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一方面,20世纪初,落后的中国屡遭世界列强的侵略与瓜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来组织、领导人民去实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她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主角,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与21世纪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党之所以能在新的条件下承担起民族振兴的历史责任,是由党的性质和组织政治优势而决定的;也是由党的英勇奋斗的历程所证明了的;党制定的关于中国跨世纪发展的钢领、战略和方针,更表明党有决心有能力承担起崇高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任务,是由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承担着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在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中,努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增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始终保持“实干兴邦”的务实精神,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80年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历史性贡献在于制定了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基本路线,并领导中国人民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变成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在今天我们必须继续以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推动中华民族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5.
董怀志 《理论学刊》2001,2(4):29-30
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有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并被实践所验证 ;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有一支总体上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干部队伍并能勇于面对自身的不足 ,正在努力改善与完善自己的领导。因此 ,中国共产党能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正在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不懈奋斗.经过长期努力,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不断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继续奋斗.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在过去几千年的岁月中生生不息,作为人类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建党85周年之际,回首中华民族走过的五千年漫漫岁月,展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开创美好的未来,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它包含自强精神、仁爱精神、勤奋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气节精神、革命精神、改革精神和开放精神十个主要方面。进一步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戢斗勇 《求实》2001,(1):39-40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中华民族将在 2 1世纪下半叶 ,彻底改变在近代落伍的地位 ,中国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 ,中华民族重新以巨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复兴的阶段是由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由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中华民族复兴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 ,影响社会发展的诸因子都是其必备条件 ,需要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各项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逐步全面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增强了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回顾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程与成就,可以总结出三方面的经验:一是要强化各民族国家认同感,二是要持续巩固并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要将党建贯穿民族工作的始终。新时代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包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因地制宜开展民族工作、继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融、完善民族工作的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振兴的世纪,也是中国共产党面临挑战和考验的新世纪.我们党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能否以人民为根本,以天下为己任,这是全国人民最为关切和忧虑的大问题.在面向新世纪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我们党在政治属性、政治职能、党的观念、党群关系和干部作风等方面都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以来的80年间,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强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5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使中华民族的面目焕然一新,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所作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作出了突出贡献,最重要的就是,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倍受屈辱和混乱的历史,建立了新型的人民国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制度根基,大大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天地之间,他们昂首站立着,在镰与锤的旗帜下,站成巍峨壮丽的群峰。90年,还有什么比他们更能度量出一个民族的高度!广袤富饶的中国大地上,他们用信仰和精神,挺起了中国的脊梁。他们,就是中国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4.
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在长达14年的艰苦岁月中,中华民族进行了神圣的抗日战争。它是近代百余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从多方面担负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奎职责,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共产党迄今已走过 81年的辉煌历程。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不断开拓。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 ,我们党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 ,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这是始终不变的。最低纲领则根据革命或建设的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不同而有所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是到本世纪中叶 ,我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  相似文献   

17.
桑蕾 《世纪桥》2010,(3):35-36
中华民族精神自中华民族形成之始便激励中华民族奋进拼搏,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始终坚持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了具有新的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体系,激励中华民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本文试对中国共产党践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进行梳理,浅探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精神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再次提醒全党同志: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人类发展史上一项恢弘壮丽又艰巨复杂的宏伟事业。实现这一事业最根本的核心问题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79周年了。79年来 ,中国社会实现了划时代的历史跨越 ,中华民族企盼了几个世纪的愿望变成或正在变成现实 ,这是辉煌的历史性的巨变 ,它源自于中国共产党 ,源自于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正确领导。鸦片战争后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备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和剥削 ,落后、贫穷且每况愈下。“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 ,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任务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是全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 ,是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 ,完成这两大任务 ,将把中国…  相似文献   

20.
沈旭 《实事求是》2015,(3):10-14
中国近代历史证明,"中国梦"的实现是与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领导民主革命的历史重任,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辟了一条实现"中国梦"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创立,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旗帜之下,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了强大的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