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如同小说一般,却是一段悲情的诉说……这曾经是一个人人都钦羡的美满家庭,小主人公熙熙是这一家人的快乐源泉,因为有了这个人见人爱的漂亮宝贝,熙熙的爸爸妈妈曾经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曾经自信地以为未来的日子一定会一天好似一天,可是有一天,他们眼前的美好世界突然间坍塌了,他们的幸福瞬间走向绝望的深渊……  相似文献   

2.
“互惠生”一词原为法语,意为帮手、互相帮助。互惠生项目起源于欧洲。如今,依靠互惠生项目,一些外国青年学生吃住在中国家庭,遵守家庭的日常作息,帮助照料陪伴孩子,教授英语,做简单的家务劳动,以一个家庭成员的身分体验中国的文化与生活。  相似文献   

3.
给爱减压     
有这样一对用心良苦的夫妇,他们为了让18岁的儿子拥有一个大好的前程,不惜放弃国内稳定工作和优越生活,举家移民到了美国。孩子的学业虽然得到了很好的安置。但是,面对激烈的竞争,夫妇两个就不得不做比别人多两倍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供得起整个家庭的开销。开始,他们遇到上司的挑剔和工作的重负,还能够吃得消,后来,  相似文献   

4.
单身情歌     
《现代交际》2005,(9):8-9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如今8600万的单人家庭,已占美国劳动力的四成,购屋族的四成,三成五的投票人口,“双亲家庭比例从1950年的71%降到现今的50.7%,单人家庭将取而代之,在近期跃升为主流”。  相似文献   

5.
在生活压力之下,多少人借口工作忙碌,把时光都留给了无谓的应酬与不相干的人,而忽略了家人的需要。实际上,一顿家常温馨的晚餐,一次全家出动的远足,就能够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如果,我们能够设定一个家庭日,那一天,我们为家庭而过,就有了一个回归家庭、向家人表达爱意的机会。那些为家人所付出的时间与真诚,会成为坚实的凝聚力,帮助我们抵挡各种外来的侵袭,让家庭更稳定,温暖。  相似文献   

6.
田晓虹 《社会学》2004,(4):28-31
家政服务是建立在家庭需求基础之上的服务性行业。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近年来,它在上海等一些大、中型城市发展迅速。据上海市统计局调查,目前上海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约有20万,今后一年内,本市需要聘请家政服务员的家庭约新增25万户。从预期需求看,本市家政服务员每年将递增7万人。  相似文献   

7.
华北平原上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我们选择这个样本,除其具有代表性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农民家庭30年来有着基本稳定的家庭结构,便于前后对比。到2008年,这个家庭的成员包括一对老夫妻(年龄均为67岁)、他们的儿子(35岁)和儿媳妇、他们的孙子(10岁)。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其现状和变动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近20年来,上海的家庭代际结构发生了诸多变化。其表现在户均人口数持续缩小、空巢老人家庭数量增多、家庭代际关系发生变化、家庭模式呈现多样化等方面,这些都对上海的社会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上海应在"政府支持引导、社区积极参与、供给主体多元、引入市场竞争"的总体思路下构建上海社会公共服务新体系;要优化社区养老模式,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培育公益性的社区公共服务组织,推进养老服务专业化队伍建设,发展幼托照护及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9.
一座古色古香的海派居所,一席经典的上海佳肴,一腔正宗的吴依软语,一口婉转的沪剧唱腔,也许在短短的时间里,周琴芳不能呈现给外国友人们最完整的上海,却会给他们留下最纯正的上海味道。  相似文献   

10.
2010年8月,俄罗斯姑娘费兰花初到中国,在广西师范大学进修中文。自那时起,她就把桂林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深深爱上每中国的生活。如今,她是北京语言大学出了名的“比赛鬼”,热衷于参加各种比赛和社会活动,对公益志愿服务也充满热情。费兰花说,在中国她从未有到了外国的感觉,相信自己和这个国家很有缘分。  相似文献   

11.
我们选择这个样本,除其具有代表性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农民家庭30年来有着基本稳定的家庭结构,便于前后对比。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根据新闻报道得出家庭已几乎完全解体的结论,那是情有可原的。尽管情况并没有严重到如此程度,但是近几十年来,传统的家庭毕竟一直处在越来越大的压力之下。例如在英国,仅在一代人中间,结婚率下降了一半,离婚率上升了两倍,婚外出生儿童的比例上升了三倍。结果,由单身母亲或父亲与子女构成的家庭正在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们给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多到孩子都昏了头了。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我们给予孩子数不清的、甚至叫他们无法承受的爱,因为我们“望子成龙”。于是在“先儿孙之忧而忧,后儿孙之乐而乐”的爱心之下,出现了家庭中的“老少错位”。你观察一下,你的家庭也是这样吗?地位错位现在,许多家庭的“政权”已经“崩溃”,或者正在“摇摇欲坠”,独生子女成了家庭中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他们常常颐指气使地叫长辈干这干那,家长们非但不生气,反而乐不可支乐此不疲,甚至夸奖孩子聪明有魄力,是当官掌权的料。大人们的“政策”越来越宽,儿孙们的“权力…  相似文献   

14.
30多年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始终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家庭问题。我国13亿多的人口总量,4.15亿个家庭(2007年),其中独生子女家庭有1.58亿个,上海到2008年底共有户籍家庭506.64万户,其中独生子女家庭有.305万户(不包括流动人口家庭户)。但是,我们在长期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工作中却没有很多地去关注家庭问题,没有适时地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能够及时调节家庭成员生育意愿的家庭政策,甚至没有一个主管几千万中国家庭的政府职能部门,这是非常令人不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家事无大小     
王丽 《当代老年》2010,(3):11-11
生活中,家家都难免发生矛盾。最初的家庭矛盾一般都是非原则性的纠纷,说大就大,说小就小,但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还没有建立,彼此之间的情感还没有真正相容,共有的家庭基础还没打牢,小小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倾覆爱巢。  相似文献   

16.
不爱说话的玉玉 7岁的玉玉(化名)婴儿时被送入福利院生活,3岁接受唇腭裂手术,但因腭裂缺损严重,仍有一个缺口没有修复;6岁被送入寄养家庭生活,当时还有另一名与他同龄的福利院男孩波波(化名)与他一起在同一个家庭生活。但半年后,波波被外国家庭收养,这个家庭只剩下玉玉一个小孩。玉玉在院舍生活的时候基本都不说话,来到家庭后,情况稍有好转,但起色不大,只会简单地以“嗯”、“哦”、“知道”等短语回应别人,不主动与人交往,爱好单一,只爱看电视。  相似文献   

17.
鲍日新 《公关世界》2008,(10):52-5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更能够使家庭成员本身身心健康,生活美好,事业成功。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离不开家庭礼仪。家庭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实际上是一个人道德精神的体现,是家庭美德的一种反应。中国几千年秉承的家庭美德就是尊老爱幼,兄弟姐妹的团结和夫妻间的忠贞不渝。  相似文献   

18.
佚名 《炎黄世界》2011,(9):64-66
陈波儿 陈波儿,电影艺术家,人民电影教育事业的奠基人。1910年生,广东汕头人。1929年在上海艺术大学读书时加入上海艺术剧社,从事左翼戏剧活动,主演了《街头人》、《梁上君子》、  相似文献   

19.
常飞 《女性天地》2010,(5):36-37
1 有一种爱情像火山,爆发之前,谁都看不到蕴藏的暗涛汹涌,苏离的爱情就是这样。 苏离与马岱的恋情太乏善可陈,两人前后脚进的公司,填履历时知道了彼此是老乡。都是家境一般,凡事靠自己,从最底层做起,还得匀出一份力气去支撑家庭。他们用同样的乡音叙述这些,惺惺相惜。  相似文献   

20.
“文明家庭“活动在上海开展已有20年了。如今,那些成了上海新居民的外国人,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创建“文明家庭”的行列。他们中有许多人,在离开上海回国时,会郑重其事地请求居委会允许他们带走家门口的那块“文明家庭”的铜牌,说这是他们在上海生活的最珍贵的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