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钙三醇抑制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活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钙三醇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和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干预作用,旨在探讨钙三醇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效应及相关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分别以不同浓度TGF-β1(1、2、5和10 μg/L)和(或)不同浓度钙三醇(10-4、10-5、10-6、10-7、和10-8 mmol/L)进行干扰。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改变;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缔组织生成因子(CTGF)及纤连蛋白(FN)的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 钙三醇能明显抑制正常和TGF-β1(5 μg/L)诱导的NRK-49F细胞增殖(P < 0.01)。经不同浓度钙三醇(10-4、10-5、10-6、10-7、和10-8 mmol/L)作用48 h后,NRK-49F细胞G2/S期细胞比例较TGF-β1刺激组均明显减少(分别为25.88%、21.81%、21.73%、23.28%、23.61%比27.42%,均P < 0.05),但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NRK-49F细胞经TGF-β1刺激后,其α-SMA、CTGF、FN 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并在TGF-β1 1~5 μg/L的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效应。钙三醇能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α-SMA、CTGF、FN mRNA表达上调(均P < 0.05),而不同钙三醇浓度干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钙三醇能显著降低TGF-β1诱导的α-SMA和FN蛋白表达(P < 0.05)。 结论 钙三醇可通过G1期停滞抑制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但不影响凋亡。钙三醇具有拮抗 TGF-β1致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诱导大鼠正常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表型转化过程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TGF-β1(0、0.5、1、2、5、10 ng/ml)刺激NRK-49F细胞,分别应用MTT比色法、Western Blot、Northern Blot方法,检测TGF-β1刺激后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Ⅰ型、Ⅲ型前胶原mRAN的表达、细胞表型标志物α-SMA mRNA及蛋白质表达、CTGF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1 ng/ml浓度以上TGF-β1能显著促进NRK-49F细胞增殖,上调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诱导肌成纤维细胞表型标志α-SMA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显著上调CTGF mRNA的表达水平(P<0.01或P<0.05);以上效应均呈浓度依赖性.同时CTGF 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与细胞表型转化的程度相一致.结论 TGF β1能诱导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发生表型转化,并促进了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该效应与TGF β1显著上调CTGF的基因表达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下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增殖、凋亡及其相关蛋白的影响。 方法 用5 μg/L的TGF-β1作用于NRK-49F。不同浓度(0~5 μmol/L)MG-132预处理NRK-49F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DNA凝胶电泳法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p53、p27、p21、caspase-3、Bcl-2和Bax蛋白的变化。 结果 TGF-β1(5 μg/L)可促进NRK-49F细胞增殖,而MG-132(0.25~5 μmol/L)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这种效应,使细胞生长停滞在G1期。TGF-β1(5 μg/L)单独不能诱导NRK-49F的凋亡(3.880%±0.365%比4.723%±1.582%),而MG-132(0.10、0.25、0.50、0.75、1.00、2.50 μmol/L)预处理可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细胞凋亡(调亡率分别为8.8%、18.7%、22.8%、31.3%、37.7%、38.9%)。MG-132(2.5 μmol/L)+TGF-β1组及 MG-132(2.5 μmol/L)组在DNA电泳中呈典型的梯状条带现象。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MG-132可剂量依赖性地激活TGF-β1诱导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蛋白p53蛋白表达,促进caspase-3的活性片段产生,Bcl-2表达下调,并能使Bax和p21表达上调,但对p27没有明显的影响。 结论 MG-132可抑制TGF-β1诱导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促其凋亡。该作用可能与MG-132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蛋白p53、p21、caspase-3、Bcl-2和Bax的调节有关,提示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可能成为将来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一个潜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鳖甲软肝片方”对TGF-β1诱导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以2 ng/ml hTGF -β1诱导 NRK -49F 细胞,并以软肝片方大、中、小剂量(分别以7g/kg、3.5 g/kg、1.75 g/kg)药物血清进行干预,分别应用MTT法、ELISA、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上清FN浓度及ColⅠ、ColⅢ的表达。结果:软肝方含药血清对hTGF-β1诱导的细胞增殖无影响;但大、中剂量软肝方能不同程度地降低FN的分泌及ColⅠ、ColⅢ的表达,软肝方大剂量组作用最强(P〈0.01)。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TGF-β1诱导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ColⅠ或ColⅢ的表达,大剂量软肝方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帕立骨化醇(paricalcitol)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的干预作用,旨在探讨帕立骨化醇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分别以终浓度为10-6mol/L AngⅡ和(或)终浓度为10-6mol/L的帕里骨化醇进行干扰.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α-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帕立骨化醇(10-6mol/L)能明显抑制正常和AngⅡ(10-6mol/L)诱导的NRK-49F α-SMA的表达,并在12至48小时范围内呈时间依赖性显著降低AngⅡ诱导的α-SMA蛋白表达(p<0.05).结论 帕立骨化醇具抗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对正常大鼠肾上皮细胞(NRK-52E)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诱导的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表达的影响,探讨HGF拮抗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NRK-52E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TGF-β1(5μg/L)处理0~24 h;或部分细胞经HGF(20 μg/L)预处理30 min后,再予TGF-β1(5μg/L)处理1h或48 h;另外部分细胞予以Smurf2质粒表达载体或Smurf2 siRNA 转染24 h后,再予HGF处理24 h.应用Western印迹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Smurf2、SnoN、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连蛋白(FN)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处理后迅速上调NRK-52E细胞中Smurf2蛋白表达(P<0.01);同时显著诱导FN和α-SMA蛋白表达,并下调E-cadherin表达.而予HGF预处理细胞后,可快速抑制TGF-β1诱导的Smurf2表达上调(P<0.01);并逆转TGF-β1介导的SnoN(P<0.01)、E-cadherin(P<0.05)、α-SMA(P<0.01)和FN(P<0.01)表达变化.此外,在NRK-52E细胞中过表达Smurf2蛋白可部分抑制HGF诱导的SnoN蛋白上调;而抑制Smurf2表达则可进一步促进HGF诱导的SnoN蛋白表达.结论 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HGF可能通过下调Smurf2表达抑制SnoN蛋白发生泛素-蛋白酶体依赖性降解,进而拮抗TGF-β1介导EMT形成.  相似文献   

7.
黄芪通过c-met调控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AB 目的:探讨黄芪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NRK52E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c-met)的表达;ELISA法定量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胶原Ⅰ(Col-Ⅰ),胶原Ⅲ(Col-Ⅲ)和纤维黏连蛋白(FN)的水平。结果:TGF-β1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TGF-β1诱导组细胞肥大、拉长,呈长梭形,α-SMA表达明显增强,Col-Ⅰ、Col-Ⅲ和FN分泌增加(P〈0.05)。加入不同浓度黄芪后,细胞形态接近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α-SMA表达、Col-Ⅰ、Col-Ⅲ和FN分泌均较TGF-β1诱导组明显抑制(P〈0.05),c-met表达较TGF-β1诱导组增加(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TGF-β1可以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增加细胞外基质成分Col-Ⅰ、Col-Ⅲ和FN的分泌;黄芪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NRK52E细胞转分化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分泌;黄芪抑制细胞转分化的机制可能与其增强c-met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 以5例增生性瘢痕为实验组,3例正常瘢痕为对照组,采用成纤维细胞二维培养和三维培养体系及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在不同TGF-β1浓度作用下,来源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成纤维细胞,三维培养体系中α-SMA含量明显低于二维培养体系,不同浓度TGF-β1诱导瘢痕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的作用不同,以5ng/ml的TGF-β1作用最有效;与对照组的成纤维细胞相比,实验组的成纤维细胞在表达α-SMA方面,对TGF-β1的反应更为敏感。结论 在体外,TGF-β1诱导α-SMA在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作用存在着浓度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成纤维细胞在细胞性状方面存在差异,对TGF-β1敏感性不同;细胞外基质成分可能会降低TGF-β1的诱导作用,使α-SMA的表达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姜黄素(curcumin,Cur)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在防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方面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Cur处理经TGF-β1诱导活化的HK-2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和纤连蛋白(FN)的分泌。结果:(1)正常HK-2细胞表达E-cadherin,不表达α-SMA,经TGF-β1刺激后细胞表型发生转变,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减弱,α-SMA表达明显增强;(2)不同浓度Cur组与单纯TGF-β1刺激组相比α-SMA的表达有所减弱,而E-cadherin的表达增强;(3)不同浓度Cur抑制了ColⅠ、ColⅢ和FN的分泌,与单纯TGF-β1刺激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能抑制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细胞外基质成分ColⅠ、ColⅢ和FN的合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HGF能否阻抑TGF-β1诱导的腱鞘成纤维细胞α-SMA及细胞外基质过度合成.方法 选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7只,体重3.75~4.00 kg,无菌切取前肢中趾趾深屈肌腱,进行腱鞘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待细胞生长成单层后,以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取第3代成纤维细胞用于实验,当细胞达到70%融合时,培养液中加入TGF-β1(5 ng/ml)及HGF(10~40 ng/ml).培养72 h后,利用Westernblot检测α-SMA表达;ELISA测定细胞Ⅰ型胶原及纤维结合素的表达.结果 TGF-β1能显著诱导α-SMA表达,半定量分析提示,TGF-β1作用后的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8倍.随HGF的同时加入,α-SMA的表达则明显受抑制(P<0.05),且随HGF浓度的升高其阻抑作用呈逐渐增强趋势.TGF-β1同样能诱导Ⅰ型胶原及纤维结合素的表达(P<0.01),而HGF则可以有效地阻抑其表达,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HGF可以有效阻抑TGF-β1诱导的腱鞘成纤维细胞α-SMA、Ⅰ型胶原及纤维结合素的表达,这为利用HGF预防和治疗屈指肌腱损伤后粘连及瘢痕在细胞和分子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糖对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表达PINCH-1(Particulary interesting new cysteine-histicline rich protein-1)和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的影响,探讨PINCH-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1)体外培养大鼠NRK49F细胞,分别采用高糖(25 mmol/L)和低糖(5.5 mmol/L)培养基培养6 h、12 h、24 h、48 h、72 h后,检测各组细胞不同时间点PINCH-1、IL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mRNA及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I,Col I)的表达。(2)采用不同浓度葡萄糖(5.5 mmol/L、15.0 mmol/L、25.0 mmol/L)作用于大鼠NRK49F细胞48 h后,检测各组细胞PINCH-1、ILK、α-SMA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与低糖组相比,高糖组PINCH-1、ILK、α-SM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高糖刺激早期呈一定时间依赖性增加,FN、Col I蛋白的分泌水平随着高糖刺激时间的延长,呈持续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大鼠NRK49F细胞48 h后,PINCH-1、ILK、α-SMA mRNA及蛋白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增加,FN、Col I的分泌水平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持续升高。结论高糖能够促进NRK49F中调节蛋白PINCH-1和ILK的表达,促进肾脏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以及纤维化蛋白FN、Col I的分泌。PINCH-1可能通过与ILK相互作用,在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霉酚酸酯(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前后肾组织的活动性和慢性病变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9例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患者在MMF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6-7个月接受了重复肾活检,应用天狼星红行胶原染色,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细胞、骨桥蛋白(OPN)、纤连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TGF-β1应用SP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细胞及应用图像分析对染色行定量评估,对组织病理表现行活动指数(AI)和慢性指数(CI)评分,观察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分析其间的相关性,结果 (1)治疗后AI下降,小球及小管间质浸润的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减少,小球及小管间质细胞的增殖率降低;OPN表达减少并与小管间质的单核/巨噬细胞数正相关。(2)治疗后CI变化不显著,FN在小球及小管间质的面积比,胶原在小管间质的面积比及α-SMA、TGF-β1的表达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治疗后间质的T细胞数与胶原在小管间质的面积比正相关,单核/巨噬细胞数与胶原,FN、α-SMA在小管间质面积比正相关,结论 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可以通过下调黏附分子减少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抑制细胞增殖,从而减轻活动性炎症病变,其对肌成纤维细胞和TGF-β1的表达影响不显著,慢性纤维化病变无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3.
三七总皂苷对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表型转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结合免疫荧光法(IF)检测PNS对TGF-β1诱导的HK-2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NS对TGF-β1诱导的HK-2细胞α-SMA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FCM)结合免疫荧光法(IF)示:PNS 200~800 mg/L可使TGF-β1诱导的HK-2细胞增加的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回降;RT-PCR示:PNS 200~800 mg/L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使TGF-β1诱导的HK-2细胞增加的α-SMA mRNA的基因表达回降.结论:PNS可通过抑制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分化,从而参与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肌成纤维细胞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其对肾硬化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2例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分为4组,利用肾活检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GF-β1、α-SMA、胶原Ⅲ(Col-Ⅲ)表达与患者血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之间的相关性,根据镜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中的着色深浅程度及分布,用MetuMorph图像处理系统,测出灰度按半定量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有不同的表达,随硬化程度的加重,其表达显著增加。TGF-β1表达主要分布于肾小球的系膜基质区、新月体中和小管间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间质成纤维细胞胞浆中、间质基质区和炎性细胞大量浸润区。α-SMA的表达在MsPGN组最高,而FSGS,SGN肾小球上几乎无α-SMA的表达,在肾间质中α-SMA的表达,随病变程度的加重,其表达显著增加。肾硬化中TGF-β1表达量与患者Scr和Ccr之间呈正相关,α-SMA、Col-Ⅲ在肾小管间质的表达量与患者Scr和Ccr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在肾硬化形成过程中,TGF-β1是重要的促发因素,肾硬化病变的初期,炎症反应使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活化,分泌TGF-β1增加,TGF-β1进一步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TEC和成纤维细胞等,使表型转化为Myo-FB,Myo-FB合成和释放TGF-β1,进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肾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探讨其抗瘢痕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成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利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分析PPARγ配体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及其激动剂曲格列酮对TGF-β1诱导的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PPARγ激动剂对TGF-β1诱导的α-SMA蛋白及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TGF-β1能显著增加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与TGF-β1诱导组相比,10μM曲格列酮、15d-PGJ2预处理组的α-SMA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抑制效应分别为31%、57%;预处理组的α-SMA 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PPARγ激动剂能抑制TGF-β1诱导的成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的效应,具有抗皮肤瘢痕化、挛缩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2肽结合区在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质粒转染方法分别诱导热休克蛋白72(HSP72)野生型、肽结合区缺失型(HSP72-△PBD)和肽结合区(PBD)的表达.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48 h,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E-钙黏蛋白(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HSP72和Smad3/磷酸化(p)-Smad3蛋白表达.结果 TGF-β1(10 μg/L)刺激NRK-52E细胞48 h后上调α-SMA和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及细胞免疫荧光显示,过表达HSP72和PBD能明显减轻TGF-β1诱导的NRK-52E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和α-SMA蛋白表达上调,而过表达HSP72-△PBD不能改变上述蛋白的表达.此外,过表达HSP72和PBD显著抑制Smad3的磷酸化.结论 HSP72抑制Smad3活化和EMT的发生可能与PBD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TOR信号通路在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活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并研究其抑制剂在抗肾纤维化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用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构建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n=30),按数字随机法分为雷帕霉素组(n=15)及UUO组(n=15).雷帕霉素组术前1d开始腹腔注射雷帕霉素(2 mg·kg-1·d-1)至实验结束;UUO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1、3、7、14 d处死小鼠(n=3),留肾组织进行相关检测.同时,体外实验评估雷帕霉素对TGF-β诱导鼠成纤维细胞株(NIH3T3细胞)活化的干预作用.结果 UUO小鼠肾组织中活化的肌成纤维细胞[α肌动蛋白(α-SMA)阳性]高表达mTOR通路下游效应因子pS6K.雷帕霉素显著抑制pS6K表达及肾间质中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改善肾小管间质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雷帕霉素组小鼠肾皮质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 (FSP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缔组织因子(CTGF)及Ⅳ型胶原蛋白基因α1 (Col 4A1)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体外实验结果示TGF-β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株( NIH3T3)的mTOR通路显著活化,并大量合成α-SMA.雷帕霉素能够明显抑制mTOR通路活性,降低细胞的纤维化活性.结论 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内的mTOR信号通路高度活化.抑制mTOR通路能够显著降低成纤维细胞的活性,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对人白蛋白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发生转分化的干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HK-2细胞,随机分为6组:A组,空白对照组(未加任何刺激物);B组,单纯EPA组(加入30 μmol/L EPA);C组,血白蛋白(albumin,Alb)诱导组(加入5 mg/ml Alb);D组,低剂量EPA干预组(5mg/ml Alb+ 10 μmol/L EPA);E组,中剂量EPA干预组(5mg/ml Alb+ 30 μmol/L EPA);F组,高剂量EPA干预组(5 mg/ml Alb+ 50μmol/L EPA).细胞免疫荧光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ELISA法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水平;采用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的mRNA表达.结果 与A组比较,B组TGF-β1mRNA、α-SMA、FN、E-cadherin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TGF-β1 mRNA、α-SMA、FN较其他各组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E-cadherin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C组比较,D组、E组、F组TGF-β1 mRNA、α-SMA、FN表达逐渐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的表达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EPA可显著抑制Alb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E-cadherin、α-SMA,同时下调上清液中FN水平,且其抑制作用的强弱与EPA浓度密切相关.EPA还明显下调了Alb刺激后TGF-β1的表达.结论 一定浓度的人白蛋白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发生转分化;EPA可一定程度上抑制白蛋白诱导HK-2发生转分化过程,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目的探讨慢性马兜铃酸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以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的肾组织为标本,作常规Masson染色化病理检查;用天狼星红组织化学(组化)染色检查胶原Ⅰ、Ⅲ表达;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角蛋白(C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对结果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结果 肾间质Masson染色纤维化面积及胶原Ⅰ、Ⅲ面积,与肾小管间质α-SMA及Vim阳性表达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肾小管CK阳性表达面积呈显著负相关(P<0.05);病变过程中健存肾小管TGF-β1表达明显增强。结论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参与肾间质纤维化,而这细胞转分化很可能与其自身高表达TGF-β1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验方"慢性肾衰基本方"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所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TECs)转分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以进一步证实并初步探讨其延缓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给予家兔中药灌胃3 d后制备"慢性肾衰基本方"含药兔血清,应用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处理经TGF-β1诱导活化的HK-2细胞,然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流式细胞技术测定HK-2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测定培养上清纤维连结蛋白(FN)及Ⅳ型胶原(Col-Ⅳ)水平,并进而计算单个细胞FN及Col-Ⅳ分泌水平.结果:含药兔血清呈剂量依赖方式逆转TGF-β1诱导的HK-2细胞α-SMA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单个细胞FN及Col-Ⅳ的分泌.结论:"慢性肾衰基本方"至少部分是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的过度分泌而对防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