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生后1~2个月的小婴儿,因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自发性颅内出血,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有报告,但例数尚少。我们自1981年9月到1982年11月收治五例患儿,现予报告。一、临床资料:五例患儿全为男性,汉族,日龄在生后25~60天,3例为第一胎,2例为第二胎。母于妊娠期与分娩均未发现异常,家族中亦未发现出血性疾病史。生后均力母乳喂养,营养发育中等至良好。2例病前有轻度黄疸史,1例以轻度腹泻起病,另2例无任何诱因。5例患儿均突然起病,表现剧烈哭闹,烦躁不安。惊厥3例、为半侧  相似文献   

2.
容华 《医学文选》2000,19(2):165-166
迟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是指生后 2周至 1岁 (主要是生后 2 0天至 3个月 )的婴儿缺乏维生素所致的出血 ,其中颅内出血发病率很高 ,且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后遗症多。若能及早认识本病 ,做到早期诊断和预防 ,并给维生素 K治疗 ,愈后极佳。现综合我院 1989~ 1999年收治本病 6 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中 ,年龄 16天~ 6月 ,男 46例 ,女 14例为 3.3∶ 1。喂养史 :单纯母乳喂养未加任何辅食者47例 (78% ) ,混合喂养 13例 ;发病 3天内就诊者 44例(73% ) ,4天 9例 ,5天 4例 ,7天、8天、12天各 1例 ;发病季节 :春…  相似文献   

3.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指生后2周至1岁(主要为生后20天到3个月)的婴儿因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本病起病急,病情重,又常伴有颅内出血,病死率高达25%[1].若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我院1989年到1995年收治该病34例,其中误诊9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6例,女3例,发病年龄22天到1岁,3个月以下者7例。2临床表现:颅内出血5例,消化道出血4例,皮肤粘膜出血5例,黄疽五例.大量具翩1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贫血,血红蛋白50~slg/L,血小板正常。3.误诊情况:误诊为败血症、颅内感染3例;先天性脑血…  相似文献   

4.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33例,其中生后1~2个月22例,母乳喂养29例。有颅内出血24例,注射或针刺部位出血14例。29例有临床贫血表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减低。21例查凝血酶原时间,其中16例延长;余5例正常,但曾用过维生素K或输过新鲜血。本组均给予维生素K_1治疗,大部分给药3~5天,血障碍迅速改善。治愈20例,好转1例,自动出院7例,死亡5例。  相似文献   

5.
梁红卫 《广西医学》2005,27(10):1610-1611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K而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是近年来受到临床极大关注的一类小儿出血性疾病,常发生于生后2周~1岁,更多见于生后20 d~3个月的婴儿.本病主要表现为广泛性出血倾向,常合并颅内出血,且起病突然,发展迅速,一旦合并颅内出血,致残率、病死率均高,因此如何预防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生,已成为儿科的重要课题.现对本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40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6.
覃桂芬 《华夏医学》2001,14(3):322-323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其发病较急 ,且用维生素 K的预防效果好。现将我院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收住院的 30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病患儿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患儿中男 2 6例 ,女 4例 ,生后 1~ 2个月 2 7例 ,3个月 3例 ,母乳喂养 2 8例 ,占 93.3% ,混合喂养 2例 ,占 6 .7%。曾因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用过抗生素 2 0例 ,母孕期曾用过抗惊厥药或结核药 5例。1.2 临床表现 突然起病至入院 0 .5~ 3d2 5例 ,3d以上者 5例。表现为发热 12例 ;呕吐、烦躁、惊厥或意识障碍 18例 ;前囟饱满、…  相似文献   

7.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以生后 1~ 2月内发病 ,母乳喂养婴儿易发生颅内出血。本文对我院近 5年来收治的 2 4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进行临床分析 ,以期对本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1 临床资料按照全国维生素K缺乏研究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 1) 确诊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患儿 2 4例 ,男 1 2例 ,女 1 2例 ,均来自农村 ,年龄 3 0 -72天 ,全部母乳喂养 ,未添加辅食 ,于起病数小时至 2天内入院。生后无维生素K预防性注射。临床表现 呕吐 1 5例 ,惊厥 7例 ,面色苍白 1 4例 ,烦躁不安、哭闹 5例 ,拒乳 6例 ,前囟隆起 8例 ,…  相似文献   

8.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指新生儿晚期 (生后 2 0~ 90 d)小婴儿由于维生素 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本文对 12例维生素 K缺乏症引起的婴儿颅内出血的 CT表现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均为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收治的维生素 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婴儿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4 0~ 70 d,平均 5 0 d。病程最短 1d,最长 2 1d,平均 3 .4d。均为足月顺产 ,无窒息、产伤史。所有患儿均为全母乳喂养 ,发病前未用过维生素 K,无外伤史及家族史 ,临床表现为贫血 8例 ,呕吐 10例 ,抽搐 8例 ,昏迷 2例 ,发热 4例 ,黄疸 2例 ,…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84~1990年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24例,其中20例有颅内出血。现将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0例,女14例。生后12天至1个月8例,~2个月12例,~4个月4例。均为足月顺产儿。24例均为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病前患上呼吸道感染10例,腹泻、呕吐6例,因败血症长期应用抗生素1例。均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发病至入院时间2小时以内4例,1~2天14例,3~8天6例。  相似文献   

10.
阮毅燕  黄章琼 《微创医学》2002,21(3):347-348
生后2天至1岁(主要为生后20天至3个月)的婴儿因维生素K(下简称vitk)缺乏所致的出血称晚发性vitk缺乏症.本病起病急骤,严重出血、贫血、神经精神症状明显和凝血检验异常.我院儿科自1996年11月至2001年10月共收治本症患儿7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阮毅燕  黄章琼 《医学文选》2002,21(3):347-348
生后 2天至 1岁 (主要为生后 2 0天至 3个月 )的婴儿因维生素 K (下简称 vitk)缺乏所致的出血称晚发性 vitk缺乏症。本病起病急骤 ,严重出血、贫血、神经精神症状明显和凝血检验异常。我院儿科自 1 996年 1 1月至 2 0 0 1年 1 0月共收治本症患儿 7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5 2例 ,女 2 0例 ,男女之比 2 .6:1。足月儿 68例 ,早产儿 4例。年龄 1 4天~ 5个半月 ,其中<1个月 1 6例 ,1~ 3个月 5 1例 ( 70 .8% ) ,>3个月 5例。农村 5 9例 ( 81 .9% ) ,城市 1 3例。母乳喂养 42例( 5 8.3% ) ,混合喂养 (以母乳喂养为主 ,…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又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 ,可发生在新生儿早期 ,如发生在生后 1 2~3mo的婴儿 ,称之为迟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1] 。本病起病急骤 ,严重出血 ,贫血 ,临床表现多样 ,易误诊和漏诊 ,伴颅内出血 ,常导致严重后果。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本文收集了 1995年 2月至 2 0 0 2年 10月我科可收治的 4 5例迟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5例中男 2 6例 ,女 19例 ;年龄1 2~ 3mo ,其中 1 2~ 1mo 12例 ,1~ 2mo 17例 ,2~ 3mo16例 ;早产儿 2 7例 ,足月儿…  相似文献   

13.
晚发性维生素K缺下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霞 《华夏医学》2000,13(1):84-85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多发生在生后 1~ 3个月婴儿 ,出血是本症特征。其中颅内出血患儿病情重 ,死亡率高 ,存活者多有后遗症 ,故如何提高对该症的认识与及早防治 ,已成为儿科临床的重要课题。我科自 1 994年 5月至 1 999年 9月共收治32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2例中男 2 4例 ,女 8例。生后 1~ 2个月 31例 ,3个月 1例。伴有先天性肝、胆疾病者 2例 ,长期腹泻者 5例。无外伤史 ,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在发病前均未预防应用过维生素 K,均为纯母乳喂养。1 .2 临床表现 发热 2 2例 ;呕吐 2 4…  相似文献   

14.
婴儿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近年来已逐渐被重视,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报道日益增多。本病属一种危急而又易纠正的疾病。其预后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密切关系。现就我院从1984年11月至1985年12月收住院12例作一分析。临床资料男9例,女3例,生后12个月9例,2~3个月3例。母乳喂养9例,母乳加米糊喂养3例。家族中均无出血病史。均为起病后2天内入院。起病前多数有腹泻,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及体征见表。12例中Hb3~8g%者9例,RBC100万~300万者10例,WBC≥1万者4例,血小板计数,bt,ct均正常。腰穿8例均血性,凝血酶元时间测定1例延长。本组7例用维  相似文献   

15.
李磊  刘宁 《中原医刊》2003,30(17):37-37
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发病于二周以后者称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 ,多合并颅内出血。我院从 1995~ 2 0 0 2年共收治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 46例 ,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6例患儿中 41例来自农村 ,5例来自城镇 ,男性 2 7例 ,女性 19例 ,2周~ 1月 5例 ,1月~ 2月 2 5例 ,2月~ 3月 12例 ,>3月 4例 ,其中最长为 4月 15天。单纯母乳喂养 42例 ,混合喂养 2例 ,人工喂养 2例。生后预防性肌注VitK者 2例 ,占 4 3 %。病前有呼吸道感染者 7例 ,占 15 % ,病前有腹泻者 5例 ,占 11%…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31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通过定期检测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发现在梗塞后均呈现特征性的变化过程。于起病后第1天纤维蛋白原、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全血还原粘度、全血比粘度、血沉及血沉方程K值等均高于正常值,于第1~2周升至高峰,此后渐降,至第2月回复起病初的水平,在1.5~2年时,血沉与血沉方程K值回复正常,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及全血粘度仍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17.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又名婴儿期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由此而引起的严重出血倾向,特别是颅内出血,近几年来逐渐被重视.我院自1985~1996年共收治36例患儿,分析如下.36例中男28例,女8例,男>女.生后29~40天者20例,41~90天者16例.均为足月分娩.全部为单纯母乳喂养.36例中31例来自农村,5例来自城镇.病前数日有腹泻史者5例,上感史者4例.服土霉素、小儿胺者6例,有黄疸史者4例.全部病例无外伤史及出血性疾病家族史.发病1天内就诊者12例,2天就诊者16例,3天就诊者7例,4天就诊者1例.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1998年至2001年间我院收治的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6例临床治疗及分析报告如下,并提出对所有新生儿生后常规补充维生素K预防本病的发生。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例,女1例,男∶女为5∶1,全部病例均为足月儿(占100%),起病年龄1~2个月4例,>2个月2例。喂养方式:单纯母乳喂养5例(占83%),混合喂养1例(占17%)。出生方式:家庭接生4例(占67%),医院接生2例(占33%),其父母来自农村5例,乡镇1例,全部病例在发病前未预防应用过维生素K。起病均为突然抽搐、呕吐、…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导致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降低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婴幼儿维生素K缺乏致晚发性颅内出血是常见的急重症,易致死、致残,临床多采用保守治疗。2002年2月~2009年12月收治经手术治疗的该病患儿1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15~68天,平均年龄36.5±2.3天,均为母乳喂养,急性起病,全部病例均来自农村,出生时未使用维生素K,无外伤史,在儿科保守治疗后转入手术治疗。其中昏迷8例,哭闹4例,呕吐6例,惊厥及抽搐3例,前囟饱满12例,瞳孔不等大8例。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0g/L者4例,90~60g/L者8例  相似文献   

20.
<正> 我科1994年~1998年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2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均符合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诊断标准。男14例,女6例。起病年龄:1~2月18例,3月2例。母乳喂养17例(85.0%),混合喂养3例(15.0%)。发病前均未用过维生素K预防。 1.2 临床表现:病程(1/2)h~3天16例;3天以上4例。其中表现为发热12例,呕吐、烦躁惊厥或意识障碍16例,前囟饱满、两眼凝视、瞳孔不等大、呼吸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