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药对配伍规律,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近30年来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中药复方数据库,分析药对配伍规律.结果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75首复方中,统计得到药对2508对.结论 采用x2检验对有统计学差异的高频药对的功效进行统计,得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药对配伍特色:祛风湿药与解表药中的发散风寒药配伍;补虚药与解表药中的发散风寒药配伍;祛风湿药中的祛风寒湿药与补虚药配伍;补虚药、解表药、祛风湿药的相须配伍;活血化瘀药与解表药、补虚药配伍;温里药与补虚药、解表药、祛风湿药配伍,总结配伍的代表药对,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探索中医辨治银屑病的证候分类及血热证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采集治疗银屑病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挖掘中医辨治银屑病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结果:血热证、血虚证、血瘀证、风热证、湿热证是依次排在前5位的银屑病证型;血虚证是最常与其他证型相兼的证型;生地黄、青黛、土茯苓、茯苓、丹参是依次排在前5位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中草药;青黛是最常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治疗血热证的中草药。结论:文本挖掘获得的中医辨治银屑病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符合临床实际,为银屑病中医辨治的规范标准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药干预糖皮质激素副作用提供思路及方法。方法:查阅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中医药干预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相关文献,提取证候与用药规律的高频词,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模块构建矩阵图。结果: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中医证候以阴虚火旺和肾阳亏虚为主,同时兼夹湿热、痰瘀、气阴两虚等证型,常用药物有黄芪、生地、白术、茯苓、丹参等。结论:通过文本挖掘的方法,初步阐明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为临床防治本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高尿酸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异病同治的规律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高尿酸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并进行可视化,提取两病共同的证候分类及其相应的中药配伍组合。检索中药配伍组合活性成分对应的人类靶蛋白和两病的相关基因;在分子网络分析平台分别构建靶蛋白和基因分子网络,通过网络映射分析,找到中药配伍组合治疗两病相关的通路和高连接分子。结果:痰瘀互结证是两病最常见的共同证型,方证对应,中药配伍组合(丹参、大黄、茯苓、泽泻、当归、白术)是治疗两病共用使用最多的药物;这些药物可能通过调控5个分子(26 S蛋白酶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核转录因子-κB,泛素C和蛋白激酶B)和1个生物学通路(肝X受体/维甲酸X受体激活通路)对两病发挥协同治疗效应。结论:高尿酸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异病同治的生物学基础;文本挖掘和生物信息分子网络分析是探索疾病异病同治基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探索中医辨治湿疹的证候分类及中药用药规律。方法:采集中医辨治湿疹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挖掘中医辨治湿疹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结果:湿热证、风热证、血瘀证、湿毒证、脾虚湿蕴证是依次排在前5的湿疹证型;湿热证是最常与其他证型相兼的证型;苦参、黄芩、茯苓、土茯苓、白鲜皮、大青叶、龙胆草、连翘、牡丹皮、金银花是依次排在前10治疗湿疹的中草药;苦参、茯苓、土茯苓是最常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的中草药。结论:文本挖掘获得的中医辨治湿疹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符合临床实际,为湿疹中医辨治的规范标准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初步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SPSS(11.0),从全国九所医院收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39例,研究其中医证候在年龄、性别、病程、地域、双手X线分期、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IgA、IgG、IgM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的不同证候在年龄、病程、地域、双手X线分期上存在差异.中医证候在性别与相关实验室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RA患者年龄较轻者证候主要表现为湿热阻络、寒湿阻络,年长者以肝肾不足兼痰瘀阻络为主.在病程方面,肝肾不足兼痰瘀互结型病程最长.各地域间证候分布不同.双手X线分期提示各证候均以Ⅱ期为多,其中寒湿阻络型以Ⅲ期、肝肾不足兼痰瘀互结型以Ⅰ期少见.性别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在证候分布上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现代名老中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医案的证治规律。方法: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中154例名老中医治疗COPD医案为分析对象,采用文本挖掘技术进行分析。数据分析在SAS9.1.3平台上进行,进行频数统计、症状因子分析、症状-中药关联分析、中药-中药关联分析、中药因子分析等处理,了解名老中医治疗COPD的核心药物组方、证候分类规律、中药配伍规律。结果:(1)症状因子分析结果显示COPD可分为5种基本证候,分别为痰热壅盛;阳虚水泛,血脉瘀阻;寒邪外袭;肺阴亏耗;上实下虚。(2)中药关联规则分析提示COPD的核心组方为:①苏子、杏仁、紫菀、半夏、前胡、麻黄、五味子、黄芩、鱼腥草、地龙主要为止咳化痰兼清肺热药;②茯苓、甘草、党参、黄芪、麦冬、陈皮主要为益气健脾药。(3)中药因子分析可将治疗COPD常用药物分为7个组合,分别具有清热化痰滋阴;解表清肺化痰;益气养阴清热;健脾化痰;理气活血化瘀;温肺化饮、燥湿化痰;化痰平喘的功效。(4)症状-中药、咯痰-中药关联分析提示,咯痰的色、质、量不同用药不同,症状与特定中药具有相关性。结论:深入挖掘名老中医有效医案的证治规律,有利于提高临床医生诊治水平,本研究采用的文本挖掘技术适用于中医医案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本挖掘糖尿病肾病临床试验中医诊疗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临床试验中医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方法: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收集DN中医临床试验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Cytoscape软件对结果可视化,分析DN临床试验中医诊疗特点。结果:DN临床试验中常见症状为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浮肿,常见病机为络脉瘀阻、伤阴耗气、血行不畅,常见证候为气阴两虚证、阴虚证、阴阳两虚证,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补阳还五汤、真武汤,常用中药为黄芪、丹参、地黄。结论:DN病机特点以脉络瘀阻、气阴两虚为主,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瘀、温阳滋阴补肾为主。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可以从DN临床试验文献中探索中医诊疗规律,为临床辨证用药及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方剂作用原理的研究既是学术界的热点也是难点.近年来,基于组学技术及计算机模拟计算方法的网络药理学被广泛应用于中药药理、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中药药性与疗效等领域的研究中并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概述了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候相关的疾病网络的构建方法,证候关联中药组方规律的文本挖掘方法以及方证对应的生物靶点网络的构建方法.初步探讨了基于证候动物模型的组学信息构建“病-证”动物表型网络及基于寒性、热性方剂对应的化合物信息构建药物靶标网络的网络药理学思路.提出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技术方法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寒、热证相关疾病网络特点及寒性、热性方剂作用原理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青风藤、白芍、炙甘草为组成的青白通痹胶囊的方剂学配伍特点及中药药理组分,明确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基础。方法:分别对青白通痹胶囊治疗风湿痹病的中医理论渊源、证型特点、用药规律进行探讨,对青白通痹胶囊所含青风藤、白芍、炙甘草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青白通痹胶囊源自经方"桂枝汤,芍药甘草汤",在"血虚肢痹"理论基础上组方而成,具有养肝柔筋,祛风活络的作用。该药配伍精当,传承了经典中医方剂配伍理论,青藤碱、白芍总苷、甘草酸苷制剂等活性组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众多,具有相对明确的疗效基础。结论:青白通痹胶囊传承了"经方"的配伍理论,具有完整的中医"理、法、方、药"体系;其活性组分具有丰富的现代药理学配伍研究基础,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再生障碍性贫血证药相应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下载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数据集,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中医证候、症状及中药规律。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候以虚证为核心,核心症状为发热、乏力、头晕、瘀斑等,中药以补虚药物为核心。结论:文本挖掘技术,结合文献回溯,人工阅读降噪,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中医病、证、药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搜集中药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文献中的选方用药,探索用药规律和组方原则,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1990年至2019年中英文数据库内中药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文献,将符合要求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应用SAS9.1统计分析软件对中药频数、功效分类的高频药物、敷溶介质等进行频次统计,运用关联规则算法得出核心药物组合,并深度分析得出外治痛风的用药规律。应用SPSS25.0数据软件对频数大于20的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以挖掘潜在药物组方。结果共纳入215首处方,涉及232味中药,总频数1725次。中药频数前5位是大黄、黄柏、冰片、苍术、白芷;最常用功效前三类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并对药物功效细化。敷溶介质常用且有效的为蜂蜜、醋、凡士林。根据关联规则得出核心药物组合10对。聚类分析出5个药物组方。结论中药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用药,总治则以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为主,兼有解表散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检索库,检索自2006年6月至2016年6月关于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文献,建立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痛经文献数据库,并采用Excel 2010、SPSS 22.0及SPSS Modeler14.2软件进行频数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结果: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痛经文献涉及复方74首,涉及76味中药,当归为核心单味中药;涉及高频药物种类以活血化瘀、补血、补气等为主;通过对高频药物等聚类分析可形成5个聚类组合,原发性痛经主要集中在气血亏虚兼血瘀证、肝肾不足兼气滞血瘀证两种证型;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规则25条,以当归、白芍、川芎、延胡索四味中药两味或多味的组合最为常用。结论:瘀血为导致原发性痛经的直接原因,多属本虚(气虚、血虚、虚寒)标实之证,遣药组方上重视气血同调,肝肾并补、重视和血等治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文本挖掘方法,探索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药证对应规律。 方法: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数据库中收集有关冠心病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冠心病证候、中药及它们之间的规律,并利用Cytoscape 2.8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 结果: 冠心病证候以气虚血瘀为最常见证候,其次为心血瘀阻、气阴两虚。丹参、黄芪、葛根、人参、红花、川芎、三七、麦冬为治疗冠心病的核心药物。定向挖掘结果显示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药物与冠心病常用药物基本一致。 结论: 文本挖掘技术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疾病药证对应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从毒痰瘀虚治疗肝硬化的用药规律。方法:对肝硬化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采集,通过数据集成与汇交后,对数据进行抽取、转换与加载,再利用数据分类、关联、聚类等数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从毒痰瘀虚的用药规律显示,根据用药频次,解毒常用茵陈蒿、黄连、连翘、白花蛇舌草、黄芩,化痰常用薏苡仁、枳实、半夏、陈皮、瓜蒌,祛瘀常用丹参、郁金、莪术、泽兰、蒲黄,补虚常用茯苓、鳖甲、白术、黄芪、党参(太子参)。针对“毒”药的选择,主要为寒性、苦味,归肝胆脾胃经,针对“痰”药的选择,主要为温性、辛味,归脾经与肺经,针对“瘀”药的选择,主要为寒性、苦味,归肝经、心经与脾经,针对“虚”药的选择,主要为平性、甘味,归脾经、肝经与肾。结论:湖北省中医院中医肝病研究所采用中医药治疗肝硬化主要从毒痰瘀虚进行辨治。  相似文献   

16.
文本挖掘探索慢性肾小球肾炎"证-症-方-药"相应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慢性肾小球肾炎证药相应规律。方法:在CBM数据库中收集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证候、症状、汤药及中药的规律,通过一维频次的解释及二维的网络图展示。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本虚标实,虚证多见,标实以湿热、血瘀、风邪,相关脏腑以肾为主,涉及肺、脾;证候方面以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为主;核心症状为浮肿、发热、乏力、腰痛等;汤药和中药的使用均以益气养阴、化湿利水为主。结论:文本挖掘技术,结合文献回溯,人工阅读降噪,能够比较客观的总结中医"证-症-方-药"的规律,为中医客观化,以及中医临床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中药药性四气理论的全面总结奠定大样本数据挖掘的基础,并为中药新资源的开发及临床用药提供四气药性判定的理论线索.方法:选择《中华本草》所载8 980味中药的四气数据及关联的药物功能索引数据作为数据集,采用IBM SPSS Clementine 14.1数据挖掘平台,选择Apriori模型挖掘分类关联规则,设置规则前件最小支持度阈值为0.5%,最小置信度阈值为60%.结果:共挖掘出涉及温、寒、平三性的分类关联规则11条.结论:具有发散风寒、温中、止痛&祛风除湿、补肾阳、通经&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强筋骨&祛风除湿功能的中药其药性多属“温”;具有补肺功能的中药其药性多属“平”;具有清热燥湿、清热泻火、除烦功能的中药其药性多属“寒”.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本挖掘方法探索寒性热性中药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寒性中药和热性中药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 方法: 在CBM数据库中收集三味寒药(苦参、龙胆、大青叶)和三味热药(肉桂、吴茱萸、胡椒)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与之相关的疾病、证候、症状、汤药规律,这些规律通过一维频次的解释以及二维网络图进行展示。 结果: 疾病方面:与寒性药和热性药相关的疾病涉及各个系统多种疾病,并无一定规律可循。证候方面:热性药的中医证候以阳虚、寒凝、气滞、血瘀为主;寒性药则以湿热、阴虚、热毒、风热为主。症状方面:热性药相关的症状是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寒性药除了消化系统症状外,尚且有皮肤疾病表现。中药方剂方面:中药方剂方面,热性药相关的主要是温里剂和温阳剂,寒性药相关的主要是清热剂、和解剂。 结论: 文本挖掘技术,结合文献回溯,人工阅读降噪,能够比较客观的总结寒热药性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为进一步阐明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性提供探索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膝骨关节炎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5年治疗膝骨关节炎文献中的中药处方,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归经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挖掘药物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结果:对筛选出的263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归经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6个核心组合和4首新处方。结论:膝骨关节炎常用的药物为活血化瘀药、补血药、补气药、补阳药、祛风湿散寒药等,具有补肾、活血功效的药物是主要组成部分。药物归经主要为肝、肾两经。治法主要是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有助于处方的用药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挖掘当代名老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文献中名老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处方,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以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方法,获得药物的使用频次及关联规则,挖掘药物的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结果:对筛选出的141个中药处方,228味药物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28组常用药对,18个核心组合和9首新处方。结论:清热祛湿、解毒消肿、活血止痛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基本治疗原则,湿、热、毒、瘀为关键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