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介绍了用粉末冶金法制取旋流—充气气浮分离装置的钛质射流喷嘴及其应用。粉末冶金钛喷嘴与传统的机加工钢制喷嘴相比,简化了制取工艺,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处理效果,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谭若斌 《钒钛》1996,(5):40-46
叙述了钛和钛合金的性能,用途,以及用粉末冶金法和传统熔炼法的生产概况,还介绍制造粉杯,生产钛合金和钛材加工的各种方法和所用的设备。  相似文献   

3.
粉末冶金多孔材料新型制备与应用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玉诚  王浩  周勇  况春江 《稀有金属》2005,29(5):791-796
在归纳分析国内外最近几年金属多孔材料新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结合钢铁研究总院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在大尺寸、异型金属多孔元件、等静压制备、多孔金属复合管挤压成型、亚微米不对称复合膜、多孔催化材料和充气模铸等金属多孔材料制备与应用领域的一些进展,围绕能源、石化和煤的洁净加工等应用技术,对粉末冶金多孔材料技术当前发展的问题和特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Ti-(15~30)%Mo合金具有比纯钛优异的耐蚀性能,但却存在熔炼中容易产生比重偏析和机械加工性能差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改用粉末冶金方法制造出Ti-30%Mo合金,并开发出添加TiC后能提高耐蚀性的Ti-Mo-33%TiC等合金.Kei Tokumoto等人对这些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机械性能与TiC添加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多孔钛的粉末冶金法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冶金法成功制备出力学性能与骨匹配的开孔型多孔钛,其孔隙率分布在8.6%~35.4%之间,平均孔径随孔隙率增加而增加;抗压强度随孔隙率的增加而降低,分布在252~848 MPa之间;通过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得到其弹性模量在7.2~9.9 GPa之间,接近人骨弹性模量。此多孔钛有望成为理想的人工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6.
低成本钛粉末产品的生产、性能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利用金属氢化物还原二氧化钛法生产高质新型钛粉的工艺方法及这种钛粉的性能和应用。粉末不含有残留的氯化物,适合于耐腐蚀医疗和其他一些用途。  相似文献   

7.
粉末冶金钛花管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边皮海绵残钛为原料,采利氢化-脱氢粉末冶金方法及热扩散表面处理技术,制取强度高、抗腐蚀、耐磨损钛花管的工艺过程及粉末冶金钛花管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钛粉末及其制品的生产与应用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前言钛及钛合金因其具有[质量]密度小,比强度高和耐蚀性优异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军工部门及化工、冶金、轻工、医药等民用部门,钛加工材生产工艺复杂,成材率较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残钛.用钛材制造设备或零部件,不仅再次产生大量残钛,而且由于加工、焊接难度较大,耗费的工时和能量多,使得钛制设备和部件的制造成本提高,这就阻碍了其更为广泛的推广应用.钛粉末冶金工艺流程短,可直接制取成品或接近成品尺寸的零部件,从而大幅度降低了钛制品的成本,另外,有些钛制品只能用粉末冶金工艺来制造,如钛微孔过滤器…  相似文献   

9.
多孔钛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磨性和耐蚀性,其特有的孔隙结构不仅有利于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还便于将其力学性能调整至与被替换的人体组织相匹配,现已成为重要的人体硬组织替代材料,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此,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医用多孔钛制备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近年来5种新兴的多孔钛制备方法——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带有空间支架...  相似文献   

10.
粉末冶金法制备医用多孔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碳酸氢铵做造孔剂,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出多孔钛.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多孔钛显微形貌、显气孔率、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烧结温度,有利于Ti晶体的发育,并提高制品的抗压强度.系统研究了碳酸氢铵加入量对多孔钛显气孔率的定量影响.在同一烧结温度下,随着造孔剂含量的增加,试样的显气孔率提高;添加相同含量的造孔剂,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试样的显气孔率降低.提出将坯体烧结过程中的收缩看作碳酸氢铵留下孔的收缩和钛粉收缩的观点,得出显气孔率的倒数和钛与碳酸氢铵质量分数成一次函数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桂全红 《铝加工》2003,26(1):22-26
对陶瓷过滤板的生产工艺技术要点,在铝加工中的作用、过滤原理以及使用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做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草酸氧化法生产工艺、对象特性及控制要求,以及采用分散型控制的系统组成,控制原理及软硬件要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某含钒页岩草酸浸出液为对象,研究了钒和铝在含钒页岩草酸浸出液中的赋存状态。首先采用Medusa软件初步确定了钒和铝在草酸体系中的存在形式,然后对钒和铝的负载有机相分别进行红外光谱和质谱研究。结果表明:钒负载有机相萃合物化学式为[(R_4N)_2·VO(C_2O_4)_2],铝负载有机相萃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R_4N)·Al(C_2O_4)_2]和[(R4N)3·Al(C_2O_4)_3],因此可以确定含钒页岩草酸浸出液中钒主要以VO(C_2O_4)_2~(2-)络合阴离子存在,而铝主要以Al(C_2O_4)_2~-和Al(C_2O_4)_3~(3-)形式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碲需求量日益增加,低品位大水沟碲矿的开发利用受到了日益关注。利用草酸在常压下对大水沟碲矿进行溶解研究。结果表明,在草酸浓度0.25 mol/L、液固比15︰1、反应时间15 d的条件下,草酸对Fe、Mg、Ca、Al和Si的溶解量分别为662、187、610、686、64 mg/L,而Te富集到滤渣中。各矿相溶解的先后顺序为:白云石>磁黄铁矿>碲铋矿。结合计算模拟草酸与白云石、磁黄铁矿和碲铋矿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电子转移机制,表明草酸通过其氢原子的酸解作用和氧原子的络合作用吸附于矿物表面,并且其电子从草酸向白云石表面转移,而磁黄铁矿和碲铋矿相反。  相似文献   

15.
为探清赤泥中的Fe、Al在硫酸/草酸体系中浸出行为差异,比较研究了两种酸浸体系下广西某铝厂拜耳法赤泥中Fe、Al的浸出规律及机制。主要考察了酸浸过程因素对Fe、Al浸出效果的影响,比较分析了最佳试验条件下拜耳法赤泥中Fe、Al在不同酸浸体系的浸出差异,并通过浸出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阐述了硫酸/草酸体系下Fe、Al的浸出过程机理。研究表明,试验条件下,硫酸对Fe、Al的浸出效果均优于草酸;酸性溶液中赤泥各元素的浸出具有阶段性,其中Al的浸出优先于Fe;硫酸/草酸体系中对Fe浸出的效果差异主要体现在无机酸酸根和有机酸酸根供电子能力和作用机制不同,对Al浸出的效果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赤泥中铝氧化物的作用机制不同。这一发现对充分利用不同酸处理赤泥、优化分离提取赤泥中有价金属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草酸沉淀法制备大颗粒氧化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草酸沉淀法研究制备了大颗粒氧化钇,并对各制备条件对氧化钇粒度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结合不同煅烧温度下产物的XRD谱图,对煅烧产物进行物相分析,探讨煅烧过程中产物的晶型转变,并利用SEM观察产物形貌.结果表明:提高酸度、沉淀反应温度、延长陈化时间以及降低加料速度均可以有效增大氧化钇粒度;XRD曲线表明沉淀反应制得前躯体的主要成分为Y2(C2O4)3·10H2O,且当前躯体于400,600,800,1000℃煅烧时,所得产物分别为Y2(C2O4)3·2H2O,YOOH,Y2O3,Y2O3;前躯体形貌与最终的氧化物产品形貌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均是由小颗粒形成的团聚体,但颗粒粒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由实验得出了草酸沉淀法制备大粒度氧化钇的工艺条件,且按此工艺条件制备出粒度大于50μm的氧化钇产品,颗粒分散均匀.此外,本工艺操作简单,产品质量稳定,易于推广,可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赵春辉  乔丽萍 《稀土》2001,22(5):19-22
本文以草酸代替盐酸,进行了反萃钐铕钆的试验研究,找出了草酸反萃的最佳试验条件,并对草酸单级反萃和盐酸8级反萃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工业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陈雄 《云南冶金》2013,(2):104-106
某厂制酸系统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石灰一铁盐法,一段中和反应时,由于石灰乳液投加量过大,造成石膏渣量大,石膏渣中重金属含量高。通过调整生产操作控制,调整生产工艺,可以实现降低石膏渣重金属含量的目的。通过对新工艺、新技术的了解和吸收,积极寻找出适合自身实际的污水处理工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白云母在硫酸与氢氟酸混合溶液中的溶解试验,研究白云母中Al、Si及K的溶出行为,采用FTIR、XRD、SEM等手段考察白云母溶解过程中晶体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单一硫酸溶液体系相比,加入4%氢氟酸后,Al、Si和K的溶出率分别提高了23.12、44.51和11.00个百分点,说明氢氟酸有效破坏白云母晶体结构中Al-O八面体和Si-O四面体。随溶解时间延长,-OH、Si(AlIV)-O(Al)、Si-O-Si(AlIV)逐渐破坏,破坏晶面主要是(002)、(004)和(13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