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和纺纱性能作了简介,分工序叙述了大豆蛋白纤维转杯纺纱的工艺技术措施,指出了纺好转杯纺大豆蛋白纤维纱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转杯纺设备上开发生产了73.8tex、36.9tex大豆蛋白纤维针织纱:介绍了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和转杯纺工艺流程,针对大豆蛋白纤维抱合力差、纺纱静电严重、湿度敏感、纺纱困难的问题,分析介绍了各工序采取的关键技术措施:通过加强原料预处理和环境相对湿度的控制,优化配置工艺,有效解决了粘卷、成条困难、缠绕严重及成纱毛羽多的问题,保证了新产品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大豆蛋白纤维转杯纺纱的合理工艺,对大豆蛋白纤维转杯纺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设计,并对成纱质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纺制大豆蛋白纤维转杯纱的合理工艺参数为捻系数360,纺杯转速38 000 r/min,分梳辊转速7 800 r/min,所纺制大豆蛋白纤维转杯纱条干均匀,纱线弹性好.  相似文献   

4.
大豆蛋白纤维紧密纺纱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大豆蛋白纤维的紧密纺纱工艺流程,进行了主要工艺及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纱采用紧密纺纱技术可有效地消除加捻三角区,改善纯纺大豆蛋白纱线结构,减少毛羽,成纱质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5.
涡流纺纺制大豆蛋白纤维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分析了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和性能,针对大互蛋白纤维纺纱静电严重的问题,介绍了纺前预处理工艺及梳棉、并条、涡流纺各工序所采取的工艺和措施;分析了涡流纱的成纱特点,认为大豆蛋白纤维涡流纱可用于开发针织或机织起绒织物。  相似文献   

6.
大豆蛋白纤维纺纱经验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大豆蛋白纤维的纺纱过程控制及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配置,指出了大豆蛋白纤维纯纺及与棉等纤维混纺,都可以生产出优质的棉纱。  相似文献   

7.
大豆蛋白纤维纺纱工艺探讨   总被引:29,自引:13,他引:16  
分析了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特点;大豆蛋白纤维强力不匀率大,卷曲弹性恢复率较低,纤维光滑,质量比电阻较大,纺纱困难。介绍了大豆蛋白纤维纯纺、与棉混纺以及与涤混纺的纺纱实践,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其纯纺纱可达到T/CJ65/35同号数纱乌斯特97公报25%水平,接近5%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大豆蛋白纤维转杯纱的合理工艺,针对大豆蛋白纤维抱合力差,静电较严重的问题,纺前要对大豆蛋白纤维进行给湿加油预处理,开清棉工序采取"轻打、多松、适落、早落"的工艺原则;梳棉工序实施"多梳、少落、强转移"的工艺原则;并条工序采取"顺牵伸少并合、大隔距重加压、轻定量慢速度、光通道"的工艺原则;转杯纺工序采用大纺杯、小张力、刻槽阻捻头等措施,保证了纺纱的顺利进行及成纱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9.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8):16-16
纺织纤维有一些与纱线品质、纺纱难易有关的综合物理性能,称为可纺性能。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纤维的可纺性能越好,成纱质量就越好,而且纺纱加工也越容易。纺纱的手段不同,纺出纱线的品质和对纤维可纺性能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现代纺纱对纤维可纺性能是根据产品质量和技术经济指标两方面情况来评定的。纤维的各种单项物理性能对其可纺性能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转杯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杯纺技术是新型自由端纺纱技术中最成熟、发展最快的一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转杯纺纱技术性能得以快速发展。文章介绍了国内外转杯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转杯纺在棉纺生产中的应用优势,并提出了对我国发展转杯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Lyocell竹浆纤维的研制背景、纤维特性以及喷气涡流纺的纺纱原理,探索了Lyocell竹浆纤维喷气涡流纺纱线的性能,通过电镜照片及USTER条干测试可以看出,喷气涡流纺纱线具有明显的包缠结构,利用喷气涡流纺开发的Lyocell竹浆纤维纱线条干好,并可有效减少纱线毛羽;与传统针织物相比,采用Lyocell竹浆纤维喷气涡流纺纱线生产的针织物柔软舒适,具有较好的抗起球耐摩擦性能.结果表明,利用喷气涡流纺技术开发Lyocell竹浆纤维针织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特征,就大豆蛋白纤维纺纱的工艺配置和生产中容易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大豆蛋白纤维在纺纱过程中必须重点掌握原料预处理方法和克服梳棉棉网成条难点.  相似文献   

13.
对大豆蛋白纤维、绢丝、羊绒纤维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开发了18tex 60/20/20大豆蛋白纤维/绢丝/羊绒混纺纱.大豆蛋白纤维纤维具有羊绒般的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同时具有羊绒的保暖性,三者进行合理的比例搭配,既降低了成本又保持了其高贵典雅、舒适的特性.对半精纺和紧密纺纺纱技术和工艺进行了探讨,对粗纱前罗拉速度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纺制出了质量优良和服用性能较好的混纺紧密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绸丝转杯纺若干问题的探讨,解决了在纺纱过程中纤维缠绕锡林和转杯纺断头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简单介绍了异型涤纶纤维与粘胶基甲壳素纤维的原料性能,分工序叙述了异型涤纶纤维与粘胶基甲壳素纤维转杯纺纱的工艺,同时指出了利用转杯纺生产这种混纺纱支必须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6.
喷气纺纱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秦贞俊 《纺织导报》1995,(5):20-20,22,24
本文对近10年来喷气纺纱技术的发展作了介绍;从技术、纱线结构特征、纺纱质量及其在加工细旦纤维方面的优势论述了喷气纺纱的特点,并从投资及经济特点等方面与转杯纺和环锭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赵博  石陶然 《中国纤检》2003,(12):35-36,38
结合生产实践,通过工艺实验,分析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转杯纺竹节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生产转杯纺竹节纱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各种新型纺纱当中发展最快的,当属转杯纺纱,目前,仅山东省就有11万头之多。由于转杯纺纱比环锭纺纱具有速度高、卷装大的优点,并且其纱线具有条平均匀度好、毛羽少、光泽度好、吸色性能好、耐磨性好等特点,使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转杯纱也具有强力稍低、捻度稍多、手感稍硬等不足之处。根据国内30几家企业的统计,转杯纺的适\纺待数在146~18.Ztex之间,经济特数一般在37tex以上,可纺纯棉、涤棉、粘棉、棉维、纯睛纶、纯涤纶、芝麻等品种。主要用于牛仔布、水洗布、劳动布、帆布、灯芯绒、包皮布、起绒布等产品。加强对转杯纺…  相似文献   

19.
转杯纺纱机纺棉氨纶包芯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杨平  王新厚  田薇 《棉纺织技术》2004,32(11):20-22
介绍了转杯纺纱机纺复合纱的原理,对FA601型转杯纺纱实验机进行改造纺制了棉氨纶包芯纱。经成纱性能测试与成纱结构电镜照片分析,转杯纺包芯纱质量指标达到纺织行业标准的技术要求,成纱中氨纶丝与短纤纱相互交缠呈股线状。  相似文献   

20.
动锭差速复合纺纱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动锭复合纺纱方法的成纱机理及成纱质量。设计了一种新型动锭差速复合纺纱机构,分析了纺纱技术原理和优点,并进行了棉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涤纶纤维18.5tex动锭差速纺复合纺纱试验。认为动锭差速纺复合纺纱技术不仅可较明显地降低纺纱断头,同时可有效地控制纤维在纱线横截面内的分布,使其具有良好外观效果及纱线品质。采用该纺纱技术可更好地综合利用各种纤维原料,充分发挥各种纤维原料的优良性能,开发出新产品,提高纺织品使用性能和附加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