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价螺旋CT高分辨力扫描(以下简称HRCT)在轻微支气管扩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临床怀疑为支气管扩张、26例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螺旋CT扫描和HRCT扫描。将扫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找出HRCT在轻微支气管扩张诊断中的优势。结果:21例可疑支气管扩张患者中,螺旋常规CT扫描发现支气管扩张8例,HRCT发现支气管扩张19例;在26例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患者中,HRCT发现支气管扩张9例。结论:HRCT对显示肺小气道病变尤其是小支气管扩张比常规CT有更大的优越性。对临床怀疑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应首选HRCT检查。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扩张诊断中HRCT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的HRCT征象,探讨HRCT在支气管扩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四排螺旋CT扫描支气管扩张患者32例做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为住院患者,均已经临床或手术证实。先行普通CT扫描(CCT),再行高分辨扫描(HRCT)。结果:3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HRCT均显示了支气管扩张的病变部位、类型和范围。结论:HRCT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优于CCT,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永生  王春霞 《中原医刊》2007,34(23):15-17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CT(以下简称HRCT)在轻微支气管扩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怀疑为支气管扩张、28例有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病史的患者以及20例健康检查者分别进行常规螺旋CT扫描和深吸气及深呼气相HRCT扫描。将螺旋CT与HRCT扫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找出HRCT在轻微支气管扩张诊断中的优势及深吸气与深呼气相HRCT的特点。结果48倒可疑支气管扩张患者中,螺旋CT发现支气管扩张38例,HRCT发现支气管扩张43例:在28例有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史的患者中,呼气相HRCT发现支气管壁增厚18例;显示病变肺叶的空气潴留征11例。结论深吸气相HRCT对显示肺小气道病变尤其是小支气管扩张比常规CT有更大的优越性;深呼气相HRCT在发现支气管壁增厚方面明显优于常规CT并能清晰的显示病变肺叶的空气潴留征。对临床怀疑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应首选HRCT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确诊的78例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分别进行X线胸片、CT及HRCT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X线胸片检查显示支气管扩张23例,CT检查显示支气管扩张46例,HRCT检查显示支气管扩张78例。结论:HRCT扫描在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中具有高度特异性,在对临床上怀疑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在经X线胸片检查筛选后首选HRC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分辨力CT(HR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在细小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螺旋CT常规平扫怀疑细小支气管扩张25例进行HRCT扫描及MPR。结果 HRCT扫描及MPR能清晰地显示细小支气管扩张及伴行的细小动脉及其分支,呈现"双轨征"、"串珠"、"印戒征"、"蜂窝状"、"杵状征"等改变,影像学与病理学上支气管扩张分型一致,即柱状型、囊状型、静脉曲张型及混合型。结论 HRCT及MPR能明确地发现细小支气管扩张,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能清晰地发现各级细小支气管扩张;MPR图像更有利于病变的定位、定量和定性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本院临床发现隐匿部位的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病例,评价螺旋CT局部薄层连续高分辨扫描,对诊断隐匿部位支气管扩张症的价值。方法:对经临床随访观察确诊支气管扩张症14例患者的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先行螺旋CT常规扫描(10mm层厚,10mm或6mm重建),未能明确诊断,同时经螺旋CT薄层连续局部扫描(1.25mm或2mm层厚)诊断支气管扩张症19个肺段。结论:螺旋CT对可疑部位薄层连续扫描,对隐匿部位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可提高对隐匿部位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症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螺旋CT高分辨率扫描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和分析我院2011年度经CT扫描确诊的支气管扩张的50例病例,均采用螺旋CT高分辨率扫描,骨算法重建图像.结果 支气管扩张的三种类型均得以很好显示.结论 它既能确定支气管扩张的性质,又能够显示支气管扩张的病变范围,高分辨率CT扫描支气管扩张的表现的高度特异性可取代传统支气管造影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气管支气管树成像(CTB)对于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高分辨率扫描(HRCT),利用计算机的后处理功能(SSD功能),在不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行气管支气管树立体成像。结果:本组11例咯血患高分辨率扫描和CTB均显示远端支气管扩张改变,CTB显示远端支气管扩张立体成像,结论:对于支气管扩张症诊断而言,螺旋CT高分辨率扫描和CTB是特异性与敏感性越高的一项检查方法,CTB达到支气管造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32例胸外科手术治疗与呼吸科随访证实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X线片,普通CT扫描片,HRCT扫描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2例中X线胸片诊断可疑支气管扩张症10例,普通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21例,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32例。结论 HRCT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对临床或胸片影像怀疑有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HRCT扫描可完全取代支气管造影来证实有无支气管扩张症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 5 0例临床有反复咳嗽 ,咯脓痰 ,咯血 ,疑有支气管扩张病人的常规 CT与高分辨率 CT(以下简称 HRCT)图像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表明 ,HRCT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常规 CT,5 0例病例中高分辨扫描显示无支气管扩张者 6例 ,柱状扩张者 12例 ,囊状扩张者 2 1例 ,混合型 11例 ,同时对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熊志安  蒲红 《四川医学》2011,32(9):1477-1478
目的对支气管扩张的X线平片、CT和高分辨CT(HRCT)征象做评价及对比。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支扩32例,分别摄有胸部正侧位片,常规CT扫描和HRCT扫描。分别评价其影像特点,并对照其显示范围、程度、部位。结果 32例中,胸正位片诊断22例,漏诊率为31%(10/32),显示病变程度与病理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减低,22例中,有11例未能显示所有病变部位。32例中CT诊断29例,漏诊率为9.3%(3/32),29例中有4例未能显示所有病变部位,有6例未能显示粘液嵌塞。32例中HRCT诊断32例,并能显示所有病变部位,显示病变程度与病理对照均基本一致,常规CT可疑者HRCT清晰显示了支气管扩张的部位、类型和范围。结论常规CT较平片显示率明显增高。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可作为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胸平片、普通CT及HRCT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与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胸平片有特异性表现6例,占30%;普通CT显示支气管扩张15例,占75%;HRCT显示支气管扩张20例,占100%。结论:胸平处是怀疑支气管扩张的最初检查手段,但特异性表现不高;普通CT可明确支气管扩张的类型,其明确诊断率明显优于平片;HRCT可直接显示支气管扩张的范围及类型,其诊断准确性与支气管造影相当,且由于其扫描安全、方便、无创伤性,基本上可代替传统的支气管造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高分辨率CT(HRCT)在肺段水平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8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为支气管扩张患者共504个肺段分别行鲁通螺旋CT(CCT)及腿HRCT检查.结果 HRCT与CCT对支气管扩张诊断具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2=21.927,P<0.001).结论 HRCT和CCT都是简单易行的无损伤性的检查方法,二者结合起来可较准确地显示支气管扩张,HRCT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薄层高分辨率CT(HRCT)评价活动性肺结核的各项影像学征像,探讨其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薄层螺旋CT对50名已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高分辨率CT扫描.其中痰及支气管灌洗液中查出结核杆菌阳性36例,14例经临床随诊半年以上.采用西门子欢悦双排螺旋CT进行肺部10mm常规层厚扫描,对病灶区进行1mm高分辨扫描.结果 6例病变HRCT显示支气管增厚及狭窄,21例显示微节结影及小叶实变,空洞影.18例显示小叶间隔和小叶内间质增厚.其中46例显示磨玻璃影,44例显示小叶中心结节分支状影及树芽征.结论 螺旋CT薄层高分辨率扫描对诊断活动性肺结核能提供较常规CT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赵瑞芬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0):4239-4240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症)的CT及HRCT表现,评价其在诊断支扩中的价值。方法:56例临床及胸片疑支扩行CT检查,15例CT发现可疑区域加行HRCT检查。其余6例CT或HRCT未发现支扩者行支气管造影。结果:56例可疑患者发现53例支扩,普通CT诊断38例,HRCT诊断12例,支气管造影诊断3例。常见CT表现为环状影、轨道征、印戒征、曲张征、粘液嵌塞征。结论:CT结合HRCT对支扩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可替代大部分支气管造影。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54例经支气管镜检查证实支气管异物的小儿均经常规X线检查和64排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以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为对照,比较2种检查方法在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病例发现异物位于气管者6例,左主支气管16例,中间段支气管6例,右中叶外侧段4例,右主支气管20例,左下叶背段2例。常规X线检查只能发现间接征象44例,难以直接显示异物,检出率89%;螺旋CT直接显示异物,发现54例,检出率100%。结论常规X线检查对位于气管内的异物的诊断是盲区,螺旋CT扫描对小儿支气管异物检出率高,其后处理技术能准确判断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相应支气管的关系,并可清晰显示伴随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诊断周围型小肺癌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5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对其螺旋CT扫描(SCT)和高分辨CT扫描(HRCT)所获图像作对比分析.结果 HRCT对肿瘤分叶征、棘突征、短毛刺征、空泡征、细支气管气相、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的显示率明显高于螺旋CT(P<0.05);HRCT对叶间胸膜破坏征的显示率较螺旋CT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症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65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影像资料,分析其影像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65例中,柱状支气管扩张38例,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14例,囊状支气管扩张8例,混合型支气管扩张5例,可显示双轨征及印戒征。结论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的范围、部位及程度都能清晰显示,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作为支气管扩张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正>支气管扩张咯血为内科常见急症,常规诊断已大部分被CT尤其是高分辨CT(HRCT)所取代。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常发现一些疑似支气管扩张的病例,常规CT甚至HRCT仍未能确诊。随着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技术不断成熟、精细,对术前检查尤其是隐匿部位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的诊断率及影像检查手术指导提出更高要求。本研究收集了我院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证实为支气管扩张患者20例,回顾性再读片,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与普通X线检查在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纤支镜和手术证实,具有完整影像检查资料的82例呼吸道异物患者,对比分析64层螺旋CT扫描与普通X线检查对异物的检出率和征象显示。结果普通X线检查对异物的检出率为68.29%,64层螺旋CT常规扫描和多种后处理技术中以MPR对异物的检出率最高达100%,以透明肺技术的检出率最低为81.7%。64层螺旋CT对气管支气管阻塞征象显示明显高于普通X线检查。结论多层螺旋CT加后处理技术对呼吸道异物的诊断明显优于普通X线检查,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气管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