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侯康明  张忻 《华南地震》1999,19(2):50-56
论述了祁连山构造带新生代以来的变形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祁连山构造带的变形过程是在欧亚大陆与印度大陆碰撞汇聚作用下发生和发展的,其过程与整个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同步进行。其中阿尔金断裂在其东段的走滑贯通对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的构造运动影响很大。上新世末或第四纪初阿尔金断裂东段的走滑导致了祁连山地区的应力场的旋转,进而增大了沿NWW向主断裂的水平走滑分量。它是引起主断裂发生走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构造带的新构造变形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祁连山构造带新生代以来的变形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 祁连山构造带的变形过程是在欧亚大陆与印度大陆碰撞汇聚作用下发生和发展的, 其变形过程与整个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同步进行。其中阿尔金断裂在其东段的走滑贯通对祁连山- 河西走廊地区的构造运动影响很大。上新世末或第四纪初阿尔金断裂东段的走滑导致了祁连山地区应力场的旋转, 进而增大了沿 N W W 向主断裂的水平走滑分量。它是引起主断裂发生走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构造带地震迁移活动研究表明,存在不同震级层次的地震迁移现象:①大震顺构造带迁移由东而西震级衰减;②中强地震沿构造带东、中、西段交替发生;③横构造带地震跳迁会影响顺构造带地震的有序迁移;④祁连山中东段—东段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背景。  相似文献   

4.
根据青海测震台网提供的地震目录,选取1990年1月~2022年4月的资料,对祁连带中东段进行b值时空扫描计算。采用“基于概率的最小完整性震级(PMC)”方法,评估得到2016~2022年祁连地震带中东段的监测能力为ML1.5;从1990~2022年的b值时间扫描结果可知,5级地震大多发生在b值下降时段内,6级地震都发生在b值持续下降时段内;b值空间扫描结果显示,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发生在低b值区域内,2022年门源6.9级地震发生在低b值的边缘区域内;祁连带中段从2020年截止目前仍存在低值异常区分布,结合时序曲线,应关注后续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大规模GPS揭示中国现今地壳构造形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东振  赵斌  余建胜  谭凯 《地震工程学报》2017,39(3):521-526,544
利用全国260多个陆态网络连续站以及2 000多个陆态网络区域站2011—2015年观测数据,计算分析中国大陆现今整体地壳构造形变特征以及板内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根据密集、大范围的GPS速度场可知中国大陆现今整体速度场依然呈现西强东弱的态势,其中最大值出现在喜马拉雅地区,一般速率在35~42mm/a之间,而川滇地区形成的右旋剪切带的形变特征最为醒目,其西南部最小速率在3~9mm/a之间,北部最大速率在17~23mm/a;由应变场的空间分布可以看出应力最大的地区主要是喜马拉雅、昆仑山中部、川滇地区的鲜水河断裂带、天山地区以及京津唐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应变速率表现为东西拉张型,主要是由于2011年日本大地震对该地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龙门山构造带区域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余团  何昌荣 《地震研究》2000,23(4):378-383
根据龙门山构造带的地震地质特征、地震活动规律及新构造活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区域稳定性受控于龙门山断裂带。而断裂带又以韧性切变形为主,蠕滑运动为特征,决定该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7.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刚 《地震研究》1992,15(3):291-297
本文以重磁资料为基础,研究了龙门山地区的深部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认为:①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可分成泸定——灌县,灌县——北川,北川——广元三大段;②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西侧沿小金、迭溪、平武一线存在隐伏推覆,是未来中强地震活动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8.
基于祁连山断裂带中东段9个观测点2016—2021年的土壤气体氡浓度观测数据,深入分析其浓度强度时空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历史大震背景、现今地震活动与断裂带滑动速率的对比分析,从地球化学的角度对祁连山断裂带中东段进行地震危险区段判定。研究表明:祁连山断裂中东段土壤气体氡浓度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强西弱,其时间序列变化特征总体呈下降趋势;断层土壤气氡浓度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历史及现今地震活动和断裂滑动速率具有较好的耦合性。研究结论可以提供研究区深部地下流体活动的证据,对进一步研究追踪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断层和活动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构造带中强地震前广义前震活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祁连山构造带1984年以来的13次中强地震(Ms≥5.3),其中有广义前震的10次,占77%.广义前震与主震优势间隔时同3个月,优势空间距离约300~400 km,震级差在1级以上.中强地震前广义前震沿构造带似呈有序分布;同一地区中强震之前广义前震空间分布图像具有一定相似性.广义前震的有序活动可视为祁连山构造带中强地震发生的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10.
分别利用纯S波波形反演和T函数法计算了太行山构造带及其邻近地区100km以上的壳幔剪切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太行山构造带在南、中、北段的壳幔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南段邢台邯郸地区地壳中比较突出的特点是下地壳存在一个厚度近10km的低速层;中段石家庄—保定地区靠近山脉的各台地壳结构相对比较稳定,越向盆地区发展,结构愈加复杂化;北段到达北京地区,由于该区是太行山与燕山构造带的交汇地区,中下地壳出现薄高低速转换层位,呈现不稳定状态。沿太行山构造带东缘是地震活动带-河北平原地震带,通过对比速度结构与地震空间分布,发现不同区段小震分布特点与地下低速或不稳定结构关系密切。结合该区域上地幔速度结构特征,认为太行山中段与华北地区中新生代以来的岩石圈大规模减薄运动关系密切,而南北两段当前地幔物质比较活跃,构造运动相对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1.
北祁连山东段活动断裂带的分段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北祁连山东段活动断裂带1:5万地质填图资料,系统分析了断裂带的几何学特征,位移分布,滑动速率,古地震及历史地震活动在时空上的非均匀性特征,研究了断裂带的破裂分段性。  相似文献   

12.
昌马断裂带地震滑坡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滑坡探槽资料,讨论了昌马断裂带地震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与内部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业成之 《地震地质》1990,12(3):275-281
本文依据现今区域水准测量资料及跨断层位移测量资料阐明祁连山北缘断裂带现今活动特点是以近南北—北东向的挤压并兼有右旋走滑的水平活动方式为主,在玉门一张掖段并伴有近似反对称的升降运动,最大垂直形变梯度R为0.2毫米/公里·年左右,跨断层基线测量的缩短速率为0.2—0.5毫米/年。在河西走廊内部,受次级构造运动的影响也存在有局部的隆起、拗陷的升降运动及断裂活动  相似文献   

14.
昌马断裂带断层岩研究及其粘滑,蠕滑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断层岩的分布、内部结构、宏观变形及断层泥中石英颗粒形态、表面特征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昌马断裂带粘滑、蠕滑特征。同时指出,昌马断裂带虽以粘滑运动为主,但仍伴有一定量的蠕滑活动。  相似文献   

15.
红河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凤桔  虢顺民 《地震地质》1997,19(2):13-114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断裂带沿线的构造地貌、断层岩组合及大量与断裂相关的地层年代,综合分析了红河断裂带第四纪以来活动的总趋势:随着活动时代的趋新,活动中心由南向北逐渐迁移,全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中心位于大理、弥渡一带;探讨了该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的时空演化规律,为断裂带不同区段地震危险性的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牛首山-罗山断裂带的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首山-罗山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最外侧的一条断裂带,其空间分布、深部结构、运动学特征以及变形机制对研究青藏高原东北角弧形断裂系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对横穿牛首山-罗山的4条地震反射剖面的解释及断裂带部分地区大比例尺的构造地质填图,发现牛首山-罗山断裂带具有不连续性与分段性。断裂带南段罗山断裂以正花状构造为特征,显示断裂具有右旋走滑性质;中段牛首山东麓断裂可能并不存在,该区以强烈的褶皱变形为特征;北段三关口断裂则以左旋走滑为特征。牛首山-罗山断裂带的这种不连续性和分段性反映了断裂带的不同构造部位在青藏高原向NE方向扩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变形样式。  相似文献   

17.
北祁连山东段活动断裂带古地震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古地震探槽剖面及断坎年代资料,综合分析了北祁连山东段活动为裂带的 震活动特征。沿断裂带的古地震具有非均匀性活动的特点,表现为活动期次的差异性、空间上的分段性和中段时间上的准周期性。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利用地震矩张量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参数的方法,将其应用于汾渭断裂带现今运动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汾渭断裂带的运动呈N22°W方向拉伸,N68°E方向压缩.其平均拉伸位移速率为0.15mm/a.  相似文献   

19.
昌马断裂带滑坡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和人工探槽资科,以及14C年代数据,讨论了昌马断裂带滑坡产生的原因及其形成年代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塔什库尔干断裂带北段木吉河断层运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什库尔干断裂带是由多条运动性质不同的次级断层组成。该断裂带北段的木吉河断层运动特征以逆冲为主,兼有右旋走滑分量。该断层全长20km左右,全新世以来仍有较强活动,断错了全新世中晚期的地貌面,对吉如吉能沟西岸的阶地变形进行测量,得到Ⅰ、Ⅱ阶地的垂直断错量分为10m和14m左右。通过对变形阶地的年代测定,计算得到全新世中期以来,木吉河断层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1.8—2.1mm/a,所造成的南北向地壳缩短为1.1~1.3m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