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旭东 《北方交通》2022,(2):85-87,91
以某山岭隧道叠交上穿既有地铁区间隧道施工为例,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模拟计算并分析了该工程施工期及运营期对既有地铁区间隧道位移特征的影响,并对该既有地铁区间隧道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施工及运营期间,既有隧道所受上方隧道开挖的位移影响以竖向位移为主并满足相关要求;相比于施工阶段,运营期各方向变形皆有减小;从新建隧道施工开挖到远离与既有隧道的叠交影响区域,施工均对既有隧道的竖向位移产生明显影响,此阶段需要加强监测,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地铁12号线大钟寺站—蓟门桥站区间暗挖隧道下穿京张高速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在高速铁路隧道保护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了暗挖隧道下穿京张隧道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总结了京张隧道竖向位移和横向位移随施工步变化特征.通过现场监测,对暗挖隧道拱顶沉降和结构收敛监测结果以及京张隧道竖向位移、横向位移、结构收敛及自动化监测等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张隧道竖向位移变化过程为两阶段"S"型曲线;京张隧道中心前16m和后14m范围内是穿越施工显著影响区域;先行和后行隧道施工引起的京张隧道竖向位移分别占总竖向位移的68.3%和31.7%,先行隧道施工是铁路隧道保护关键阶段;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表明后施工隧道对铁路隧道竖向位移的空间位置变化作用明显;京张隧道横向不均匀沉降明显,最大值为1.267mm;综合现场监测结果,暗挖隧道和京张隧道相关位移不超过容许值的44%,可认为暗挖隧道设计参数和施工保护方案符合铁路隧道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3.
位移反分析在梁桥悬臂施工线形控制计算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隧道施工控制位移反分析法应用于大跨度PC桥梁悬臂施工线形监控参数计算中,结合桥梁施工前期结构变位的测试结果,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了桥梁结构分析参数较准确取值的优化途径,由此可确保施工全过程各梁段线形调控参数计算的准确度.通过用本文方法对青海省平(安)—阿(岱)高速公路园艺场PC平弯连续刚构梁桥监控实施,使该桥合龙精度和成桥线形达到了期望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综合大跨度隧道特点和工程地质条件,对现场隧道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开挖不同阶段的应力和位移分布情况,探讨了大跨度隧道施工过程控制的关键环节。结果表明:分层法在该级围岩条件下的是合理的,而开挖支护方法的选择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5.
采用钻爆法开挖隧道时,爆破振动将不可避免地对临近构筑物产生影响。文章以贵州盘兴高速上坡地隧道为研究背景,对该隧道施工方案及爆破振动计算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LS-DYNA建立了该隧道的计算模型,模拟了隧道中药包爆炸过程,计算分析出岩体的受力及位移情况;研究爆炸产生的振动冲击波下输电塔的响应特征,提出隧道不同区段的爆破开挖优化设计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隧道洞口需要采用不同于洞身的支护和开挖方式。在洞口施做预加固桩,能使其和管棚、套拱、仰拱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受力体系,有效减少岩(土)体的滑移和坍塌,保证洞口的稳定和施工安全。通过有限元计算,研究预加固桩的作用机理,结合实际施工中预加固桩施工过程,建立分析计算模型,对施工各阶段中预加固桩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完成对隧道洞口预加固理论的验证,进而完成预加固桩的定型设计,服务隧道建设。  相似文献   

7.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算法具有小样本、全局优化和泛化性能好的优点,且不存在过拟合的弊病.结合张石高速北口隧道浅埋偏压段的施工,将一种改进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引入隧道工程位移反分析,并采用遗传算法在样本训练阶段自动搜索训练效果最优的SVM参数,建立起围岩力学和初始地应力参数与洞周位移的非线性SVM映射;然后,以遗传算法在围岩力学和初始地应力参数范围内,自动搜索能使SVM计算位移与实测位移最接近的参数组合,完成围岩力学和初始地应力参数的智能辨识.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智能位移反分析法能在监测数据有限的情况下,高精度地反演辨识围岩力学与初始地应力场参数,为围岩变形超前预报提供计算参数以指导施工,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大变形隧道极限位移的计算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隧道大变形隧道稳定性的概念。分析了产生大变形的机理和判断膨胀性围岩及挤压性围岩的参考标准;提出了大变形隧道极限位移状态的概念,即通过计算模拟确定大变形隧道的极限位移,利用隧道的实测位移和其极限位移判别大变形隧道的稳定性。以隧道周边位移为依据,建立大变形隧道稳定性判别准则,可以直观地与现场量测联系起来,真正体现隧道施工中的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修正设计的动态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0):141-142
针对浅埋偏压隧道下穿既有桥梁段施工,结合隧道工程实际情况,采取方案比选的方式分析隧道施工对既有桥梁造成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因两侧弧导洞与上断面中导洞施工是造成沉降和桥墩位移的主要原因,所以需在施工中加强此处监测频率;6~#桥墩位移受施工影响最大,4~#桥墩最小;建议采用先施工浅埋侧隧道方案,同时做好位移与裂缝观测,以确保隧道施工质量和既有桥梁安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隧道监测断面围岩压力和位移监测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隧道围岩接触压力、位移及时间等监测值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运用数据挖掘软件SPSS对隧道围岩的压力与位移监测值进行了聚类分析,可以找出二次衬砌施工的合理时机,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从而达到指导隧道的设计与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