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旧时计划经济为背景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中国户籍制度构筑了城市中国与乡土中国的分立壁垒。一方面,衍生在制度之上的各种特权与利益分配使得户籍制度改革错综复杂,也给现行城市化进程设置了重重障碍,延缓了城市化的推进;但另一方面,城市化的滞后发展,城市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也构成了户籍制度改革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指的是农村人口不断地转化为城镇人口的一种过程,城市化水平的高低通常用城市人口的比重来衡量。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人口的集中,出现了生产的集中、消费的集中、财产的集中和政治的集中。如果说城市的特性是集中,那么农村则体现了分散性。城市化是由社会分工所推进的,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城市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它会极大地推进  相似文献   

3.
户籍制度改革对深圳市人口管理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分析了深圳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指出在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大潮下,深圳市面临着户籍制度改革的压力与动力,最后提出了深圳户籍制度改革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用了几十年的由计划经济衍生出来的人口户籍制度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户籍管理体制的改革看来势在必行。因此,研究剖析现行人口户籍制度很有必要。 一、我国现行人口户籍制度功能已经异化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在全国解放后,随着各级政权组织的相继建立,社会生活秩序趋于稳定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开始,户籍的功能很简单,户口由  相似文献   

5.
范国平  张卫军  邹先 《理论界》2004,(5):221-222
中国加入WTO后,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方面的任务显得日益紧迫。而与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诸方面的消极作用日益显著。户籍制度对农村发展的消极影响尤为突出。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对户籍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但是考虑到许多具体的因素,改革的过程应该是渐进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双重复合的Logistic增长模型 ,结合实际数据 ,建立动态模型 ,根据计算机仿真结果 ,对中国未来 1 0 0年内的人口增长趋势和城市化水平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7.
论人口城市化与要素城市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永祥认为,城市化的实质是在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以及相应的社会结构变动。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滞后于要素流动,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农村病"。要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治理"农村病",推动城市化健康协调发展。杨云彦指出,中国正处在有利的人口窗口内,应不失时机地推进城市化,加快人口与劳动力转移;同时,应按照城市化的大趋势来规划、建设新农村,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实效。徐勇认为,进入21世纪后,中国发展战略的基点已由农村转入城市;国家发展走向将从"以农村包围城市"向"以城市带动乡村"转变,具体表现为财政带动、就业带动、资本带动与制度带动;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开展新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8.
作者分析了西部城市化水平低,人口增长率高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阐述了提高城市化水平是降低人口增长率与提高经济总量的重要途径;并就西部地区如何提高城市化水平提出建设性的思考与对策,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农地产权制度等配套改革,这些改革将最终推动西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以及农民进城难,已经成为城乡统筹发展中最大的障碍。现行户籍制度的种种弊端日渐凸现,废除户籍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代之以身份证管理,建立国民信息系统等有关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举措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化建设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智君  咬亮 《河北学刊》2007,27(2):247-249
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确立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中的弊端开始逐步显现,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在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的新的户籍制度应当保证国家政治结构平衡,从宪法上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同时,剥离户籍制度的利益分配职能,强化其人口信息统计职能。  相似文献   

11.
从目前来看 ,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科技等方面所达到的进步状况。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迄今为止 ,我国所走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与工业化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具有明显不同的特色。这不仅反映了国情的不同 ,同时也反映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时期和条件的不同。在国内 ,东海沿海地区走的是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为主的道路 ,而对于地处西部的新疆 ,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当前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条件 ,在道路的选择上就必然…  相似文献   

12.
年复一年的“民工潮”几乎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蔚为壮观的一道风景。“民工潮”掀起的人口迁徙运动,不仅成为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起决定性作用的“第一推动力”,而且堪称一场波澜壮阔的民众主动争取迁徙自由的人权解放运动。可以说,正是民间广大民众自下而上的积极诉求,现行户籍制度改革才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尽管1998年7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转了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数十年铁板一块的户籍管制政策有了相当的松动,但从整体上讲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依然相对迟缓。户籍制度改革首先是一种观…  相似文献   

13.
14.
工业化和城市化江西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江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滞后。文中分析了江西工业化和城市化滞后的主要表现,结合江西的省情,提出了加快江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提高江西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文知 《理论界》2004,(5):133-134
人口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文明的表现。本文就锦州市人口城市化的现状及发展作以初步的探讨。一、锦州市人口城市化发展概况建国以来,在社会经济制约下,锦州市人口城市化以1978年为界,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人口城市化进程波动大、发展缓慢时期(1949年—1978年)。这一时期可视为两个阶段。1949年至1960年,这11年时间,锦州市经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比较快,人口城市化水平由12.9%提高到24.9%,增长了12个百分点。1960年至1978年,这18年时间中由于“左”的路线和自然灾害的原因,人口城市化水…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发展主要是指一个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 ,即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过程 ,具体地说 ,就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在工业化过程中 ,城市化必须与工业化同步发展 ,这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抑制城市化发展的政策违背了这个经济规律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步伐 ,我们必须取消控制人口流动的制度 ,加快城市化进程 ,使之与工业化发展保持同步。  相似文献   

17.
新户籍制度改革的着力点不在于将户籍与各种社会福利剥离开来,而是赋予常住人口依据居住证享有更多社会福利的资格,事实上强化了户籍制度的社会治理功能。通过"社会治理论"的视角来理解新型户籍制度的功能可以看出:我国户籍制度功能转型的主要内容是从以工业化为目标的社会管制制度,转变成一种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的社会治理制度;新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在城镇化的时代重建社会秩序、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具体体现在引导人口流动、完善地方社会福利分配和支撑地方社会治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是工业化带来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先有工业才有人群的聚集,然后才会慢慢形成城市,这是西方城市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在西方,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是三位一体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我看到的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章首先回顾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特别是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指出七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对于推进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并使中国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工业化迥然不同的农村工业化之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乡镇企业面临的新情况,指出今后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两手并举”,即一手引进高科技,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发展跨地区甚至跨国家的企业集团;一手发展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工业为基础,加上为它服务的、广泛高效的、提供信息和销售的中介体。文章最后对我国农村的城市化问题作了分析,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应该走大、中、小城市和村镇同时并举、遍地开花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计划经济时代,诸多行政管理制度以户籍为依据,给户籍附加了其他功能,衍生出诸多社会不公.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这些附加功能阻碍社会和经济发展,社会呼吁改革户籍制度.而目前户籍制度改革的讨论存在种种的误区:一是混淆户籍管理与人口管理的内涵,大化、泛化户籍管理功能(全能论);二是全面否定户籍管理制度(否定论);三是不顾现实条件主张大刀阔斧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激进论).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首先得从思想认识上对户籍制度及其改革有正确的、清醒的认识,才有可能寻找出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