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今年25岁,是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从去年结婚之后一直服用长效口服避孕药进行避孕,身体没有什么不适。我平时每个月测2次血糖,都在正常范围内。请问专家,作为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避孕药时该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近年过节,许多糖尿病患者都会为“喝”犯愁,既想与家人共享美酒佳肴,又担心引起血糖升高,真是左右为难。眼下,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来临了,在全家团圆的宴席上,糖尿病病友该喝什么才能过上一个健康、快乐的节日呢?  相似文献   

3.
心理上接受“她” 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首先要过好心理这一关,从心理上接受糖尿病并积极地去面对。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因此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接受糖尿病教育是每一位新患者必上的一课。要积极从医生和护士那里了解相关的糖尿病知识,针对自己的情况活学活用。  相似文献   

4.
举世瞩目的奥运会终于开幕了,这让我们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各国运动员将在赛场上激烈角逐。与此同时,大部分人的生活规律也随之被打乱,知蜂堂特别提醒各位“糖友”,在关注奥运会的同时,也必须做好各方面的“抗糖”准备,严防并发症乘虚而入。  相似文献   

5.
很多糖尿病患者常常象朋友一样聚在一起,他们或探讨饮食与运动的心得,或谈论用药的反应,或讨论各自的病情,或交流治疗的体会。他们也会把讨论中不明白的问题,和自己的医生交流,并取得医生的指导和帮助,这对于糖尿病病友认识、了解、治疗自己的疾病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新世界》2007,(3):40-40
糖尿病患者必须定期就诊。初诊时最好到一家有内分泌或糖尿病专科的医院,或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糖尿病防治技能的医师那里看病,能得到比较适当的检查、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后定期随诊的次数和间隔应因病情而异。总的来说血糖控制较好、问题较少的间隔可以大些,但就医间隔不宜超过两个月;血糖控制较差、问题较多的应该勤看病、勤检查,以利于掌握病情变化,做出适当处理,必要时需要每周就医1次。不一定每次就医都到大医院,找专家、教授看病。如果平时血糖控制比较满意,又没有其他严重问题,可以就近看病、开药,当血糖有波动或出现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征兆时,应到大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吃完了自己配额的食物后,往往还觉得饥饿,没吃饱,肚子里面觉得空落落的,这时怎么办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些可以用来充饥的副食,其特点就是含糖量低,体积大。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死因中,由感染引起致死,排名第三。如果一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得很好,病情突然发生恶化或失控,首先应该从感染方面找原因。一个小小的疖子久治不愈,要想到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当抗痨治疗结核病不满意时,必须考虑合并糖尿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第四匹马: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而且与其他慢性病有所不同,饮食和运动治疗等都要由患者院外自己掌握,如果病人不了解治疗要求,不懂得治疗措施,是不可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病情的。病人及家属要了解糖尿病,认识糖尿病,积极与糖尿病做斗争。糖尿病患者应当了解:  相似文献   

10.
曾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对我这样说,“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糖尿病治疗有了这么大的进步。而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新的糖尿病知识,除了血糖一直控制得很好,我的另一个收获就是自己久病成医。现在,我不仅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治疗,还常常帮助我身边的人,向他们宣传糖尿病知识。他们都把我当成健康医生了。”  相似文献   

11.
您好,我母亲患有糖尿病,还合并有糖尿病肾病。每次去医院检查的时候经常要抽血、验尿。医生都很忙,我母亲也不爱提问,但我总感觉留尿应该要注意什么。我现在只知道早上检查的时候要空腹,还有其他的注意事项吗?  相似文献   

12.
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1型或者2型糖尿病患者非常有必要在家自己检测血糖,因为需要根据血糖的变化来决定胰岛素的剂量。但不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也需要在家自己测血糖吗?有人认为在家检测血糖可以让患者知晓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并认真对待自己的病情,有助于调整治疗用药,最终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但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不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家自测血糖对治疗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2006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会(EASD)又联合发表了专家共识,对应用二甲双胍的态度更加积极。新的专家共识建议:将二甲双胍列入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步治疗中,  相似文献   

14.
针对2型糖尿病的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百泌达(艾塞那肽注射液)正式登陆中国市场,这将为成千上万服用口服降糖药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2008年里,发生了太多令人关注的事情。来自世界各地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用辛苦的努力换业了很多宝贵的信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其中除了有关血糖控制的研究,还有很多涉及到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方面面的研究值得关注。下面,让我们对2008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一次总结。  相似文献   

16.
<正>1.多系统学习糖尿病知识,充实自己,有效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2.去正规医院做检查,听医生的诊断,合理用药。3.自备血糖仪,学会正确自我监测血糖。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上不要过分依赖医生。患者的自我监测、正确合理用药和自我保健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而医生只是起辅助作用。事实证明,经过糖尿病知识宣传教育的患者,在懂得一些相关的知识、监测技能和自我调节方式后,他们控制病情的时间明显缩短,控制水平明显提高。因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我今年77岁,红光满面,外人根本看不出我是一位糖尿病患者。6年前,我被确诊患有糖尿病,可当时我对糖尿病一无所知,就没把这病放在心上,仅仅是不敢吃糖了,其他一切照旧。半年后复查发现,我的血糖依然居高不下,专家建议我要学习好糖尿病知识,只有了解它,掌握它,才能控制好它。我接受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女士,66岁,39岁时患上糖尿病,5年前检查发现尿蛋白++,尿素氮、肌酐都高,当时并未在意。半年后肌酐增高到736umol/L,尿素氮66mmol/L,全身浮肿、无力、手足发麻、恶心、呕吐、皮痒、贫血、小便很少,一天才尿600毫升左右,睡眠也差,每晚需吃安眠药。因糖尿病并发尿毒症住院治疗,半个月后开始腹膜透析并配合药物,透析1个多月后,病情稳定,浮肿消退、饮食改善。出院后自己在家继续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新世界》2007,(4):40-40
糖尿病对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危害,而且这种危害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一个患者如果平时不注意必要的检查和正确的治疗,一旦发生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或者不可逆转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那就悔之晚矣。每年都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因对糖尿病无知而付出沉重的代价。糖尿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糖尿病本身症状给患者带来精神和肉体的痛苦。患者全身不适,被迫控制饮食和锻炼身体,还得吃药打针,这种状况绵延无期,其中的痛苦是非糖尿病患者难以体会的。(2)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可能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可能使人们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大大下降,甚至造成残疾或过早死亡。(4)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儿童的生长发育可能受到严重影响。(5)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费用可能给患者本人、家庭、工作单位以及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