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曹晓玲  李文安 《应用化工》2008,37(5):551-555
介绍了三聚氰胺,聚乙烯醇(PVA)在脲醛树脂胶粘剂(UF胶)合成过程中所起的改性作用,研究了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PVA和三聚氰胺用量以及加料顺序、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对脲醛树脂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4∶1,PVA和三聚氰胺的用量分别为尿素总量的1.5%和4%时,合成的脲醛树脂胶粘剂综合性能良好,游离甲醛含量低,达到了绿色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低摩尔比脲醛树脂胶粘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范东斌  李建章 《中国胶粘剂》2006,15(8):33-36,46
从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游离甲醛含量及其胶接制品的甲醛释放量,低摩尔比脲醛树脂的合成及不同固化体系下低摩尔比脲醛树脂的固化特性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低摩尔比脲醛树脂作为木材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053 低毒脲醛树脂的合成机理 应用胶体理论,在不脱水、不增加过多改性剂的基础上,探索了低毒脲醛树脂胶的合成机理。所得胶达到GB/T14372-93要求,制得的刨花板满足GB/T4897-92A类板一等品要求,甲醛释放量达到欧洲En级。 054 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研制 利用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在酸性条件下与大分子脲醛树脂进一步交联,合成了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分步加入尿素,降低了脲醛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含量,提出了工艺条件及影响合成的因素。 055 脲醛树脂低醛胶制备工艺进展 提出了脲醛树脂胶粘剂的低醛化控制理论。认为提高树腐化反应平衡常数是最理想的控制手段,也是脲醛胶生产工艺改进的方向。 056 低游离甲醛含量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063 低毒脲醛树脂的合成机理 应用胶体理论,在不脱水、不增加过多改性剂的基础上,探索了低毒脲醛树脂胶的合成机理。所得胶达到GB/T14372-93要求,制得的刨花板满足CB/T4897-92A类板一等品要求,甲醛释放量达到欧洲En级。 054 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研制 利用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在酸性条件下与大分子脲醛树脂进一步交联,合成了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分步加入尿素,降低了脲醛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含量,提出了工艺条件及影响合成的因素。 055 脲醛树脂低醛胶制备工艺进展 提出了脲醛树脂胶粘剂的低醛化控制理论。认为提高树脂化反应平衡常数是最理想的控制手段,也是脲醛胶生产工艺改进的方向。 056 低游离甲醛含量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相似文献   

5.
环保型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银  彭立新 《化工时刊》2002,16(12):58-59
根据尿素与甲醛加成一缩合反应机理,利用强酸催化工艺合成低甲醛含量的脲醛树脂胶粘剂,并对主要反应条件:pH值,尿素的投放次数及反应温度对胶粘剂游离甲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制得环保型脲醛树脂胶粘剂。  相似文献   

6.
环保型脲醛树脂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环保型脲醛树脂的合成新工艺,综合研究了甲醛/尿素摩尔比、反应温度、pH值、以及加料的顺序对脲醛树脂胶黏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三聚氰胺进行了改性研究以提高胶黏剂的耐水性,同时降低产品中游离甲醛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本工艺合成的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低、强度大、耐水性好,符合绿色环保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氧化淀粉改性脲醛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H2O2氧化制成氧化淀粉,糊化后加入到脲醛树脂中,制得不同氧化淀粉含量的改性脲醛树脂,与不含氧化淀粉的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性能对比,具有游离甲醛、羟甲基含量低和粘合强度好等优点,而且成本也大大降低,表明可有效地改善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环保型脲醛树脂粘合剂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脲醛树脂是广泛用于木材工业中一种重要的胶粘剂。对降低脲醛树脂粘合剂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措施以及改性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简单实用的合成工艺,根据此合成方法生产的产品具有粘度好、反应条件易控制、甲醛含量低和成本低等优点,树脂的甲醛含量达到国家室内板用粘合剂游离甲醛含量标准(GB18 587-2001)。  相似文献   

9.
姚海军  张敏 《广州化工》2009,37(5):74-76
脲醛树脂是广泛用于木材工业中一种重要的胶粘剂,影响脲醛树脂甲醛含量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为寻求合适的工艺条件以提高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综合性能,通过改变尿素与甲醛的摩尔质量比及控制反应时间等途径优化了环保型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U/F=1:2.0,pH达到5~6时反应40分钟,此时的胶粘剂甲醛含量与粘性的综合情况最佳.  相似文献   

10.
脲醛树脂胶粘剂~(13)C核磁共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化学分析和13C核磁共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脲醛树脂胶粘剂性能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摩尔配比F:U=1.2:1时,粘度越高,游离尿素的含量越低,羟甲基的含量越低,游离甲醛含量降低; 树脂产品的粘度低,聚合度也低,羟甲基的含量偏高,粘接性能下降,同时游离甲醛含量上升,而适量苯酚的添加可改善树脂结构,是一种优化树脂的途径。当增大摩尔配比到F:U=1.4:1时,尿素含量下降,游离甲醛含量上升。因此,摩尔配比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脲醛树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绿色环保脲醛树脂的制备及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合成脲醛树脂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二次加甲醛,四次加尿素"的脲醛树脂合成方法,所制得的脲醛树脂,其游离醛含量(0.10%)、甲醛释放量等物理性能均符合新标准GB18580-2001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木质素作为改性剂,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n(甲醛)∶n(尿素)、木质素加入量和木质素加入时间对UF(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游离甲醛含量和胶接强度的影响,并优选出制备改性UF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n(F)∶n(U)=1.6∶1、w(木质素)=40%(相对于尿素质量而言)和前期加入木质素时,UF胶粘剂的游离甲醛含量(0.052 8%)满足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用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要求(GB 18583—2001)、胶接强度为6.65 MPa且耐水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开启余 《辽宁化工》2009,38(11):777-779
探讨了改性剂对降低游离甲醛含量、改善胶粘剂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了三聚氰胺、聚乙烯醇(PVA)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UF胶)的制备工艺和配方,实验得出:采用弱碱-弱酸-弱碱的工艺,添加适量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反应最高温度控制在90℃,反应时间2~3 h,n(尿素)∶n(甲醛)=1∶1.4,尿素按7.0∶2.0∶1.0的质量比分3次投料,可制得低毒脲醛树脂胶粘剂。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脲醛树脂的游离甲醛含量及其胶接制品的甲醛释放量,本研究在脲醛树脂合成过程中加入改性剂代替部分甲醛,通过尿素-甲醛-改性剂发生共缩聚反应,合成了改性脲醛树脂。研究了改性剂取代甲醛的摩尔比对改性脲醛树脂固化速度、游离甲醛含量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热压条件下,对胶接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剂的加入不仅能有效降低改性脲醛树脂的游离甲醛含量及其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还能提高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耐水性。  相似文献   

15.
低游离甲醛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吴苹  孙旭军 《应用化工》2002,31(2):20-21
尿醛树脂胶粘剂中的游离甲醛是人造板中主要的污染源。采用降低原料中甲醛和尿素摩尔比 ,分批加入尿素进行多次缩聚的方法降低游离甲醛的含量 ,并通过添加聚乙烯醇改性剂 ,使产品中游离甲醛的含量为 0 4 % ,产品陈放 1周后 ,游离甲醛降到 0 1%以下 ,完全可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该制备工艺简单 ,成本低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 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 panels were produced by adding different ratios of some amine compounds to urea formaldehyde resin, which had 1:1.17 mol ratios. The formaldehyde contents,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 panels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EN standard methods.In this study, 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formaldehyde emission emitted from 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 panels decreased by adding urea, propylamine, methylamine, ethylamine, and cyclopentylamine solu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water absorption and thickness swelling values increased slightly; however, the internal bond strength, modulus of rupture, and modulus of elasticity of 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 panels also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but these properties of 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 panels decreased by adding higher ratios of urea solu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formaldehyde emission of 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 panels decreased 16.5% by using a 16% rate of urea formaldehyde resin and 0.8% rate of urea and ethylamine solution. These decreases were determined as 57% for cyclopentylamine solution addition, 41% for propylamine solution addition, and 48% for methylamine solution addition.  相似文献   

17.
SiO_2改性中密度纤维板(MDF)用脲醛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释放和耐水性是脲醛树脂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试验采用SiO2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得出的最佳合成工艺为F/U=1.15,在树脂合成后于室温下采用机械共混方式导入经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过的微米SiO2,用量为UF树脂总量的1.5%。用这种改性树脂压制的中密度纤维板(MDF)性能可达到国家标准优等品的要求,游离甲醛释放量也可达到国标GB 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中E1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