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荆芥酯类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荆芥酯类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 ①扭体法 :小鼠给药 30min后 ,腹腔注射 0 .6 %的醋酸 ,使小鼠剧烈疼痛而产生扭体反应。记录腹腔注射醋酸后 10min内小鼠的扭体反应数 ;②热板法 :将筛选合格的小鼠在给药后 15、30、6 0min置于热板温度为 (5 5± 0 .5 )℃上 ,记录小鼠因热刺激产生疼痛反应的潜伏期。结果 荆芥酯类提取物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反应数 ;在给药后 (热板法 ) 15、30、6 0min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疼痛反应的潜伏期。结论 荆芥酯类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竹叶莲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不同剂量的竹叶莲水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镇痛作用.结果 竹叶莲水提物高、低剂量均可使热板所致小鼠舔足反应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舔足潜伏期延长率最高达66.42%;可使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1),扭体抑制度最高达39.84%.结论 竹叶莲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两面针中木脂素化合物结晶-8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两面针中木脂素化合物结晶-8(简称结晶-8)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观察用药后扭体反应数,舔足后潜伏期;采用福尔马林法观察其I相和Ⅱ相的疼痛反应;通过小鼠光热刺激法观察用药后痛阀变化。结果:结晶-8(15、30、60mg/kg)均可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能延长小鼠舔足后的潜伏期;对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动物的I相和Ⅱ相疼痛反应均有抑制作用,并能延长小鼠甩尾潜伏期。结论:结晶-8有较显著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皱皮木瓜注射液(MGI)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测定MGI对小鼠镇痛阈值的影响,扭体法测定MGI 对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和扭体次数的影响;观察醋酸致炎后MGI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采用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关节炎模型,观察MGI对大鼠足肿胀的影响.结果 MGI对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疼痛模型均有显著镇痛作用;0.80g/kg对热板法90min时的痛阈提高率达49.5%;对醋酸致小鼠扭体疼痛痛阈提高率达88.7 %;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大鼠蛋清性足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MGI具有肯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追活丸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鸡蛋清溶液所致大鼠足肿胀实验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该药对急慢性炎症的抗炎作用;用醋酸引起疼痛、小鼠因疼痛而扭体和热板法至小鼠出现舔后足所需时间(s)作为该鼠的痛阈值的实验观察追活丸的镇痛作用。结果:追活丸对鸡蛋清的致炎作用在给药后2h内均能显著抑制鸡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P<0.05),能显著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P<0.05);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次数有显著性降低(P<0.05),对热板法致小鼠疼痛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追活丸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镇痛作用,提示该药对颈肩腰腿疼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氧化苦参碱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的镇痛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生理盐水组,OMT 50、100和 200 mg·kg-1组,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 mg·kg-1)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20 mg·kg-1+OMT 100 mg·kg-1组。应用冰醋酸制备小鼠疼痛模型,以15 min 内发生扭体次数为疼痛定量指标;将雌性小鼠随机分成6组,分组同前,将小鼠置于(55.0±0.5)℃的热板上制备疼痛模型,以小鼠舔后足反应的潜伏期为痛阈指标。结果:腹腔注射OMT 50、100和200 mg·kg-1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延长小鼠舔后足潜伏期,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P<0.001);预先给予L-NAME能增强OMT对抗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作用。结论:OMT能剂量依赖性地对抗冰醋酸热板所致的小鼠疼痛反应,其镇痛作用可能不是完全通过NO-cGMP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甘草附子汤对寒湿证小鼠疼痛模型的止痛作用。方法:①热板疼痛实验:将符合条件的小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对照组、甘草附子汤组、塞来昔布组、寒湿证模型组、寒湿证甘草附子汤组、寒湿证塞来昔布组,每组10只。给药15 d,各组小鼠在末次灌胃后45 min、90 min、135 min、180 min后放入温度为(55±0.5)℃的热板仪上分别测定小鼠的痛阈值。②扭体疼痛实验:分组与给药同热板实验。各组小鼠末次灌胃30 min后,腹腔注射0.6%冰乙酸(0.1 mL/10 g),立即将小鼠单只放入笼内,观察15 min内各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潜伏期(注射冰乙酸后至第一次扭体反应出现的时间)和扭体次数。结果:与寒湿证模型组比较,寒湿证甘草附子汤组扭体次数减少(P0.01),且在给药后135 min舔脚时间变长(P0.01);与甘草附子汤组比较,寒湿证甘草附子汤组扭体次数减少、潜伏时间延长(P0.05),且在给药后180 min舔脚时间变长(P0.05)。结论:甘草附子汤对小鼠寒湿证疼痛模型的止痛作用较单纯小鼠疼痛模型更显著,说明方剂的治疗效果与证型关系密切,为方证相关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七消痞颗粒(SQ)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建立小鼠疼痛模型,观察参七消痞颗粒对热板法所致小鼠出现舔后足时间(痛阈值)及醋酸扭体法所致小鼠扭体次数(20min内)的影响。结果:参七消痞颗粒高、中、低各剂量组在20min内扭体次数均显著小于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参七消痞颗粒具有外周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取强力天麻杜仲胶囊(QLTM)的活性成分,检测其药物活性及其对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 随机将小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QLTM胶囊组(阳性药物组)及QLTM活性成分高、中、低剂量提取物组,连续灌胃14 d,通过热板致痛法观察小鼠首次舔后足时间和1 min内的舔后足次数,通过醋酸致痛法观察小鼠首次扭体时间和15 min内的扭体次数,通过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检测巨噬细胞活性。结果:在热板致痛实验中,高、中剂量提取物组小鼠首次舔后足时间延长,1 min内的舔后足次数减少(P<0.05或P<0.01);在醋酸致痛实验中,高、中剂量提取物组小鼠首次扭体时间延长,15 min内的扭体次数减少(P<0.05);高、中剂量提取物组及QLTM胶囊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百分率均降低,但中剂量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QLTM活性成分具有镇痛和抑制巨噬细胞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归补血汤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当归补血汤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扭体法、小鼠热水缩尾法、小鼠热板法及小鼠福尔马林实验。结果 当归补血汤 (2、4g·kg-1·d-1,3d ,ig)可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 ,抑制小鼠福尔马林实验Ⅱ相反应 ,明显延长小鼠热水缩尾和热板舔足反应潜伏期。结论 当归补血汤具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湖南三大省级医院术后疼痛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客观掌握湖南三大省级医院的术后疼痛现况.方法 根据经典的疼痛评估量表和新的疼痛干预指南,结合我国现况设计出一套术后疼痛调查表,对湖南三大省级医院患者的术后疼痛现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显示,82.8%的患者在术后第3天疼痛已降至轻度或消失;51.6%的患者术后疼痛未得到任何处理,14.9%的患者即使向医务人员报告了疼痛也未得到及时或有效的处理;20.2%的患者对疼痛治疗不满意.51.6%的患者认为并非所有的疼痛都需治疗,70.2%的患者在中重度疼痛时才报告;72.6%的患者对吗啡一无所知,18.5%表示坚决不用.结论 湖南三大省级医院对术后疼痛的处理能够使大部分患者的疼痛得以缓解,但医务人员对术后疼痛的重视不够,疼痛处理尚未规范化.同时,患者对术后疼痛及止痛药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为了提高术后疼痛控制水平,建议加强对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术后疼痛宣教.  相似文献   

12.
杨敏  宋露  李琴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Z):52-52,82
通过特殊胃管导人少量甲醛导致胃黏膜急性化学损伤致内脏痛。参照躯体痛的测量法,采用电刺激和热测痛法测定内脏痛时的痛阈改变。通过内脏痛阈的测定,其痛阈降低改变高峰时间为1~2h,观察痛阈的变化规律,可基本反映胃痛和胃黏膜损伤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TRPA1又称ANKTM1,是TRP离子通道超家族中的一员,可以将冷刺激、化学刺激以及机械刺激转化为内向电流,引发一系列生理功能,并参与痛觉的形成。本文主要介绍TRPA1在炎性痛、内脏痛和神经源性疼痛感受中的作用,以期为TRPA1作为开发新型镇痛药的新靶点提供参考依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人的痛阈进行客观量化测定。方法利用人类感痛性屈曲反射(NFR)阈值与痛阈的密切关系,应用电子刺激系统与肌电记录系统建立NFR痛阈测定法,对32名正常人进行主观痛阈、RⅡ及RⅢ反射阈的测定。结果正常人的RⅡ反射阈为5.52±0.72V,主观痛阈为6.72±1.16V,RⅢ反射阈为7.34±1.21V。在痛阈与RⅢ反射阈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关系(r=0.9298)。结论可用RⅢ反射阈来客观反映主观痛阈,使疼痛的研究具有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止血带加压性疼痛对心率(heart rate,HR)、血压(blood pressure,BP)的影响以及实验前受试者心理状况对疼痛反应的预测性。方法受试者为15名健康年轻成年男性。实验前让受试者填写知情同意书,填写6项心理学量表,以便衡量受试者的心理状况。记录其实验前心率与血压。然后进行3次左上臂(非利手边)止血带加压,连续记录受试者疼痛程度(pain intensity,PI)和不适程度( pain distress,PD),加压速度为10 mmHg/ s(1 mmHg =0.133 kPa)。同时记录各次加压前的疼痛阈值(pain threshold,PT)及每次加压刺激后的心率和血压。结果1)受试者实验前的恐惧量表测量的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各次加压性疼痛的疼痛阈值变化之间呈负相关(r1=-0.58,P=0.02)。2)疼痛刺激时,心率会随之增加(P〈0.03)。3)受试者经每次止血带加压性疼痛刺激,疼痛程度和不适程度都会逐渐升高。结论1)恐惧评分可以预测止血带加压性的疼痛阈值。2)疼痛刺激能增加心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药口服联合外用治疗老年顽固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老年顽固性腰腿痛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采用中药口服加外用(联用组)和口服腰腿痛丸(对照组)进行治疗。分析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综合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半年随访。联用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有效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中药口服联合外用治疗老年顽固性腰腿痛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胰腺炎导致的顽固性胰腺疼痛往往很难利用现有临床疗法有效解决.人们对这种疼痛的机制尚不清楚,虽然导管和实质压力增加是引起胰腺炎疼痛的主要原因,但充足的证据表明神经病理性疼痛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此外,最近的研究证实脊髓以上和较高的大脑中枢在胰腺炎疼痛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对慢性胰腺炎疼痛产生和维持起作用的外周及中枢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大鼠选择性结扎镜像痛模型脊髓中的激活情况。方法:实验组选择性结扎(SNL)镜像痛模型大鼠20只,对照组SNL非镜像痛模型大鼠20只,取第4~5腰椎段脊髓做石蜡切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非手术侧(镜像痛)脊髓背角GFAP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平均荧光强度增高,与手术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非手术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病理性疼痛镜像痛中,镜像侧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并参与了镜像痛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19.
肢体与腰背部封闭后反应性疼痛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肢体与腰背部疼痛首次封闭后反应性疼痛的差异及原因。方法 将我院 6 8例患者按疼痛部位分为两组 :肢体痛组 36例 ,腰背痛组 32例 ,均用 2 %普鲁卡因 1~ 5ml加泼尼松龙 2 5~ 5 0mg行封闭治疗 ,观察两组封闭后首次反应性疼痛。结果 肢体痛组反应性疼痛的发生率为 77 78% ,腰背痛组为 2 5 0 0 % ,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两组反应性疼痛出现的时间、程度及持续时间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两组反应性疼痛的发生率、出现的时间、程度及持续时间均存在差异 ,其原因可能与四肢用药处组织较致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B型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抑制剂K252a对切口痛大鼠疼痛的影响,以了解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TrkB通路在切口痛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7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切口痛(I)组、K252a+切口痛(K+I)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切口痛(D+I)组.建立大鼠切口痛模型.K+I组和D+I组分别于切口痛模型制备前30 min鞘内注射K252a 10 μL+磷酸盐缓冲液(PBS)10μL和0.Ol% DMSO 10 μL+PBS 10 μL,并用PBS 10 μL冲管,I组接受同样的处理但鞘内不予任何药物.分别于术前((0 d)和术后1、3、5、7 d采用von Frey纤毛法检测大鼠的机械痛阈值,采用热辐射法检测大鼠热痛阈值的变化.结果I,D+I和K+I组术后1、3d时的机械痛阈值均显著低于同组Od时(P值均<0.01).术后1、3 d时,K+I组与I组、D+I组机械痛阈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组术后1、3、5 d时及D+I组术后1、3 d时的热痛阈值均显著低于同组0d时(P值均<0.01).术后1d时,K+I组与I组、D+I组热痛阈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鞘内注射K252a可以减轻切口痛引起的大鼠疼痛行为学改变,BDNF-TrkB通路可能参与大鼠切口痛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