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萃取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萃取剂进行了研究 ,评选了萃取剂单剂和复合萃取剂 ,考察了萃取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研制的含DMF90 % (φ)的复合萃取剂EA - 1在萃取温度 6 0℃ ,萃取时间 2min ,萃取剂EA - 1/柴油体积比 0 .2 ,萃取次数 4次 ,萃取相分离温度 6 0℃ ,相分离时间分别为 15min(第1次 )、5min(第 2次及以后次数 )的条件下 ,可将直馏柴油硫含量由 16 5 8× 10 - 6 (ω)降至 2 0 9× 10 - 6 (ω) ;EA - 1通过蒸馏再生 ,回收率高达 99.9% ,并且性能稳定 ,再生多次后循环使用脱硫效果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
对模拟直馏柴油芳烃抽提萃取剂进行了筛选,优化了芳烃抽提条件;考察了不同反萃剂、水/溶剂比、反萃剂/溶剂比、精馏塔塔釜温度对溶剂回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溶剂/原料比对提高萃取选择性和芳烃脱除率均有利;升温会导致选择性下降、芳烃脱除率提高;增大水/溶剂比、反萃剂/溶剂比及精馏塔塔釜温度均有利于提高回收溶剂纯度。在溶剂/原料质量比为3.0、萃取温度为60℃的最优萃取条件下,用3-甲基环丁砜(3-SUL)对实际直馏柴油进行7级逆流萃取,抽余油中芳烃质量分数降至6.6%,芳烃脱除率达到78.2%。在温度为20℃、反萃剂/溶剂质量比为0.5、水/溶剂质量比为0.15的最优反萃取条件下,用环戊烷对溶有萃取物的富溶剂进行3级反萃取,回收溶剂中3-SUL的质量分数为99.01%。  相似文献   

3.
聚乙烯胺用于直馏柴油脱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以聚乙烯胺(PVAm)作主剂的脱酸剂对直馏柴油进行了脱酸实验,并考察了柴油脱酸过程中主要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酸剂中PVAm与原料油中环烷酸的摩尔比为5.0、剂油体积比为0.02、反应温度和相分离温度均为50℃、反应时间20s、相分离时间为60min、萃取级数为3的操作条件下,脱酸剂可将苏丹柴油酸度从102.7 mgKOH/(100mL)降至6.0 mgKOH/(100mL),脱酸率高达94.2%,精制油收率达到99.6%,精制油质量达到GB 252-2000产品质量指标。脱酸剂经高温水解再生,可以重复使用。此脱酸剂用于直馏柴油脱酸具有脱酸剂用量小、可循环利用、再生能耗低、绿色环保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直馏柴油纤维膜接触器脱酸技术的不足,采用西南石油大学研制的绿色脱酸剂对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生产的直馏柴油进行脱酸试验;采用水解法对废脱酸剂进行再生,同时得到石油酸副产品。结果表明:在绿色脱酸剂中有机胺质量分数为15%、剂油体积比为0.3、反应温度(相分离温度)为40 ℃、相分离时间为80 min的条件下,脱酸剂有效循环次数达到13次;废脱酸剂在再生温度为90 ℃、再生时间为8 h、溶剂油用量为4 mL/g的条件下进行高温水解再生,得到的再生脱酸剂用于柴油脱酸的有效循环次数可达12次;回收的石油酸的粗酸值达到205.5 mgKOH/g,满足一级品75号酸的质量标准要求(SH/T0530-1992)。纤维膜接触器绿色脱酸工艺完全消除乳化现象,脱酸剂可再生和循环使用,无三废排放。  相似文献   

5.
直馏柴油络合萃取脱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脱硫络合萃取剂(TS-1),考察其对直馏柴油中硫化物的脱除效果。在萃取温度20℃、萃取时间5 min、相分离时间15 min、剂油体积比为2%的条件下,直馏柴油A的硫含量从711μg/g降到245μg/g,脱硫率为65.6%,柴油收率为99.6%,达到国Ⅲ车用柴油硫含量标准(350μg/g);继续增加剂油比到5%,柴油A的硫含量可降到42μg/g,脱硫率达94.1%,柴油收率为99.5%。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对低硫柴油B(硫含量374μg/g)和高硫柴油C(硫含量1 737μg/g)进行络合萃取脱硫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脱硫络合萃取剂TS-1后柴油B、柴油C都可达到较高的脱硫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甲醇和稀碱液组成的复合溶剂,对催化裂化柴油进行萃取以提高其储存安定性。分别考察了不同醇浓度、碱浓度和剂油比条件下的精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甲醇浓度(质量分数)为80%,碱浓度(质量分数)为1.0%,剂油体积比为0.2时,萃取后的催化裂化柴油的储存安定性显著提高,色度由18号降到8号,萃取溶剂经蒸馏回收甲醇后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辅助萃取法从含油污泥中回收合格原油。以溶解度参数和"相似相溶"原则为依据,首先选择几种高效溶剂,然后通过溶解度参数的调整,进行溶剂复配,得到一种高效、低毒和环境友好的萃取剂。萃取剂由正己烷(A2)、混合环烷烃(A3)和醇醚混合物(B1)组成,它们的体积比为A2∶A3∶B1=0.5∶0.3∶0.2。考察了剂泥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搅拌速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剂泥比5∶1,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45 min,搅拌速度160 r/min。在最佳条件下萃取得到的原油残油率为3.65%,油-水界面清晰,无明显中间层,易于分离;350℃以上馏分占74%,原油较重;含饱和分7.54%、芳香分45.13%、胶质28.12%、沥青质5.23%,含硫1.99%、镍622μg/g,含水0.8%,达到油田外输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催化裂化柴油芳烃含量高、十六烷值低的问题,采用溶剂抽提降芳烃技术改善柴油质量,同时对抽出的芳烃进行分离和利用。实验结果表明:在130~150 ℃、剂油体积比1.5~6.0的条件下进行溶剂抽提,抽余油的芳烃质量分数降至38.4%~63.3%,十六烷值大于45,较原料提高了20个单位以上;所抽出的芳烃混合组分中单环芳烃(烷基苯)含量高,可以作为芳烃溶剂油。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第七生产厂的催化裂化油浆为原料,分别以糠醛、复配A作为萃取溶剂,对溶剂抽提精制催化裂化油浆进行研究,考察抽提温度、剂油比对单级抽提的精制效果,优选最佳的抽提条件进行多级逆流抽提试验。结果表明:分别以糠醛和复配A作为萃取溶剂,在抽提温度60 ℃、剂油质量比2~3的条件下,均可以有效地将油浆中的烷烃与芳烃分离,分离效果较好。抽余油(精制油)可作为RME(F)180系列船用残渣燃料油的调合组分,抽出油可作为KA8520橡胶填充油的调合组分。  相似文献   

10.
以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为萃取剂,采用控制萃取平衡时间的方法从催化裂化(FCC)废催化剂的含铁酸浸出液中选择性萃取分离回收钒。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507、磷酸三丁酯(TBP)、磺化煤油体积分数分别为10%,5%,85%的协萃体系,在萃取剂皂化率为50%、萃取相比(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1、萃取平衡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经五级逆流萃取,钒的萃取率达99.5%,而铁的萃取率仅为5.2%;在反萃取剂硫酸的质量浓度为150 g/L、反萃取相比为6∶1、反萃取平衡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经四级逆流反萃取,反萃取液中钒的质量浓度为18 630 mg/L,钒的多级反萃取率达99.5%,反萃取液中铁的质量浓度仅为70 mg/L,实现了钒的有效富集回收。通过控制萃取平衡时间可实现FCC废催化剂硫酸浸出液中钒与铁的有效分离及钒的富集回收。  相似文献   

11.
The influence of solvent formulation, temperature, time and solvent-oil ratio on extract oil yields and aromatics contents were analyzed by four factors and three levels of orthorhombic method with Daqing FCC slurry as feedstock and extraction solvent preparing by N,N-dimethylformamide and anti-extractant. The regressive model of extract oil yields and aromatics contents to solvent formulation, temperature, time and solvent-oil ratio were established. The analysis result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showed that solvent formulation, temperature and solvent-oil ratio have obvious effect on extraction results and there was interaction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solvent-oil ratio on aromatics contents when FCC slurry extracted by mixed solvent, but the effect of time was not obvious. The mode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ity conditions for FCC slurry separation by mixed solvent were 2.3 of DMF/ anti-extractant, 62.8℃ of temperature, 3.2 of solvent-oil ratio and 35min of time. The prediction results was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verification test.  相似文献   

12.
FCC汽油轻芳烃组分氧化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含钛中孔分子筛Ti-MCM-41,并以此分子筛为反应催化剂,用催化氧化法对催化裂化汽油轻芳烃组分进行脱硫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剂油体积比、双氧水体积分数对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脱硫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 双氧水体积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剂油体积比;以Ti-MCM-41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70 ℃、剂油体积比为1:1、双氧水体积分数为3%的工艺条件下可使催化裂化汽油轻芳烃组分的硫含量从1 056.0μg/g降低到264.2μg/g。  相似文献   

13.
根据酸-碱相互作用理论,对石脑油脱芳烃-FCC汽油耦联脱硫工艺进行实验研究。在无水AlCl3与石脑油质量比为0.06、反应温度为70 ℃、反应时间为60 min、络合脱芳烃助剂L与石脑油质量比为0.011的条件下,石脑油的芳烃质量分数可以从8.15%降至0.46%,脱芳烃率为94.36%。将石脑油络合脱芳烃生成的芳烃络合物MTS-1作为FCC汽油的络合脱硫剂,在反应温度为35 ℃、反应时间为3 min、剂油质量比为0.05的条件下,FCC汽油中的硫化物与络合物中的芳烃发生络合置换,脱硫率为72.24%,汽油质量收率为99.81%,汽油硫质量分数从526 μg/g降至146 μg/g,达到国Ⅲ排放标准对车用汽油硫含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FCC柴油氧化萃取深度脱硫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氧气作氧化剂、甲酸作催化剂、N-甲基吡咯烷酮作萃取剂,采用催化氧化反应与溶剂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对催化裂化柴油进行了氧化萃取脱硫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催化氧化温度、反应时间、氧气压力及萃取剂的用量等对催化裂化柴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90min、充氧压力为0.6MPa、催化剂与油体积比为10%的条件下,柴油经催化氧化脱硫后,硫含量可从1694.2μg/g降到190.8μg/g,脱硫率达到88.7%;在萃取剂油体积比为1.0和室温条件下,用N-甲基吡咯烷酮萃取3次,再经硅胶吸附后柴油硫含量为37.5μg/g,柴油收率为94%,达到欧Ⅳ排放标准小于50μg/g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炼厂催化裂化回炼油为原料,选取一种胺类复合溶剂作萃取剂,可有效分离重质油中的芳烃组分和可裂化组分.考察了抽提温度、剂油比和萃取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抽提温度为60℃,剂油比为2∶1,萃取时间30 min时,原料油的分离效果较好.在此条件下,抽提油收率达到79.03%,其中芳香烃组分的质量分数达87.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