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及舒芬太尼联合鞘内注射对CCI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方法: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对照组(CCI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舒芬太尼组(Suf组);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DS组).Dex组、Suf组、DS组分别于术后1~14d每天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2 μg/(kg.d)、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1 μg/d、Dex 1 μg/(kg.d)+Suf 0.5 μg/d;各组药物总容量均配成20μl,CCI组注射等体积0.9%生理盐水.每组分别在术前、术后l、3、7、14d给药30 min后,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于术后第7、14d痛阈值测定后,分批提取大鼠L4~6节段脊髓(n=5/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背角F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Dex组、Suf组及DS组术后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显著降低(P<0.05),术后7 d c-fos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CCI模型组相比,Dex组、Suf组及DS组在术后3d、7d、14 d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显著升高(P<0.05),c-fos蛋白表达水平在术后7d差异显著(P<0.05).与DS组相比,Dex组及Suf组在术后3d、7d、14 d机械痛阈及热痛阈显著降低(P<0.05),c-fos蛋白在术后7d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鞘内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及舒芬太尼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显著的协调镇痛作用,能有效缓解CCI模型大鼠的机械痛敏及热痛敏.  相似文献   

2.
3.
背景:右美托咪啶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等作用,对呼吸影响小。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3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另2组大鼠建立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右美托咪定组在造模后14 d内每天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3μg/kg,生理盐水组在同时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于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前、术后鞘内给药前和鞘内给药后2,7,14 d测定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痛阈值,并在术后第2,7,14天鞘内注射药物后,每组每个时间点分别处死4只大鼠,取其L4-6脊髓,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蛋白表达的水平及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给药前、给药后各时点生理盐水组和右美托咪定组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痛阈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给药后各时点右美托咪定组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痛阈值均明显升高(P〈0.05);右美托咪定组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表达明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且在给药14 d时达到最低接近于正常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程度也较生理盐水组轻微,在给药14 d时神经元形态基本接近正常对照组。提示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引起的痛敏,可能与其抑制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右旋美托咪定鞘内注射对于晚期癌痛患者行吗啡鞘内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晚期癌痛患者,静脉滴定后均采取鞘内镇痛方式。术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单用吗啡(M阶段);第二阶段吗啡+右旋美托咪定混合液(M+D阶段)。采用双盲交叉法,所有患者随机分配进入M阶段和M+D阶段,待获得48小时满意的镇痛后交叉进行另一阶段鞘内滴定。记录静脉滴定后、M阶段和M+D阶段疼痛评分、满意度、有效吗啡剂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获得满意镇痛后每阶段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各研究阶段疼痛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阶段与M阶段相比有效吗啡剂量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但M+D阶段与M阶段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鞘内给药后便秘、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减少。M+D阶段嗜睡发生率显著增加。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和高血压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鞘内注射右旋美托咪定可加强鞘内吗啡镇痛作用,显著减少吗啡用量,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 55,212-2)与右美托咪定在大鼠骨癌痛模型中的镇痛作用,并了解其相互作用。方法 选取120只6周雌性SD大鼠,在七氟烷麻醉下于胫骨注入大鼠乳腺癌MRMT-1细胞(1×105)建立骨癌痛模型,运用放射线和HE染色法判断骨癌形成。注入MRMT-1后第10天,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WIN 55,212-2(W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W组(n=40)分为对照组和WIN 55,212-2的1μg、3μg、10μg和30μg组。D组(n=32)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的3μg、10μg、30μg组。通过von Frey纤维细丝测定大鼠机械缩爪阈值(MWT),观察鞘内注WIN 55,212-2和右美托咪定的镇痛效果。用等辐射分析法(n=32)分析两种药物的相互作用。结果 放射线、病理学结果表明注入MRMT-1肿瘤细胞后成功建立骨癌模型,注入肿瘤细胞后大鼠MWT明显减小,产生骨癌疼痛(机械性痛觉超敏)。与对照组相比,WIN 55,212-2和右美托咪定能剂量依赖性的增加MWT(P 0. 05),而等辐射分析法显示两种药物是相加作用。结论 鞘内注射大麻素受体激动剂与右美托咪定有效抑制大鼠骨癌痛,两种药物的镇痛效果是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椎管内麻醉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有效性。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n=45)和实验组(n=45)。对照组应用椎管内麻醉,实验组则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椎管内麻醉,对两组患者谵妄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谵妄率明显比实验组高,数据之间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椎管内麻醉,可有效减少术后谵妄率,促进疾病治愈,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将60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咪达唑仑椎管内麻醉)和观察组(右美托咪定椎管内麻醉),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MAP在各时间段比较差异不显著,但较给药即时有一定程度下降;HR和RR方面在给药即时、手术10min,30min,60min时观察组患者略高于对照组,手术结束时差异不大;SPO2方面两组患者在各时间段比较差异不明显。右美托咪定在椎管内麻醉具有镇痛效果好、无呼吸抑制等特点,同时安全性和有效性好,是一种理想的临床麻醉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行下肢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观察组给予静脉泵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用药前(T1)及用药后20 min(T2)、30 min(T3)、60 min(T4)、术毕时(T5)的应激反应(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水平)、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及术后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4~T5时的肾上腺素水平和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T2~T5时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躁动率为15.79%低于对照组的44.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盲肠结扎穿孔(CLP)后的大鼠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来评估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48只盲肠结扎穿孔(CLP)后的 Wistar 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四组:(1)盲肠结扎穿孔组(CLP 组);(2)2.5μg/(kg·h)右美托咪定治疗组(DEX2.5组);(3)5μg/(kg·h)右美托咪定治疗组(DEX5.0组);(4)10μg/(kg·h)右美托咪定治疗组(DEX10.0组)。监测 CLP 术后1 h、3 h 及5 h 的 HLA-DR 及细胞因子:IL-4、IL-6、IL-10及 TNF-α变化,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计算24 h 病死率。结果右美托咪定治疗组(包括DEX2.5组,DEX5.0组,DEX10.0组),各组间在 HLA-DR 水平、炎性介质水平、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均无明显变化。与 CLP 组比较,右美托咪定治疗组(包括 DEX2.5组, DEX5.0组,DEX10.0组)的 HLA-DR 水平降低(P =0.020),促炎介质 IL-6水平在 CLP 术后3 h时明显增加(P =0.011),随后5 h 时下降,HR 明显下降(P <0.01)的同时 MAP 无明显变化(P =0.124)。与 CLP 组比较,右美托咪定治疗组的病死率的显著减少,且与剂量成正相关;CLP组,DEX2.5组,DEX5.0组,DEX10.0组病死率分别为91.7%,66.7%,25.0%和18.0%。结论右美托咪定在 CLP 脓毒症大鼠中持续输注5 h 内即开始诱导免疫调节,输注同时使 HR 显著下降并维持 MAP 稳定。随着右美托咪定输注剂量的增加,CLP 脓毒症大鼠的生存率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R)激动剂,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其可能通过减轻血流动力学改变、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微循环功能障碍、保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抗心律失常作用等机制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心血管系统产生作用.本文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 DEX)对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 CCI)大鼠脊髓背角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4只随机分为四组( n=11):假手术组( sham组),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组( CCI组),生理盐水组( CCI+NS组)和右美托咪定组( CCI+DEX组)。采用von Frey纤毛分别测定了sham组和CCI组术前及术后1、3、5、7、14 d,以及CCI+NS组和CCI+DEX组术后第7天鞘内给药前和给药后1、2、3 h的机械刺激抬腿反应阈值( PWT)。 sham组和CCI组在术后第7天,CCI+NS组和CCI+DEX组在术后第7天鞘内给药后1 h时间点分别余5只大鼠处死取脊髓背角,采用Werstern blot法测定TNF-α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PWT自术后第3天开始出现下降,并持续至第14天( P<0.001);与CCI+NS组相比,CCI+DEX组在给药后1 h即出现明显镇痛作用,且持续至给药后2 h(P<0.01或P<0.001)。 Werstern blot结果显示,和sham组比较,CCI组和CCI+NS组大鼠脊髓背角TNF-α蛋白表达上调( P<0.05);与CCI+NS组比较,CCI+DEX组TNF-α蛋白表达下调( P<0.05)。结论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可通过抑制CCI大鼠脊髓背角TNF-α蛋白表达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TRESK基因重组腺病毒(p Ad/CMV/V5-DEST-TRESK)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大鼠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n=6):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假手术组;Ⅲ组为SNI模型组;Ⅳ组大鼠制备SNI模型后鞘内单次注射生理盐水25μl;Ⅴ组和Ⅵ组大鼠制备SNI模型后,鞘内分别单次注射滴度为1.31×109TU/ml的阴性腺病毒和p Ad/CMV/V5-DEST-TRESK。各组大鼠于术前1 d及术后1 d、3 d、5 d、7 d、14d分别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术后14 d检测L4,5术侧背根神经节(DRG)的TRESK蛋白表达。结果Ⅲ组、Ⅳ组、Ⅴ组、Ⅵ组术后1 d、3 d、5 d、7 d、14 d的机械痛阈明显低于Ⅰ组(P0.05),Ⅲ组、Ⅳ组、Ⅴ组5 d、7 d、14 d的机械痛阈明显低于Ⅵ组(P0.05);与术前比较,Ⅲ组、Ⅳ组、Ⅴ组、Ⅵ组术后1~14 d的机械痛阈明显降低(P0.05)。Ⅲ组、Ⅳ组、Ⅴ组、Ⅵ组L4,5术侧DRG的TRESK蛋白表达明显低于Ⅰ组(P0.05),Ⅵ组L4,5术侧DRG的TRES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Ⅲ组、Ⅳ组、Ⅴ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p Ad/CMV/V5-DEST-TRESK可上调SNI大鼠DRG的TRESK蛋白表达,减轻SNI大鼠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阅读困难儿童行为问题及精神运动功能.方法 对69例阅读困难儿童进行研究.结果 阅读困难儿童存在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患儿存在精神运动功能缺陷.结论 对阅读困难儿童,应积极给予心理治疗,预防行为问题及精神运动功能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和丙泊酚对抑制患儿七氟烷吸入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和隐睾下降固定术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A,B,C三组,三组患儿均采用面罩8%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手术结束后立即送入麻醉复苏室,A组给予0.9%氯化钠2 ml注射液,B组经茂菲式滴管滴注0.7μg/kg右美托咪啶注射液,C组给予丙泊酚0.1 mg/kg静脉注射,比较三组患儿的苏醒时间、苏醒后的疼痛评分、躁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患儿苏醒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以及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和丙泊酚可以明显降低七氟烷吸入麻醉患儿苏醒发生躁动的概率,且镇痛效果较好,不会延长患儿苏醒时间,且无明显不良症状,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作为罗哌卡因佐剂,对髋部骨折手术超声引导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之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6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PENG阻滞组(VD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PENG阻滞组(RD组)、单纯罗哌卡因行PENG阻滞组(RC组),每组21例。3组均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前行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术后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维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分;当VAS评分>3分时,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主要观察指标:3组患者阻滞后4 h(T1)、8 h(T2)、12 h(T3)、24 h(T4)、48 h(T5)的VAS评分,术后首次PCIA时间。次要观察指标: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48 h内镇痛满意度评分,补救镇痛例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最终纳入患者61例,其中RD组20例,VD组20...  相似文献   

16.
背景:右美托咪啶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等作用,对呼吸影响小。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啶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 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右美托咪啶组,后2组结断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建立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大鼠模型,右美托咪啶组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后14 d内每天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啶3μg/kg,生理盐水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 结果与结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右美托咪啶组大鼠给药后的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与热缩足潜伏期显著性升高(P〈0.05),脊髓背角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脊髓背角神经元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且在给药14 d时脊髓背角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及脊髓背角神经元损伤情况与正常对照组接近。提示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啶可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减轻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消瘤颗粒对子宫肌瘤大鼠激素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以30只成年雌性未孕无特定病原体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肌注建立子宫肌瘤模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n=7),腹腔注射和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治疗A组(n=7),腹腔注射1 mL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力衰竭大鼠JAK-STA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参附注射液组、贝那普利组,每组各10只.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法对模型组、参附注射液组、贝那普利组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等容生理盐水、参附注射液0.8 ml/100 g,贝那普利0.045 mg/100 g灌胃,连续干预8周.测定并比较各组大鼠心功能和心肌肥厚指标,心肌组织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JAK1、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 各组大鼠间心功能指标、心肌肥厚指标、IL-6、TNF-α、内皮素、Ang-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参附注射液组、贝那普利组大鼠较模型组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且参附注射液组在改善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TNF-α及内皮素水平较贝那普利组更为明显(P均<0.05).参附注射液组及贝那普利组大鼠JAK1、STAT3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低于模型组(P均<0.05),但是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通过阻断JAK-STAT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介导,抑制机体细胞因子释放,减少JAK1、STAT3蛋白表达,抑制心肌重塑,改善心肌舒缩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AI)对放疗作用下食管癌大鼠抗肿瘤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甲基苄基亚硝胺构建食管癌放射治疗模型,将64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阳性对照组(EM+RT组)、放射治疗组(RT组)和治疗组(AI+RT组),每组各16只。其中对照组不接受任何治疗,RT组仅进行放射治疗,EM+RT组放射后给予不锈钢喂食针食管内灌注111.7 g/m L的食道混合物治疗,AI+RT组放射治疗后给予不锈钢喂食针食管内灌注大鼠100 g/m L AI。在放射后7、14、21和28 d,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并取食管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放射后14、21、28 d,与对照组相比,RT组、EM+RT组和AI+RT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放射后14、21、28 d,与RT组比较,EM+RT组、AI+RT组体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后28 d,RT组大鼠黏膜上皮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液稀释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生脉主射液对百草枯中毒大鼠的治疗效应。方法:采用20%百草枯以25mg/kg使大鼠中毒,中毒后8~9小时分别进行常规激素(C组,n=20)、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山莨菪碱(D组,n=20)、血液稀释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E组,n=20)治疗。结果:与实验中毒(B组,n=20)对比,存活率以E组最高(80%),肺系数及伊文思蓝含量也以E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病理改变呈显著肺瘀血、肺水肿、肺组织炎症,大部分死亡鼠的肺实质呈肝样变性,而E组病变改善最明显。结论:控制性血液稀释加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生脉注射液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