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复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的复律方法,包括刺激迷走神经法复律,药物复律(维拉帕米、三磷酸腺苷、普罗帕酮、胺碘酮、洋地黄)和食管心房调搏复律。结果复律成功率分别是刺激迷走神经19.4%(6/31)、维拉帕米84.6%(11/13)、三磷酸腺苷71.4%(5/7)、普罗帕酮77.8%(7/9)、胺碘酮66.7%(2/3)、毛花苷丙40.0%(2/5)、食管心房调搏术100.0%(3/3)。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后首选刺激迷走神经,无效者改用药物复律,或食管心房调搏术及电复律,对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心功能不全患儿应该首选电复律;年幼患儿可以用药物防治,随年龄增长,部分患儿可能不再发作;对频发的年长患儿和发作时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心功能不全患儿应行射频消融术。  相似文献   

2.
3.
几种方法治疗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2例病因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16d,因阵发性哭闹2d、发热1d入院。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哭闹,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哭闹时拒食,能自行缓解。次日发热,体温38℃,精神不振。自服王氏保赤丸效果不佳。查体:体温38.2℃,呼吸50次/min,呼吸急促,面色发绀,烦躁不安,哭声响亮,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208次/min,心音低钝,无杂音。腹软,肝肋下1.5cm,脾未及。新生儿反射减弱。血常规:Hb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终止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疗效与年龄、剂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儿科住院治疗的1 488例PSVT患儿中接受ATP急诊复律的1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静脉推注ATP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其...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1988年以来,应用食道心房调搏术(TEAP)对3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儿作出分型诊断;同时应用程序电刺激评价和指导临床用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全组病例均为一次静脉给药(异搏定、胺碘酮、异丙吡胺)后复律.无1例应用电转复治疗者.1年后复发律为5.88%.同时,选择了31例PSVT 患儿,应用异搏定、胺碘酮、异丙吡胺等药物作常规转复,结果显示:用药疗程较长,疗效不稳定;仅电击复律数即迭9人.1年后复发率为38.71%.两组对照,经统计学处理,P<0.005,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特点、急诊处理方法并总结成功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本院21例新生儿PSVT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转复治疗方法、随访结果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PSVT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神萎、拒奶、紫绀、心率大于210次/min,经心电图确诊为PSVT,5例合并预激综合征。4例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转复成功,11例药物转复成功,6例经上述方法无效后予食道心房调搏进行超速抑制转复成功。所有病例转复后都予地高辛加心得安维持治疗3-6个月。随访2年治愈20例,仅1例复发。结论新生儿PSVT往往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与年长儿不同,诊断主要依赖体表心电图,部分合并预激综合征。转复治疗中兴奋迷走神经和药物转复均有一定疗效,但食道心房调搏更为迅速有效、安全、可重复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新生儿PSVT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特点及急诊处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特点、急诊处理方法并总结成功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本院21例新生儿PSVT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转复治疗方法、随访结果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PSVT,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神萎、拒奶、紫绀、心率大于210次/min,经心电图确诊为PSVT,5例合并预激综合征。4例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转复成功,11例药物转复成功,6例经上述方法无效后予食道心房调搏进行超速抑制转复成功。所有病例转复后都予地高辛加心得安维持治疗3~6个月。随访2年治愈20例,仅1例复发。结论新生儿PSVT往往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与年长儿不同,诊断主要依赖体表心电图,部分合并预激综合征。转复治疗中兴奋迷走神经和药物转复均有一定疗效,但食道心房调搏更为迅速有效、安全、可重复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新生儿PSVT预后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分为A、B两组,每组21例,A组给予胺碘酮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普罗帕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复律成功率、复律时间、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儿复律成功率为90.5%,B组复律成功率为81.0%,A组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P〉0.05);A组复律时间为(28.7±9.6)min,B组复律时间为(16.2±6.3)min,A组复律时间长于B组(t=5.12,P〈0.01);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B组为19.0%,A组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P〉0.05)。结论胺碘酮起效虽慢,但疗效好,成功率高,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1.
射频消融治疗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小儿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一种,临床特点为突发突止的心动过速,心率常在(160~220)次/min,持续时间数秒、数十分钟,长短不等,亦可经久不止,甚至绵延几年者。近年来,由于心内电生理检查的应用,对其发生机制和分型有了进一步认识,国内外,射频消融术(RFCA)作为根治PSVT安全、有效的手段已获公认。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经食管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对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将26例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儿经食管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结果与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学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产生机制,用心内电生理学方法检查3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患儿。结果:房室结折返9例,均为慢快型;房室折返共22例,其中隐匿性附加束11例,预激综合征10例,Mahaim束1例。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托品可使双通道显示,三通道变为双通道并利于室上速的产生。如双通道和附加束同时存在,室上速开始时折返环可以不固定。提示,室上速以房室折返为主,同一病例中可以有不同的折返回路及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儿心率变异性(HRV),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PSVT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5例PSVT患儿,其中16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儿,30例健康儿童,分析及比较24 h HRV长程时域指标。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PSVT患儿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6例AVRT患儿中,10例频繁发作患儿的SDNN、RMSSD、SDANN、SDNNindex均低于6例非频繁发作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SVT患儿存在自主神经系统失衡,以迷走神经功能降低为主;频繁发作AVRT患儿心脏交感神经活动亦存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31例婴幼儿PSVT的临床表现、发作时心率、并发症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PSVT发作时可出现精神萎糜、拒乳、面色苍白、呼吸喘促。平均心率260次/min,15例并心功能不全。无并发症患儿予普罗帕酮、三磷酸腺苷(ATP)、胺碘酮静脉推注,可转复窦性心律;并心功能不全的患儿予地高辛或联合应用多巴胺、硝普钠,改善心功能后再推注抗心律失常药,可安全复律。结论 婴幼儿PSVT症状隐匿,发作时心率快,易并心功能不全;在心功能正常或改善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可使患儿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儿心血管系统的常见急症—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救处理。方法 通过对我院近五年来急诊入院的4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进行病案回顾性总结,对三磷酸腺苷(ATP)和西地兰两种常用的药物疗法进行作用、速度、维持时间、副反应等的比较,分析两者各自的优劣。结果 ATP的转复率为7787%,转复时间1819±956sec,均明显优于西地兰组。本组资料未发现ATP的严重副反应。结论 ATP作为代谢速度快、起效快、转复率高、副作用相对较小的药物,在心电监护、准备好急救药物的情况下可以安全地使用,可作为急诊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本组2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确定分型22例(81.5%),其中旁道折返占63.6%,房室结折返占22.7%,表明小儿SVT以旁道折返为最常见,经随访显性旁道折返所致SVT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推测与小儿传导系统发育规律及旁道电生理特性发生演变有关。另根据本组超速抑制终止SVT的起搏周期与相应的SVT-CL呈高度正相关,故提出公式,起搏周期=06×SVT-CL+88ms为估计适宜终止SVT的起搏周期。本组用TEAP行急性药物试验20例次,指导选择有效药物,可为临床治疗SVT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心律平治疗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婴,女,出生20天。因鼻塞、咳嗽2天入院。G1P1,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00g,无窒息抢救史。生后母乳喂养,吸吮正常。近2天出现鼻塞、咳嗽,无发热,无气急呼吸困难。体检:T36℃,神态安静,呼吸平顺,反应好,哭声宏,面色较苍白,前囟平,口腔洁,心率128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腹平软,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未及。四肢温,肌张力正常。入院后拟诊“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青霉素等治疗。入院第3天突然出现面色苍白,烦燥不安,心率增快,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225次/分,P-R间期0.08秒,QRS时间0.06秒,无P波。立即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科急诊不同年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儿发病特点、急诊处理方法、转归及收住院诊治情况。方法对2002年6月~2006年6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PSVT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年来,我院儿科急诊共诊治65例PSVT,年龄8d~16岁,平均6.45岁,其中~1岁11例,~3岁4例,~6岁8例,~16岁42例。各年龄组通过迷走神经刺激、药物治疗大多能成功复律。65例患儿中,收住院22例(34%)。婴幼儿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拒奶、烦躁、气促、水肿,其中并发心力衰竭9例;年长儿组(3~16岁)多表现为心悸、胸闷,无一例并发心力衰竭。不能复律或出现其他并发症或需特殊检查或因其他疾病收住院者共22例(26例次),其中<3岁14例,占住院患儿的64%。以脓毒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水肿待查等诊断收住院者5例,均为<1岁的患儿。结论PSVT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心力衰竭多,病情重。年长儿组诊断容易,处理及时者大多数转归良好。  相似文献   

2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上速)由于大多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临床上易被忽视。但是对新生儿则是一种危险的情况,如处理不当,常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本文报告14例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