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NIPPV)在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47例ARF患者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IPPV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记录通气前、通气后及脱机后血气分析变化情况,同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经NIPPV治疗后,pH值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PaO2、SaO2较治疗前升高,而PaCO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一例发生明显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结论 NIPPV在治疗ARF中,护理工作是临床上保证机械通气取得良好疗效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映琳  陈肖兰  黄嵩 《河北医学》2009,15(4):454-456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下称NIPPV)方法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缺氧状态短时疗效。方法:选择15例符合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诊断标准的心衰病人,采用NIPPV方法供氧。全部病例经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标准氧疗仍缺氧的状态下,采用NIPPV方法供氧,于1h内监测血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呼吸(R)前后变化。结果:应用NIPPV方法后,PaO2、SaO2、HR、R等指标较前明显改善(P值〈0.01,具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方法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具有疗效确切,操作快捷、方便和安全,是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国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6):1618-1619
31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治疗后,临床征象和血气分析结果均有明显改善.NIPPV治疗的有效性与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经验和床旁监测调节密切相关.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是行NIPPV治疗的前提;各项生命体征、通气机工作状况、并发症及饮食调节是NIPPV治疗时的监测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 (NIPPV)在综合ICU(GICU)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Servo 30 0c ,DragEvita 2两种型号的呼吸机和鼻 (面 )罩 ,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支持通气 (BiPAP)、压力支持通气(PSV) +呼气末正压 (PEEP)或容量支持通气 (VSV) ,给所选择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NIPPV。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 1h ,6h ,2 4h ,4 8h动脉血气指标、呼吸频率 (RR)、心率及血压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NIPPV治疗后不同时间的PaO2 及RR均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NIPPV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通气方式 ,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 ,提高抢救成功率 ,可作为机械通气治疗综合ICU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的首选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5.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裕芬  陈萍 《海南医学》2007,18(12):64-65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24例急性肺水肿(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患者在传统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的变化.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血压(MAP)及临床征象的变化.结果 正压通气治疗的24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MAP、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等参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能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低氧血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ARF)急诊患者中的结果.方法 75例AR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IPPV进行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呼吸(R)、收缩压(SBP)、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O 2)和外周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 75例中,成功71例,成功率达94.6%,4例患者改用气管插管.通气前SBP、HR、SaO 2、PaO2、PaCO2指标与通气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32、4.98、6.01、7.44、8.05、8.69,P均<0.05).结论 NIPPV是有效救治ARF的机械通气方式,应严格地掌握无创通气的适应证减少失败率.  相似文献   

7.
31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无创性正压通气 (NIPPV)治疗后 ,临床征象和血气分析结果均有明显改善。NIPPV治疗的有效性与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经验和床旁监测调节密切相关。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是行NIPPV治疗的前提 ;各项生命体征、通气机工作状况、并发症及饮食调节是NIPPV治疗时的监测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口鼻面罩行持续NIPPV治疗。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患者气促改善、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SpO2增加,PaCO2降低,pH值有所恢复。结论:对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给予NIPPV治疗创伤小,临床疗效好,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院内交叉感染,使护理工作量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52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均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给予精细化临床护理,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改善情况.结果52例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及护理后,通气24h后病情明显好转,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精细临床护理对ACPE患者行正压通气治疗至关重要,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马渝  欧书钦  陶杨  文玉明  张翠萍 《重庆医学》2007,36(20):2086-2087,2090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4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常规治疗30min无效时开始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监测及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HR、RR、SBP、DBP、心功能分级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 22例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明显改善,HR、RR减慢(P<0.001),SBP、DBP降低(P<0.001),pH、PaO2、SatO2上升,氧和指数增加(P<0.001).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动脉血气指标,使用安全,是临床救治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并观察通气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25例患者中,2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血pH、PaCO2、SaO2及PaO2/FiO2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能迅速改善低氧血症和心功能,有效缓解症状,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临床分析早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高原肺水肿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科住院治疗的125例确诊为高原肺水肿的病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辅以NIPPV,记录患者血气指标(PO2、P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等.结果:123例均2小时症状改善,72小时肺部啰音消失,123例病人均成功脱机.2例因院外延误治疗死亡.结论:NIPPV提供了气道正压通气且无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较有创正压通气更容易实施,能早期改善低氧血症及低氧血症引起的一系列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多种原因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38例各种原因引起的A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标准治疗组(ST组)只给予针对病因的标准治疗;治疗组在进行标准治疗同时加用NIPPV,面罩连接呼吸机,通气模式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SV)加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前与治疗后1小时、6小时及第2天后每日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并监测生命体征。结果:NIPPV组治疗后1~6小时,PaO2、PaCO2和pH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动脉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降低(P<0.05),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P<0.05)。结论:NIPPV能迅速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体交换和生命体征,提高救治成功率,可以作为患者首选的通气支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护理经验.方法 26例ACPE患者,应用经面罩NPPV治疗,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26例ACPE患者NPPV治疗后,23例ACPE得到控制,3例无效患者及时改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NPPV治疗期间发生腹胀2例,未发生痰液或呕吐物致窒息病例.结论 NPPV应用前认真宣教,应用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是NPPV治疗ACPE的成功保证.  相似文献   

15.
57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ARF)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治疗对策。方法:将91例ARF患者随机分为NIPPV组57例和标准治疗组34例,标准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氧疗,NIPPV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行NIPPV辅助治疗。结果:NIPPV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明显优于标准治疗组。结论: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可降低ARF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避免或减少有创通气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张笃飞  廖锋  曾霞  蔡露良  马志超  孙嵩 《海南医学》2013,24(15):2224-222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ARF)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病房收治的96例由各种病因导致ARF并且应用NIPPV治疗的患儿,按照治疗结果分为NIPPV成功组和NIPPV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NIPPV成功组61例,NIPPV失败组35例。治疗成功率为63.5%(61/96)。成功组NIPPV治疗1h后PaCO2与治疗前对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失败组NIPPV治疗1h后PaC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IPPV治疗结果有关的6个变量是间质性肺疾病、神经源性肺水肿、上机前PaCO2、呼吸指数、APACHEⅡ评分和上机1h后的PaCO2。经去除各因素之间相互混杂的影响,仍然与NIPPV治疗结果有关的变量是: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指数、APACHEⅡ评分和上机1h后PaCO2。结论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指数、APACHEⅡ评分及上机1h后的PaCO2水平是NIPPV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肺损伤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并且肺损伤患者5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8例和无创正压通气组(NIPPV组)30例;NIPPV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结果治疗2h后,NIPPV组的血气、氧合指数(OI)、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 ,RR)、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 ,SaO2)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OI、SaO2明显占优(P<0.01),NIPPV组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肺损伤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能明显改善症状,治疗过程中相应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增加病人治疗依从性,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余国亮  林荣海  张超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1):1211-1211,121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3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伴呼吸衰竭患者15例给予常规治疗,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了NIPPV支持,观察两组患者4h后血气、心率、呼吸及气管插管率的差异。结果常规治疗+NIPPV组的血气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0.01);常规治疗+NIPPV组心率,呼吸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0.01),常规治疗+NIPPV组的气管插管率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NIPPV可改善急性肺水肿患者的病情及减少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19.
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 (NIPPV)救治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 2 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 (BiPAP)模式经鼻面罩性NIPPV ,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中pH、PaO2 、PaCO2 、SaO2 及患者心率 (HR)、血压 (Bp)及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 :通气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pH、PaO2 、PaCO2 、SaO2 等参数与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NIPPV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 ,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对急性中毒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中毒性肺水肿诊断并且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PaO2/FiO2,OI)低于300mmHg的患者48例,随机分成无创正压通气组(NIPPV组)25例及常规治疗组23例;NIPPV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以经面罩接呼吸机辅助通气(通气模式ASB+PEEP)。结果治疗1h后,NIPPV组的血气分析结果、氧合指数、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aO2)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OI、SaO2明显占优(P<0.01),总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也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0.001);同时,NIPPV组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急性中毒性肺水肿早期应用无创压力支持通气能迅速改善患者的氧合能力,提高组织氧供,减少并发症,这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