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外科治疗,可分为断流术和分流术,由于断流术能有效地阻断门奇静脉的返常回流,对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干扰较小,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低等优点,已成为我们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主要措施。但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严重影响断流术的远期疗效,本文对13例施行断流术后再出血的门脉高压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29~57岁,平均年龄44.2岁。皆为肝内型门脉高压,其中3例曾为血吸性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致门脉高压10例,门奇断流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4例,B级7例,C级2例。1.2 手术方式本组皆行经腹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其中5例急诊手术治疗,8例行择期手术。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包括:8例行脾切除术加食道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行脾切除、胃冠状静脉加胃底静脉结扎术,2例行脾切除食道胃底周围血管离断、脾肾静脉分流术。1.3 再出血原因门奇静脉联合断流术后近期再出血4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6年10月至1996年10月共收治门脉高压症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98例,采用手术治疗43例,其中急诊手术18例,择期手术25例,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股资料:本组男性32例,女性11例;年龄18~68岁,平均48岁。血清HBsAg阳性40例,阴性3例。肝功能按Child分级:A级5例,B级20例,C级18例。其中38例有不同程度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其余5例牌正常。(二)手术方式: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sab氏手术)33例,脾切除±贲门周围断流术±食管下端横断吻合术10例。术中探查食道胃底静脉中度曲张13例,重度曲张30…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和断流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分流术和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本院180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断流术与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对手术前后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近期分流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腹水消失率优于断流组(P<0.05).断流组术后再出血率22.48%高于分流组术后再出血率9.80% (P<0.05).断流组3例发生肝性脑病,占2.3%,分流组4例出现肝性脑病,占7.8%.结论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较理想的术式,此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止血彻底,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低,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洪勤英 《淮海医药》2011,29(1):47-48
目的 总结联合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在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中的临床经验,并观察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巨脾、脾亢、胃底食道中重度静脉曲张及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19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中重度曲张及出血行脾切除门奇断流联合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16例.1...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离术联合术前内镜套扎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2001年1月~2005年12月,对1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脾功能亢进患者先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1~2周后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断离术.结果 1 3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140~250min,平均205min.术中出血约200~980ml,平均出血480ml,术中输血200~800ml,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严重术后并发症.1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门脉高压症患者,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离术联合术前内镜套扎术具有微创的优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肝癌合并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11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02年经手术治疗的肝癌合并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11例,切除肝癌病灶同时行脾切除,或加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有腹水、低钠血症、上消化道出血、腹腔内出血。结论 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一期进行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切脾冠状静脉及胃周血管结扎在急性门脉高压症合并大出血中的应用阳曲县人民医院(030100)冯四保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一种危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48.9%。我院自1983年~1993年应用切脾冠状静脉及胃周血管结扎治疗此种疾病25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脾动脉介入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06年2月治疗门脉高压症共1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或左)股动脉后明胶海绵剪成2×2cm大小的碎块和7#丝线剪成2×2cm长的线段少量,与造影剂混合后缓慢注入,并观察栓塞范围和患者反应,栓塞范围宜控制在1/2~2/3;术后分别于1周、1个月和2个月复查.对照组为脾切除断流或脾切除加门-体静脉分流术.结果 治疗组治愈10例,无效1例,治愈率90.9%;对照组治愈3例,无效2例,治愈率60.0%,两组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1).结论 部分脾栓塞术可作为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总结200例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加断流术远期治疗效果,就手术死亡率、死亡原因探讨不同年限生存率、术后再出血、肝功能分级对术后远期生成率的影响;并对术后食道静脉曲张、肝功能、腹水及劳动力变化情况等进行了分析.认为断流术对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患者疗效确切,而影响手术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是手术方式本身存在的不足、肝功能情况、肝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总结200例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加断流术远期治疗效果 就手术死亡率、死亡原因探讨不同年限生存率、术后再出血、肝功能分级对术后远期生成率的影响;并对术后食道静脉曲张、肝功能、腹水及劳动力变化情况等进行了分析.认为断流术对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患者疗效确切 而影响手术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是手术方式本身存在的不足、肝功能情况、肝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院采用血行阻断术(即脾切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粘膜外胃底横断与幽门成形),治疗21例门脉高压症病人。其中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急诊手术7例,死亡2例,择期手术14例,死亡1例。通过手术前后门静脉压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变化与短期的随诊效果,疗效尚满意。该术式的要点是彻底切断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门脉高压急性大出血行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总结54例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均急诊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 54例均获得随访,近期死亡3例,其余51例随访6个月至7年,无再出血,死亡8例,余43例疗效满意.结论 注重围手术期合并症的处理,合理选择适应证,精细操作,确切断流,急诊手术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德铭 《云南医药》1995,16(3):189-189
经胸门奇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出血的疗效陈德铭从1989年我们对肝硬化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采用经胸脾脏切除、食道胃底门奇断流的手术方法进行外科治疗,取得良好效果,至今已作12例均痊愈出院。现将体会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全组12例,男8...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减轻手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创伤,减少术中出血,保护肝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采用手助下腹腔镜微创技术进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法右侧卧位,内镜置于脐部,左手经上腹左侧约7cm长的经腹直肌切口伸入腹腔,左肋弓下腋前线置10cm Trocar,经此操做孔应用超声刀、ligasure等各种器械与左手配合完成脾切除及门奇断流术。结果本组35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3例,脾切除加胆囊切除2例,术后切口液化3例,腹水12例。结论应用手助腹腔镜技术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缩短了腹壁切口长度,开阔了食管、胃底、脾上极深在部位的视野,方便操作,腹腔干扰轻,出血少,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致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来势凶猛,死亡率高。我院外科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脾脏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急诊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5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45例,女5例,年龄27~60岁,平均47岁。全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肝癌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指征和疗效。方法:对肝癌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36例全部行肝癌不规则切除、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结果:36例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2年,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无肝癌复发及上消化道再出血。结论:对于肝癌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2月南京市鼓楼医院收治的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患者28例的诊疗过程和随访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4例,胰腺癌8例,胰腺假性囊肿10例,慢性胰腺炎6例,其中合并有呕血和(或)黑便史14例,所有患者均无肝硬化、腹水及肝功能异常等表现.纤维胃镜和超声内镜提示胃底静脉曲张20例,合并食管下段静脉曲张6例.28例患者均有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的表现.28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均较顺利.8例胰体尾癌患者于术后3~9个月死亡.余20例患者中随访18例,随访时间为5个月~8年.定期复查内镜,食道下段及胃底周围曲张静脉明显改善或消失,均无再出血.结论 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无肝硬化和肝功能正常及胰腺疾病病史是诊断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的基本要点.该疾病可通过脾切除术或联合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治愈,应同时重视对胰腺原发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7年8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120例,其中95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围术期服用普萘洛尔(心得安)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改良Sugiura手术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1月~2009年3月住院的18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94例为对照组,改良Sugiura手术94例为研究组。将两组的围术期死亡率、食管胃底瘘、近期内再出血、术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消失情况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围术期死亡4例(4.26%),发生食管胃底瘘3例(3.19%),近期内再出血5例(5.32%);研究组围术期无死亡病例,发生食管胃底瘘1例(1.06%),无近期内再出血病例。对照组术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消失者61例(64.89%),显著改善者33例(35.11%);研究组术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消失者93例(98.94%),显著改善者1例(1.06%),两组比较,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Sugiura手术后再出血率和围术期死亡率低,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总结200例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加断流术远期治疗效果,就手术死亡率、死亡原因探讨不同年限生存率、术后再出血、肝功能分级对术后远期生成率的影响;并对术后食道静脉曲张、肝功能、腹水及劳动力变化情况等进行了分析。认为断流术对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患者疗效确切,而影响手术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是手术方式本身存在的不足、肝功能情况、肝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