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城市发展角度出发,研究了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的新原则,并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探索城市街道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共空间中街道空间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对城市公共空间和其中的街道空间的内容、形式特点和设计要点进行了阐述 ,并结合实例给出了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的一些方法 ,可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和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作用是为广大公众服务。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相似文献   

4.
乔勇  李博 《建筑与环境》2008,(6):177-178
通过对街道的功能、积极空间、空间尺度、界面的分析,形成良好的街道空间.  相似文献   

5.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街道空间规划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步行化空间的历史演化出发,探讨城市街道空间的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品质,分析城市街坊结构、形态、尺度及其变迁特征,论述国内外步行化景观街道设计的成功经验,认为这种景观街道在复兴历史中心区和改造现有衰退区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振兴商业文化功能、形成独特的传统风貌。提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街道空间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是在居民行为需求的基础上,探讨如何科学合理进行社区街道改造空间设计.本文以长春市的社区街道空间设计为切入点,结合居民行为需求分析,如何通过提升居民的步行体验,优化社区街道空间设计,分析和探讨在居民需求视角下,提升社区街道空间设计合理性的优势,希望为我国城市社区街道改造空间设计工作提供一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街道遗余空间的内涵、成因和特性,指出了街道遗余空间活化利用的核心是注入场所价值,满足城市多样化人群的多元化活动需求,并应在街区范围内统筹考虑.基于扬.盖尔公共空间设计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街道遗余空间活化利用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并介绍了深圳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8.
自2009年前门大街改造后投入使用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以改造后前门大街的街道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环境行为心理学角度,采取文献收集、实地测量、行为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和总结前门大街街道空间设计的不足,并提出了改善建议。重点调查了前门大街街道空间尺度、街道空间变化、街道小品设计和街道场所精神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特色往往由公共空间来展现,而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类型之一。但在快速机动化背景下,街道作为城市主要公共空间的魅力和街道活力正在逐渐丧失。选取上海的三条社区街道和一条商业步行街进行现场踏勘和问卷调查,分析对于不同功能的街道,行人在公共活动方面的需求以及目前街道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国绚 《四川建筑》2013,33(4):36-37,40
随着近年来成都经济的发展,工业园作为一个特殊的城市构成在成都迅速成长起来。而园区舒适、宜人的公共空间不仅代表着园区的对外形象,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园区人才的引进、经济的增长更影响着员工身心的健康。天府软件园作为成都高新技术科技园的代表,几年来建设成果显著,如何建设好类似园区的公共空间更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文章对天府软件园公共空间的浅析,总结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多年心理感知和物质环境2个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扬·盖尔对停留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主张。从驻足空间和坐歇空间2个方面对其停留空间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其中对影响驻足空间的3个效应(即边界、壁龛和界面效应)和坐歇空间的4个要素(即数量、材料、位置和景观)分别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对扬·盖尔理论的研究与介绍,能够对改进我国城市公共空间中停留空间的设计与建设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梦涯 《四川建筑》2012,32(5):8-10
通过论述城市公共空间的状况,分析规划设计中导致公共空间失落的原因,倡导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重视为居民创造多样化的"场所"。以人为核心,研究人的需求和行为,体现人的尺度,营造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让城市公共空间恢复新生。  相似文献   

14.
城市宜居性短街道与小街区公共空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街道自古以来是西方城市社区的中心,街道的市井活力也是我国北宋中期以来城市社区宜居性的源泉。简·雅各布斯说过: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有意思,那这个城市也会显得很有意思;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  相似文献   

15.
<正>城市公共空间是相对于私密空间而言的,是提供人们交流与交往的场所。每一个城市在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阶段,因其自身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条件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反映其城市文化和精神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6.
刘亚文 《山西建筑》2002,28(12):2-3
通过对城市快速成长时期街道空间受到破坏的反思,提出了城市设计中保护和发展城市街道空间需注意的问题及一些改善的建议,阐明了城市设计与社会经济、生活模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汤慧  汤放华  王彬 《中外建筑》2012,(10):36-38
本文以湖南大学周边流动摊贩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湖南大学周边流动摊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托,从校园社会生活的角度分析其生成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可行的管理措施。这对解决目前高校周边流动摊贩管理难题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决途径,同时也为正在建设和谐社会和两型社会的长沙和全国其他城市解决城市流动摊贩现象提出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李陌  冯雨 《山西建筑》2007,33(27):37-38
从人类不同层次的需求、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以及合理设置交往空间三个方面的论述,说明了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作为住宅的辅助功能空间需要得到与户型设计同样的重视与研究,以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李光旭  李雅静 《山西建筑》2005,31(14):15-16
阐述了街道与广场是城市空间最明确的两种基本元素,也是城市生活的主要场所,从综合的观念出发,介绍了在设计城市街道空间和广场空间时,为体现“以人为本”而应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街道是展示城市形象和风貌的重要场所。城市中的街道和道路是不同的概念,道路的本质属性即是其交通性.而城市中的街道是营城建屋后留下的空间.供人们穿越,接触及交流的途径。除街道两侧的建筑城市广场等重点要素之外.街道设施虽然看似“点缀”但无论从功能还是景观效果上,它们对街道空间个性的塑造和丰富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