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国际通用的CAARC模型进行了多自由度气动弹性模型在模拟风场中响应的试验,分析了结构在不同风速与不同风向角下的横风向响应变化规律,其结果可供高层建筑结构风振响应理论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CAARC标准高层建筑模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tandard k-ε、RNG、Realizable、大涡模拟及分离涡模型,由新的湍流脉动流场产生方法DSRFG模拟风场的湍流边界条件,在定常与非定常风场下分别计算分析建筑周围的风压分布规律,探讨了不同湍流模型对超高层建筑风场及风压分布的影响。将模拟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RANS模型能够模拟出结构周围流场的一般特性,但对流场的湍流特性模拟效果不佳。大涡模拟模型与分离涡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流场的湍流分布及结构背风处涡旋的分离脱落情况。在脉动风压系数的分布中,分离涡模型相比大涡模拟模型计算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工业建筑》2013,(Z1):222-226
在湖南大学教育部建筑安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的HD-3大气边界层风洞中开展了CAARC高层建筑标准模型的风洞试验研究。对缩尺比为1∶300的CAARC模型,分别进行了D类地面粗糙度风场下的刚性测压试验和高频动态天平试验,并将所得到的试验结果与国外风洞研究机构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D-3大气边界层风洞能够有效地模拟大气边界层风场,其模拟方法是可行的;风洞实验室的设备(电子扫描阀系统和高频测力天平系统)及其测试技术、自编数据处理程序是可靠的,其试验所测量得到的数据是值得信赖的,可以承担建筑物刚性测压及动态测力方面的试验研究。建议其他风洞实验室也开展标准模型的风洞试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应用国际通用的CAARC模型进行了多自由度气动弹性模型在模拟风场中响应的试验,分析了结构在不同风速与不同风向角下的顺风向响应与横风向响应变化规律,所得到的结果为高层建筑结构的风振响应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超高层建筑,采用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对其弹性模型的风荷载进行了数值模拟,选用剪切应力输运模型SST对建筑周围的风场进行了模拟,得出了流固耦合条件下该建筑表面的风压分布以及风压时程数据,最终得出该建筑物的位移时程曲线。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CFD技术进行了伞形膜结构刚性模型绕流风场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其表面风荷载分布特性.数值模拟依托CFX软件平台,基于雷诺平均模拟(RANS)方法进行.文中利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可较方便变化各种参数、能同时提供开敞式膜结构的上、下表面风压分布等优势,分析了风向角、矢跨比对伞形膜面风荷载分布的影响,总结了其风压分布规律,并给出了相应的膜面风压系数分布图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风洞试验中观测到的高层建筑模型尾流有规律的漩涡脱落现象,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FX和消息传递接口(MPI),利用局域网搭建了并行计算平台,实现了单台计算机无法实现的高层建筑三维非定常风场数值计算。采用剪应力模型(SST)进行数值计算,捕获到了高层建筑尾流的漩涡脱落现象,并与风洞试验数据做了比较。结果表明,三维非定常计算获得的高层建筑表面风压变化规律,较之三维定常和二维非定常计算所得的风场,能更真实地反映风场流动情况。  相似文献   

8.
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某方形截面双塔楼超高层建筑平均风荷载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并对其干扰效应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将CAARC高层建筑标准模型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数值模拟方法及参数的有效性。然后,进行了单体和双塔楼超高层建筑定常绕流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风向角情况下结构表面平均风压和基底气动力的特点,研究了两塔楼间的干扰效应,还通过流场显示对其柳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k-ε湍流模型,应用CFD技术分别对雷暴风风场下高层建筑单体和双塔对风场产生的干扰效应进行研究,高层建筑模型采用CAARC标准高层建筑模型.首先通过对比雷暴风风场中单体高层建筑位于不同径向位置时,建筑物附近的风场,结果发现建筑附近的风场较为复杂,建筑位于滞留区内部和外部时差异较大.通过分析边界层风场和雷暴风风场下两栋建筑的风场分布,首先验证了狭道风效应的存在.对两种风场下的狭道风效应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边界层风场下的狭道风效应引起的风速增大幅度较大,但是雷暴风风场的影响范围较大,紊流现象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基于Fluent6.2软件平台,采用Reynolds平均法(RANS)对复杂体型高层建筑群的表面风压分布及干扰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通过CAARC标准模型检验文中数值方案与参数选择的合理性;以此为基础,在建筑物表面计算分块体型系数,将其结果与现行规范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平均风统计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的考虑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平均风实用统计分析方法,并应用这一方法对上海地区的平均风进行了统计分析,阐述了考虑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Wind Gate     
Abstract

Temporality came into play at a number of levels in this project. Programmatically a temporary, festival construction, the project worked with the reflective possibilities given in such structures. Contingent upon environmental and viewing conditions for its phenomenal character, the project also opened up critical issues about temporality as a “site” of perception and conception, and about the changes that take place in the latter as architectural works assume their place in the quotidian.  相似文献   

13.
旋转屏风     
王志宇 《建筑细部》2006,4(6):783-783
似一头巨鲸跃入波涛之中,三个旋转式大屏风中的第一个终于落成于黑泽市南部的新步行广场。它是总投资40万英镑的公众艺术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组织者向世界各地的建筑师们公开征集大屏风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風园     
李春風 《中国园林》2007,23(9):22-23
以"风"为主题的设计,4个空间的划分分别代表不同的自然现象——风树、云池、波形散步道、雾径。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45)
<正>~~  相似文献   

16.
风荷载作用导致的门式刚架破坏是此类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了解轻型门式刚架结构风荷载的特性,进而提出有效的抗风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7.
Wind Gate     
Temporality came into play at a number of levels in this project. Programmatically a temporary, festival construction, the project worked with the reflective possibilities given in such structures. Contingent upon environmental and viewing conditions for its phenomenal character, the project also opened up critical issues about temporality as a "site" of perception and conception, and about the changes that take place in the latter as architectural works assume their place in the quotidian.  相似文献   

18.
由于风电场一般均建在风向较固定区域,风机基础的受力往往出现偏心极大方向和极小方向。针对此种情况,并结合风电场风资源特性,考虑各风机点位特点,论文提出"最大风速玫瑰图"概念,给出了风机基础设计的新思路,并通过"最大风速玫瑰图"将常规圆形、八边形基础,优化为矩形基础,使风机基础受力性能更好,有效减少基础混凝土量,同时节省项目建设时间。  相似文献   

19.
针对龙里草原风电场的地质特性,把风机基础由常规设计的重力式扩展基础方案优化为抬高后的肋梁基础方案,从而避开部分地下水,减小浮力作用,与原方案比较可节省40%左右的混凝土量。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4):463-466
以湖南地区多个风电场为例,选取10min和1h的测风时间序列并采用单机计算法计算分析风电场风能资源参数、发电量和内部收益率指标,以探讨测风时间尺度对风电场设计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0min和1h测风时间序列计算风能资源参数成果基本一致,但1h测风时间序列发电量和内部收益率系统性偏小,同时差异随平均风速和机组叶片的减小有增大趋势。该成果可为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发电量、内部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及后评估提供参考,同时建议风电相关规程规范和风资源工程师采用10min测风时间序列开展风能资源评估尤其是代表年订正及发电量计算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