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杰  杨育儒  祝珊珊  秦飞 《中国药师》2023,(11):204-212
目的 建立防暑清热饮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识别模式评价其质量。方法以3,5-O-二咖啡酰奎宁酸为参照峰,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0批次防暑清热饮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指认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每个共有峰的药材归属;运用化学模式识别法中的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确定影响制剂质量的差异性成分。结果 10批次防暑清热饮指纹图谱共有31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75~0.996,指认6个共有峰,分别为9号峰(绿原酸)、19号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21号峰(3,5-O-二咖啡酰奎宁酸)、23号峰(橙皮苷)、29号峰(蒙花苷)和31号峰(广藿香酮);CA和PCA将10批次防暑清热饮分为3类;PCA结果显示,主成分1~6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5.947%;OPLS-DA结果显示,共有13个峰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大于1,为差异性成分。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可用于防暑清热饮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胡芦巴种子70%乙醇提取物的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同时考察11批胡芦巴种子醇提物特征图谱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方法:(1)采用G型和HF254型薄层层析硅胶板,以正丁醇-乙醇-水(2∶6∶2)为展开剂,分别喷洒碘化铋钾-三氯化铁和10%硫酸-乙醇2种显色剂,在日光、紫外波长254和365 nm下检视色谱斑点,建立胡芦巴70%醇提物的TLC特征图谱。(2)采用Supersil ODS-B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以0.1%磷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建立胡芦巴70%醇提物的HPLC特征图谱。结果:TLC特征图谱显示该醇提物有8个明显斑点,其中含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胡芦巴碱和薯蓣皂苷。HPLC特征图谱显示该醇提物含有29个共有色谱峰,其中指认出14种色谱峰的化学成分。相似度评价表明11批胡芦巴醇提物相似度>0.9。聚类分析表明不同产地的胡芦巴药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安徽与河南产地的胡芦巴药材相似度较高。结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不同厂家生产的雷公藤多苷片质量。方法 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6μm);乙腈-水系统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1;检测波长220 nm。采用ChemPattern软件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进行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共有峰进行鉴定。结果 建立了9个厂家共25批雷公藤多苷片的UPLC指纹图谱,标识51个共有峰,鉴定了其中23个色谱峰的结构,发现多数为生物碱类成分。25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18~0.99,存在不同厂家制剂成分差异较大、部分厂家批次间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9个厂家制剂分为3类,并筛选出3个主要差异性成分。结论 UPLC指纹图谱能够反映不同厂家雷公藤多苷片的成分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为雷公藤多苷片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建立新保肾片UPLC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为新保肾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4.6 mm×50 mm,2.7μm)型色谱柱,以甲醇-0.2%冰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60 nm,建立新保肾片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和相似度计算。结合SPSS和SIMCA软件进行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新保肾片进行整体质量评价。结果:建立了新保肾片的U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6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出没食子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5个成分。13批新保肾片相似度均大于0.987,表明药物总体质量较稳定。通过CA、PCA发现样品聚成2类,不同时间生产的药物仍存在差异,通过PLS-DA筛选出批次间的差异性成分主要为5号峰、10号峰和11号峰。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科学可靠、简便易行、高效快速,可更加全面系统地提供新保肾片化学成分信息,为综合评价制剂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曲彤  王小彤  李宁  任慧  崔小敏  胡静  陈志永 《中国药师》2022,(10):1735-1739
摘要:目的:建立藤络宁胶囊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评价藤络宁胶囊的质量。方法:采用Agilent 5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进行色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45 nm,进样量为1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结合聚类热图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模式识别方法,对不同批次藤络宁胶囊进行质量评价。结果:10批藤络宁胶囊HPLC指纹图谱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50以上;通过聚类分析将样品按不同批次分为2大类;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最后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了不同批次藤络宁胶囊的5个差异标志物。通过与对照品图谱比对,确定了3号峰为绿原酸、7号峰为东莨菪内酯、13号峰为丹酚酸B。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藤络宁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9,(4):556-560
目的建立黄连、姜黄连以及萸黄连饮片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和红外图谱,采用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比较其质量差异。方法建立黄连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和红外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黄连、姜黄连和萸黄连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并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和红外图谱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建立了黄连、姜黄连及萸黄连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12个,30批次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聚类分析大致可聚为3类;建立了黄连、姜黄连及萸黄连饮片的红外光谱检测方法,主成分分析可将3种饮片质量分为3类。结论黄连、姜黄连及萸黄连饮片指纹图谱以及红外图谱有一定差异,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将黄连、姜黄连及萸黄连3种饮片加以区分;可为进一步完善黄连标准饮片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蕲艾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指纹图谱,为蕲艾挥发油的鉴定和内在质量提供评价依据。方法:采集15批次蕲艾样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批次的蕲艾挥发油,并以进样口温度为230℃,载气为氮气,载气流速为0.8 mL·min-1,程序升温对15批蕲艾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建立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标定了p-伞花烃、桉油精、萜品烯、侧柏酮、樟脑、冰片、1-石竹烯、氧化石竹烯等23个特征性指标成分作为共有特征峰建立蕲艾GC-MS指纹图谱。15蕲艾挥发油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的RSD差别均较小,相似度大于0.90。结论:本方法建立的蕲艾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确定了代表蕲艾挥发性成分的23个特征色谱峰,为完善蕲艾挥发油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体系奠定了基础,为整体上客观评价蕲艾质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南药学》2019,(6):811-814
目的建立颈复康片HPLC指纹图谱,从而实现对颈复康片产品质量的整体控制。方法采用HPLC技术对颈复康片制剂中的药物成分进行研究,并确立该制剂的指纹图谱。结果建立了颈复康片HPLC指纹图谱,在共有模式下选择并标定共有峰22个,鉴定出了3-羟基葛根素、染料木苷、芍药苷、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王不留行黄酮苷、龙胆苦苷8个色谱峰,分析了12批次颈复康片样品,生成了对照指纹图谱,以相似度为评价指标,12批次样品的相似度值均在0.99以上。结论建立HPLC指纹图谱鉴别方法,可操作性强,质控性好,专属性高,为有效地评价、控制颈复康片质量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建立HPLC-PDA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模式及多成分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藤茶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藤茶的指纹图谱,选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7省1直辖市61批次藤茶进行相似度评价;用SPS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经对照品比对指认4个主要成分,利用双波长法同时测定其含量。结果:选取5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屏蔽二氢杨梅素峰后进行相似度评价,其中56批次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800,指纹图谱亦可有效区分同属的其他6种蛇葡萄属植物药;HCA将藤茶分为5类,其中54批次样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CA选择3个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累积贡献率为82.860%,5个共有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测得藤茶中二氢杨梅素、杨梅苷、杨梅素、花旗松素4个主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6.052 0~390.425 0 mg·g-1、1.386 0~20.548 0 mg·g-1、0.340 0~4.109 0 mg·g-1、0.104 0~4.160 0 mg·g-1。结论: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可快速鉴别并评价药材质量,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可靠,为藤茶的内在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绪翠  王舒欣  石宽 《中国药师》2022,(6):995-1000
摘要:目的:建立巴东独活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为提升该药材质量控制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1批独活样品,采用HPLC法,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建立指纹图谱。利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版)”、SPSS 24.0、SIMCA 14.1等方法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并进行方法验证。结果:建立了独活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0.92,标定了11个共有峰,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为0.17%~0.57%;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聚类分析(HCA)将样品分为4类,其中产地为重庆与宜昌的两个批次单独聚为一类。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PCA)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较全面地反映巴东独活药材中化学成分的信息,指纹图谱及建立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巴东独活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及多指标同时定量的方法研究不同批次十一方药酒,为该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建立11批十一方药酒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te analysis,PLS-DA)考察不同批次十一方药酒的差异性成分。采用HPLC多波长法对6种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标定33个共有色谱峰,相似度0.977~0.997,共指认12个色谱峰。PCA将样品分成2类,通过PLS-DA,表明差异性成分共16个,包含定量分析的6个成分。含量测定中各色谱峰分离度较好,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95.34%~102.41%,RSD≤2.90%。结论:该研究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单,可为十一方药酒提供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王金华  姚仲青 《医药导报》2013,32(4):525-529
目的建立葛根与粉葛质量比较的色谱方法,并用于二者的质量分析与评价,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新依据,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的分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7个葛根样品和17个粉葛样品进行比较,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指纹图谱测定,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对照品对比和HPLC-MS技术对其部分色谱峰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建立的TLC和HPLC指纹图谱能区别葛根和粉葛。HPLC指纹图谱粉葛饮片共有峰14个,野葛根饮片共有峰19个,初步指认了葛根与粉葛HPLC指纹图谱中13和7个成分。结论该文为葛根与粉葛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建立咽喉清口含片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 ℃,测定10批次咽喉清口含片样品,并将所获得的色谱图导入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经过多点校正和数据匹配生成色谱特征图谱共有模式,计算各批次样品图谱与标准图谱的相似度,并以色谱图中绿原酸峰为参照峰,计算各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结果 得到咽喉清口含片特征图谱共有模式,确认了20个共有特征峰。结论 经过方法学验证,所建立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咽喉清口含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锁阳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2种黄酮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DAD技术,以Dikma Spu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甲醇-0.2%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锁阳药材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2批样品进行共有峰确认及相似度评价;通过SPSS 21.0统计软件采用聚类分析(CA)和主成分分析(PCA)对HPLC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 建立了锁阳药材指纹图谱,12批锁阳药材的相似度均>0.90;确定共有峰22个,并对其中儿茶素、根皮苷含量进行测定,其含量均值分别为0.320,0.057 mg·g-1。CA将不同批次锁阳药材分为4类,反映了12个不同产区锁阳药材的质量特征;通过PCA筛选出累计贡献率达到89.349%的5个主成分,得到决定锁阳药材质量的4个化学成分。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CA、PCA方法可以客观、全面、有效地用于锁阳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骨折挫伤胶囊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运用化学模式识别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HPLC-DAD法建立骨折挫伤胶囊的指纹图谱,确认主要色谱峰并进行归属,最后通过CA、PCA以及OPLS-DA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75批骨折挫伤胶囊的相似度为0.69~0.99,共标记了26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6个成分:分别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1号峰)、阿魏酸(6号峰)、芦荟大黄素(15号峰)、大黄素(19号峰)、大黄酚(24号峰)和大黄素甲醚(26号峰);聚类分析可分为五类;PCA和OPLS-DA筛选出13个主要差异贡献成分,通过成分归属说明控制红花的质量对于确保骨折挫伤胶囊质量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较为稳定、可靠,能基本反映复方中化学成分的特征,可为骨折挫伤胶囊的质量控制及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超高相液相色谱-生物化学检测(UPLC-BCD)分析方法快速筛选丹参、远志、蕲艾药材中凝血酶抑制剂,为中草药中生物活性成分的辨识提供一种便捷的技术手段。方法:运用UPLC分析技术,采用Xtimate UHPLC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柱温30 ℃,流动相为甲醇(B)-0.1%甲酸水溶液(A),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6 nm,体积流量0.2 mL·min-1。以比伐卢定作为阳性对照,考察酶反应条件,建立UPLC-BCD分析方法检测3种药材提取物与凝血酶反应前后色谱特征图谱及酶反应产物的差异,评价3种药材凝血酶抑制作用、快速筛选所含酶抑制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LTQ/Orbitrap MS)方法鉴定酶抑成分。结果:丹参、远志和蕲艾均具有较好的凝血酶抑制作用,检出丹参和远志中7种酶抑制剂,初步鉴定为丹酚酸A、迷迭香酸、丹酚酸B、西伯利亚远志呫吨酮B、远志山酮Ⅲ、3,6’-二芥子酰基蔗糖、细叶远志苷A。蕲艾色谱峰在反应前后无明显变化,其酶抑制活性可能来源于色谱图未显示的其他成分。结论:建立的UPLC-BCD方法能够快速辨别复杂基质的酶抑制作用及酶抑制剂,为中草药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批次草果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并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GC-MS技术建立不同产地、批次的草果挥发油指纹图谱并评价其相似度,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熵权TOPSIS法比较不同产地、批次草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差异,并对其品质优劣进行评价。结果:16批次草果挥发油有19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967~0.996之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6批草果挥发油可以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共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500%,16批草果挥发油可以分为3类,最优样品为S11。熵权TOPSIS法结果显示,最优样品同样为S11。结论:建立的GC-MS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评价草果挥发油的质量优劣。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建立人参饮片、水煎液及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对其相关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XBridge BEH C18柱(150 mm×3.0 mm, 2.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5 ml·min-1,柱温为32℃,气体流速为3.0 L·min-1,漂移管温度为100℃。测定15批人参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进行相似度分析,并采用SPSS 20.0软件、SIMCA 14.1软件对指纹图谱信息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15批人参饮片、水煎液及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均确定了9个共有峰,并指认1、2、3、4、8号峰分别为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d。15批人参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与相应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5以上,三者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8以上。CA和PCA结果表明人参水煎液和颗粒结果较接近。OPLS-DA发现4种成分是造成不同批次样品差异性的主要标志性成分。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反映了人参饮片、水煎液及配方颗粒多成分的整体面貌,三者间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可为人参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尖叶假龙胆药材特征图谱及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3种薄层色谱(TLC)法,建立尖叶假龙胆薄层特征图谱。采用HPLC法,建立尖叶假龙胆的指纹图谱,色谱柱为 InertSustain AQ-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 ℃,进样量为10 μL。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所建立的薄层色谱(TLC)法,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建立的尖叶假龙胆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0 个共有峰,指认了獐牙菜苦苷和龙胆苦苷两个成份,10批不同产地的尖叶假龙胆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0.900,整体相似度较好。结论:所建立TLC鉴别方法和HPLC指纹图谱分析模式,稳定可靠,可为尖叶假龙胆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建立枳壳色谱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评价四个主产区枳壳药材的质量属性,并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为不同主产区枳壳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 5μm)色谱柱,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建立14批次四大主产区枳壳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四大主产区枳壳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并应用SPSS19统计软件对四大主产区枳壳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四大主产地枳壳药材的质量。结果:枳壳药材HPLC指纹图谱16个峰确定为共有峰,并指认了2号峰为柚皮苷,3号峰为新橙皮苷,9号峰为木犀草素,14批次四大主产区枳壳指纹图谱和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873~0.972;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主产区枳壳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建立的枳壳指纹图谱重现性及专属性较好,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较好地解释了不同主产区枳壳药材的质量差异,为枳壳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