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浸采铀是我国天然铀生产的主要工艺,生产过程中向含矿含水层中注入了一定量的化学试剂,矿床终采后的残余溶液不可避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存在严重环境隐患,因此,地浸终采后开展地下水修复十分必要。针对地浸采铀地下水修复存在的若干问题,总结了我国地浸采铀矿山终采区地下水源项特征,对比了酸法地浸和中性地浸地下水污染物的种类和水平,调研了国外地浸矿山地下水修复目标值,提出了我国地浸采铀地下水修复目标值的确定方法,探讨了地浸采铀地下水修复主流工艺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总结了国外地浸矿山地下水修复周期,讨论了地浸采铀地下水修复的时机。基于地浸采铀地下水修复涉及的问题提出了见解,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我国地浸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阙为民  王志 《中国矿业》2006,15(12):98-101
地层伤害降低地浸采铀钻井的抽注液能力。结合地浸采铀工艺的特点,如何有效地预防伤害、保护矿层,最大限度地提高钻井产能和注液能力,开展地层伤害评价与区块配伍性评价研究是地浸采铀一项崭新的课题。本文在对地浸采铀地层伤害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某矿床地浸采铀实践,提出了地层伤害实验与评价的方法;通过区块配伍性评价,得出区块整体复合解堵改造方案,从而达到消除伤害,保护矿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丁叶 《铀矿冶》2023,(2):52-58+68
为了不断提高科研和管理水平,促进地浸采铀行业标准化水平,更科学和有效地开发和建设地浸铀矿山,重点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地浸采铀相关标准和技术规程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存在的问题,并编制了地浸采铀技术标准体系表。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浸采铀工艺的述评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运斌 《铀矿冶》1996,15(4):221-226
本文介绍了我国地浸采铀的历史和现状,对原地浸出采铀工艺进行了述评,提出了今后地浸发展中应解决的问题,并对地浸采铀的资源及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地浸采铀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西文 《铀矿开采》1996,20(1):1-12
文章概述了世界各国地浸产量,地浸资源,地浸技术,地浸产品成本和地浸入人才等情况,指出了地浸采铀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提出了加速发展我国地浸采铀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海峰 《中国矿业》1996,5(6):58-61
本文通过地浸采铀专家系统的研制,讨论了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方法的理论基础及特点,并结合铀矿床地浸采铀评价结果的生成,介绍了此方法的使用步聚。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浸采铀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介绍我国地浸铀矿山生产和试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浸采铀技术研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地浸采铀技术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了将电动原地浸出(EK-ISL)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低渗透性铀矿开采,提高低渗透性铀矿的浸出效率,需要借助数值模拟技术对其进行研究。从地浸采铀过程的物理化学行为出发,介绍了数值模拟技术对地浸采铀的推动作用,总结了地浸采铀模型的基本方程和求解方法,结合电动修复领域的相关数值模型分析了EK-ISL模型需要描述的关键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步的电动原地浸出采铀数值模型。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对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术发展做了全面的回顾,重点介绍了我国砂岩型铀资源的分布特点与生产现状,对我国地浸采铀技术主要成果进行了总结。通过我国地浸采铀技术与国外技术的比较,结合我国地浸铀资源的特点,指出了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术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循环经济角度出发,介绍了地浸采铀工艺特点,从浸出工艺方法与矿床的"适宜匹配"、浸出工艺的"减量化"技术、微生物浸铀及铀铼综合回收技术等四个方面阐述新疆地浸采铀浸出工艺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举措及应用成果,总结出新疆地浸采铀浸出工艺具有"低消耗、高利用、综合回收"的循环经济特点。  相似文献   

11.
美国碱法地浸采铀工艺技术概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美国在碱法地浸开发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技术和成果,涉及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勘探和资源评估,矿体的圈定,碱法地浸化学原理,搅拌浸出与柱浸试验,实验室操作规范和试验步骤,试验模型,井场设计,钻井成井工艺,井场退役和地下水治理及加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装置等。  相似文献   

12.
李晓剑  李建东 《铀矿冶》2005,24(2):62-65,70
介绍了哈萨克斯坦砂岩型铀矿床的储量计算指标、地浸钻孔结构及施工工艺、洗井、地球物理测井等钻孔工程与资源评价相关技术。同时,从水文地质学角度剖析了提高钻孔涌水量所能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地浸采铀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砂岩铀矿床地浸开采经济评价系统软件,通过敏感性分析,重点探讨了每平方米铀储量大小、井场抽注液钻孔间距、浸出液提升方式、矿山生产规模对地浸采铀技术经济的影响,提出了优化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CO2+O2两孔法地浸采铀现场试验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某铀矿床于2002年开始勘探,并于年底提交了361~373勘探线之间首采段的储量。为加速开采,尽早利用已探明资源,探索地浸开采的可行性,2004~2005年在首采段369勘探线附近开展了地浸采铀现场试验。试验采用两孔法,试验中抽液量是注液量的5倍。试验证明,两孔法浸出液铀浓度及其它离子变化趋势反映了矿层地下浸出特性,矿床采用地浸方法开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虽然两孔法在我国首次应用,但两孔法计算公式完整,科学性强,试验时间短,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铀矿水冶厂浸出工序的特点,研制一种以γ能谱法为测量方法的耐磨损、耐高温、耐腐蚀、抗结垢、对酸浓度变化、以及Fe~(3+)、Mo~(6+)、NH_4~+等浓度变化不敏感的铀浓度分析仪。该仪器经过实验室和现场试验表明,满足铀矿山水冶厂浸出工序铀浓度长期在线测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某CO_2和O_2地浸采铀矿山在建设环境友好型铀矿山过程中应用的工艺技术及应用情况,其中关键技术包括地下水无污染循环技术、溶浸范围的控制技术和工艺废水的减量化技术(沉淀母液的循环利用技术、转型废水的反渗透减容技术)。通过工业性试验和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面放射性污染及氡及其子体浓度符合国家标准,使CO_2和O_2地浸采铀工艺成为了绿色、环保安全的铀矿采冶技术。  相似文献   

17.
细菌氧化再生液逆流淋浸铀矿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仕安  黄祥富 《铀矿冶》1995,14(4):230-235
七五三铀矿属于高硅酸盐型原生矿,铀品位为0.36%一0.442%,四价铀占85%。为降低工程投资和操作费用,进行了4段逆流淋浸的扩大试验,平均淋浸50d,每吨矿用酸量为38kg,浸出率大于95%。采用逆流淋浸方式,控制菌浸液中有害物质的极限浓度,并用同步再生法能有效地氧化菌浸液。25t吨矿石的单堆淋浸对照试验,也获得浸出率大于95%的结果,并可节省用酸量30%,省去软锰矿(含MnO240%)2.0%。采用该方法处理七五三铀矿,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算,提供了一种淋浸铀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泡沫钻进是一种新的钻进技术,特别适合于低渗、低承压水头矿床地浸采铀工艺钻孔的施工。泡沫钻井液密度最低可达0.03g/cm3,钻进时钻井液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可实现负压钻进,泡沫钻进携屑能力强、滤失量小、钻井效率高,在含矿含水层中不致发生地层损害,堵塞矿层。泡沫洗井效果好、效率高、成本低,可增加钻孔涌水量。在地浸钻孔施工中应推广泡沫钻进和泡沫洗井方法,最大限度地恢复和保护矿层的渗透性能,提高钻孔的抽注液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地浸开采井间距的合理性,选取新疆某矿床Ⅰ-Ⅱ旋回铀矿石样品开展酸法管状浸出实验,分管体饱水和无试剂浸出、质量浓度为5g/L的硫酸稀酸浸出两个阶段进行。实验装置由注液端向出液端按一定间距依次布置5个监测断面,按8h间隔取样,重点分析浸出液的铀浓度、pH值、三价铁离子和总铁浓度等参数,探究不同监测断面参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浸出剂运移距离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浸采铀过程是一个浸出铀逐渐累积的过程,且其累积速率受井间距控制;铀浓度峰值的大小与浸出剂浓度、铀矿石品位正相关,铀浓度峰值出现的快慢与渗透速度的大小成正比;根据拟合公式,铀浓度峰值并不随着溶浸路径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而与浸出剂运移距离呈近似对数关系,随溶浸路径的延长而升高,但增速逐渐减缓,在40m的溶浸过程中,铀浓度累积量的95%在前27m内完成,因此,确定该地段矿体的酸法地浸开采合理井间距为27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