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索苦参碱在胰腺癌吉西他滨(GEM)耐药中的作用,以期为恢复胰腺癌化疗敏感性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方法 选择胰腺癌细胞系AsPC-1,使用吉西他滨诱导构建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株AsPC-1-GEM,通过CCK-8实验测试其耐药性,检测细胞活力分析苦参碱对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株的作用;进一步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耐药前后多药耐药蛋白2(ABCG2)的表达变化以及苦参碱对ABCG2的影响;利用裸鼠建立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系异种移植模型,观察使用苦参碱治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苦参碱对ABCG2表达的影响。结果 耐药细胞AsPC-1-GEM中ABCG2表达增高(P<0.01),苦参碱可有效降低耐药细胞ABCG2的表达(P<0.01),提高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的敏感性(P<0.01)。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苦参碱治疗可降低ABCG2的表达(P<0.01),并减缓肿瘤生长(P<0.01)。结论 苦参碱通过降低ABCG2的表达,提高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株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miR-451a在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中的功能。方法:通过低浓度梯度递增法建立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株,microRNA(miRNA)测序筛选耐药相关miRNA;细胞存活曲线、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凋亡实验分析miR-451a对胰腺癌细胞耐药的影响;裸鼠成瘤实验检测在动物体内模型中miR-451a对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的调控作用;调取TCGA数据分析miR-451a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病人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株中miR-451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miR-451a过表达增加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增强了吉西他滨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miR-451a诱导了裸鼠皮下肿瘤对吉西他滨敏感;miR-451a低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结论:miR-451a增强了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NHG4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以及对细胞奥沙利铂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24例CRC组织及其邻近癌旁组织中LncRNA SNHG4的表达水平,并用费希尔精确检验(Fisher's exact test)分析LncRNA SNHG4表达水平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体外培养HCT116细胞,将HCT116细胞分为sh-SNHG4组(敲减组)、sh-NC组(阴性对照组),qRT-PCR法检测各组HCT116细胞中LncRNA SNHG4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经梯度浓度(1.0、2.5、5.0、10.0、20.0μmol/L)奥沙利铂(L-OHP)处理24小时后细胞增殖能力变化情况。EdU和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经10μmol/L的L-OHP处理24小时后,细胞增殖能力以及核DNA损伤情况。结果:CRC癌组织中LncRNA SNHG4相对表达水平与癌旁组织相比明显升高(P<0.05),其表达水平与CRC患者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脉管侵犯显著相关(P<0.05)。与sh-NC组相比,sh-SNHG4组在梯度浓度的L-OHP处理下,相对细胞活性下降更加明显(P<0.05)。在10μmol/L的L-OHP处理条件下,sh-SNHG4组相比sh-NC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5),核DNA损伤情况更严重(P<0.05)。结论:LncRNA SNHG4在CRC组织中高表达,敲减LncRNA SNHG4可以减弱HCT116细胞对L-OHP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新近研究表明microRNA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96a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以及抑制miR-196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人非小细胞肺癌及细胞系中miR-196a的表达水平,通过转染miR-196a inhibitors抑制miR-196a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定量PCR检测转染效率.利用transwell实验检测下调miR-196a对NCI-H1299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相对于正常肺组织及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细胞中miR-196a的表达水平出现了显著的上调,NCI-H1299细胞中转染miR-196a inhibitors能显著抑制miR-196a的表达水平且抑制miR-196a的表达能降低NCI-H1299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结论:定量PCR结果显示miR-196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而封闭其表达能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功能,提示miR-196a的表达上调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并有可能作为将来非小细胞肺癌诊断、预后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来源的外泌体miR-190a-5p对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超速离心获得BMSCs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采用纳米颗粒示踪分析(NTA)检测外泌体粒径,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外泌体上的标志蛋白CD63、CD9及HSP70;选取肺癌细胞系A549、LK79、H1975和HCC827,以及人正常上皮细胞BEAS-2B检测对比miR-190a-5p在这些细胞中和BMSCs衍生的外泌体(BMSC-exosome)中的表达量;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Krüppel样因子15(KLF15)是否为miR-190a-5p的靶基因;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miR-190a-5p对KLF15的表达调控;Transwell法检测外泌体对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BMSCs外泌体呈圆形,粒径集中在150~200 nm,标志蛋白CD63、CD9及HSP70阳性表达;BMSCs外泌体中miR-190a-5p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在4种肺癌细胞及正常肺细胞BEAS-2B中的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KLF15是miR-190a-5p的靶基因;BMSCs外泌体与miR-190a-5p mimics均能使肺癌细胞中的miR-190a-5p含量升高,并抑制KLF15的mRNA和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结论:BMSCs外泌体miR-190a-5p通过下调KLF15抑制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microRNA-3163(miR-3163)在肺癌细胞中是否靶向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探索逆转肺癌细胞抗肿瘤药物多药耐药(MDR)的干预策略。方法:检测BCRP在肺癌细胞A549和耐药细胞系A549/ADR中的表达,利用系列浓度梯度的抗肿瘤药物处理细胞,计算其作用的IC50值;在A549/ADR细胞中转染miR-3163的模拟物或抑制剂,用Western印迹检测BCRP的表达水平;在此基础上检测miR-3163对抗肿瘤药物杀伤A549/ADR细胞的影响。结果:与A549细胞相比,A549/ADR细胞具有对抗肿瘤药物的MDR特性,BCRP在A549/ADR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上调。转染miR-3163的模拟物能够上调A549/ADR细胞对抗肿瘤药物阿霉素、紫杉醇、吉西他滨和吉非替尼的敏感性,逆转其MDR作用。这些抗肿瘤药物作用的IC50值分别从4.86±0.33、0.41±0.05、3.79±0.26和5.51±0.25μmol/L下调至0.30±0.05、0.07±0.01、0.67±0.10和1.58±0.42μmol/L。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miR-3163的模拟物能够在A549/ADR细胞中下调BCRP的表达水平,转染miR-3163的抑制剂能够阻断miR-3163模拟物的作用。结论:miR-3163有可能通过靶向耐药蛋白BCRP逆转肺癌细胞的MDR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 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核仁小分子RNA宿主基因1(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SNHG1)无蛋白质编码功能,且主要定位于细胞质。qRT-PCR结果显示,SNHG1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肺上皮细胞。在肺癌细胞NCI-H1299中,敲低SNHG1发现,该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在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中,过表达SNHG1可显著促进该细胞的增殖能力。深入研究发现,SNHG1可上调CDK4和下调p27kip1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而对其mRNA水平表达量无影响。此外,在肺癌临床组织中也发现SNHG1高表达,且高表达的SNHG1与肺癌瘤体大小、TNM分期和远端转移正相关,而与患者年龄及吸烟史无关。综上所述,SNHG1在肺癌中高表达,通过上调CDK4和下调p27kip1推进肺癌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Bevacizumab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evacizumab组、吉西他滨组和联合用药组。观察用药前后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Bevacizumab和吉西他滨单药均能抑制肿瘤生长,两药联合疗效明显增强(P=0.000)。与对照组和吉西他滨组相比,Bevacizumab组和联合用药组能明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MVD值均明显降低,以联合用药组最为明显(P均0.000)。Bevacizumab和吉西他滨单药均能下调Bcl-2的表达,两药联合下调作用明显增强。结论:Bevacizumab联合吉西他滨能增强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及微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shRNA干扰技术敲低IscU2干扰细胞IscU2的表达,研究了干扰IscU2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NCI-H520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构建了稳定低表达IscU2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NCI-H520;采用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ROS、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干扰IscU2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降低;细胞周期停滞在G1/G0期,同时伴随有p-AKT和Cyclin D1蛋白含量的下降;细胞晚期凋亡率明显增加,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表达上调;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上调,间质标志物N-Cadherin和Snail表达下调;细胞ROS积累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该研究结果表明,干扰IscU2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上皮–间质转化,这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和视角。  相似文献   

10.
探讨miR-5047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并明确地西他滨在miR-5047表达调控中的作用。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人乳腺癌细胞系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miR-5047的表达水平;将miR-5047模拟物(mimic),阴性对照(NC)分别转染至MDA-MB-231和MCF7细胞,经平板克隆实验、MTT实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及蛋白水平。使用浓度5 μmol/L和10 μmol/L的地西他滨分别处理MDA-MB-231和MCF-7细胞,经qRT-PCR检测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条件下地西他滨对miR-5047表达的影响。同时,通过形态观察和Western blot检测地西他滨对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相比,miR-5047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均显著下调。miR-5047过表达可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抑制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的表达。不同浓度地西他滨处理MDA-MB-231和MCF7细胞后,miR-5047表达均增强,且10 μmol/L作用48 h效果最显著。地西他滨可诱导MDA-MB-231细胞向上皮样转变。miR-5047在乳腺癌细胞系中表达显著下调,过表达miR-5047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地西他滨可促进乳腺癌细胞中miR-5047的表达,并诱导细胞向上皮样转变。  相似文献   

11.
miR-34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mi R-34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研究不多。该研究将合成的mi R-34c成熟序列转染乳腺癌阿霉素(doxorubicin,DOX)耐药细胞MCF-7/DOX,探讨mi R-34c体外逆转MCF-7/DOX细胞耐药性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mi R-34c在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DOX中的表达,MTS法检测miR-34c对MCF-7/DOX细胞阿霉素耐药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iR-34c对MCF-7/DOX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DR、MRP以及细胞周期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E2F3的表达。结果显示,mi R-34c在乳腺癌MCF-7/DOX耐药细胞中低表达,转染mi R-34c可明显增加耐药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流式分析发现,miR-34c可以促进耐药细胞G2期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与对照组相比较,miR-34c转染组细胞MDR、MRP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而Bcl-2、E2F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研究表明,miR-34c直接靶向抑制Bcl-2和E2F3的表达,诱导细胞周期G2期阻滞和凋亡,进而增强MCF-7/DOX耐药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miR-19a-3p在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用10μmol/L顺铂处理ER阳性乳腺癌耐药细胞株和敏感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活性;RNA测序分析ER阳性乳腺癌耐药细胞株和敏感细胞株中表达差异的microRNA;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miR-19a-3p在ER阳性乳腺癌耐药细胞株和敏感株中的表达差异;合成miR-19a-3p类似物和抑制物,分别转染ER阳性乳腺癌耐药细胞株和敏感株,检测耐药细胞株对顺铂耐药的药物作用浓度是否发生改变;通过Starbase v2.0调取TCGA数据分析预测miR-19a-3p的靶标基因及相互调控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验证miR-19a-3p与靶标基因在ER阳性乳腺癌耐药细胞株和敏感株中的表达。结果:顺铂处理后不影响ER阳性乳腺癌耐药细胞株的细胞活性;小RNA测序发现miR-19a-3p在ER阳性乳腺癌耐药细胞株中低表达,qPCR进一步确认miR-19a-3p在ER阳性乳腺癌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量相比于敏感株较低;miR-19a-3p过表达促进ER阳性乳腺癌耐药株的顺铂耐药作用浓度下调,而miR-19a-3p表达被抑制后会上调ER乳腺癌敏感细胞株的顺铂敏感作用浓度;通过Starbase v2.0预测表明miR-19a-3p负调控PIK3CB,qPCR及Western印迹证实miR-19a-3p过表达抑制PIK3CB的表达。结论:miR-19a-3p通过抑制PIK3CB的表达,负调控ER阳性乳腺癌化疗耐药,增强ER阳性乳腺癌细胞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热疗对化疗诱导的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吉西他滨(0,5,10,20,30wM)作用于SW1990细胞不同时间(24,48,72小时)及30μM吉西他滨作用24h联合热疗43℃1h,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E-cadherin蛋白和剪切的Notchl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吉西他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明显抑制SW1990细胞的增殖(P〈0.05),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吉西他滨作用前24h给予43℃1h热疗预处理可显著增强吉西他滨对SW1990细胞的抑制作用(P〈0.05)②吉西他滨作用SW1990细胞24小时后,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形态变大,细胞呈梭形,且细胞间连接减少;而热疗预处理的联合能够逆转此种形态学变化。③吉西他滨作用24小时后,细胞内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下调、CleavedNotchl的蛋白表达上调,热疗预处理可明显上调吉西他滨诱导的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并下调CleavedNotchl蛋白表达的上调。结论:热疗预处理显著逆转吉西他滨所诱导的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的EMT现象,其机制可能与Notch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P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食管鳞癌手术标本7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RP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采用MTT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对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其表达与食管癌化疗耐药的关系。结果:7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6%及5.0%。MRP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P<0.01)。食管鳞癌组织对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吉西他滨、顺铂、卡铂、阿霉素、长春瑞滨、羟喜树碱等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其相应癌组织中MRP2表达明显相关(P<0.01)。结论:MRP2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对多种化疗药物耐药有较好的相关性,推测食管鳞癌组织中MRP2的高表达可能对化疗耐药性的发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R-550a-3靶向NFIC表达调控肺癌细胞HCC827增殖、迁移和侵袭作用。[方法]检测40例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550a-3和NFIC mRNA表达,并分析NFIC表达与肺癌患者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按Lipofectamine 2000方法分别将miR-NC、miR-550a-3 mimics和miR-550a-3inhibitor转染到HCC827细胞,48h后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同时检测细胞中miR-550a-3和NFIC mRNA表达,并检测细胞中NFIC、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miR-550a-3表达水平(1.83±0.19)高于癌旁组织(1.00±0.15),NFIC mRNA表达水平(0.62±0.14)低于癌旁组织(1.00±0.10)(P<0.05);以miR-550a-3 mRNA均数为标准,将肺癌患者分为高表达组(22例)和低表达组(18例),miR-550a-3与病理类型和TNM分期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和肿瘤直径不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circTLK1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该研究将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L分为对照(Con)组、高糖(HG)组、HG+si-NC组、HG+si-circTLK1组、HG+miR-NC组、HG+miR-374a-5p组、HG+si-circTLK1+anti-miR-NC组、HG+si-circTLK1+anti-miR-374a-5p组。采用RT-qPCR检测circTLK1和miR-374a-5p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TNF-α、IL-6水平;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ircTLK1和miR-374a-5p的靶向关系。结果显示,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中circTLK1、TNF-α、IL-6、CyclinD1表达水平及细胞活性升高,miR-374a-5p、p21表达水平降低(P0.05)。下调circTLK1表达或过表达miR-374a-5p,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中TNF-α、IL-6、CyclinD1表达水平和细胞活性降低,p21表达水平升高(P0.05)。circTLK1靶向调控miR-374a-5p;抑制miR-374a-5p表达逆转了下调circTLK1表达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该研究得出,下调circTLK1表达可能通过上调miR-374a-5p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热疗对化疗诱导的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 用不同浓度吉西他滨(0, 5, 10, 20,30 滋M)作用于SW1990 细胞不同时间(24, 48, 72 小时)及30 滋M 吉西他滨作用24h 联合热疗 43℃ 1h,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 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细胞内 E-cadherin 蛋白和剪切的Notch1 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吉西他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明显抑制SW1990细胞的增殖(P<0.05),并 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吉西他滨作用前24 h 给予43℃ 1h热疗预处理可显著增强吉西他滨对SW1990细胞的抑制作用(P<0.05) ②吉西他滨作用SW1990 细胞24 小时后,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形态变大,细胞呈梭形,且细胞间连接减少;而热疗预处理的联合 能够逆转此种形态学变化。③吉西他滨作用24 小时后,细胞内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下调、Cleaved Notch1 的蛋白表达上调,热 疗预处理可明显上调吉西他滨诱导的E-cadherin 蛋白表达下调、并下调Cleaved Notch1 蛋白表达的上调。结论:热疗预处理显著 逆转吉西他滨所诱导的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 细胞的EMT 现象,其机制可能与Notch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miR-126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表达下调并显示抑癌基因的功能,然而其在肿瘤敏感性中的作用仍不明确.为了探讨miR-126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对顺式铂氨(cis-diammine dichloroplatoum,cisplatin,CDDP)敏感性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本研究用MTS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及其衍生的CDDP耐受细胞A549/DDP对CDDP的敏感性.结果表明,A549/DDP细胞对CDDP的耐受性是A549细胞的4.05倍(P=0.0078);用qRT-PCR检测发现,相比于A549细胞,A549/DDP细胞中miR-126的表达下调了8.45倍(P=0.0063),而survivin和Bcl-2的表达明显上调;通过MTS、qRT-PCR及Western印迹实验发现,miR-126 mimics使A549/DDP细胞中miR-126的表达上调了12.63倍(P=0.0013),并明显增加A549/DDP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及下调survivin和Bcl-2的表达;相反,miR-126 inhibitor能明显增加A549细胞对CDDP的耐受性及增加survivin和Bcl-2的表达.本研究结果提示,miR-126在非小细胞肺癌CDDP耐受细胞中的表达下调,上调miR-126的表达能增加耐药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miR-126是逆转肺癌CDDP耐受的可能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BLACAT1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starBase软件分析TCGA数据库中肺腺癌及肺鳞癌与癌旁组织之间BLACAT1表达差异;qRT-PCR检测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HCC827、NCI-H1299、NCI-H23和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中BLACAT1的转录水平差异,筛选BLACAT1高表达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CCK-8检测BLACAT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检测BLACAT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starBase软件预测BLACAT1作用的miRNA,采用qRT-PCR验证敲低BLACAT1对预测miRNA表达的影响,筛选与BLACAT1相互作用的miRNA,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结果;CCK-8检测BLACAT1/miR-374b-5p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检测BLACAT1/miR-374b-5p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转移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肺腺癌及肺鳞癌组织中BLACAT1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BLACAT1表达量最高;敲低BLACAT1降低A549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BLACAT1作为海绵吸附miR-374b-5p;敲低BLACAT1增加miR-374b-5p的表达,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BLACAT1通过抑制miR-374b-5p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  相似文献   

20.
miR-126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表达下调并显示抑癌基因的功能,然而其在肿瘤敏感性中的作用仍不明确.为了探讨miR-126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对顺式铂氨(cis-diammine dichloroplatoum, cisplatin, CDDP)敏感性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本研究用MTS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及其衍生的CDDP耐受细胞A549/DDP对CDDP的敏感性.结果表明,A549/DDP细胞对CDDP的耐受性是A549细胞的4.05倍(P=0.0078)|用qRT-PCR检测发现,相比于A549细胞,A549/DDP细胞中miR-126的表达下调了8.45倍(P=0.0063),而survivin和Bcl-2的表达明显上调|通过MTS、qRT-PCR及Western印迹实验发现,miR-126 mimics使A549/DDP细胞中miR-126的表达上调了12.63倍(P=0.0013),并明显增加A549/DDP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及下调survivin和Bcl-2的表达;相反,miR-126 inhibitor能明显增加A549细胞对CDDP的耐受性及增加survivin和Bcl-2的表达.本研究结果提示,miR-126在非小细胞肺癌CDDP耐受细胞中的表达下调,上调miR-126的表达能增加耐药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 miR-126是逆转肺癌CDDP耐受的可能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