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原水除浊降硅混凝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硅酸是天然水中常见的,并且是难以去除的杂质之一。对含硅原水进行了除浊降硅混凝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对比了四种混凝剂的除浊降硅性能,为进一步对混凝剂的优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原水除浊除硅混凝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硅酸是天然水中常见的,并且是难以去除的杂质之一。对含硅原水进行了除浊降硅混凝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对比了四种混凝剂的除浊降硅性能,为进一步对混凝剂的优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PAC-SMBR处理低温低浊微污染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解决低温低浊微污染原水难于处理的问题.方法以松花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粉末活性炭-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PAC-SMBR)组合工艺对低温低浊微污染原水的浊度、有机物处理效果及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并与常规水处理工艺滤后出水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浊度的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浊度在0.2~0.5NTU,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50%~65%和33%~65%,组合工艺中膜过滤周期较长,可达60~70h.结论PAC-SMBR出水水质优于常规工艺滤后水质,在低温低浊时,PAC-SMBR组合工艺可取代滤池运行.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广大东北地区的水源大约3~4个月处于冰封期,这时水体处于低温低浊的状态,加之冬天这些地区补给水量小,引起水体中较高有机物含量,出现了东北冬季的低温低浊高有机物原水水质的特征。在水处理工艺中,低温低浊高有机物水仍旧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利用膨润土的物理、化学性能,向水中投加膨润土,通过大量实验,确定最佳混凝剂、助凝剂...  相似文献   

5.
大庆龙虑泡原水较高的铝,处理后残留铝量亦较高。本文对该高PH值低浊原水进行了混凝药剂投量、水温、PH值和不同混凝药剂对沉后水残留量量影响的混凝试验研究一混凝效果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混凝剂投量、水温、PH值对残留铝有较大影响,混凝剂复合铁铝较硫酸铝混凝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高效混凝处理浑江微污染水的中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受到工业废水污染的吉林省浑江水源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混凝沉淀净水技术在低温低浊期进行生产性中试试验。通过药剂筛选试验确定的最佳药剂配合条件为:聚合氯化铝铁30 mg/L与聚丙烯酰胺0.2 mg/L。设备生产性试验表明,在2.0~3.0 m3/h负荷范围内,保证处理出水满足工业用水水质标准。玻璃柱絮凝试验结果显示原水温度的上升对混凝效果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直接过滤是首选的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方式之一。文章以低温低浊水为研究对象,运用炭砂双层滤料滤池进行直接过滤试验研究,以考察炭砂双层滤料滤池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参数及适宜原水水质。结果表明:在原水低温低浊条件下,工艺优选絮凝剂为PAFC(聚合氯化铝铁),投药量为1.0 mg/L,水力负荷为8 m3/(m2·h),上层滤料颗粒活性炭适宜粒径为1.6~2.3 mm,适合运行炭砂滤池直接过滤工艺浊度范围为≤7 NTU;在最优参数下,工艺对浊度、CODMn(高锰酸盐指数)、UV254、TOC(总有机碳)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0%、43%、63%、55%和80%,净水效果显著,不同进水水质下过滤周期都能满足≥12 h的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混凝试验基础上,对含硅水进行了除浊降硅过滤试验的研究。通过试验,得出保证滤后水水质的试验结果。该结果可供生产系统参数.  相似文献   

9.
工业用水助凝法除浊降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酸是天然水中难以去除的杂质。采用助凝法在大庆工业水厂进行除浊降硅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与原有的单一混凝工艺相比,可显著降低出水浊度的硅酸含量。从而为工业用水除浊降硅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松花江水低温低浊是期的强化混凝生产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以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技术处理低温低浊时期的松花江水。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是有效的,与原有的单一聚使铝混凝工艺相比,可显著降低沉淀后和滤后水的剩余浊度。同时可节省混凝药剂费用,降低制水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水库型水源水中季节性藻致嗅味物质的应急处理问题,研究了不同水质条件下粉末活性炭(PAC)对水中嗅味物质二甲基异崁醇(2-MIB)的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热力学模型,考察了2类水库型水源水中有机物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纯水、原水A和原水B中PAC对2-MIB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修正的Freundlich方程,且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依次降低;原水A、B中PAC对2-MIB的吸附能力显著降低,但原水B中2-MIB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势能比原水A中的强,这可能主要是由原水中分子质量500 u的小分子有机物引起的微孔吸附竞争及其极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长期以来在地层及构造复杂的岩溶地带寻找富水带布设生产井这个难题,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在岩溶水的勘探井中进行示踪试验,以判断断层位置、导水性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以工程实例论述了其可行性,有关类似工程可参考,以提高岩溶水布设生产井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碱木素阴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以碱木素为原料,通过交联反应和磺化反应,制备碱木素阴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它在有机高浓度蛋白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本絮凝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沉降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混凝/超滤组合工艺对水质较差的地表水处理效果,以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为水源,建造一座120m3/d的超滤膜中试水厂,进行生产饮用水的试验研究.采用浊度仪和颗粒计数器等研究混凝/超滤组合工艺对水中悬浮物、颗粒和胶体的去除行为.结果表明,超滤膜出水浑浊度非常低,并且不受进膜水浑浊度的影响;对于地表水,颗粒粒径大于7μm的颗粒几乎被完全去除,而对水中总颗粒数(粒径2~750μm)能有3个数量级的去除.对于难处理的北方低温低浊水,超滤膜能保证较好的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三江平原水田"三低"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三江平原存在的“气温、地温及水温低”等影响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分析了影响机理,提出了“增温、壮根、节水”等水稻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Aems试验研究了D市饮用水的致突变活性。结果表明,D市水源水仅对菌株TA99产生阳性诱变结果,而A,B水厂的净化水则均能诱导菌株TA98和TA100呈致突变阳性反应。饮用水致突变活性与传统的氯化工艺以及水源水污染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纳米微球以可溶性淀粉和β-环糊精为原料,选用正己烷为油相,Span60和Tween60为乳化剂,正戊醇为助乳化剂,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以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为指标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的可溶性淀粉与β-环糊精溶液为水相(二者的质量比为1∶2),油相用量为110 mL,水相用量为15 mL,乳化剂Span60用量为3.3 g,Tween60用量为6.6 g,助乳化剂用量为18 mL,三偏磷酸钠用量为0.07 g,制备得到的复合纳米微球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微球大小分布均匀,所得纳米微球产率为41%,平均粒径为329.3 nm。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哈利斯(Harris)的絮凝理论为基础,计及絮体的破碎,首先提出了絮凝池的残余浊度变化速度方程。并运用因次分析推导出能耗分配的数学模型。作者用高岭土配制的悬浊液进行了絮凝模型试验,其结果经计算机模拟后表明:数学模型较好地反映了絮凝的耗能过程。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studied on the removal of toxic substance from river water using O3-GAC process. The result of GC/M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number of organic compound species was decreased by 55.1%. The species of toxic substance of raw water also decreased from 16 to 5. The total removal rate of CODMn, andUV254 were 45% - 72% and 60% - 80% following O3-GAC treatment. It reflected that this process had a good effective on removing unsaturation organic which absorb UV and toxic organic containing nitrogen. The results of Ames test indicated that raw water had a relatively strong mutagicity on TA 98, The O3-GAC process had a good ability in removing mutagen in water, The effluent water‘ s mutagicity is minu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effluent of the O3-GAC process was meet the demand of drinking water.  相似文献   

20.
以聚合氯化铝为混凝剂,通过烧杯试验研究了单独高锰酸钾、单独粉末活性炭,以及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二者联用等方法对混凝去除微污染水源中污染物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对水中有机物和浊度的去除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在相同混凝剂用量时,UV254和浊度的去除率可提高7%~10%;在达到相近的有机物去除率时,可显著降低混凝剂的投加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