。我们从 1995年元月~ 2 0 0 2年 12月对由于化疗药物外渗于局部组织而采取综合治疗、护理。几年来没有出现一例病人因化疗药物外渗而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自 1995年元月…  相似文献   

16.
血管活性药物是一类可通过调控血管舒缩和心脏运动以调节血管中的血流运动,从而调节血压和微循环灌注压的药物,在围手术期和重症治疗领域广泛应用。尽管血管活性药物对微循环的重要性在近年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微循环的影响仍不明确,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微循环监测手段。视网膜血管是唯一可以在活体上观察到的微循环血管,了解血管活性药物对视网膜微循环血流的影响可能为进一步探究微循环调节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针对血管活性药物在视网膜微循环中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休克是新生儿常见急症,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是纠正新生儿休克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新生儿难治性休克治疗方面,血管加压素、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及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对适于长期用药的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等也有了一些新认识。血管活性药物用于新生儿休克治疗的临床进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血管活性药物是指通过调节血管舒缩状态来改变血管功能、改善微循环血流灌注的一类药物,如硝普钠、多巴胺、硝酸甘油等。目前血管活性药物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应用多以微量泵持续给药为主,可有效保持药物24h的持续匀速输入,做到准、少、慢。但由于该药物的特殊性,其微小剂量的改变都会造成患者心率加速、血压骤增、内脏缺血、药物外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小儿重症肺炎进行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的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时间为14d,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7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重症肺炎的小儿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辅以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动脉硬化检测仪的问世,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被认为是可以准确检测动脉硬化的无创性指标之一。临床实践表明,降压药能有效地降低血压,使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降低,改善动脉弹性;降脂药除降低血脂外,还具有辅助降压、降低cfPWV、改善动脉弹性的作用,即具有独立于"降脂"之外的非降脂作用。因此,凡能够降低血压或降低血脂的药物均能使cfPWV降低,改善动脉弹性。因而,作为无创性检查手段之一,cfPWV既是判定大动脉弹性的金标准,也可作为评估药物疗效的金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