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城市整体路网中交通流分布的差异,提出了分配路网和模拟路网的分析方法,分配路网采用瞬时动态最优分配,模拟路网采用实际动态最优分配,并对二者的应用条件和关系进行了分析.考虑到其在ATMS系统中的应用,模型分析了空间0D转换问题,并将决策点的路径调整方法加入目标函数的选择中,以评价弹性出行策略和建立路线诱导的实际方法.对一小型路网进行了分配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交通拥堵事故多发生于路网局部,严重拥堵或多个局部同时拥堵可能引发次生拥堵,对城市交通造成破坏。通过引入BPR函数Davidson修正模型及公路道路服务水平的概念,对路网路径运行时间进行分析。由于路网结构的复杂性以及道路特性的差异、交叉口交通流的动态变化,出行者面对拥堵时选择出行路径的难度加大,导致其在路网交通情况正常时所确定的最优出行路径并不一定是交通拥堵情况下的最优选择。在考虑所选路径可靠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交通拥堵下城市路网的静态交通分配模型并进行了算法算例求解,用模型从宏观角度分析城市交通,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道路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在简述路网可靠性研究重要性的基础上,给出了路网可靠性的评价指标和基于路网拓扑结构的可靠性计算模型,确定了弧、路径、节点对以及网络结构的可靠性计算方法,并结合上海市杨浦区的实际路网拓扑结构进行了了可靠性计算,其结果对于准确描述网络中的不良交通路段,帮助出行预估行程时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能够为管理制定交通管理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驾驶员路径选择估计精度不高的问题,考虑地区、城镇类型、性别、年龄、是否已婚、学历、职业、是否从事全职工作、收入水平、交通拥挤程度、排队长度、延误时间、道路熟悉程度、路径长度、替代路径节省时间等多方面因素,设计了一个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调查方案,并对驾驶员群体开展了网上调查.利用Logit模型及Probit模型分析了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到性别、年龄、是否从事全职工作、延误时间、道路熟悉程度、路径长度、道路拥挤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显著.利用改进的分类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模型设计了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估计模型,重点针对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特点对传统CART模型的递归划分与剪枝2个主要算法进行了改进研究.样本测试结果表明:模型的估计精度可达82%,相比现有模型的估计精度至少提高了6%.研究成果可为交通诱导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弥补城市道路和走廊交通运行评价的不足、提高交通状态评价的实时性, 基于对公众出行感知调研和加权测算的对比分析, 提出了基于浮动车数据的交通状态指数实时评价方法.采集每1 min间隔的出行交通感知, 分别以时间和距离为权重, 计算区间出行的综合感知, 与实测区间感知数据相比较, 结果表明:出行者对拥堵状况下的时间变化更加敏感.在此基础上, 选择路段行程时间为权重, 由路段交通状态指数建立道路交通状态综合评价指数.以北京市西二环和八达岭高速为实例, 对交通走廊运行状态和拥堵强度进行了评价, 论证了指标和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交通站点间实时动态行程时间预测的模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 ,给出了进入路段 (含信号交叉口 )车辆数服从Poisson分布的实时动态公共交通站点间行程时间预测的基本模型和公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马尔可夫排队模型的行程时间预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针对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UTFGS)亟待解决的综合路段行程时间预测这一关键问题,利用马尔可夫排队模型给出了车辆路段(含信号交叉口)实时行程时间预测的基本公式,并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公式中的一些参数进行了简化,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人工调查数据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给出了相对误差图。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燃油经济性对出行者路径选择的影响,将燃油消耗、行程时间及其可靠性的线性加权和定义为广义出行费用,以饱和度为参数建立了路网单元燃油消耗模型并量化燃油消耗出行费用.分别以BPR函数及HCM2000延误公式量化路段行程时间及交叉口延误,以二者可靠性量化行程时间及延误波动的相应费用建立了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随机用户平衡分配模型.通过在小型测试路网上进行计算分析表明: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交通分配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考虑燃油经济性的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出行费用权系数对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影响显著,考虑燃油经济性的路径选择行为可有效减少路网燃油消耗,可达9%左右.  相似文献   

9.
随着软件规模和硬件复杂性的不断增长,由确定性分析方法评估的最坏情况执行时间( WCET)越来越悲观,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为提高实时系统的运行效率,应用极值统计方法评估软件的WCET,建立了WCET的广义Pareto分布统计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交通事故区域,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s,VMS)发布信息不及时、不能合理诱导驾驶员的路径选择问题,通过设计SP+RP问卷调查驾驶人在社会经济特性、出行特性等方面的主观感知,出行时间对驾驶人路径选择的主观影响以及2种交通信息组合方案下驾驶人的选择结果,构建了驾驶人对交通信息组合方案接受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SEM).结果表明:驾驶人的驾龄、出行目的以及出行时间限制是影响驾驶人对交通信息组合的主观感知和接受意愿的关键因素.在驾驶人对VMS交通信息组合方案接受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中,驾驶人在有出行时间限制下的交通信息组合接受意愿影响系数分别为0.678和0.769,而无出行时间限制下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435和0.390,说明驾驶人在有出行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对交通信息组合的接受意愿强烈.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s of real-time traffic information system (RTTIS) on traffic performance under parallel, grid and ring networks were investig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s of the proportion of RTTIS usage depend on the road network structures. For traffic on a parallel network, the performance of groups with and without RTTIS level is improved when the proportion of vehicles using RTTIS is greater than 0 and less than 30%, and a proportion of RTTIS usage higher than 90% would actually deteriorate the performance. For both grid and ring networks, a higher proportion of RTTIS usage always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groups with and without RTTIS. For all three network structures, vehicles without RTTIS benefit from some proportion of RTTIS usage in a system.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多信息平台的融合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研究了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系统中多信息平台融合的3种模式,并对多信息平台互联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指出两级网络结构的多信息平台组网方式较适合我国目前的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3.
Traffic congestion greatly influences city develop-ment and activity efficiency. It seriously interferes withthe residents’work and life. To understand the law oftraffic congestion, two causes should be considered.First cause of traffic congestion is irrational planning ofthe city and its road’s network. Improper facility usagewith deficient capacity accompanied with unbalancedflow distribution causes some facilities’to super satu-rate. Also unsuitable TMC (Traffic management andcontrol) …  相似文献   

14.
在深入分析交通流诱导系统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路段行程时间获取技术。首先分别利用固定型检测器和浮动车计算路段平均行程时间,进而应用自适应指数平滑法进行短时预测,最后开发了不同可靠度下基于固定型检测器和浮动车的路段行程时间快速融合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准确、高效地获取路段行程时间,为交通流诱导系统提供高质量的输入数据,满足出行者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路段概念的模糊边界导致无法采集转向行程时间的问题,从提高GPS/GIS浮动车采集路段行程时间的性能出发,提出了方向路段与方向成员路段的概念,设计了一套半闭半开、具有方向的路段划分模型,并制定了相应的组织规则。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失效路径中部分路段可重复利用性,提出了一种更合理的基于替代路径的路网连通可靠性评价方法,定义了替代思想与原则,建立了路段、OD对、路网的可靠性评价模型,在最短路寻找中,采取D ijkistra算法,最后通过算例与前人典型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更合理、符合实际的路径选择行为.为城市路网规划、管理、防灾救灾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动态交通分配模型建模的依据和原则进行探讨,提出了应用动态分配模型进行拥挤机理分析的三种途径,尤其是讨论了如何用随机型瞬时动态用户最优分配模型进行交通拥挤机理分析,在拥挤对策分析中,确定了动态系统最优分配模型作为反应型拥挤对策的理论依据,以及预测用户最优可作为控制型用户最优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拥挤条件下可变信息板交通诱导信息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运用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拥挤条件下VMS交通诱导信息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①VMS交通诱导信息的提供位置对交通信息的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交通诱导信息被合理地提供给驾驶员,路网交通的运行状况将有较大改善,其中延误减少23.7%,停车时间减少31.8%,停车次数减少38.7%;②路网交通运行状况的改善取决于所推荐的替代路径的质量。如果替代路径的质量较差,拥挤现象不但不能得到缓解而且会进一步恶化,并且在替代路径上会形成新的拥挤;③左转次数和左转通行能力是决定替代路径质量的两个关键因素。无论是以出行时间还是出行距离为依据选择替代路径,都应该考虑左转次数及左转通行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拥挤收费政策交通影响评价为研究对象,运用非集计出行需求预测理论,建立了拥挤收费政策交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居民政策响应行为预测模型系统,从出行方式、时间、空间分布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拥挤收费政策对交通系统产生的影响,并对佛山市南海区实施拥挤收费政策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南海区平衡出行时间分布,降低拥挤区域道路饱和度,但在交通结构优化和出行时间调整方面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建立的以非集计理论为基础的"交通状况分析-管理政策制定-响应行为预测-实施效果评价"分析模式对我国城市制定、评价和实施相关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