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1CU护士睡眠质量、疲劳状况及其相关性,以便有效调节睡眠,缓解疲劳,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疲劳量表(FAl)调查北京3所军队三级甲等医院的100名ICU护士,分析其睡眠质量与疲劳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67%护士疲劳的严重程度和77%护士疲劳的结果因子得分异常;46%军队ICU护士存在睡眠质量差,表现在睡眠潜伏期延长、主观睡眠质量差、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本组的睡眠总分、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白天功能紊乱与疲劳程度呈一定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军队ICU护士睡眠质量的降低是增加疲劳感的因素之一,同时疲劳感的增加又可影响睡眠质量。提醒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睡眠状况,进行合理排班,减轻护士压力源,教会护士自我调节睡眠,缓解护理人员的疲劳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与职业疲倦。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对3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睡眠质量与疲劳状况并对开放病房和封闭病房的护士作比较。结果精神科护士存在睡眠质量问题,职业倦怠感较高,而开放病房的护士睡眠质量与疲劳状况要好于封闭病房的护士。结论要重视精神科护士的睡眠问题和职业倦怠,注意改善其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军地护士心理卫生与职业紧张是否存在差异,探讨影响军地护士心理卫生的职业紧张因素。方法采用普通健康问卷及Mclean蒺s职业紧张问卷,调查广州市13所医院2945名护士的心理卫生及职业紧张现状。按军队医院与地方医院进行护士人群的分组,比较两组人群的心理卫生、职业紧张差异及职业紧张因素对心理卫生的影响作用。结果两组人群心理卫生及职业紧张得分均在正常范围,但存在显著性差异,军队护士心理卫生状况好于地方;地方医院护士应付能力、工作应激源、工作满意感均强于军队护士。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应付能力、职称、工作应激源是军队护士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因素,职称、雇用形式、工作压力、应付能力是地方医院护士心理卫生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当前针对地方医院护士开展的心理与职业紧张研究的结果并不一定适用军队护士,为促进军队护士的心理卫生,有必要对军队护士心理卫生及影响因素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肿瘤医院护士睡眠质量与工作疲惫状况,探讨影响两者的因素及分析其相关性,为医院管理部门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建议,提高医院护士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水平。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要疲溃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医院护士睡眠质量为9分,得分高于常模。工作疲溃感中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睡眠质量指数与工作疲溃中的情绪疲惫感维度、工作冷漠感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肿瘤医院护士存在睡眠质量障碍,工作疲溃感较高,睡眠质量和工作疲溃感两者间具有相关性,因此护理管理者应为护士提供相应的积极措施,提高护士的睡眠质量和降低工作疲溃感,护士自身也要积极处理不良情绪,合理休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目前华东地区军队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应激状况,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华东地区军队医院1517名护理人员进行工作应激以及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50.56%的护士处于高应激水平,不同等级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应激状况存在差异,其中三级乙等医院的护理人员中高应激者比例最高,占66.81%。年龄、学历、就业状况、与病人发生口角或纠纷、科室主任对护理工作支持程度、科室工作氛围6个因素与护理人员工作应激的产生密切相关。结论目前华东地区军队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应激状况较严重,应针对工作应激的影响因素,采取综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工作应激。  相似文献   

6.
邵红岩  郑绮雯  邓楚欣 《全科护理》2021,19(30):4307-4309
目的:了解肿瘤医院护士睡眠质量及抑郁情绪状况,分析影响肿瘤医院护士睡眠质量的因素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BDI-Ⅱ-C)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33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331名肿瘤医院护士中有17.2%曾发生抑郁,54.4%的护士存在睡眠障碍.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SQI总分与BDI-Ⅱ-C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肿瘤医院护士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护士的年龄、工作时间及疾病既往病史.睡眠质量与抑郁情绪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睡眠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护理工作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良好的睡眠对于解除护士日常工作带来的疲劳,保持良好的体力、精力和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更有效的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安全都十分重要.本文将从护士睡眠重要性、护士睡眠研究状况、影响因素以及对策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阐述,以期为了解和解决护士的睡眠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疆某军队医院护士的睡眠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解决护士睡眠、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3-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新疆某军队三级甲等医院25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90,SCL-90)进行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军队医院护士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CL-90量表中除偏执成分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护士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PSQI量表中,军队医院护士除睡眠效率和催眠药物等部分与SCL-90因子不呈正相关以外,其余各项目与SCL-90各因子及总分间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新疆某军队医院护士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较差,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沈仙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1):1032-1033
目的探讨三甲医院急诊护士的睡眠质量及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150名急诊护士进行睡眠质量状况调查。结果有54.67%的急诊护士有睡眠质量问题;急诊护士的睡眠质量与年龄、学历的影响不明显,不同职称、不同班制的护士的睡眠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提倡健康科学睡眠,减少护士睡眠问题的发生率,确保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描述急诊科护士的疲劳状况,找出急诊科护士疲劳状况的影响因素,为探讨有效缓解急诊科护士疲劳状况,进一步促进急诊科护士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疲劳评定量表(Fatigue Assessment Instrument,FAI)对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的8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有疲劳者占87.50%,中、重度疲劳者占56.25%,且具有明显的环境特异性。结论急诊科护士的疲劳现象普遍存在,工作环境是引发疲劳的重要因素。急诊科护士疲劳可导致的心理后果严重,休息和睡眠可使疲劳得到有效缓解。不同年龄、不同急诊工作时间和不同编制状况的急诊科护士疲劳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三班制连续排班对护士睡眠状况的影响,为提高护士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广州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实行三班制连续排班后的111名护士及实行传统排班制的117名护士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检验及t检验。结果三班制连续排班护士的SRSS睡眠因子总分≥23分者55名(49.5%),而传统排班制护士的SRSS睡眠因子总分≥23分者72名(61.5%),三班制连续排班护士的总均分及各凶子分与传统排班制比较,除睡眠时间及觉醒不足外,均显著好于传统排班制;三班制连续排班与传统排班制护士的睡眠状况比较以20~30岁的年龄段最明显。不同职称的三班制和传统制排班的护士问睡眠障碍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三班制连续排班能减轻护士压力,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护士的睡眠质量,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的睡眠质量,从而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三班制连续排班对护士睡眠状况的影响,为提高护士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广州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实行三班制连续排班后的111名护士及实行传统排班制的117名护士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χ2检验及t检验. 结果 三班制连续排班护士的SRSS睡眠因子总分≥23分者55名(49.5%),而传统排班制护士的SRSS睡眠因子总分≥23分者72名(61.5%),三班制连续排班护士的总均分及各因子分与传统排班制比较,除睡眠时间及觉醒不足外,均显著好于传统排班制;三班制连续排班与传统排班制护士的睡眠状况比较以20~30岁的年龄段最明显.不同职称的三班制和传统制排班的护士间睡眠障碍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显著. 结论 三班制连续排班能减轻护士压力,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护士的睡眠质量,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的睡眠质量,从而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3.
军队医院护理人员配置情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了解现阶段军队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方法编制军队护理人员配制情况调查问卷,采用信函邮寄调查的方法,对全军内各军队医院护士配置、聘用护士管理、专科护士培养、管理队伍结构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①部分医院护士编配比例不合理,所调查军队医院全院平均床护比为1:0.45、医护比为1:0.81、监护床护比为1:1.44;②聘用护士成为护理队伍的主体,占护士总数的72.63%;③专科护士培养工作已经展开,培养专科护士2221人,占护士总数的3.90%;④存在主要问题是部分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紧缺、素质参差不齐、护理质量滑坡等。结论军队医院护士人力不足、配置不合理的现况仍存在,聘用护士已成为军队医院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强化护理管理,重视护士培养,推动军队医院护理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心理素质训练对军队聘用护士心理健康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军队聘用护士心理健康特征的影响。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SCSQ)对参加军政素质训练的 13 8名军队聘用护士进行心理测试 ,并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前后比较。 [结果 ]心理素质训练后SCL -90各因子分显著低于训练前 ,应对方式因子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训练前。[结论 ]对军队聘用护士进行心理素质训练能显著提高军队聘用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改善应对方式 ,有利于军队聘用护士积极适应军队医院工作环境 ,确保军队医院各项任务的良好完成。  相似文献   

15.
临床护士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睡眠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252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50.79%临床护士PSQI总分≥8分,睡眠质量较差,与国内正常成人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内科、急诊科、手术室护士睡眠质量与其他科室护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夜班频数护士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护士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士总体睡眠质量较差,影响因素主要有职业特征和科室性质,次要因素有学历、年龄、夜班频数等,建议护士积极调整心态应对职业压力,减少负性情绪,医院管理者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对特殊岗位护士实行轮换制,提高护士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军队非现役文职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非现役文职人员的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军队医院、疗养院建立聘用护士的有效培训机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参加军事训练的536名非现役文职人员进行测试,与中国常模、军人常模进行比较,并按工作年限、学历、是否独生子女、婚否等进行分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杲(1)军队非现役文职人员SCL-90各因子分、总得分均低于中国常模、军人常模(P〈0.05)。(2)非现役文职人员心理卫生水平的变化受工作年限、学历、是否独生子女、结婚否影响,表明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减少;学历组间比较SCL-90各因子分大专组均高于本科及以上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独身子女的SCL-90中独身子女的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非独身子女,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已婚的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未婚的,并在强迫、人际关系、精神病性、其他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军队非现役文职人员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好;军队非现役文职人员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军训紧张等。  相似文献   

17.
军队编制体制改革中医院护士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使军队护理人员在军队编制体制改革中尽快适应新形势的方法。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进行调查,对3所驻京军队综合医院的在编军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职称为护师、工作年限在6~17年、学历为大专的军队护理人员在此变革中心理问题较多。结论主管部门建立支持系统,引导和培养对事件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能力,乐观的应对方式和护理人员本身积极调整心态,提高个人整体素质及应激能力对适应新形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网络考试了解军人护士及聘任制护士卫勤基本知识及战救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针对性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借助自行开发的多媒体网络考试系统对803名护士进行考核调查,并对系统所得数据利用SPSSstatistic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军人护士和聘任制护士对卫勤基本知识及战救知识掌握都比较欠缺。仅在"固定"类知识上,两者正确率均比较高(70%以上);在总成绩、包扎、止血、固定、搬运、基础生命支持等知识掌握上无显著差别(P〉0.05);在"通气"及卫勤基本知识方面,军人护士要比聘任制护士掌握得好(P〈0.05)。结论军人护士和聘任制护士在卫勤基本知识及战救知识掌握上都不理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某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个性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军队疗养院85名非现役文职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进行心理测量,并将其得分与地方医院护士和军人护士进行比较。结果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低于地方医院护士和军人护士(P<0.01或P<0.05);疗养区护士的部分症状自评量表因子得分高于治疗区护士(P<0.01)。结论管理者应重视非现役文职护士的适应性训练,综合运用症状自评量表与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选拔非现役文职护士。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军队传染病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应用Mueller/McCloskey满意度量表对随机抽取的193名军队传染病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军队传染病医院的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其中对福利待遇及排班的满意度最低,不同年龄、学历、科室和编制的护士对工作不满意的程度不同。结论多种因素导致了军队传染病医院护士对工作的不满意,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和改进措施,提高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人员的大量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