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京花  杨丹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3):116-117
目的为了解延边州1~6岁儿童的膳食情况,以改进不足,为儿童提供合理平衡的膳食.方法选择不同类型与规模的朝、汉族4所幼儿园1 239名儿童及3个县(市)散居儿童200名,进行膳食调查.结果幼儿园和散居儿童膳食能满足儿童对热能和蛋白质的需要,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结论加强膳食管理,均衡膳食,应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3岁以下儿童看护人儿童保健认知情况,为制定儿童保健相关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针对2014年8—12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的0~3岁儿童,基于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其看护人进行面对面调查,了解看护人儿童保健认知情况及相关知识获取途径,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512名儿童看护人,其中父母164名,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229名,保姆或其他人119人.儿童看护人对预防接种时间、定期体检、辅食添加时间等的知晓率相对较高,但对儿童贫血和儿童维生素D缺乏等常见病的表现知晓率较低.儿童保健知识的获取途径中,父母以网络为主,其他看护人以家人、亲戚或朋友为主,通过医疗机构获取儿童保健知识的偏低.结论 0~3岁儿童看护人儿童保健认知水平尚有待提高.医疗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儿童保健知识的普及率.  相似文献   

3.
城市中流动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及干预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城市中外来流动儿童体格发育状况与本地儿童的差别.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十堰市一定数量的城市中流动人口中3~6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按规范的方法测量体格发育指标,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荐的年龄别体质量、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质量3个指标的评价标准来诊断肥胖、低体质量、发育迟缓和消瘦与本地儿童相应指标比较.结果 流动儿童发育迟缓检出率高于城区儿童发育迟缓检出率(χ2=17.21,P<0.01);城区儿童和流动儿童家长的文化水平和家庭经济收入的明显差别是影响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要因素.结论 流动儿童体格发育较差,应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强化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预防和控制儿童意外伤害的基本对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1儿童意外伤害是儿童保护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降低儿童死亡是全球儿童发展的共同目标.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儿童问题特别会议制定的《一个适合儿童生长的世界》成果文件以及《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都将降低儿童死亡率作为儿童发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现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状况,探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重点,更好地为辖区儿童提供优质服务.方法 对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儿童保健工作年报表及儿童保健工作相关台账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社区新生儿访视率、3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大于95%;视力筛查率、听力保健率偏低;对社区户籍3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和系统管理率均高于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死亡率高于户籍儿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人员专职率为85.71%,资质合格率为92.86%,其年龄、职称结构趋于老化.结论 加强对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拓展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内容,完善儿童保健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重视儿童保健人才队伍的培养,不断提高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水平是今后社区儿童保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学龄期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恒牙患龋情况和干预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178例学龄期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儿童组94例,城市儿童84例。观察并记录两组学龄期儿童的恒牙患龋、龋齿充填、龋齿失牙以及窝沟封闭情况,统计两组学龄期儿童的患龋恒牙的牙位分布。结果在178例学龄期儿童中,恒牙患龋率为42. 13%,龋均为(1. 85±1. 97),其中恒牙患龋率随儿童年龄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以7~岁组患龋率13. 95%最低,11~12岁组患龋率84. 62%最高;城市儿童组恒牙患龋率为35. 71%(30/84),龋均为(1. 30±1. 62),均显著低于留守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各组女性儿童的恒牙患龋率和龋均,均显著高于男性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城市儿童组龋齿充填率23. 33%(7/30)显著高于留守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城市儿童组窝沟封闭率9. 52%(8/84)显著高于留守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学龄期儿童龋齿好发于下颌第一恒磨牙,其中留守儿童组中下颌第一恒磨牙占总龋患牙的48. 89%,而城市儿童组中下颌第一恒磨牙占总龋患牙的50. 00%;两组儿童患龋恒牙的分布情况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学龄期儿童中留守儿童恒牙患龋率高于城市儿童,提示临床需加强对学龄期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龋病预防、宣教以及治疗工作,提高其口腔保健意识,进一步有效降低学龄期儿童恒牙患龋率。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状况与需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北京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现状与需求.[方法]采取三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朝阳区和大兴区11个乡镇的5岁以下流动儿童为调查对象,对儿童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词查1 823名儿童.结果显示:①流动儿童看护人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多数家庭收入不高;②儿童看护人健康知识匮乏,对辅食添加月龄的知晓率仅为22.2%;儿童健康状况欠佳,2周腹泻罹患率为13.4%,明显高于户籍儿童(P<O.01);③流动人口对儿童保健服务利用率低,儿童保健覆盖率为49.1%,明显低于户籍儿童(P<O.01);④流动人口对儿童保健服务有需求,89.O%表示需要儿童体检,94.8%希望获得儿童保健知识.[结论]流动儿童保健状况较户籍儿童差,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其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上海市田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的现状. 方法 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童保健管理信息,分析出生于2005、2006及2007年的流动儿童接受的管理率、系统管理率及贫血检出率现状. 结果 在田林社区儿保科体检,出生于2005、2006及2007年的流动儿童管理率分别为59.45%、78.14%及84.36%;系统管理率分别为47.88%、52.80%及54.41%;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0.86%、11.73%及11.47%.管理率和贫血检出率,χ2检验,P值均小于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该社区流动儿童管理率和系统管理率逐年提高,贫血检出率逐年降低.保健管理逐渐完善,有助于减少儿童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美国在儿童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儿童虐待的预防系统,儿童保护系统,《儿童虐待预防和处理法》的产生和功能等,使读者能较全面的了解美国的儿童保护法律及其产生背景.对学校健康教育在儿童虐待预防中的作用和儿童保护的服务系统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对建立国内儿童保护系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2岁以内儿童骨强度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京市2岁以内儿童骨强度水平,分析对比采用亚洲儿童和中国儿童两种标准数据库评价结果的差异. [方法]选取2 024例0~2岁常规健康体检儿童,采用超声骨强度测定仪测定其骨强度,以骨骼超声波传播速度(SOS)的数量表示,并记录采用亚洲儿童和中国儿童两种标准数据库分别进行评价后的Z-score,对两者(ZA、ZC)进行分析比较.每个儿童均进行体格检查,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 [结果] SOS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而增高(r=0.870,P<0.001);以Z≤-1为判断骨强度异常的界值,则ZA异常儿童占20.4%,ZC异常儿童达66.9%,两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且ZA>-l(t=39.357,P<0.001),ZC<-1(t=-17.501,P<0.001);SOS与婴儿的体重和身长均呈正相关(r=0.680和r=0.810,P<0.001),与体质指数(BMI)呈负相关(r=-0.256,P<0.001). [结论]2岁以内儿童骨强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肥胖儿童更容易发生骨强度不足;以亚洲儿童数据库评价南京市儿童的骨强度状况,标准相对宽松,而用中国儿童数据库则过于严格,因此应尽早建立针对本地区儿童的标准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家庭环境对4~5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4~5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以降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00名4~5岁儿童的行为及家庭环境进行调查,应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家庭精神环境特征对4~5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不同,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影响男性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特征有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组织性和成功性;影响女性儿童的家庭特征有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组织性、成功性和娱乐性.结论家庭环境对4~5岁儿童行为发育产生重要影响.在进行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诊断和干预时,要重视家庭环境的作用,并要注意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忽视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安徽省长丰县以学校为单位整群抽取2917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相关经历调查问卷对目标人群忽视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调查的2917名学生中留守儿童1694名,占学生总数的58.1%;儿童总忽视率、留守儿童忽视率、非留守儿童忽视率分别为67.4%、70.2%、63.5%.留守儿童忽视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22,P<0.000);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年龄忽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忽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障碍(相对于家庭功能良好,家庭功能中度和重度障碍OR值分别为1.628和2.341)、父母外出打工时与留守儿童联系频率较低(相对于经常联系,有时联系和很少联系OR值分别为1.299和1.844)是其危险因素;留守起始年龄较早(相对于留守时年龄≥11岁,留守时年龄6~10岁和≤5岁OR值分别为0.703和0.630)对于忽视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该地区留守儿童忽视现象普遍存在,其发生可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制定预防措施时应综合考虑儿童自身和家庭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开展整体评估中国儿童发展状况的定量研究,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构建儿童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测算模型,收集相关指标数据,定量分析中国自2006-2015年期间儿童发展综合水平,以及省级儿童发展状况.结果 中国儿童发展指数得分近10年基本维持在50~60分之间,2015年得分为61.31;省级儿童发展指数得分明显提升,但不同地理区域之间仍然存在差距.结论 儿童发展指数的应用客观、量化、综合地反映出我国历年儿童发展变化状况.无论国家层面还是省级层面,中国已顺利实现MDGs儿童发展相关目标.未来的儿童发展还存在很大改善空间,应注重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儿童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 2 0 0 3年大连市集居儿童健康状况及 2 0 0 0年~ 2 0 0 3年集居儿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 ,并予比较。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比较方法对大连市 2 0 0 0年~ 2 0 0 3年集居儿童健康年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 0 0 3年大连市集居儿童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患病率分别为 0 .4 9%、0 .6 8%、0 .4 2 % ;4年间肥胖患病率逐年升高 ,2 0 0 3年达4 .73% ;佝偻病及贫血患病率、龋齿患病率、视力异常患病率均有降低。结论  2 0 0 3年全市集居儿童营养状况良好 ,在注重降低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的同时 ,应重点对肥胖儿童实施干预 ,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及佝偻病的防治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广州市白云区儿童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问卷调查流动和户籍6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利用状况。结果研究对象中新生儿访视率、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分别为39. 51%、73. 87%,母亲妊娠期在社区医院建立围产卡、儿童出生的助产机构医务人员告知儿童家长社区医院将进行新生儿访视和儿童定期体检、家长知晓新生儿访视和定期健康检查为影响儿童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户籍不是影响儿童保健服务的主要因素。结论注重孕期建卡,在助产机构对新生儿家长进行的儿童基本保健服务内容宣传和教育等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儿童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贵州北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和抚育现状,为留守儿童教育和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线索.方法 利用定性研究中的焦点团体访谈和个人深度访谈法,了解4个典型留守家庭中儿童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发育、常见疾病、发展期望等方面的现状.结果 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和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发育方面无明显落后,常见疾病发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留守儿童表现出和父母之间依恋关系不强、言语交流差、学业成绩差等现象,其未来发展困难较大.结论 “留守”对儿童健康和抚育有一定不利影响.应充分利用儿童发展环境中的有利资源,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散居与集体3~6岁儿童贫血状况.方法用氰化高铁法检测血红蛋白(Hb).结果散居儿童与集体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4.92%、25.03%,差异非常显著(x2=13.83,P<0.01).结论改善饮食方式避免儿童偏食、厌食现象的发生,实时添加富含铁质、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食物,是降低3~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对儿童健康的危害远大于成人,它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因此,儿童性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对1998年1月~2002年9月在河南大学医学院儿科、皮肤性病科、内科等就诊的120例儿童性病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7岁以下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9年金坛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7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检测资料.结果:2 680例儿童贫血发生率为10.45%.贫血发生率随年龄增高而下降;农村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坛市儿童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但与上海等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加强喂养指导和科学育儿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虐待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而且其危害可能波及孩子的整个人生过程.避免和减少虐待儿童事件的发生已成为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责任.该文通过介绍日本的《虐待儿童防止法》及其实施后的积极效果,结合中国近几年虐待儿童事件报道的统计分析,揭示中国制定适应新的社会形式的《虐待儿童防止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便加强中国防止虐待儿童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