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患儿男,15个月,因左侧阴囊空虚1年余伴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个月就诊。入院体检:左侧阴囊发育差,左侧腹股沟区未扪及睾丸。右侧阴囊发育可,阴囊内可扪及约1.5cm×0.8cm×0.4cm睾丸,右侧腹股沟区未扪及包块,患儿哭闹时可见右侧腹股沟区明显包块,能自行复位,触诊为肠管,外环口明显增大。B超检查示:左侧腹股沟区及阴囊未探及睾丸,右侧阴囊可探及1.0cm×0.6cm×0.4cm睾丸,右侧腹股沟区未发现明显异常。患儿术前诊断为:(1)左侧腹腔高位隐睾可能。(2)右侧腹股沟斜疝,拟行腹腔镜探查及右侧腹股沟高位疝囊结扎术。腹腔镜探查时,左侧后腹膜及内环…  相似文献   

2.
有的男孩一侧或双侧阴囊肿大,部分病儿同时有腹股沟区隆起包块,人们形象地称为“气蛋”或“水蛋”。气蛋医学上叫腹股沟斜疝,水蛋叫作鞘膜积液。 在胎儿期,腹膜在腹股沟区有一个向外的袋状突起,称为腹股沟鞘突。在发育过程中睾丸紧随腹膜鞘突降入阴囊,此后腹膜鞘突逐渐闭塞。如果生后腹膜鞘突仍保持开放状态,与腹腔相通形成一个先天  相似文献   

3.
倪晓兵 《现代保健》2010,(32):151-153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不明原因的腹股沟区疼痛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诊断隐匿性腹股沟斜疝38例,手术证实为隐匿性腹股沟斜疝39例,并对其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不明原因腹股沟区疼痛患者中,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超声显示腹股沟包块与腹壁之间在患者腹式呼吸时反向相对运动者38例。结论患者腹式呼吸时腹股沟包块与腹壁之间呈反向相对运动是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高频彩超对成人隐匿性腹股沟斜疝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2212岁,因左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4个月,以“左侧腹股沟斜疝”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以,心肺无异常。左侧腹股沟扪及一包块约2 cm×2 cm×2 cm大的,表面光滑,无触疼,外环容小指尖,压住内环包块不再疝出。诊断为腹股沟斜疝,予以手术治疗。在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以外环口为中心做长约3厘米切口,依次切开,找到疝囊,切开前壁,见内容物为左侧输卵管及卵巢,证实为滑动性疝。顺输卵管剪开输卵管系膜至内口处,分别缝合输卵管系膜边缘及切开的疝囊壁边缘,输卵管及卵巢还纳腹腔,游离疝囊,于颈部贯穿缝扎两道,外环口修补两针,…  相似文献   

5.
案例:一天,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出生17天的儿子锐锐来就诊,她说:“孩子从前天起就哭闹得厉害,今天早晨还吐了,给他换衣服时才发现‘小鸡鸡’的右上方有一个包块,也不知是什么。“医生检查发现,锐锐右腹股沟部有一较硬的肿物,局部皮肤发红,轻轻触碰锐锐就哭得更厉害。肿物不能还纳入腹腔,结合有呕吐表现,医生初步诊断为疝嵌顿,于是施行了急症手术。术中发现锐锐的右侧睾丸已坏死,不得不切除,妈妈听到这个消息当即晕倒在手术室门外。  相似文献   

6.
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这就是疝。疝最多发生于腹部,又以腹外疝最为多见。小儿由于腹壁强度低和腹内压力高等特点,常易发生脐疝和腹股沟疝。现结合病例谈谈小儿腹外疝的保守治疗方法。1临床资料患儿,男,1个月。因脐部及左侧腹股沟处包块1个月来我院就诊。患儿自出生后于脐部及左侧腹股沟处发现可复性包块,向外突出,随哭闹而明显。查体:脐部1.0cm×1.0cm大小包块,腹股沟处2.0cm×2.0cm大小包块,质软、压之可向腹腔回纳而消失,患儿无明显不适。诊断为脐疝、腹外斜疝。…  相似文献   

7.
腹股沟斜疝并发肠破裂起病相对隐蔽 ,常导致误诊。我院自1990年~2000年收治此类病人3例 ,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例1患者男性 ,42岁。右腹股沟斜疝3年。日间推手推车劳动后 ,因腹痛 ,在当地医院就医 ,诊断为右腹股沟斜疝嵌顿 ,行手法复位治疗。6h后出现腹痛突然加重 ,频繁呕吐 ,转来我院。查体见 :病人发热 ,全腹腹膜炎表现。右腹股沟区见一手拳大小包块伸入阴囊 ,局部触痛明显。急诊剖腹探查 ,见距回盲部120cm处小肠穿孔 ,粘膜外翻。行肠破裂缝合 ,腹腔冲洗引流术 ,7d后痊愈。例2患者男性 ,62岁。右腹股沟斜疝6年。右腹股沟被桌角碰伤2h后 ,…  相似文献   

8.
周全平  杨春霞 《中国校医》2011,25(9):650-650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17岁,因双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6个月就诊。体格检查:患者站立位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约3cm×3cm大小包块,左侧腹股沟区可见一约3cm×4cm大小包块,质软,无压痛,无波动及搏动感,推按包块可还纳入腹腔。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2 0 0 2年12月起开始应用腹腔镜技术施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阑尾炎合并腹股沟斜疝、卵巢囊肿、卵巢畸胎瘤时,同时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合并腹股沟斜疝6例,均为男性,年龄7~14岁,术前均无腹股沟斜疝病史。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合并卵巢囊肿3例,畸胎瘤1例,均为女性,年龄11~16岁,术前B超卵巢未发现异常。阑尾炎发病时间10~30h。术中探查时发现卵巢囊肿,完成阑尾切除术后,在腹腔无明显炎症渗出情况下,以高频电刀切除囊肿,创面电凝止血。畸胎瘤手术方法同卵巢囊肿,切除后用标本…  相似文献   

10.
疝囊内肠破裂临床较少见。现将本科所治8例报告如下。本组8例均为男性,年龄40~78岁,平均58岁,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病史3~20年,有6例疝块坠入阴囊内,左侧斜疝4例,右侧斜疝3例,右直疝1例。8例均被木棒、铁器、车把等直接击伤腹股沟区或被车轮碾伤。...  相似文献   

11.
正康医生:我儿子2岁半,从小就患有"疝气"。昨晚起他突然喊肚子痛,痛一阵,好一阵,今早上腹痛反复发作,持续性加重,不能缓解。我们急忙把他送到市三人民医院就诊,外科值班医生体检时发现,孩子右侧腹股沟处摸到一个不能消失的肿块,直径大约3×2厘米大小,触痛,诊断为右侧腹股沟斜疝并嵌顿(即肿块已不能回纳入腹腔),急诊收住院后,要求马上手  相似文献   

12.
赵宏勋 《医药与保健》2005,13(10):18-19
吴大爷2月前发现下腹部腹股沟部位有一包块,鸡蛋大小,呈半球形,不红不痛,站起来的时候,包块就明显凸出,躺下后有时消失,不痛不痒的,吴大爷也就没当回事.前两天吴大爷帮家里搬东西,突然感到了疼痛用手压,包块也不能消失,当即来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腹股沟直疝,建议他住院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太原读者周先生:我家小孩出生后没多久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有一肿块,经医生诊断为疝气,说是需手术治疗。请问小孩多大做疝气手术好一点?连线医生——山西省儿童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席红卫小儿"疝气"的治疗一般在6个月后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传统的切开结扎疝囊法和先进的腹腔镜下内环口缝合法。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可有效的避免传统手术径路的创伤和一些并发症。同时可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38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斜疝5个月于2007年3月7日入院。入院后查体:青壮年男性,体温36℃,WBC 3.5×109/L,血糖5.5 mmol/L,心电图正常表现,腹部B超未发现异常,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5次/分。心律规整,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肿大,右侧腹股沟可见有一突出肿块并进入阴囊,可还纳入腹腔,患侧阴囊内睾丸触摸不清并空虚感,用手指紧压腹股沟管深环让病人起立并咳嗽疝块不出现,并且指尖有冲击感。入院后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并行右斜疝高位结扎加修补术。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5岁,因"发现右腹股沟区搏动性包块4年,加重伴右下肢疼痛2周"入院.4年前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搏动性无痛包块,约3 cm,未进一步诊治.入院1年前开始包块逐渐增大到约5 cm,伴有右侧腹股沟区疼痛,就诊当地医院,超声提示"右下肢动脉瘤",入院2周前无明显诱因包块突然变大,约10 cm,皮肤张力增高,肿块边界清楚,右侧胭动脉、足背动脉搏动较对侧弱,右侧皮温升高.既往病史:入院前9个月因大动脉炎、右侧锁骨下动脉瘤、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于外院行主动脉一双侧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无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16.
腹股沟疝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于腹壁区域性幔度减弱和腹内压力增加,导致腹腔内器官组织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部位向外突出的腹外疝。腹股沟斜疝发病率占腹外疝的90%,占腹股沟疝的95%,腹股沟疝的发生男性占多数,男女比例约为15:1,右侧多发。  相似文献   

17.
疝通常指腹腔内脏突出腹腔或进入潜在的腹内间隙的病症.疝多由腹腔内压增高和腹腔有缺损或薄弱引起.常见腹股沟疝(俗称小肠气)、股疝、脐疝和腹壁切口疝等.另有腹腔内容物通过腹腔内容物通过膈肌缺损或薄弱区突入胸腔的膈疝.因疝可诱发肠绞窄,宜及早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在临床上较常见,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向内下,向前斜行经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浅环(外环),甚至进入阴囊的一类腹股沟疝.疝气是指少腹坠痛,牵引睾丸偏大等疾病.  相似文献   

18.
腹股沟疝指腹腔内脏或组织通过腹股沟区薄弱或缺损自体表突出而形成的疝,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沟直疝两种。腹斜疝是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是由于胚胎发育的早期,睾丸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以后逐渐下降至腹股沟管内环处,  相似文献   

19.
小儿腹股沟疝多为腹股沟斜疝,一般为先天性,由腹膜鞘状突未闭引起,男孩多于女孩.嵌顿疝是由于腹内压突然增高,疝内容物不能还纳引起的外科常见急腹症.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89例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患儿,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8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斜疝5个月于2007年3月7日入院。入院后查体:青壮年男性,体温36℃,WBC3.5×10^9/L,血糖5.5mmol/L,心电图正常表现,腹部B超未发现异常,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5次/分。心律规整,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肿大,右侧腹股沟可见有一突出肿块并进入阴囊,可还纳入腹腔,患侧阴囊内睾丸触摸不清并空虚感,用手指紧压腹股沟管深环让病人起立并咳嗽疝块不出现,并且指尖有冲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