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浅议弦滑脉     
樊雪红 《河北中医》2006,28(12):916-917
关于弦脉和滑脉,纵观前贤,有不同的观点.观点一:弦脉和滑脉是不可能同时出现的;观点二:弦滑脉不仅存在于理论上,在临床中也并不鲜见.笔者通过对《濒湖脉学》的研读,谈谈对弦滑脉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朱秀峰话弦滑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名中医朱秀峰主任医师认为弦滑脉是不存在的 ,并详加说明 ,对笔者颇有启发 ,现将朱老所论述之观点归纳于下。首先 ,从中医脉诊内容来看是不可能有弦滑脉存在的。因为脉象均是通过位、数、形、势四个方面来体察的。周学海曰 :“盖求明脉理者 ,须将位、数、形、势四字讲的真切 ,便于百脉无所不赅 ,不必立二十八脉之名可也。位者浮、沉、长、短也。数者 ,迟、数也。形者 ,虚、实、滑、涩也。势者 ,即滑氏所谓上、下、去、来、至、止也”。朱老认为周学海所言甚是 ,因二十八脉中有些脉本身就是由几种脉合成的 ,如弱脉就由虚、沉、细三脉合…  相似文献   

4.
弦滑脉类的频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工程学中傅立叶频谱分析方法,对弦、滑脉类中的平滑、病滑、平、平弦、病弦、弦滑、弦Ⅲ、弦Ⅳ等常见脉象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较大样本脉图的幅度谱、相位谱、功率谱以及微分功率谱的分析,从中提出Ka(功率谱中,基频功率与总交流功率比值),Si(幅值归一化后的脉冲冲量),DKm(微分功率谱中,5、6、7、8级谐波功率和与总交流功率比值,A1(幅值归一化后的基频幅值),△Φ(相位迁移),Kd(功率谱中4、5、6级谐波功率和与总交流功率的比值),Kc(功率谱中,总交流功率与3、4级谐波功率和的比值)等7个特征参量。根据上述脉象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参量值,可将其明显的加以区分,特别是应用这些参量可以把外观图形极为相似的平弦脉和病弦脉,平滑脉和病滑脉区别开来,这为进一步鉴别其他种类相同脉象中功能性与病理性脉象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检测与研究方法,为脉象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张万春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12):523-523
近读《浙江中医杂志》 2 0 0 1年第 2期宋耀鸿同志《朱秀峰话弦滑脉》一文 ,受益匪浅。然对其观点有不敢苟同处 ,就本人肤浅所知 ,草此数语 ,特与同道者切磋。宋耀鸿同志就朱秀峰主任医师所论述之观点归纳为 :首先从中医脉诊内容来看是不可能存在弦滑脉的。因为脉象是通过位、数、形、势四个方面来体察的。以位分脉有浮、沉、长、短等脉 ,以数分脉有迟、数等脉 ,以形分脉有弦、滑、涩等脉 ,以势可分虚、实、洪等脉象。由于症情复杂 ,临床常多脉相见 ,此称之为相兼脉 ,亦名合脉。指出四大要素中属于相同要素中的脉象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并组成相…  相似文献   

6.
7.
傅文胜先生在《中医杂志》2000年第9期撰文指出复合脉“弦滑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湖北中医杂志》2001年第3期宋耀鸿先生发表文章对傅氏一文表示赞同,阐述了与江苏朱秀锋老中医讨论的观点。认为明清以来所载的“弦滑脉”是以讹传讹,在临床实际上是不可思议的。对此不敢苟同,从两脉脉象分析及笔者的临床实践看,脉弦与脉滑是完全可以相兼出现的,弦滑脉是临床常见脉象之一。现将有关理由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梁忠 《光明中医》2012,27(3):427-429
脉诊是中医四诊体系中最有特色的内容之一,滑脉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脉象.现代的脉学专著及教材对滑脉形态的描述主要为: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其病脉主痰饮、食积和实热.现在临床有些医生诊脉,只要脉来流利且数,都会认为是滑脉,笔者认为,此有悖古人所言滑脉之本义.前人所言滑脉之象,应是其搏指如珠之应为其形,如盘中珠、荷上露,位置四处滑动(溜动)不定为其处;或脉来一次搏指如雀鸟快速连续啄食二三下或二三个串珠先后连续滚过指目.滑脉之病脉仅为痰饮、食积.特提出与有不同见解之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9.
《中医杂志》1991年第2期薄震东、孙建中的《“弦滑”脉之管见》(以下简称《管见》),与2000年第9期傅文胜的《脉弦滑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相同的观点:弦、滑脉不能相兼。细阅两文,笔者发现两文中颇多错讹之处。两文作者对弦、滑两种脉象都尚未了解清楚。王叔和说脉诊是“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倘若在心还尚未“了”,指下又岂能“明”?为免贻误后学,不能不就弦、滑脉象作进一步辨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妊娠滑脉和病理滑脉脉图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最适取法提取左关部脉图有关参数:升支最大斜率(MSAB)、降支最大斜率(MSBC)、降中波波幅(HFF’)、降中峡高/主波高(HE/HB)、主波宽(TW);同时检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全血比黏度之低切比黏度(ηb低切)、高切比黏度(ηb高切)、血浆比黏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Lb)、红细胞压积(Hct)。结果:两滑脉组MSAB、MSBC和HFF’较正常对照组增大,HE/HB和TW较正常对照组减小(P<0.001);与妊娠滑脉组比较,病理滑脉组MSAB、MS-BC和HFF’减低,而HE/HB和TW增大(P<0.01)。两滑脉组ηb低切、ηb高切、ηp、Lb和Hct较正常对照组均减低(P<0.001);与妊娠滑脉组比较,病理滑脉组ηb低切、ηb高切和ηp增高(P<0.01)。结论:妊娠滑脉组血液黏滞性较病理滑脉组低。  相似文献   

11.
涩脉和滑脉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脉象,对于这两种不同脉象是否可以在同一个病人、同一时间和同一脉搏中出现问题,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对此,作者通过临床实践和金氏脉学理论得出结论:即同一个病人在同一时间和同一脉搏中可以出现涩和滑两种相反脉象。  相似文献   

12.
13.
脉证并治是张仲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大特色,滑脉属于阳脉,多主食积、实热和痰饮等,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女的孕脉。滑脉是六种基本脉象之一,多与浮、沉、迟、数等脉并见,形成复合脉,亦有一脉多证和一证多脉等情况。故临证时,要仔细辨别脉象,多诊合参,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排除一些症状在身体上所表现出来的假象,判断病情,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4.
王鑫  聂维辰  陈锐 《中医药导报》2021,27(6):200-202
通过对《黄帝内经》《伤寒论》《脉经》等古籍的整理,归纳与总结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对滑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认识,以追溯其发展源流,以及发展过程中不同时代医家对滑脉临床意义方面认识上的变化.现代学者对滑脉的认识与古代医家并不完全相同,中医对滑脉的认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现代学者认为滑脉多主实证,而古代医家则认为滑...  相似文献   

15.
在某些医籍、医案或验案报导中,常可见“脉细滑”、“脉弦滑”或“脉弦细而滑”的记述。近读《首批国家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清朝宫廷秘方》。等,脉细滑、脉弦滑的描述更可谓俯拾皆是。笔者认为细脉或弦脉与滑脉以相兼脉、复合脉的形式出现于理难通,颇有以证定脉之嫌。  相似文献   

16.
滑脉     
滑脉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指脉搏往来流利度增加。滑脉之指感为流利感,古籍中的比喻方式有“替替然”“累累然”“如按珠子”“如水之流”“如珠”“如转珠”“如贯珠”“如珠动”“流利如珠”“如盘走珠”“滑体如珠中有力”“荷上水珠”“似累珠”“应指圆滑如珠”“如珠之斡旋”。滑脉的比喻方式有很多,但不外乎“圆”“滚”的形象,都可以参照帮助说明滑脉的性质和指下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超音波血流计对弦脉和滑脉客观化检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8年初开始应用超音波血流计对中医学中弦脉、滑脉及正常脉 (平脉 )进行脉象客观化检测的研究 ,共收集 78例典型的脉象图。通过脉图分析 ,特别是比较主波的宽度 ,提取出各自脉象的特征性数值。通过统计学 ( u试验 )处理 ,结果显示弦脉与滑脉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弦脉与平脉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而平脉与滑脉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相似文献   

18.
滑脉是临床常见二十八脉之一.该文梳理了古今文献中对滑脉脉形、脉位、脉率、脉势等特征的论述;分析了古代文献中有关滑脉临床意义的内容,包括妊娠妇女、痰湿体质者的生理性滑脉及气、火、水、湿、痰、饮、食积、瘀等所致的病理性滑脉.滑脉的现代研究包括滑脉形成机制、生理性滑脉的特征、不同病证的滑脉特征等.随着脉诊客观化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9.
脉诊自古便是中医极具特色的诊察手段,是医生正确认识疾病的重要途径。历代医家对脉诊尤为重视,脉象专著有上百种之多,脉诊专篇更是不计其数。"滑脉"作为临床中的常见脉象,在历代文献中有大量的理论阐释和临床体会。在研习相关文献时,发现其内容分散、条理繁杂、观点众多,为方便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并指导临床脉诊,笔者对其进行简要梳理并与近代临床的报道进行对比,以期为滑脉的临床与文献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快速富立叶变换计算病理弦、滑、细脉图的功率谱。将脉图能量分为 A 段(<2 H_2)、B 段(2—4 H_2)、C 段(>4 H_3)三个频率段,求出各段能量与总能量的比值。结果发现弦脉图 A 段能量增加、滑脉图 B 段能量增大,细脉图与平脉图能量分布相似。本分析方法为中医脉象的客观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