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骨折病人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说明糖尿病骨折病人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对92例糖尿病骨折病人、手术治疗72例,保守治疗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2例糖尿病骨折病人进行了积极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治疗,为72例病人创造了手术条件,70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无术中 死亡病人发生。保守治疗20例中,14例好转出院,6例死亡。结论:糖尿病骨折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治疗,为多数病人创造了手术条件,渡过手术难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死亡率,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 对20例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进行认真的术前、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及时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翻修手术,无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髋关节效果满意.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手术创伤大,做好术前心理护理、认真术前准备,术后及时监测生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并总结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行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的护理,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荻成功,降低了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加强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成功及病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神经导航下脑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神经导航下对20例颅脑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定位、术中实时导航,提高了手术准确性,降低了手术创伤,是神经外科开展的新技术.积极术前访视、密切术中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甲状腺结节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术后除1例并发声音嘶哑,其余均恢复良好,术后平均住院(8.2±3.6)d,均痊愈出院。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可减少甲状腺结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我院应用白玉膏对肛门疾病术后患者进行辅助换药,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00例患者,男40例,女60例;年龄20~65岁。痔术后55例,肛周脓肿术后20例,肛裂术后10例,肛瘘术后20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脑认知功能评价儿童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疗效的价值。方法2007年6月~2012年6月,对20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的脑积水患儿于手术前和术后2、6个月进行智能评测(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包括适应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语言行为和个人-社会行为)及脑室额角宽度测量,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术后2、6个月与术前相比智能测定有统计学差异(P〈0.01),分别有8/20和15/20患儿DQ恢复正常。术后脑室大小较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发育的改善及脑认知功能的恢复对儿童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疗效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其他相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进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患者172例,其中,120例为肾结石患者,52例为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结石平均直径为8~25mm。根据患者的结石直径大小,分为结石最大直径20mm和结石最大直径≥20mm两组,分别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住院时间情况、结石清除率及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风险、患者术后镇痛药使用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72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均保持在90分钟以内平均(50.6±10.3)分钟。结石去除率91.86%(158/172),术后住院时间均保持在1周之内平均(2.6±0.5)天,术后两周通过肾-输尿管-膀胱摄影(Kidney、Ureter、Bladder,KUB)进行复诊并通过CT平扫进行疗效评估,结石清除率达95.34%(164/172)。结石最大直径20mm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低于结石最大直径≥20mm患者,一次结石清除率高于结石最大直径≥20m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数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治疗上尿路结石时安全可靠,值得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20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20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治体会。方法对20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进行不同术式的总结。结果治愈15例,死亡5例。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早期诊断、早手术及适当的术式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塑型钛板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科在2009年4月~2010年10月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颅骨缺损20例,使用塑型钛板进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塑型颅骨修补术病人,手术时间除2例颅骨肿瘤为即时修补外,其余均为第一次手术后3~6个月;除1人术后出现继发癫痫外,其余均恢复良好。术后无伤口感染、皮下积液、继发出血、钛板外露等并发症,术后颅骨外观恢复满意。结论 采用塑型钛板行颅骨修补术,手术快捷方便、效果满意,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倒钩线应用于额面部除皱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简单、安全、有效的倒钩线用于额面部除皱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对20例额面部轻、中度松弛的患者行倒钩线除皱手术。结果20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倒钩线暴露经剪短后复原外,余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16例患者对术后结果满意。结论避免了传统的额面部除皱手术的大切口及全身麻醉术后的不良反应,术后效果的持久性虽不及传统的除皱手术,但其具有手术简便,术后恢复期短、术区平整、瘢痕隐蔽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脂肪供肝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和半年预后的影响.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3年使用UW液体灌注的首次肝移植患者76例,其中脂肪供肝35例,按肝脂肪变性程度分3组(<20%组,20%~40%组,≥40%组),无脂肪变性供肝41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各组术后当天、1、2、3、7 d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总胆红素(TB)、凝血酶原时间(PT),ICU时间、迟发性无功能(DNF)发生率和3、6个月患者生存率等各项指标.并对35例脂肪变性供肝程度和术后肝功能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肝脂肪变性≥140%组的术后ALT、AST、TB、PT均高于脂肪变性20%~40%组,脂肪变性20%~40%组术后的AST,ALT,TB均高与脂肪变性<20%,供肝脂肪变性<20%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各组术后DNF发生率和3、6个月存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脂肪变性程度和术后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随脂肪变性程度增大,肝功能损害逐步加重,相关性有显著意义.结论 供肝脂肪变性<20%对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影响较小,作为供肝较为安全;供肝脂肪变性≥20%对肝移植术后肝功能损害明显加重,增加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应慎重使用;对脂肪变性≥40%供肝应更慎重或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右半CME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0例传统开腹右半结肠根治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结果:20例腹腔镜右半结肠CME术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32.5 min,平均术中出血20 m L,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19枚,Ⅲ期患者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20枚,术后排气时间平均2 d,与对照组对比均具有明显优势。结论:CME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可以获得完整的肿瘤标本,清扫更多的淋巴结,并未增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简单、安全、有效的倒钩线用于额面部除皱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对20例额面部轻、中度松弛的患者行倒钩线除皱手术.结果 20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倒钩线暴露经剪短后复原外,余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16例患者对术后结果满意.结论避免了传统的额面部除皱手术的大切口及全身麻醉术后的不良反应,术后效果的持久性虽不及传统的除皱手术,但其具有手术简便,术后恢复期短、术区平整、瘢痕隐蔽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小儿呼吸道取异物术前中后血气及呼吸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对14例小儿支气管镜检+取异物术的患儿进行了血气、呼吸、心率变化的监测。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静脉麻醉,术前、术后用国产KR—Ⅱ型高频喷射呼吸机接面罩吸氧,术中则将呼吸机接至支气管镜侧孔持续通气,分别于基础麻醉后5~10min、置支气管镜、置镜后15~20min、术毕15~20min采右手指血作血气分析,同时测心率、潮气量、呼吸频率及分钟通气量。结果提示:置镜、术中、术后PO_2均高于术前(术后A组则低于术前),pH、PCO_2无显著差异。呼吸变化亦较明显,土要因静脉麻醉后呼吸频率减慢(P<0.05),潮气量增加不明显,致分钟通气量亦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入路小切口坏死组织清除术联合持续灌注引流治疗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IN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9年7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20例INP病人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9例;年龄为(42±9)岁。20例病人均行双入路小切口坏死组织清除术,联合术后脓腔持续灌注引流。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发热、腹痛、腹胀、腹泻等临床表现及胰腺周围残余组织感染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2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4例手术入路为腹上区+左侧腹膜后入路,1例为腹上区+右侧腹膜后入路,5例为腹上区+双侧腹膜后入路。20例病人中,14例行附加手术,其中10例行空肠造瘘术、2例行胃造瘘及空肠造瘘术、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及空肠造瘘术、1例行胆囊造瘘术。20例病人手术时间为(228±41)min,术中出血量为100 mL(50~700 mL)。(2)术后情况:20例病人术后开始行0.9%氯化钠溶液脓腔持续灌注引流时间为2 d(1~14 d)。20例病人中,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为术后胃瘘合并腹腔出血(于术后13 d行剖腹探查止血+胃造瘘术)、1例为术后十二指肠瘘(于术后111 d行胃肠吻合+空肠造瘘术)、1例为术后腹膜后残余组织坏死感染(于术后11 d再次行胰腺周围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1例为术后胆囊瘘(于术后71 d行胆囊切除术)、2例为术后胰瘘(经保守治疗后痊愈)。20例病人第1次手术后住院时间为42 d(20~178 d)。(3)随访情况:20例病人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6.0~4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4.5个月。随访期间,1例病人继发糖尿病;无病人出现发热、腹痛、腹胀、腹泻等临床表现。20例病人胰腺周围残余组织吸收良好,无病人死亡。结论双入路小切口坏死组织清除术联合持续灌注引流治疗INP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郭伶俐  邢新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1):1238-1243,I0006
中面部年轻化手术一直是整个面部年轻化手术的重点、难点。随着整形美容外科医生对面部衰老变化的认识和面部解剖学的发展,中面部年轻化手术也随之发生着演变:最初的面部除皱术只是单纯去除松弛的皮肤,但术后远期效果不理想;为获得更加持久的效果,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一系列面部提升术,包括:各种SMAS提升术、颧脂肪垫提升术,扩大的颈阔肌上面部提升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者提出为获得和谐的面部容貌应进行骨膜下面部除皱术;而到21世纪初LittleWilliam提出了“青春曲线”的概念,并实施了容量雕刻技术,即三维中面部年轻化手术。本文综述了对中面部衰老变化的认识及与其相关的解剖学研究和中面部年轻化手术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排气困难的解决方法,减除产妇的痛苦,增进健康.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10月800例剖宫产术后排气困难的产妇20例,给予开塞露40ml肛注通便,以解决术后排气困难问题.结果:20例产妇均在排便后排气,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结论:开塞露通便来解决术后排气困难的方法,经济、方便、易行、产妇无痛苦,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恢复尿道连续性。方法总结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多发性创伤伴后尿道断裂20例术中、术后尿道扩张术治疗结果。结果20例拔除尿管后均能自主排尿。定期尿道扩张术1年,20例随访1~5年。无一例二次手术。结论尿道会师牵引术+术后定期尿道扩张术是有效治疗后尿道断裂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同期同侧进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与体会。方法自2013-01—2014-01对13例因不明原因出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采用先髋后膝进行同期同侧髋、膝关节置换术。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术中、术后未出现关节脱位、脂肪栓塞、下肢深静脉栓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13例术后获得13(3~20)个月随访,髋、膝关节活动度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同期同侧先髋后膝进行髋、膝关节置换术具有方便术中更换体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创伤,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及并发症,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