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测定4种颗粒状活性炭常规性能指标(比表面积、亚甲基兰值、碘值、苯酚值)的基础上,测定了4种活性炭对水中微量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吸附等温线以及吸附效果,同时对活性炭的电化学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时,4种活性炭均能有效地去除DBP,去除率高达90%以上;煤质1.0、煤质1.5、果壳和椰壳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2.52 mg/g、29.90 mg/g、159.3 mg/g和147.2 mg/g.根据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DBP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活性炭对DBP吸附量的大小与其比表面积、亚甲基兰吸附量、碘值、苯酚值存在一定的关系,为选择合适的活性炭来处理水中微量邻苯二甲酸类化合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4种活性炭吸附典型内分泌干扰物DBP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定4种颗粒状活性炭常规性能指标(比表面积、亚甲基兰值、碘值、苯酚值)的基础上,测定了4种活性炭对水中微量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吸附等温线以及吸附效果,同时对活性炭的电化学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 ℃时,4种活性炭均能有效地去除DBP,去除率高达90%以上;煤质1.0、煤质1.5、果壳和椰壳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2.52、29.90、159.3、147.2 mg/g.根据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DBP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活性炭对DBP吸附量的大小与其比表面积、亚甲基兰吸附量、碘值、苯酚值存在一定的关系,为选择合适的活性炭来处理水中微量邻苯二甲酸类化合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水厂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的处理效果,研究臭氧、活性炭、超滤及2种联用工艺对PAEs(DMP、DEP、DBP、DEHP)的去除效果及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单独的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超滤过滤均能去除部分PAEs,最优工艺参数:臭氧投加量8 mg·L-1,空床停留时间15 min,超滤操作压力0.01 MPa.当PAEs进水浓度分别为10μg·L-1、15μg·L-1、20μg·L-1、25μg·L-1时,臭氧—活性炭工艺的PAEs综合去除率为55.19%~66.12%,小分子的DMP、DEP检出浓度均低于3μg·L-1,处理效果优于大分子量的DBP、DEHP.活性炭—超滤工艺对大分子PAEs的吸附截留作用明显,各PAEs物质的检出浓度介于0~3.11μg·L-1.对比2种联用工艺可知,在低中高3种PAEs进水浓度下,活性炭—超滤工艺的PAEs综合去除率及末端PAEs出水浓度均优于臭氧—活性炭工艺的处理效果,超滤作为第三代净水工艺有着良好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滤组合工艺去除某污水厂二级出水中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酯类,主要研究了精滤柱、活性炭柱、混凝沉淀3种不同预处理下超滤对邻苯二甲酸酯的去除效果及去除机理.结果表明3种工艺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e)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中混凝沉淀-超滤的去除效果最好,对DBP和DEP的去除率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5.
由于具备磁分离特性,磁性活性炭可以克服活性炭与水难以分离的缺点。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三种磁性活性炭并用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附研究。研究发现,磁性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虽然比活性炭稍差,但是依然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当吸附剂用量为0.4 g/L时,在25°C、150 rpm及不调节pH的条件下吸附3 h后,磁性活性炭的DBP吸附量可达164.1 mg/g。随着pH和温度的降低,磁性活性炭DBP的吸附效果变好,而且其吸附动力学与拟二级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吸附等温线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  相似文献   

6.
微波等离子体强化内电解降解活性艳蓝 KN-R染料溶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强化内电解技术处理活性艳蓝KN-R溶液.考察活性炭、铁屑、体积比为1:1的铁碳混合物在单纯反复内电解(吸附)和微波等离子体再生反复内电解(吸附)中的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结果表明:铁碳混合物反复微波再生利用四次,脱色率仅下降了3.92%,CODCr去除率也仅下降了8.03%.比同等条件下的单独活性炭和单独铁屑都要好。从SEM分析上可以看到.经过微波等离子体再生处理.活性炭内部孔隙增大,铁屑表面遍及峰窝状凹孔,比表面积增大.内电解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7.
探究了椰壳酸洗活性炭、椰壳水洗活性炭、煤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木质活性炭等对2,4,6-三氯苯甲醚(2,4,6-trichloroanisole, 2,4,6-TCA)和2,4,6-三溴苯甲醚(2,4,6-tribromoanisole, 2,4,6-TBA)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5种活性炭均可有效吸附卤代苯甲醚,吸附等温线都能较好拟合Freundlich模型(R2>0.97)。其中果壳活性炭和椰壳活性炭吸附效果较好,果壳活性炭对2,4,6-TCA的吸附常数(KF)最大,为11.90,椰壳酸洗活性炭对2,4,6-TBA的吸附常数(KF)最大,为9.47。五种活性炭的吸附过程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7),椰壳水洗活性炭对2,4,6-TCA的吸附最快,椰壳酸洗活性炭对2,4,6-TBA的吸附最快。以椰壳酸洗活性炭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吸附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扩散是主要限速步骤,化学吸附是主要吸附机制,初始底物浓度和溶解有机物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微波辐射处理活性炭—吡啶溶液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活性炭、吡啶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活性炭用量、吡啶溶液初始溶液浓度、pH值等因素对微波处理活性炭、吡啶溶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处理后的活性炭对吡啶的吸附具有明显的高效率,3.5min去除率即可达60%以上;而不用微波辐射处理的活性炭对吡啶的吸附,50min后,去除率才达70%。微波辐射使活性炭孔隙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增强了其对吡啶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配模拟含磷废水,通过批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影响铁碳微电解系统对废水中TP去除效果的因素及其适宜因素值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当废水初始TP浓度为5 mg/L,活性炭加入量为0. 03 g/m L时,在其pH值为3. 0,搅拌强度为110 r/min的条件下,吸附至25 min时,活性炭对模拟废水中TP的吸附基本达到饱和,其对TP的吸附去除率在19. 8%左右。不考虑活性炭对模拟废水中TP的吸附作用,单因素影响的研究表明,铁碳微电解系统对废水中TP去除效果较好的适宜pH值为3. 0,铁碳比为1∶1. 5,搅拌强度为110 r/min;正交实验显示,各因素对铁碳微电解系统去除TP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初始pH值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搅拌强度。采用最佳参数组合的铁碳微电解系统对废水中TP的去除率为20. 91%。  相似文献   

10.
采用粉末活性炭(小于80目)进行了聚四氢呋喃废水吸附处理的试验.研究了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pH值等参数.结果表明:当50 mL废水中活性炭投加量为3.0 g、吸附温度在40℃左右、吸附时间为30 min、pH值为5.0时,废水的去除率(以CODcr测定值计算)为88.2%,废水的主要污染成分糠醛的去除率(以HPLC测定的色谱峰面积计算)为96.5%.  相似文献   

11.
油田钻井废水的物化组合处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化学混凝-膜分离、化学混凝-活性碳吸附组合工艺处理油田钻井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4种混凝剂混凝对比试验,确定最佳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铁(PFC)。在pH=8.1,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质量分数0.5%)投加量w(PAM)为10mL·L-1,PFC(质量分数10%)投加量w(KC-87)为10mL·L-1的条件下,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达95.3%。混凝出水经膜分离深度处理后,没有达到排放要求。混凝出水经活性炭深度处理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选取的4种活性炭中,KC-87粉末状果壳活性炭的吸附效果最好,在吸附时间为1h、投加量w(KC-87)为3g·L-1的条件下,可使混凝出水中COD的去除率达75.3%。经PFC化学混凝和KC-87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处理后,废水COD总去除率达到97.4%,其他污染物也得到了明显的去除,使得最终出水达到了国家废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自制的汉麻活性炭对竹醋原液的脱色脱臭的最佳工艺,以单因素试验考察活性炭的用量、吸附时间、温度对竹醋原液(100℃蒸馏液)脱色脱臭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位体积竹醋原液汉麻活性炭用量24mg/mL,单位体积竹醋蒸馏液汉麻活性炭用量10mg/mL,吸附20min,吸附温度60℃,pH值为3.0,磷酸汉麻活性炭脱色率达85%以上;氯化锌脱色率达60%以上,磷酸汉麻活性炭吸附量高达385.3~427.3mg/g.结论:磷酸汉麻活性炭脱色率比其他活性炭脱色、脱臭率高,可应用于竹醋液的脱色脱臭.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在过氧化氢氧化脱除二苯并噻吩中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几种活性炭在过氧化氢氧化二苯并噻吩(DBT)中的催化性能、氧化脱除机理以及碳表面化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催化性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DBT在活性炭上的动态反应活性以及水相pH对其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将一种木质活性炭经过3种表面处理,研究了活性炭的表面化学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在过氧化氢氧化DBT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正辛烷中的DBT转化率可达到81%以上;木质粉末活性炭对DBT的吸附性能优于果壳炭和煤质颗粒活性炭;吸附容量大的活性炭,其催化性能也好;DBT在催化性能高的活性炭作用下的动态反应活性也高;水相pH在低于2的条件下有利于DBT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和催化氧化。DBT的氧化脱除强烈依赖于表面羰基量,是由于表面羰基能加速过氧化氢产生自由基。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方法改性柚皮制备的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方法对柚子皮改性后制备活性炭,考察溶液pH值、活性炭投加量、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未改性和采用氯化铝、硫化钠、氢氧化钾改性柚子皮制备的4种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分别为84.5%、87.3%、91.1%和95.5%。分析不同活性炭平衡吸附量的值可以得出结论:经过氯化铝和氢氧化钾改性的柚子皮制备的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的能力明显提高;4种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氯化铝和氢氧化钾改性柚子皮制备的活性炭表面包含更多的有机官能团,这与活性炭对应较高的亚甲基蓝废水初始质量浓度和高的平衡吸附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煤质颗粒活性炭对苯胺的吸附性能及机理对染料废水中大量苯胺类污染物的去除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开展了炭投加量/化学需氧量(COD)、不同浓度、吸附时间及pH值的煤质颗粒活性炭对苯胺的吸附实验,绘制吸附等温线及吸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在单因素条件下,随着炭投加量/COD增加,废水中苯胺污染物去除率逐渐上升,且当炭投加量/COD大于4.5时,去除率上升幅度较小,考虑运行经济成本,建议最优炭投加量/COD取4.5;苯胺初始浓度越大,单位吸附量增大,去除率降低;吸附时间越长,吸附量与去除率均上升;pH值在1~4时,去除率及吸附量逐渐上升,当pH值为5时苯胺去除效果最好,随着pH值继续上升,去除率及吸附量有下降趋势。Langmuir等温线方程拟合度高达0.99,苯胺在煤质颗粒活性炭表面发生单分子层吸附;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特征常数小于0.5,为0.33,煤质颗粒活性炭对苯胺有较强吸附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特征,说明煤质颗粒活性炭对苯胺吸附作用力强,饱和煤质颗粒活性炭再生方式应采取热再生;根据Weber-Morris方程特征曲线,依次发生了表面吸附、粒子内扩散及内表面吸附3个阶段吸附过程,水中有机物去除速度在表面吸附阶段最快,说明煤质颗粒活性炭比表面积为吸附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微孔数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s were produced from palm nut shells by physical activation with steam. The proximate analysis of palm nut shells was investigat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activated carbons, produced as a result of shell pyrolysis at 600℃ followed by steam activation at 900℃ in varying activation times, was evaluated using nitrogen adsorption at 77 K. Applicability of the activated carbons for gold dicyanide adsorption was also investigated. Increasing the activation hold time with the attendant increase in the degree of carbon burn-off results in a progressive increase in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activated carbons, reaching a value of 903.1 m2/g after activation for 6 h. The volumes of total pores, micropores, and mesopores in the activated carbons also increase progressively with the increasing degree of carbon burn-off, resulting from increasing the activation hold time. The gold di-cyanide adsorption of the activated carbons increases with the rise of pore volume of the activated carbons. The gold di-cyanide adsorption of palm nut shell activated carbon obtained after 6-h activation at 900℃ is superior to that of a commercial activated carbon used for gold di-cyanide adsorption.  相似文献   

17.
改性活性炭对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研究改性活性炭吸附对其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用硝酸对粉末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以聚合氯化铝为混凝剂,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对活性炭改性前后进行表征,研究其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讨论改性活性炭投加量、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改性活性炭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改性后各水质指标的去除率均有显著提高。改性活性炭的最佳投加量、pH、吸附时间分别为1.0g/L、7、300min。水质指标TCOD、DCOD、NH3-N、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0.7%、71.7%、66.4%、90.3%。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含甲氰菊酯农药的模拟水样进行混凝活性炭吸附处理,分别考察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pH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以及木质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水样作常规混凝处理时,氯化铁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混凝剂,当氯化铁的投加量为20mg/L,pH为8时,甲氰菊酯去除率可达59.4%。对水样做活性炭吸附处理时,适宜pH范围为6~9,木质粉末活性炭最佳投加量为40mg/L,最佳吸附时间为70min,在最优吸附条件下,甲氰菊酯去除率可达81.6%。在最优混凝吸附条件下,氯化铁混凝协同木质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甲氰菊酯的去除率均大于90%,对水中甲氰菊酯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小型生物处理组合工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曝气生物滤池+缺氧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 UASB+ BAF+ANO+MBR)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 考察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两种内分泌干扰物在组合工艺中的去除, 以及与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去除的关系。结果表明, 组合工艺对DBP和DEHP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2.9%和95.2%, 且与DOM腐殖化作用(即腐殖质的芳香性和分子量)密切相关。溶解性有机碳(DOC)主要分布在分子量为1~100 kDa的有机组分中, 此时腐殖质的芳香性较强, DBP和DEHP的浓度也较高。经过工艺处理后, 该组分的DOC和芳香性有效降低, 相应两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更为明显。渗滤液原水及各工艺段中DOC与DBP及DEHP浓度的正相关性, 表明二者之间相互作用更有利于污染物的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