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保护、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编制整理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名录的基础上,进行植物区系统计和地理成分分析,并将其与周边6个湿地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区域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7科450属713种,珍稀濒危物种11种.2)种子植物科...  相似文献   

2.
<正>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共建成省级重要湿地12处,总面积32.83万顷。1.昌黎黄金海岸湿地。昌黎黄金海岸湿地位于秦皇岛市昌黎县,湿地面积2.49万公顷,主要湿地类型为近海与海岸湿地和人工湿地。湿地有高等植物11科25属30种,包括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脊椎动物118科49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5种,包括国家I级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土壤酶活性的角度分析清澜港红树林不同群落类型湿地土壤质量状况,为海南省红树林湿地土壤碳汇监测与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5种红树植物群落类型的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1)不同群落类型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微生物熵碳皆是榄李群落最低,且显著低于个别群落;土壤微...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氮去除途径及提高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人工湿地是一种去除污水环境中过量氮素的重要手段,具有去除率高、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对人工湿地氮去除的途径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科学选择搭配基质、选择合适的多样化的湿地植物、科学供氧、优化强化氮去除微生物、引入水生动物、优化进水方式和人工湿地构造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氮去除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黄河之滨的中卫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主要由香山湖、香山滨河湿地、黄河河道湿地组成。规划总面积56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31.8公顷,湿地率为76.56%。这里植物类型较多,并且以人工种植的植物为主。湿地公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43科84属100种;野生脊椎动物共计105种,隶属于5纲23目44科、其中鸟类有13目30科75种;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7种,自治区保护动物15种。  相似文献   

6.
人工湿地植物对电镀废水的净化和修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进行采样和分析,研究了垂直流湿地(-级湿地)中水葫芦、稗草和水平潜流湿地(二级湿地)中蔗草、黄菖蒲、芦苇、千屈菜、美人蕉对金华市某电镀厂经预处理后排水中主要污染物Cr、Zn、Fe、Mn、Ni和Cu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60 d后二级湿地中千屈菜、藤草、美人蕉长势最好,黄菖蒲正常生长,芦苇几乎停止生长,而-级湿地中水葫芦、稗草生长较缓慢.植物对电镀废水的净化和修复,因植物种类、部位、生物量、重金属种类等而不同.一级湿地中水葫芦对电镀废水的净化和修复效果强于稗草,二级湿地中蔗草、美人蕉对电镀废水的净化和修复效果最好,其中蔗草对zn、Mn、Ni的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均大于1,美人蕉对Cr、zn、Ni、Cu的转运系数大于1,对zn、Mn的富集系数大于1.通过分析,二级湿地植物优势明显,其中蔗草、美人蕉、黄菖蒲、千屈菜是值得推荐的修复中低浓度电镀废水优势种,在人工湿地系统污染物负荷较高的一级湿地应尽可能选用多种抗逆性强的湿地植物品种组合栽植.  相似文献   

7.
选择4种不同湿地植物和3种不同湿地基质,并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冬季低温条件下,不同植物、不同基质人工湿地脱氮效果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特征与湿地结构、布水方式及植物种类密切相关.总体上,人工湿地系统中微生物的种类多样性和数量沿水流方向呈递减趋势,植物对湿地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主要在基质表层的根际效应区间,采取控氧措施可促进微生物群落向纵深发展.人工湿地系统中的氮代谢微生物主要是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有新的研究表明,厌氧氨氧化细菌不仅具有较强的去氮能力,还能显著提高废水COD的去除率.不同种类的磷细菌在湿地系统中磷的溶解、沉淀和转化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的应用可提高磷的去除率.人工湿地系统中还存在一系列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种类,包括可降低镉等重金属污染毒性、降解石油类化合物、多环芳烃以及酚类的微生物菌种等.研究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季相变化演替规律及其净化机理、考察分析微生物与植物及基质之间的综合效应和筛选驯化功能菌种,是发展人工湿地技术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9.
哈尼梯田沟渠是一种具有湿地性质的人工溪流,是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探明哈尼梯田不同沟渠的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哈尼梯田典型灌区沟渠系统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调查法、方差分析和冗余分析对不同类型沟渠的植被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哈尼梯田沟渠植物共118种,隶属45科100属,以菊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28.81%;植物生态型构成以湿生植物为主(52种),中生植物次之(42种);(2)不同沟渠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Simpson指数大致表现为三级沟渠>断头渠>二级沟渠>一级沟渠;Pielou指数则表现为二级沟渠>三级沟渠>一级沟渠>断头渠;(3)冗余分析表明干扰程度对哈尼梯田沟渠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海拔和土壤有机碳,而土壤全氮、全磷、全钾、pH和积水深度对沟渠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相对较小。哈尼梯田沟渠生境受人为干扰程度的影响最为强烈,适度的人为干扰有助于维持与提高沟渠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该研究结果可为哈尼梯田沟渠植物资源保护和梯田生态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10.
正洋湖湿地位于长沙市西南部,总规划面积4.85平方公里,由洋湖湿地公园、雅河及靳江河部分滩涂组成,是湘江新区重点生态保育和环境修复。2010年启动建设,2011年6月起逐步对市民开放,2019年正式获批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公园还被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荣誉。公园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河北坝上地区不同的湿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分布规律,比较了闪电河人工湿地(水库)、沼泽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4类典型湿地土壤养分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4类典型湿地土壤养分相比,人工湿地(水库)的pH值更趋于中性,有机质平均含量在4类湿地中也最高,而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基本表现为沼泽湿地、湖泊湿地大于人工湿地和河流湿地;从不同土层来比,闪电河湿地pH值变化不明显,有机质含量则随着土层变深而增加,氮、磷、钾含量则基本表现为随着土层变深而减少;闪电河湿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等营养元素含量多在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的一级或二级水平,而全磷含量平均值在0.17~0.25g/kg之间,速效磷含量平均值在2.19~3.88mg/kg之间,均在五级或六级较低水平。由此可见,磷含量相对不足;全磷和全钾含量除与速效磷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外,与其他指标均呈现出极显著相关(P0.01),可作为闪电河湿地土壤养分分布的指示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中利用盆栽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种植绿萝和紫边碧玉椒草两种植物,测定进水、出水、填料、植物中的总氮总磷含量,研究了垂直流人工湿地去除水体中总氮、总磷时,植物与填料的去除作用所占的比例,探究紫边碧玉椒草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污水中总磷的去除主要为填料吸附作用,去除效率占80.01%~82.02%,还有植物吸收作用,去除效率占13.62%~14.20%;对于总氮的去除,填料吸附作用占68.26%~71.57%,除填料吸附作用外,微生物等其他因素的作用占很大比例,约24%,植物吸收所占比例较小。紫边碧玉椒草在湿地中的应用达到了与绿萝相当的效果,可尝试应用于人工湿地中。实验结果可为人工湿地的植物筛选以及氮磷降解规律方面提供可行的建议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宠 《林业科技》2019,(3):59-62
以抚顺社河湿地4种常见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型模拟人工湿地系统,研究不同湿地植被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能力,其结果表明:4种湿地植物都能较好的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总磷含量,试验组的去除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去除率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4种湿地植物对总氮含量的去除率依次为:芦苇(68%)>扁秆藨草(65%)>香蒲(62%)>针蔺(60%)>CK。对氨氮的去除率依次为:芦苇>扁秆藨草>香蒲>针蔺>CK,试验组均能较好的去除氨氮含量,其中芦苇的效果最佳。扁秆藨草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最高,为77.64%,其次为:芦苇>香蒲>针蔺>CK,扁秆藨草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4.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现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植物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对人工湿地系统植物的作用、植物的类型和种类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人工湿地植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湿地公园不仅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为人类提供休闲游乐场地,目前对湿地公园游憩空间的研究越来越重要。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设计了洋湖湿地公园游憩空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游客对于洋湖湿地公园游憩空间体系中17个指标的重要性和满意度评价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运用IPA修正模型将洋湖湿地公园游憩空间建设项目分为4种类型,并确定17个指标在4种类型中的定位。最后依据IPA修正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游憩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9种湿地植物在不同HRT下净污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晶  郜莹  肖洋 《森林工程》2012,(6):22-24,27
选择慈姑、水葱、香蒲、小叶章、菖蒲、泽泻、芦苇、地榆、水莎草9种典型湿地植物,构建小型人工模拟湿地,分析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湿地植物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 d,植物对COD、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25%、81.80%、77.51%,均高于对照组;植物对COD的去除能力大小排序为:香蒲>菖蒲>水莎草>水葱>慈姑>小叶章>泽泻>地榆>芦苇;对TN去除能力大小为:香蒲>慈姑>菖蒲>小叶章>水莎草>水葱>泽泻>地榆>芦苇;对TP去除能力的大小依次为:香蒲>小叶章>慈姑>水葱>菖蒲>水莎草>泽泻>地榆>芦苇。综合分析表明,香蒲、菖蒲、水葱和慈姑的净污能力最强,可应用于人工湿地中。  相似文献   

17.
潘龙 《绿色科技》2014,(5):175-179
选取了自然曝气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3种湿地系统对西南林业大学校园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测试了水力停留时间、植物收割对湿地系统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运行21周系统对CODcr、TP、PO3-4、NH+4-N、TN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5d,并且经常对植物进行收割,将会提高湿地系统的处理效率;自然曝气人工湿地对于各个污染物指标都有极强的处理能力,各项指标均可到达90%以上的去除率;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于污水中N的处理效果较好,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于污水中含P和有机质处理效果较好;自然曝气人工湿地更适合对于校园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选取滇西北纳帕海沼泽湿地常见植物茭草(Zizania caduciflora)和水葱(Scirpus validus)群落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了温度变化和植物生长与N2O排放通量的关系,及3个不同氮输入水平[0、20、40g/m2]下茭草和水葱群落湿地N2O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适量的氮输入促进了湿地N2O的排放,但是过高的氮输入对湿地N2O的排放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茭草和水葱群落湿地在各氮处理水平下的N2O排放速率随培养时间的变化显著相似(p<0.05)。茭草和水葱群落湿地在不同氮输入水平下的N2O损失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且茭草群落湿地各氮处理水平下的N2O损失量均高于水葱群落湿地。说明茭草群落湿地对氮素释放和转移能力强于水葱群落湿地。湿地N2O的排放与温度变化和植物的生物量增长都存在相关性(p<0.05)。但湿地N2O的排放受许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氮输入对N2O排放的影响机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人工湿地净化水体污染物的污水处理系统是生态可持续的净水模式,以垂直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人工湿地运行工况(进水时间、间隔时间、运行周期、水力负荷、湿地结构出水口高度及湿地植物)对净化水体污染物的效果。结果表明:运行工况对COD污染物去除影响较小;随运行周期增加和间隔时间减小,TN的去除效率增加4.5%和13.59%;随水力负荷减小,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水体各项污染物能力都显著提升;人工湿地出水口由0m提高到1m,TN去除率提高超过50%;湿地植物对湿地系统净化水体氮素、磷素污染物去除率的提升贡献较小。垂直流人工湿地按最佳去除效果运行工况条件运行,TP、NH3-N和COD出水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  相似文献   

20.
<正>郴州市是湖南省四大重点林区之一,属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有陆生野生动物385种,种子植物2367种。郴州是一个林水相亲、水绿相映的地方。全市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共有湿地面积4.92万公顷,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4大类、9个湿地型,现有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重要湿地1处,国家湿地公园5个,省级重要湿地2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