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2月收治的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予以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水平、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参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8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提高疗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丁苯酞序贯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4例)与研究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标准治疗,研究组另给予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颅脑多普勒检查结果、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减分率、血清指标(Hcy、LDL-C)及近期预后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7、14 d后脑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14、90 d后的NIHSS减分率高于对照组,治疗14 d后血清Hcy水平[(15.18±3.89)μmol/L]和LDL-C水平[(2.93±0.37)mmol/L]低于对照组[(18.24±4.16)μmol/L和(3.10±0.44)mmol/L],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血清Hcy和LDL-C水平与NIHSS减分率均呈负相关(r=-0.725和-0.690,P<0.05)。研究组治疗90 d后的预后良好率(58.93%)高于对照组(3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丁苯酞序贯疗法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90d后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OR)=1.372,95%(CI:1.103~1.579),P<0.05]。结论:丁苯酞序贯疗法能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动脉侧支循环开放,降低血清Hcy和LDL-C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且是近期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治疗,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还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NIHSS和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智力状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ACIS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炎症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刘俏  梅远伦  李程 《系统医学》2023,(17):118-121
目的 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接受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1月江苏省宿迁安颐老年病医院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6例纳入对照组,接受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另外46例纳入研究组,接受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0,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接受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以明显改善,同时大幅度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缺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59/60),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患者治疗后出现恶心,停药后不良症状改善,并未对治疗结果产生影响。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损失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好,安全性较高,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缺损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凡小蕾  赵梓光  于文素 《系统医学》2024,(1):130-132+136
目的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丁苯酞治疗,研究组则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与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48)。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血浆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老年AIS患者的临床疗效好,同时对血液流变学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6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率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高于对照组的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率中临床疗效较好,不仅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还可降低患者全身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丁苯酞序贯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效果。方法将102例P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序贯治疗联合基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及血浆巯基丙酮酸硫基转移酶(3-MST)、β淀粉样蛋白42(Aβ42)表达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3-MST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Aβ4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序贯治疗可显著改善PIS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丁苯酞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脑血流动力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我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65,丁苯酞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与对照组(n=60,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连续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血流动力、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流动力均上升,且研究组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可提升临床疗效,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脑血流动力、降低临床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探讨丁苯酞氯化钠、脑心通胶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130例患者接受丁苯酞氯化钠(100 ml/d)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101例患者接受丁苯酞氯化钠(100 ml/d,静脉滴注)、脑心通胶囊(0.8~1.6 g/次,口服,每日三次)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40~80 mg/d,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中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致残率、复发率以及病死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IL-6,TNF-α,hs-CRP)水平、NIHSS评分和mRS评分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5.92±2.01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10.07±1.99 mg/L),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NIHSS评分和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受试者复发率和病死率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脑心通胶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含量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致残率较低,可作为临床推荐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NIHSS评分、BI评分、Moca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NIHSS评分、BI评分、Moc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在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临床疗效方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miRNA-145、miRNA-146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iRNA-145、Bax水平降低,miRNA-146a、Bcl-2水平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理想,可降低机体miRNA-145、Bax水平,提高miRNA-146a、Bcl-2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脉血康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细胞比容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87±2.18)分,低于对照组的(12.28±2.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吡拉西坦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89例V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治疗,研究组给予丁苯酞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认知功能、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研究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研究组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MDA、CRP、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吡拉西坦治疗VCI,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左乙拉西坦片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102例,依照奇偶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片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P300波潜伏期及波幅、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P300波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300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左乙拉西坦片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P300波潜伏期及波幅,促进患者精神智力恢复,提高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张艳燕  杨晓梅  吴江 《系统医学》2023,(23):96-99+103
目的 探究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脑血管储备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法,对照组给予尤瑞克林,观察组给予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对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储备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储备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内皮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66,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血管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NIHSS、BI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视空间与执行力、语言能力、注意力、抽象能力、定向力、延迟回忆、命名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能产生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提升Moca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