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为了解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作为化解各种社会发展矛盾的利器,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只有坚持在科学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不断开拓和谐社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书平 《文教资料》2006,(24):72-7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战略。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坚持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使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建设和谐社会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科学精神是推进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杠杆,只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才能推动科技创新和各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审计精神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决定着审计文化的总体建设。本文试图总结审计精神的共性内涵,提出培育和弘扬审计精神,以凝聚全体审计人员的意志和信念,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材料1.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0月16日参观"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2.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于2006年10月22日在人民大会  相似文献   

7.
材料一:2006年9月是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要求各地组织开展2006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材料二:2006年10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相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促成全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维护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价值支撑;有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水平,促进公民追求和谐的自觉意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道德资源;有助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稳定秩序保障。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创举,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坚持与党中央的高度统一;坚持“两个务必”。  相似文献   

10.
精神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蕴性支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牢固构筑精神支柱,提炼社会主义精神动力的丰富内容,加强教育引导,全面激发民族精神活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回眸儒学,笔者认为,"爱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真髓精义,"孝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内容,"居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礼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管理宗旨.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万物都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自然和人类历史演变过程告诉我们: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领悟这一历史真谛,认真总结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发展和建设的成败得失,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最新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要明确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法治精神”是十七大报告在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一个新提法,也是继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之后,又一个具有战略性号召力的新概念。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不仅是我国公民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最为关键、和谐社会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法治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精深。值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之时,宪政、秩序、平等、正义等现代法治精神被赋予了时代特征,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占据更加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为加速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在这伟大的工程中,工会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创新,全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一、以坚持宗旨为统领,创新工会权责思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的工会组织,在当前深化改革过程  相似文献   

17.
徐广蓬 《考试周刊》2009,(10):234-235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已到了关键时期,社会全面改革的空间已由浅水区进入深水区,多元利益主体的冲突,多元思想意识的碰撞,多种政治诉求的矛盾,使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宪政制度因其具有平衡性、包容性和协调性,具有宽容、妥协和协商的精神,有能力将不同的利益主体、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诉求整合在统一的社会框架内,使其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从而实现社会的统一与和谐。因此,宪政是中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备手段。  相似文献   

18.
如何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把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中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底蕴作为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再铸炎黄子孙的民族灵魂,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本文整体检视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哲学智慧这一层面,深入剖析其中蕴涵的价值理念,以及如何传承其中的精髓,构建当代思想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逐步兴起,公共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公共精神的内涵、特征及其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分析,探寻了培育公民社会和加强公民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指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有序和谐的状态.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庞大.代际和谐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不同利益群体的正当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是评价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标准.提供老人精神赡养不仅可以满足老人的精神需要,实现代际和谐,而且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