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垃圾填埋场终场腾发覆盖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垃圾填埋场的传统覆盖形式为压实黏土、土工合成材料、土工膜或由这些材料组合而成的屏障型覆盖系统,由于垃圾降解和固结沉陷等原因,几乎所有屏障型覆盖系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都可能破坏失效。近年来,腾发覆盖作为一种替代覆盖技术在美国的垃圾填埋场得到广泛应用。腾发覆盖由一层植被土构成,它利用非压实土层储蓄渗入的降水、依靠植物的蒸腾和土壤蒸发消耗土壤水,从而实现渗沥污染控制。腾发覆盖的植被宜采用灌木和草皮混合形式,覆盖土层宜采用壤土或黏壤土,土体密度宜为1.1~1.5g/cm3,土层厚度取决于植被和当地气候。腾发覆盖是一种经济、实用、易于建造和维护的生态覆盖技术,但不宜用于蒸发量∶降水量〈1.2的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2.
1 国内外概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多。上海市每年就有300多万t垃圾需要处置。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垃圾包围城市”的严峻局面。 处理城市垃圾的主要方法有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3种,各国的国情不同,上述处理方法所占的比重也不同,但总的来说,发达国家采用卫生填埋占60%~70%、焚烧占25%~30%、堆肥占5%~10%,发展中国家采用  相似文献   

3.
垃圾填埋场腾发覆盖系统控制渗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腾发覆盖垃圾填埋系统(ET Landfill)利用覆盖层土壤的储水能力及植被的腾发作用对进入覆盖层的降水进行调节,达到控制渗滤的目的.通过对不同覆盖层结构和植被组合的腾发覆盖系统的水均衡动态进行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组合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动态过程和渗滤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无植物覆盖系统,腾发覆盖系统能够有效地调节覆盖土层的储水量,减少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在有植物覆盖的各组试验中,种植灌木为主60 cm覆盖土层的渗滤控制效果最好,而完全种植草本植物40 cm覆盖层的控制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某填埋场截污坝坝基和坝体的防渗措施,分析了调节池蓄水后截污坝发生渗漏可能存在的问题,利用物探、钻探和水质分析等技术手段,查明渗漏发生在混凝土芯墙和放空管接合部位,采用化学注浆和粘土填缝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大兴区安定镇,占地面积21.6公顷,填埋场分填埋区和生活区两部分。日处理量为1100吨之多,每年可填埋垃圾约4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6.
《市政技术》2016,(5):184-186
以某填埋场封场覆盖系统为例,采用无限边坡稳定分析法对该封场覆盖系统产生滑坡的原因进行探讨。结合滑坡原因,提出2种修复方案,并对2种修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类似工程防滑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填埋场覆盖系统由不同的土层组成,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覆盖层直接与大气和植被接触,因此土的含水率随季节和天气条件不断变化。冬天,土的饱和度增加。夏天,土的含水率减少,同时土中吸力增加。如果土中吸力达到某个极限值,将出现干缩裂缝。这时,粘土阻隔层的密封功能将受到损害。为了研究粘土覆盖系统的长期性状,我们进行了两个大规模现场试验。本文介绍第一批现场试验结果,包括水流量、土中吸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重点介绍保护层(营养层)厚度对覆盖系统水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罗伟 《四川建筑》2001,21(4):10-11
乐山市在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方面 ,当地政府十分重视。 1997年 2月 ,该项目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期世行贷款城建环保项目之列。设计规模为2 0 15年 4 0 0t/d。卫生填埋场占地 2 84亩 ,总库容2 30万立方米 ,服务周期约 2 0年。1 设计规模及垃圾成份1 1 设计规模 根据乐山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及 1998年实测的垃圾收集量 ,推算该市人均垃圾产量为 0 8kg/人·d。采用人均垃圾产量法 ,对1998~ 2 0 15年逐年垃圾产量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结果 ,确定设计规模为 :2 0 0 0年 180t/d ;2 0 0 5年 2 5 0t/d ;2 0 10年 35 0t/d ;2 0 15年 4 0 …  相似文献   

9.
改性污泥用作垃圾填埋场日覆盖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污泥的综合利用,提出将其作为垃圾填埋场日覆盖材料的设想,并通过淋雨、剪切等试验测定了污泥本底及经过炉渣或石灰改性后的各项技术指标。结果显示:①不论生污泥还是熟污泥,在未改性之前均不能作为垃圾填埋场的日覆盖材料;②生、熟污泥分别经炉渣、石灰改性后,在较低的混配比例下含水率接近40%、有机质含量〈50%;③当生污泥与炉影石灰混配后的含水率≤40%,熟污泥与炉渣混配后的含水率≤44%、与石灰混配后的含水率≤48%时,渗透系数≥10^-4 cm/s;④熟污泥经过炉渣改性后,所产渗滤液的污染物浓度远低于生污泥的;⑤同种污泥分别与炉渣、石灰进行混配改性后,前者所产渗滤液的COD浓度和pH值小于后者,NH3-N含量则大于后者,但各污染指标值(后者的pH除外)均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典型水质范围之内;⑥当生、熟污泥与炉渣混配后的含水率为40%时,其抗剪强度相差甚微,均能够达到垃圾填埋场日覆盖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南京天井洼垃圾填埋场坝体灾害原因,介绍了坝体渗漏防治治理方案,通过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在垃圾填埋场防渗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气压分布一维稳态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填埋场气压分布是填埋气灾害控制和资源化利用的基础。提出了分层垃圾填埋体气压分布一维稳态分析模型及求解方法。该模型可分析含有给定抽气压力或给定抽气流量水平导气层的填埋体气压分布。采用该模型探讨了垃圾分层特征、封顶覆盖层下和填埋体内的高渗透性水平导气层、填埋体底部渗沥液导排系统兼作填埋气导排通道对填埋体气压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参数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填埋体垃圾不考虑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随垃圾埋深增加而减小(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按埋深平均)会高估填埋体内气压;封顶覆盖层下和填埋体内设置水平导气层可有效降低填埋体内气压;填埋体底部填埋气导排通道对填埋气气压较大的深部垃圾降压效果较明显。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指导填埋气收集系统设计,如水平导气层位置和间距布置及抽气功率选择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传统压实黏土封顶系统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存在干燥开裂的问题,三种新型的ET(Evapotranspiration)封顶系统的设计方案被提出了。其中,一种ET封顶系统设计方案的结构由上下各1m厚的植物生长土层和阻隔土层构成,另外两种ET封顶系统分别在中间与底部增设了一层生物阻隔层。在考虑降水与蒸发蒸腾循环补给的条件下,建立了水汽在多层非饱和土壤中迁移的一维数学模型。以1976年大连市全年的降水与蒸发蒸腾强度为边界条件,模拟了水汽在四种封顶系统中的迁移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传统压实黏土封顶系统中,由于压实黏土层具有极低的渗透性,致使整层土壤不能得到有效的水分补给;ET封顶系统中整个土层可以在降水的过程中有效地从边界得到补给,同时在蒸发蒸腾的条件下,把土层中的储水释放;ET封顶系统设计方案2中设置的生物阻隔层,不仅可以防止生物对阻隔土壤层的破坏,而且起到了排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改善人居的角度出发,填埋场修复与景观修复本应是一体协作的.然而在项目实践中,在场地缺乏景观规划的情况下,修复工程与景观工程往往脱节.基于此,从修复技术对景观方案设计的掣肘处着手,分析了非正规填埋场原位修复技术对场地条件的影响,以及以景观修复为导向的技术改进措施和植物选择方案.在稳定化阶段,尝试建立模型细化方案,采用撬...  相似文献   

14.
填埋场水量和水位控制是实现其无害化管理的关键。以国内某大型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利用水量平衡方法分析了多年均降雨和瞬时暴雨工况下渗滤液产量和水位的变化,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较为吻合,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了采用不同应急和长期控制措施后的实施效果,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封顶系统饱和深度的最大值直接关系到封顶系统坡体稳定性和排水层的设计。根据水量平衡原理,以扩展的Dupuit假定为基础,建立填埋场封顶系统最大饱和深度的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封顶系统饱和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分析不同因素对封顶系统最大饱和深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强降雨和高排水率情况下,饱和深度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了稳定,采用渗透系数较大的排水材料铺设排水层、减小水平排水距离、增大斜坡坡度等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封顶系统最大饱和深度,在最大饱和深度较大的情况下,水平排水距离是比排水坡度更为显著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渗滤液回灌不仅能处理渗滤液、节约费用和保护环境,而且加速了填埋场稳定化,增加了产气率。以上海某填埋场四期工程为计算模型,本文考虑垃圾土沉降导致的成层性,运用SEEP/W有限元软件模拟渗滤液喷洒回灌。垃圾土在自重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导致垃圾土的孔隙率随深度变化,残余含水量、饱和含水量及饱和渗透系数也随之变化。在数值模拟中,以VGM(van-Genuchten-Mualem)函数描述垃圾土渗透系数与基质吸力关系,以流量边界模拟填埋场顶部、底部的渗滤液回灌和导排,分析了回灌过程中渗滤液的饱和-非饱和渗流情况,进而探讨了垃圾土成层性、回灌强度和排水流量对渗滤液运移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2007年10月渝湘高速公路酉阳至黔江段建设过程中,由公路边坡开挖引起的大型滑坡变形特征与常规土质滑坡变形特征不一样的特点入手,综合分析滑坡物质来源、结构组成,滑床特征,发现对具有坚硬完整盖层和软弱下卧层的巨厚层堆积体也可产生类似边坡侧向扩离的破坏方式,并总结出对在这类巨厚层堆积体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重视区域填图,分析地质发展史,采用多种手段查明堆积体结构的重要性,获得的稳定性分析经验对在地震等因素影响下瞬时堆积巨厚层物质的区域进行工程建设具有参考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