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试验原水中分离出28株高活性菌株,采用人工循环固定方式启动生物增强活性炭工艺,处理低温微污染原水,通过对其处理效能和活性炭上微生物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原水经生物增强活性炭工艺处理后,其对UV254、TOC、THMF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7.4%,45.2%,33.5%;活性炭上微生物量在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上层和下层微生物量为分别为(4~5)×108和(2~3)×108CFU/g,而生物活性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缓慢下降.上层和下层SOUR值分别从最初1.1 ×10-3和0.75×10-3mg O2/(cm3·h)下降到0.8×10-3和0.6×10-3mg O2/(cm3·h),其主要原因为土著杂菌低量、持续侵入系统,对高活性菌群的生态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臭氧/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邯郸市滏阳河水为原水,进行臭氧/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研究.中试采用混凝沉淀/Zeo-carbon生物滤池/臭氧/活性炭工艺,综合考察臭氧/活性炭对浊度、COD<,Mn、UV<,254>、NH<,4><'+>-N等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该深度处理工艺中,臭氧的最佳投加量为2.0 mg/L,活性炭滤池的最佳滤速为6.0 m/h.在最佳运行工况下,出水浊度、COD、NH<,4><'+>-N、UV<,254>的平均值分别为0.85 NTU、2.43 mg/L、0.33 mg/L和0.031 cm<'-1>,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4%、53.5%、73.0%和59.4%,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臭氧—固定化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饮用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以臭氧-固定化生物活性炭(O3-IBAC)工艺为核心的SY-1直饮水系统对微污染饮用水的净化效能.结果表明,在进水CODMn、DOC和浊度分别为3.0-5.8mg/L、3.54~6.35 mg/L和1.10-4.70NTU时,出水CODMn、DOC和浊度基本保持在1.5mg/L、1.3 mg/L和0.5 NTU以下;进水中检出38种有机物,而出水中仅检出15种.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的饮用水源水由都江堰输送到成都,沿程经过多个城镇。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淡薄,上游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着成都市的水源,致使原水突发性污染情况时有发生。在呼吁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如何去除污染物提高水质是供水行业面临的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室筛选、驯化出的9株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固定在纤维球形填料上,用于微污染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较长的停留时间条件下,该技术对水中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较好,分别为85%,36%和65%;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可达到10%和16%.  相似文献   

6.
生物活性炭滤池去除微污染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以黄河水为源水的自来水厂水质不甚理想的情况,进行了利用生物活性炭滤池深度处理受污染黄河水中有机物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对CODMn、UV254、总藻、Chla、三氯甲烷生成势、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15.7%~38.8%、24.7%~49.7%、24%~100%、30%~87.8%、20.6%~46.6%、25%~66.6%.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实施水专项前后在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情况与研究现状,并将该技术凝练为臭氧投加优化控制、活性炭吸附池结构与工艺选择、活性炭选择、更换与再生、溴酸盐控制技术和生物风险预防与控制技术五类技术进行简要阐述,最后提出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活性炭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活性炭吸附、生物活性炭、臭氧活性炭技术等的对水源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工艺特点,指出活性炭对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污染方面是其他水处理单元难以取代的,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有较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黄浦江上游原水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黄浦江上游原水进行臭氧生物活性炭中试研究表明:在臭氧有效投量为2.0mg/L、臭氧接触塔和活性炭柱停留时间均为11min的条件下,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水中CODMn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9.95%和48.83%,出水CODMn和UV254值分别为2.96mg/L和0.053cm^-1;为保证炭柱出水氨氮浓度≤0.5mg/L,建议控制炭柱进水氨氮浓度≤1.5mg/L;水温、进水浓度、炭柱停留时间以及臭氧投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水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饮用水源受到污染的情况呈上升趋势。如何对微污染水源进行处理成为当前给水处理中新的发展方向。总结西北某微污染水源净水厂的工艺设计,重点介绍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选型和相关参数,并对其投资和运行费用进行核算,总结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锆(Zr)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联合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并考察Zr-CTAC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附作用及相关吸附机制,着重论述了锆(Zr)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联合改性活性炭(Zr-CTAC-AC)对水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Zr-CTAC-AC对水中硝酸盐和磷酸盐均具备较好的吸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的预臭氧浓度条件下处理微污染原水,考察了颗粒活性灰(GAC)吸附对处理后水样水质的影响.选择化学需氧量(CODMn)、溶解性有机碳(DOC)、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UV254和氨氮(NH;-N)含量及有机物分子量分布作为考察吸附效果的检测指标.结果表明,在静态吸附时间达到5天时,颗粒活性炭吸附曲线开始趋于平缓,吸附时间超过5天之后吸附趋于饱和;预臭氧含量为2.5 mg/L时,颗粒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效果最佳,对CODMn、DOC、BDOC的去除率分别为53.2%,63.2%和36.2%;在不同预臭氧处理条件下,颗粒活性炭对NH;-N的吸附效果并未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吸附去除率约为5%;颗粒活性炭优先吸附水中分子量> 10kDa的有机物,其次为分子量<1 kDa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活性炭的物理特性、使用寿命、在水处理中的作用以及生物活性炭工艺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压块破碎活性炭具有均匀、粗糙的表面,适合细菌的附着和生长,其丰富的孔结构能够保护细菌不受生物杀灭剂、杀虫剂和其他毒素的干扰.同时,与其他方法制得的活性炭相比,压块破碎活性炭具有更强的调节食物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4.
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微污染水源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臭氧预氧化技术,对某水库水源水进行了强化混凝试验研究.对浊度、UV254、CODMn、TOC检测分析的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的最佳投加量为3 mg/L;与常规工艺相比,浊度、UV254、CODM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4%,35%和15%,臭氧的强化混凝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曹炳芹  李荣光 《供水技术》2014,(3):17-20,23
以遭受突发性2,4滴污染的水体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粉末活性炭技术对受2,4滴污染原水的应急处理效果.结果显示,粉末活性炭可有效去除2,4滴污染物,吸附时间越长,去除率越高.与准一级动力学方程相比,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曲线能更好地与数据点重合,相关系数为0.99,由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出的吸附容量值与试验中实际得到的吸附容量值很接近.粉末活性炭吸附2,4滴的Freundlich模型拟合度优于Langmuir模型,且对2,4滴的吸附存在多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16.
刘和平  魏琪  石锐 《供水技术》2011,5(6):10-11,15
以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沉后水作为进水,考察了臭氧-生物炭砂工艺对微污染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CODMn浊度和氨氮,CODMn及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4%和37.5%,稳定运行时期氨氮的平均去除率达到46.6%.在活性炭滤层下增加砂垫层,对控制出水浊度及保障生物安全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预处理强化生物活性炭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水处理组合工艺的除污染效能,包括化学预处理、常规处理、生物活性炭或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的联用。试验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预氧化均能强化生物活性炭或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各项指标的去除,可提高对浊度、UV254、CODMn的去除率;PPC预氧化与生物活性炭联用技术可强化AOC、BDOC的去除效果,达到生物稳定性的控制要求,是适合我国水厂改造的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对象.开展了生物活性炭技术回用深度处理的现场试验,重点研究了运行方式及主要运行参数对深度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生物活性炭上向流运行明显优于下向流.在空床停留时间为10min,气水比2.7.反冲洗周期为4~6天时,出水氨氮、浊度及有机物等主要指标均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要求,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于城市杂用水的深度处理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混凝-粉末活性炭工艺处理京杭运河微污染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京杭运河常州段原水水质情况,通过静态烧杯试验研究了混凝-粉末活性炭工艺对水中浊度、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可以有效去除浊度,去除率达97.3%;活性炭对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其最佳投加量为30 mg/L.混凝剂对比试验表明,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铁(PFS)对臭和味、色度具有相同的去除效果;PFS对UV254、挥发酚的去除效果优于PAC,而对浊度、CODMn的去除效果较PAC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